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洞里薩河的洞里薩湖的功能
洞里薩湖是柬埔寨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湖泊,其東邊專與湄公河相通。它像一屬塊碧綠而巨大的美玉,鑲嵌在柬埔寨大地之上,為高棉民族和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洞里薩湖的面積與水量隨季節發生很大變化。每年12月至次年6月為枯水期,湖水順湄公河流出,湖面面積縮小,水位最低時僅有2700平方公里,水深不過2米;每年7-11月雨季期間,湄公河漲水,河水倒灌入湖,湖面可達1萬多平方公里,水深也增加到約10米,最高年份湖面達24605平方公里,水深達15米以上。所以,人們又將它稱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這種季節性的變化使洞里薩湖在雨季時能大大減輕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脅,在旱季時又能使湄公河保持足夠多的水量水位,保證航行與下游灌溉正常進行。

⑵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淡水湖,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薩湖湖面最大可達1
小題1:B 小題1:C 小題1:D
⑶ 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世界某區域局部示意圖 材料二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
(1)5-10月(或抄襲6-9月),由東南流向西北;11-次年4月(或10-次年5月),由西北流向東南。 成因:5-10月為雨季,湄公河水位高於洞里薩湖水位; 11-次年4月為旱季,洞里薩湖水位高於湄公河水位。 (2)水循環可以通過徑流等環節完成物質的轉移和能量的交換,並塑造地表形態;湄公河屬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流經北部高原和山區時,不斷釋放能量,將侵蝕下來的大量泥沙,搬運至河口地區,堆積形成湄公河三角洲(水循環通過地表徑流以搬運方式完成了物質的遷移,以侵蝕和堆積方式塑造了河流地貌。 |
⑷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其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下圖)。洞里薩湖湖面
小題來1:D 小題2:B 小題3:A
⑸ 地理解答: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通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相連。根據材料和下圖,回答22~24題
22 圖中信息不夠 沒法計算 參考答案 A 23 B 它的流向主要取決於湄公河的流量。當湄公河進入汛期,湄公河的河水倒灌,是洞里薩河的水流向洞里薩湖。當湄公河進入枯水期,洞里薩湖的水通過洞里薩河流向湄公河。
⑹ 洞里薩河的組成部分
柬埔寨南部河流。洞里薩湖和湄公河間的天然通道。北起磅清揚,南達金邊,長120公里。一般寬內700米,兩岸多沼澤容。雨季,湄公河漲水,河水經此河流入湖中。乾季,湖水又經此河注入湄公河。洞里薩湖由三部分組成:泥沼平原、小湖和大湖。泥沼平原是一塊面積廣大的沼澤地,其中有許多沙質小島;小湖在泥沼平原北部,長35公里,寬28公里;大湖在小湖的北部,長75公里,寬32公里。 
⑺ 洞里薩河是世界上唯一隨季節不同而逆流向的河流,說出不同季節的流向及原因流
流向的周期性季節變化:5~10月,洞里薩河自(東)南向(西)北流。11月~次年專4月,洞里薩河自(西屬)北向(東)南流。 原因:5~10月,湄公河幹流處於洪水期,水位上漲(高於洞里薩湖水位),河水補給洞里薩湖,所以洞里薩河自(東)南向(西)北流。11月~次年4月,湄公河幹流處於枯水期,水位回落(低於洞里薩湖水位),湖水補給湄公河幹流,所以洞里薩河自(西)北向(東)南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