高中地理第一章經緯度
A. 高中地理經緯度
線上應該就是 寫北緯和南緯。
比如 北緯40°或 南緯40°
B. 高中地理需要記住的哪些地區的經緯度高中地理需要了
高中地理抄,地理位置常考的地方具體經緯度是多少
自然地理多考是太陽高度角,晨昏線等情況,可以著重記一下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在不同緯度(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赤道)的太陽高度角情況
要麼就是分南北、東西半球來考地理知識
C. 高中地理第一章講解、練習。
地理:1.1 宇宙中的地球 學案(新人教必修1)
◆學習目標
1、說出天體的概念和的類別;天體系統的概念和層次關系;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2、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搜集有關宇宙的形成和探索、地外文明、外星人等資料。
◆問題探究
情景創設:晴朗的夏夜,你仰望天空,你看到了什麼?
1、何為天體?天體的類別有哪些?
2、天體系統是如何形成的?天體系統的層次關系?地球在四個級別天體系統中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畫一畫:太陽系模式圖
思考:假如外星人要給你寫一封信,地址應該怎麼寫?
3、為什麼說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想一想:一個星球存在生命,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4、為什麼說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討論:你認為火星有生命存在嗎?請陳述理由。
◆歸納整理
1、天體的種類: 、 、 、 、 、 。
2、天體系統的級別:
3、太陽系八大行星由里向外的順序是 ;
其中小行星帶是位於 和 之間。
4、八大行星公轉的共同特徵 、 、 。根據八大行星的結構特徵,把八大行星分為三類 、 、 。
5、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條件和原因
(1)適宜的 ,原因是 ;
(2)適合生物呼吸的 ,原因是 ;
(3) ,形成的原因是 。
◆課堂反饋
1、以下天體系統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
A、太陽系 B、河外星系 C、銀河系 D、總星系
2、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和自然天體分別是 ( )
A、太陽、金星 B、金星、月球 C、太陽、月球 D、北極星、月球
判斷正誤:
3、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在各大行星中都是最大的 ( )
4、地球的原始大氣並不適合生物呼吸 ( )
5、地球是太陽系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
6、各大行星與地球相似,因此都是類地行星 ( )
7、各類天體都是球狀,都屬於某一層次的天體系統 ( )
8、地球距離太陽約1。5億千米,處於金星和火星軌道之間 ( )
9、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火星 ( )
10、行星是能自己發光的天體 ( )
◆閱讀材料
1、目前,探索地外文明的方法主要有3大類:
①接收並分析來自太空的各種可能的電波。這方面的工作從1960年就開始了。
②人類主動向外太空發出表明人類在太陽系內存在的信號。1974年11月16日,美國利用設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305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發出人類第一組信號,對准武仙座球狀星團,發射3分鍾。
③發射探測器去登門拜訪外星人。美國發射的「先驅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完成對太陽系內的探測任務後,帶著許多人類的信息,作為人類使者,漫遊在恆星際空間。如果巧遇人類的知音,他們將從探測器中了解人類的活動,確定進一步交往的可能。由此可見,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項綜合性的科學使命,過於樂觀是不現實的,過於悲觀也是沒有根據的。
2、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利宣布,通過望遠鏡觀測在火星上發現了河道(canal)。這個詞在英文中被譯成了「運河」,既然是運河,就一定是智慧的「火星人」開鑿的。從此,火星上有人的說法不脛而走,同時也就揭開了持續100年的關於火星有無生命論戰的序幕。
最新的觀測、探測和研究表明,火星上根本不存在高級生命,連低級生命甚至復雜有機物也不存在。但是人們探索火星生命的熱情並未完全冷卻下來,科學家在規劃未來,希望有一天在火星上建立起適於生命生存的環境。
但火星又與地球相似,有固定形態,距離太陽不太遠也不太近,火星的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與地球自轉周期相近(23小時56分),自轉軸與軌道平面法線的傾角是24º,幾乎與地球相應傾角(23º27ˊ)相等,所以有與地球相似的四季變換;火星有火山,最大的面積有一萬二干多平方公里,高度相當於兩個珠穆朗瑪峰,待到火山爆發時可以產生大量氣體和灰燼,極區有大量固態二氧化碳,並含有冰。
探測火星大事記
■1962年 前蘇聯發射火星探測器,但在飛離地球1億公里時與地面失去聯系,此後下落不明。此次發射被看作人類火星探測的開端。
■1972年 美國水手飛船沿火星外層空間軌道飛行,環繞火星軌道進行長期考察,成為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98年 日本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以失敗告終。
■2001年 美國發射「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表面可能有冰凍水。
■2003年 攜「勇氣」號火星車的美國「火星探測流浪者」號探測器升空。次年1月「勇氣」號在火星著陸。
■2008年 美國「鳳凰」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後失去聯系
◆課後鞏固
一、單項選擇題
1、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們看到的星星多數是:
A.恆星 B.行星 C.衛星 D.流星
2、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和最近的行星分別是 ( )
A.水星、冥王星 B.金星、天王星 C.天王星、水星 D.海王星、水星
3、天體系統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
A.總星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4、有關宇宙的說法,錯誤的是
A.宇宙是用時間和空間來表達內涵的
B.宇宙是物質的,物質處於難以預料的運動和發展中
C.目前,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半徑大約是200億光年
D.隨著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人類觀測到的宇宙范圍將不斷擴大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正確敘述有
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沒有水
②地球上有適於生物呼吸的大氣存在
③地球上的溫度在100℃以下,利於形成分子
④太陽與地球的距離適中是存在生命物質的重要基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
A.地球既有自轉又有繞太陽公轉運動
B.地球上有大氣
C.地球的質量、體積及運動狀況與其他行星有很大不同
D.地球上有高級智慧生命
7、關於天體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星光閃爍的是行星 B.在星空有明顯位移的是恆星 C.輪廓模糊的是星雲 D.拖著長尾的是流星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天體
B.小行星帶位於類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間
C.八大行星中地球公轉周期最短
D.火星、木星、土星都屬於巨行星
9、下列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太陽系→銀河系→地月系→總星系 B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總星系
C.地月系→銀河系→總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
10、生命存在所必須的液態水,其根本原因是( )
A.地球的體積適中 B日地距離適中 C.地球的質量適中 D地球溫度適中
二、綜合題
11、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12分)
(1)圖中行星A____ B____
(2)圖中小行星帶位於___與___軌道之間
(3)八大行星共同的運動特徵是_____、_____、_____
(4)圖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是___ ,最低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___ 。
(5)圖中地球因______ ,使地球上的溫度適中;因_______,使地球外部聚集大氣層;同時由於地球具備一種比較安全的_______。從而使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
12、如右圖所示,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現了罕見的天象:太陽、月球及太陽系的各大行星以地球為中心,排在相互垂直的兩條直線上,構成「十字連星」狀。
據此回答:
(1)圖中最高級天體系統的中心位於 ( )
A、太陽 B、地球附近
C、月球附近 D、D點附近
(2)圖中表示火星的是 ( )
A、A星 B、B星
C、C星 D、D星
(3)地球與木星相比 ( )
A、兩者繞日公轉的軌道都是圓形
B、兩者都自西向東繞日公轉
C、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都比木星大
D、地球表面的溫度比木星低
13.按照因果關系把下列數字填在適當的方格中。
(1)原始海洋形成 (2)日地距離適中 (3)地球體積質量適中 (4)水
(5)太陽日照時間不長(6)地球所處太陽系有比較穩定的宇宙環境
(7 )適宜的溫度 (8)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9)地球處在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
檢測題目答案
BC
單項選擇題
1、A 2、D 3、C 4、B 5、D 6、D 7、C 8、B 9、D 10、B
綜合題
11、(1)A 土星 B金星 (2)火星軌道 木星 (3)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4)太陽 地球 (5)日地距離適中,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 宇宙環境
12、答案:(1)A (2)C (3)B
在漢語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間,「宙」代表古往今來,即所有的時間,宇:無限空間,宙:無限時間。所以「宇宙」這個詞有「所有的時間和空間」的意思。 把「宇宙」的概念與時間和空間聯系在一起,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
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宇宙是物質世界,不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宇宙是多樣又統一的。它包括一切,是所有時間和空間的統一體,沒有時間和空間就沒有一切。所以它包含了全部。
中國火星探測器十月飛天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將於10月6日至16日期間在位於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升空。這是繼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後,我國航天航空領域的又一壯舉。若探測成功,將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太空局後又一位「火星俱樂部」成員。據介紹,火星擁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環境,可能存在液態水甚至生命。也正是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為何10月發射?
10月期間火星離地球最近
「目前『螢火一號』探測器正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火衛一土壤探測器『福布斯-格朗特』進行對接試驗,進程比較順利。」這是「螢火一號」科學應用系統副總工程師、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空間信息與模擬技術研究室主任孟新昨日向記者透露的。
孟新表示,按計劃,對接試驗將於9月下旬完成,然後將會把對接好的「螢火一號」與俄羅斯探測器一起空運至位於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使用「聯盟-2」號運載火箭發射。
據記者了解,之所以選擇10月的發射窗口,主要是因為此時火星離地球最近,而下一個這樣的發射窗口的出現要再等兩年。
探測有何目的?
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機制
火星之上到底有沒有水的存在,是歷次火星探測的焦點之一。
據介紹,此前美國發射的著陸探測器「鳳凰號」、「機遇號」以及「勇氣號」都在火星上面發現了水的痕跡,但是並未直接發現水的存在。
此次「螢火一號」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探測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機制,繼而探尋火星上到底有無生命跡象的存在。
此外,「螢火一號」還將探測火星空間磁場、電離層和粒子分布及其變化規律、火星地形、地貌等。
何時飛到火星?
飛行3.5億公里後於明年8月進入火星軌道
記者了解到,此次「螢火一號」將飛行3.5億公里,預計用時將達到10個月。
據透露,如果發射順利,「螢火一號」有望於明年8月飛抵火星附近。據悉,「螢火一號」發射後將與俄羅斯的「福布斯」探測器在距地面200公里的軌道飛行4小時,然後飛到距地面1萬公里的軌道做26小時無動力飛行,之後伴隨著火箭主發動機的再次啟動,進入火星雙曲線軌道一同飛行10個月。
明年8月後,兩顆衛星將在太空分離。此後,「螢火一號」探測器將獨自進入繞火星的橢圓形軌道,在「近火點」(距離火星最近的點)800公里、「遠火點」80000公里、軌道傾角正負5度的火星大橢圓軌道上,展開太陽帆板,正式開始履行探測使命。
最大挑戰是什麼?
零下200℃嚴寒可能將探測器零件「凍死」
火星探測初期有三分之二的探測器以失敗告終。截至2008年,人類共發射了38個火星探測器,只有20個成功。正是因此,在航天領域,火星有了「航天器墳墓」的別名。
「螢火一號」的最大挑戰是嚴寒,專家預計,「螢火一號」在到達火星軌道兩個月後,將遭遇七次「長火影」時期(探測器處於火星陰影之中),最長一次達8.8個小時。
據介紹,那時探測器因進入火星陰影內,依靠太陽風帆獲取太陽能的探測器因接收不到能量而無法工作,維持運行只能靠蓄電池。
而為了保存能量,就必須使部分部件休眠,待飛出「長火影」後,再將部件加電喚醒。
但專家表示,因「螢火一號」探測器休眠期間的周圍溫度為零下200℃左右,因此探測器的部件很可能會被「凍死」。
據介紹,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技術人員曾在模擬火星環境中專門進行試驗,「螢火一號」在零下260℃的低溫中靠自身電池進入了休眠,8.8小時後,整個機體被喚醒並正常工
第一章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地球公轉的意義(一)
◆學習目標
1、讀圖說出黃赤交角的含義。
2、畫圖說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3、通過運用二分二至地球日照圖,分析得出並理解掌握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緯度變化及其成因。
◆課前預習
看書15頁,太陽直射點的移動,18頁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思考:
1、黃赤交角的含義?
2、太陽直射點在一年中是如何移動的?
3、在四個節氣,不同緯度晝夜長短狀況?
◆ 問題探究
1、 在圖上填出赤道平面、黃道平面,黃赤交角,地軸
和黃道平面的夾角是 度。
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黃赤交角→太陽直射點移動 →四季更替
晝夜長短的變化
2、 讀圖說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移動情況(在圖上填出時間和節氣)
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開始向南移動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
位於北半球的時間是____________,位於南半球的時間是____________,位於赤道的時期是__________,位於北回歸線的日期是______,位於南回歸線的日期是_______。
讀上圖地球公轉圖說明:四點時間,太陽直射點位置,太陽直射點移動情況,畫出公轉方向
3、繪制A和B或D處太陽光照圖:
思考1:當太陽直射赤道時,以B或D處太陽光照圖為例說明
① 赤道上晝夜狀況如何?
② 北半球任一緯度晝夜情況
③ 南半球任一緯度晝夜情況
④ 說明判斷的理由:
思考2:當太陽直射點稍向北偏移或向南偏移,不同緯度的晝夜長短狀況又如何?
思考3:
①.當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的過程中,北半球的白晝(黑夜)長度如何變化?南半球呢?
②.何時北(南)半球達一年中白晝最長?此時北(南)極圈上白晝時間長度是多少?
◆ 歸納整理
1、
自轉: 平面
_____角(23°26′) ________的回歸運動
公轉: 平面
2、晨昏線性質小結
晨昏線是地球上的一個大圓,把地球等分為兩個半球—— 半球和 半球
晨昏線始終與太陽光線 ,太陽高度為
晨昏線只在 日與經線圈重合,其他時間和經線圈 ;
晨昏線始終和赤道相互
3、晨線和赤道的交點處,地方時為 點;
昏線和赤道的交點處,地方時為 點
4、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
. 地區全年晝夜平分
. 日,全球晝夜平分
3.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則 半球晝長夜短,而且越往 方向晝長越長。
4.緯度越低,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 ;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
5.日出時間=12- 的一半;
日落時間=12+ 的一半;
◆課堂反饋
1.繪出下列不同日期的晨昏線
N
S
S 北半球 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2.讀左圖回答:
(1)AB圈叫______(圈)
(2)F點此時為 月 日 時
(3)圖中各點自轉線速度最快是
(4)若有一炮彈沿經線從F點射向B點
炮彈運動的偏向為
3.讀右圖,判斷正確的敘述是: ( )
A.地球位於遠日點附近,且漸離遠日點
B.M點是早晨6點鍾
C.漠河白晝一年內最長
D.海南島上正午物體的影子都朝南
◆課後鞏固
1.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的日期是( )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
2、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3、若某地某日晝長為14小時,該地的日落時間應是( )
A.5時 B.7時 C.19時 D.21時
4、下列日期中,北京晝夜長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國際勞動節 B.我國植樹節 C.我國國慶節 D.我國教師節
5、.關於南北極地區極夜持續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極極夜持續的天數多於南極地區
B.北極地區極夜的持續天數與南極地區相等
C.北極極夜持續的天數少於南極地區
D.北極地區極夜的持續天數比南極地區有時多有時少
6、我國國慶時,太陽直射點在 半球,正在向 方向移動。
7、我國一年中白晝最短的時間是
8、判斷正誤:
(1)太陽直射點北移時,北半球各緯度晝漸長,南移時則夜漸長。( )
(2)太陽直射點北移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 )
(3)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的地區,全年正午時物體的影子都朝正北方( )
(4)從南北半球看,太陽直射點位於晝長夜短的半球上( )
(5)地軸和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是66°34′( )
9、讀右圖回答問題(AD的經度為0°):
(1)該圖日期為 月 日前後,北半球為 (節氣),此時,南半球為 (季節)。
(2)圖中A、B、C、D、E五點處,
自轉角速度的大小關系是 .
自轉線速度的大小關系是 .
(3)GH是 (晨線或昏線)
(4)這一天,地球的公轉速度 ( )
A.最快 B.最慢 C.較快 D.較慢
(5)從B地水平運動到C地的物體會向 (東或者西)偏轉。
從C地水平運動到E地的物體會向 (東或者西)偏轉。
從C地水平運動到D地的物體會 偏轉。
(6)這一天,B地的晝長為 ,B地的日落時間為 。
(7)此時,北京時間為 ,國際標准時間為 。
(8)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
(9)將上圖轉繪成俯視圖(要求繪出太陽光線,晨昏線,晝夜半球,標出自轉方向)
10、如上圖,P點的緯度為72ºN,經度為40ºW,弧PAB為晨昏線,則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 ,此時北京時間為 。
11、讀太陽直射點周年運行軌跡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C、D、E分別代表什麼節氣?
A ,B ,C ,D ,E
(2)試述杭州(30ºN)地區在太陽直射點從A運行到E過程中的晝長的變化情況。
◆課後反思:
參考答案
課堂反饋:略
課後練習BBCCC
對 錯 對 對 錯
9(1)6 22 夏至日 冬季 ;(2)A=B=C=D=E;C=D>B=E>A;B>C=D>A>E;(3)83.5°;(4)D;(5)西;東;不;(6)14小時;19:00;(7)16:00;8:00;(8)(23.5°N,60°E);(9)晨線;(10)略
10(18°N,140°E);10:40
11(1)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A-B、D-E時杭州的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B點時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C-D時逐漸降低,D點時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晝長的變化:A-C時杭州晝長夜短,A-B晝漸長,B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C晝漸短;
C-E時杭州晝短夜長,D-E晝漸長,D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C-D晝漸短
D. 各位能告訴我學習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一章畫圖題的解題技巧嗎比如綜合題,有很多
如果圖是經緯網,你要看圖中的經度數,如果是向東遞增的是東經,向西遞增的是西經,專20w到160E是東屬半球,剩下的是西半球,如果是俯視圖,要根據經緯度判斷自轉方向,北半球的是逆時針旋轉,南半球的是順時針旋轉,然後根據經度定東西半球。還有不懂的可以追問,我們剛把地球部分復習完。希望能幫助你,望採納。
E. 初一上冊地理第一章怎樣讀,經緯度 如給出一個圖讓你說出它的准確度數
經緯網圖上方向的判斷
一. 判斷方法
1. 同一條經線上的兩點為正南、正北的關系,同一條緯線上的兩點為正東、正西的關系。
2. 若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又不在同一條緯線上,在判斷方位時,既要判斷兩點間的東西方向,又要判斷兩點間的南北方向。
3. 東西為相對方向,南北為絕對方向。
二. 要點分析
1. 地球上的最北點是北極點,最南點是南極點。
2. 北極點四周皆為正南方向,南極點四周都是正北方向。
3. 若兩地經度之和等於 ,則兩地分別位於兩條正相對的經線上,此時比較不出東西方向。
4. 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中心為北極點時,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中心是南極點時,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
5. 東西方向的確定要以劣弧為准,即兩點之間的經度間隔小於,其具體步驟如下:
①在呈方格狀(近似方格狀)或經緯線形狀變化較大的經緯網圖上判斷方向,可採用以下步驟:首先,根據經緯線上的數值明確南北緯和東西經。其次,緯度數值向南遞增的為南緯,方向向南;向北遞增的為北緯,方向向北。經度數值向東遞增的為東經,方向向東;向西遞增的為西經,方向向西。再次,依據南北緯和東西經確定方向。
②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上判斷方向,其步驟為:首先,根據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已知條件),明確圖的中心是北極還是南極。其次,根據南北極點,在圖邊緣畫出地球自轉方向。第三,箭頭所指方向即為東,箭尾所指的方向是西。即北極逆東順西,周南中北;南極順東逆西,周北中南。
F. 關於高中地理中地球經緯度距離的計算
這個經度就是從南極到北極所連的線,兩條相對的經線構成一個回經線圈。而緯線答則是和赤道平行的一圈一圈的圓。
地球上每條經線常都相等,而緯線則不是。
經度每隔一度,相差約111KM。緯線在赤道上也是每差一度就隔111KM。但是隨著維度的升高,緯線圈越來越短,則就要求緯線的餘弦值bing並乘111,例如北緯60度,則計算cos60°*111=0.5*111=55.
方法簡單易懂。
G. 高中地理重要的幾個地點的經緯度
0度穿過英國倫敦、還有比利牛斯山、伊比利亞半島
10度穿過北海、圖蘭平原、巴伐利亞高原、亞平寧半島、地中海
20度穿過波羅的海、巴爾干半島
30度穿過黑海
30-40度E,40度N穿過大高加索山
50度穿過裏海
60度穿過鹹海。圖蘭平原、阿姆河
10度穿過北海、波德平原、巴伐利亞高原、亞平寧半島、地中海
73度穿過帕米爾高原
80度穿過塔里木盆地90度穿過阿爾泰山、青藏高原、拉薩
95度穿過柴達木盆地
100度穿過四川盆地
110度穿過黃土高原
120度穿過大興安嶺
60度W穿過拉布拉多高原
90度W穿過密西西比河
120度W穿過科迪勒拉山系
20度W把非洲分成東西兩半
左邊是剛果河流域
右邊是尼羅河流域
30度E 30度N是埃及首都開羅
赤道把非洲分成南北兩半
北回歸線穿過撒哈拉沙漠
南回歸線穿過南非高原
0度穿過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是歐非洲分界
赤道還穿過亞馬孫平原
巴西高原在亞馬孫平原的南部
巴西高原西邊是秘魯和智利
大洋洲大概是80度至150度。
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的中部,所以熱帶沙漠氣候顯著
100度E穿過馬六甲海峽
還穿過蘇門答臘島
102度E附近 赤道北部 大概是新加坡
還有印度要記。德干半島。還有加爾各答、班加羅爾、孟買這三個地方
恆河流域
要記聖彼得堡。60度E穿過烏拉爾山
東邊是西西伯利亞平原
70度E穿過鄂畢河
80度是葉尼塞河
100度是北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
130度是勒拿河
140度是東西伯利亞山地
還有秋明油田的位置
還有一個煤田的位置。煤田叫什麼我忘了
40度 是伏爾加河
東亞的經度范圍是73度(也就是帕米爾高原)-135度
緯度大概是20度到50度
北回歸線自東向西穿過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30度N穿過(自東向西)湖北武漢、重慶、成都、拉薩
40度穿過(自東向西)日本、朝鮮、北京、河套平原(幾字形頭部)、河西走廊
50度是東北平原
然後東南亞經度范圍是100度-140度。140就是新幾內亞了。
重要的國家就有(自西向東)緬甸 泰國 寮國 越南 南部是柬埔寨
還有湄公河要記
南亞的就是印度。要記它的氣候是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棉花生長。因為緯度較低,光照充足,西邊是西高止山,東邊是東高止山,中間就是德干高原
中亞的話。經度是50-80度。重要的就是幾個國家。裏海附近的是哈薩克 土庫曼。然後白金之國是烏茲別克
西亞的是30-70度。 要記的兩河流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間夾著美素不達米亞平原
東亞的氣候其實就是中國的。40度N把日本的氣候分成兩部分。北部是溫帶季風
成因是旁邊有日本暖流(增溫增濕)
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朝鮮的也是溫帶季風氣候。韓國是亞熱帶
這是之前我給我徒弟的, 現在復制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H. 高中地理上幾個常考的,重要地點的經緯度!
(1)穿越多個重要地理事物的經緯線: 30°N: 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低最咸——死海,最鹹的海——紅海,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大江大河入海口——長江、尼羅河、密西西比河、阿拉伯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著名景觀——黃山、廬山、長江三峽、錢塘潮、神農架;上海、四川盆地;遠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文明遺址:金字塔、瑪雅遺址,巴比倫空中花園,三星堆;石油儲量最多地區——中東地區等。 40°N: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伊比利亞、亞平寧、巴爾干半島;地中海;土耳其海峽;裏海;卡拉庫姆運河、阿姆河;帕米爾高原、塔里木盆地,羅布泊;長城東西端:嘉峪關、山海關;玉門油田;紐約、北京等。 北回歸線:撒哈拉沙漠;紅海;大河入海口:印度河、恆河;廣州、汕頭;台灣;夏威夷;墨西哥高原;古巴等。赤道:
剛果盆地;維多利亞湖;乞立馬扎羅山;馬來群島;新加坡;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入海口等。 南回歸線:南非高原,馬達加斯加島,維多利亞沙漠,大分水嶺,大堡礁,秘魯寒流,伊泰普水電站,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 北極圈:冰島(過其北部海域),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鄂畢河(入海口),葉尼塞河,勒拿河,白令海峽,格陵蘭島等。 南極圈:南磁極(140°E),南極半島,喬治王島上的長城站在南極圈以外。 30°E:東歐平原,多瑙河入海口,黑海,土耳其海峽(伊斯坦布爾),尼羅河入海口(亞歷山大港),坦噶尼喀湖,贊比西河中游。 90°E: 阿爾泰山中段,天山東端,吐魯番盆地(艾丁湖-150米),羅布泊,阿爾金山中段,唐古拉山中段,岡底斯山東端,拉薩(羊八井),恆河三角洲,達卡。 120°E:呼倫湖,貝爾湖,山海關,渤海,黃河入海口,長江入海口,杭州,杭州灣錢塘潮,高雄(北京、上海、珀斯、青島、福州略遠一些) 120°W:大熊湖、落基山中段、內華達山、聖弗朗西斯科、洛杉磯。 70°W:
拉布拉多高原,聖勞倫斯河入海口,西印度群島中部,加勒比海,亞馬孫平原西部,聖地亞哥,麥哲倫海峽,火地島、德雷克海峽 、南極半島。 (2)重要地理事物界線性的經緯線:0°經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和法國)180°經線(白令海峽和紐西蘭) 20°W和160°E(東、西半球界線) (3)確定重要地理事物范圍的經緯線: 我國四至點(53°N,4°N;73°E,135°E); 東經度: 0°到30°E歐洲地中海;
30°E——60°E中東波斯灣; 73°E——135°E中國; 70°E——90°E印度; 120°E北京;135°E日本; 120°E——150°E澳大利亞; 西經度: 50°W——70°W南美巴西; 70°W——120°W北美美國。 大洲或國家緯度范圍經度范圍位置特徵亞洲大陸1°17
I.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筆記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J. 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常考的地方 具體經緯度是多少
這兒有幾條常抄用的經緯線,就是北緯三十度附近,北緯四十度,東經120度,100度,這會經過一些地區,經常會用到,可以都看看地圖冊
另外,沒事的話,可以多看看地圖冊,一般高考是不會說考常見的,所以,多看就會有印象,想到一個地區,學會聯系各方面地理要素,人文的,自然的,都要能夠想到,尤其是一些經典案例,和他相似的地區,就可以借過來,例如,田納西河流域的梯級開發,在我國就是西南地區三江的開發,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要注意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