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建模
『壹』 地理教具製作步驟 急求解!
教具名稱:地殼變動演示器
製作材料:泥土、水果刀、顏料、木板、小細繩、牙簽
製作原理:利用泥土的黏性製作成為褶皺模型。並利用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理將模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進行展示。
製作過程:
在後山挖適量泥土,篩選出泥土中的草根、小石子等雜質。加適量水使水與泥土混合反復揉捏、捶打使其揉成一團。
2.將泥團摔出一個長方體的形狀。
3.將長方體的泥團拿出去曬一會兒,待泥土稍干一些後,用水果刀在長方體表面的中間劃出的波浪形狀。然後用刀割開,割不太開的地方用小細繩拉扯著割開。
4.在長方形的上半部分的側面劃出與之前相反波浪的形狀。然後用水果刀切開。
5.調出5種不同的顏料。用牙簽在模型的幾個側面畫出幾條與頂面波浪相同的波浪。然後進行上色。
6.頂層用草綠色上色後,撒上草粉。 中學課堂的應用:本模型適用於高中自然地理教學,講授地形變化和地質構造時,自然界變化時間長,難以進行實際觀察,學生難於理解。通過模型可以把褶皺構造現象及地表形態的動態變化過程縮小、以大見小,幫助學生建立起這方面的觀念和概念。 沉積地層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由不同顏色的顏料代表砂岩、頁岩、石灰岩等岩層。 顯示岩層最初的產狀——水平岩層及岩層的新老關系——上新下老。 模型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模型顯示岩層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作用是發生彎曲 變形。地貌上背斜常成為山嶺,向斜成為谷底或盆地。模型由兩塊組成,上層取下後顯示由於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底,而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岩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貳』 地理模型的製作方法
1.找好材料:白乳膠,膠布(可有可無),報紙或不要的書本, 一個泡沫箱,紙皮,顏料,顏色筆,皺紙,在文具店買到的(可用紙巾代替) 2.把報紙捏成團,最好就捏結實點,不然到時會散開。然後如下圖這樣用白乳膠在泡沫箱底粘好,不過白乳膠比較慢干可以找東西放紙團上面壓一壓。直到粘滿了泡沫箱的四分之三。
3.如圖,用透明膠布粘綁住幾個紙團,變成小山,現在比較丑,弄出來就不會了,用膠布粘綁的做出來的小山會更結實,我一些沒用確實沒有這么好,就是上完顏料後紙團會變松,崩開來,一些沒有塗到顏料的地方就露出來了。藍色的地方是用藍色的皺紙貼上去的海,可以用海綿紙。
4.拿白色的皺紙鋪到山上面,用顏料塗,讓紙粘到上面,突出山的形狀。
像這樣
6.用紙皮畫出沉積岩的示意圖,最好用顏色筆塗上顏色,顏料不容易看,而且容易跟別的顏色混。
7.畫好了沉積岩示意圖就把他粘到火山的一邊,如圖,在山腳下灑一些沙子跟石頭,用白乳膠粘住,泡沫箱周圍可以用紙皮粘圍住,比較好看一點。
這樣就大功告成啦!我們學校舉行地理模型大賽,我也是第一次弄,自己一個人弄的,祝我拿大獎吧,ojbk。默默地附上了模仿的原圖
『叄』 深圳市某中學地理園中的地球儀模型的地軸向上指向___星,它是一顆____星(恆星或行星),它位於的星座是___
深圳市某中學地理園中的地球儀模型的地軸向上指向_北極__星,它是一顆___恆_星(恆星或行星),它位於的星座是_小熊星座_
『肆』 高一必修一地理有哪些模型,請幫我歸納一下
(1)製作等高線形模型: a.橡皮泥墊板堆山體狀要求捏山峰、山谷版、山脊、鞍部、盆陡崖權等部位 b.用手擦拭山體表面使其光滑自 c.直尺垂直擺放山體旁按照相同高度間隔用牙簽山體表面同高度處做記號並標高程 d.用細線沿著記號處山體水平切 e.切山體塊編號擺放 f.山體表面用水粉塗同顏色 g.山體塊根據編號重新擺山體形狀
(2)繪制山體等高線形圖 a.別取山體塊放白紙用筆沿山體塊邊緣描線注相應高度簡單等高線形圖 b.等高線形圖同等高線間塗同顏色水粉顏料圖左角各種顏色所代表高度范圍圖例畫用層設色表示形圖
『伍』 如何製作冰川地理模型
地理模型製作方法抄
成品:地理襲模型
規格:A4以下版面的模型、模型說明(以電腦打字,12號字)
材料:三合板或硬紙板(底盤)、紙黏土、水彩或廣告原料、布料、乾樹枝….
評分標准:比例尺、整體結構、創造性、立體化、真實感、色彩搭配
繳交日期: 注意事項:1.以小土塊逐漸雕塑地形,並注意水份的調節,使乾燥後不易龜裂。
2.雕塑及上色應注意立體感。
3.善用實物如乾樹枝著色、小石頭….
模型主題參考:
01.中華民國地形
02.台灣地形
03.台北盆地地形
04.大甲溪流域地形
05.觀音山火山爆發演變或其它相關火山地形
06.土壤剖面
07.坎井剖面
08.石灰岩地形(地上與地下)
09.氣候與房屋型態:蒙古包、高腳屋、雪屋、尖塔屋、蘭嶼半地下屋
10.海岸地形
11.冰河地形
12.谷灣地形
13.沖積扇與三角洲
14.水循環過程
15.淡水河流域
16.曲流地形
17.沙漠地形
18.台風相關主題
19.土石流地形
20.植被垂直分布圖
『陸』 在理想條件下的單圈環流模型上會形成哪些氣候
理論上,單圈環流只能形成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氣候,兩極的極地氣候,和赤道到極地之間的一種單一氣候類型
『柒』 理想狀態下城市分布的正六邊形模型叫什麼模型來,我記不清了,好像是高中地理的城市分布。
你說的是中心地理論吧,正六邊形模型指的是中心地服務范圍的空間分布特點,大致呈正六邊形。
『捌』 如何製作地理模型
那是沙盤,開始運用於軍事,要製作其實很簡單,1,先把你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的等回高線輪廓一一在一定答比例高度的泡沫板上剪下來,2,把泡沫板依次在一張足夠大的硬紙板上疊起來,3把衛生紙或餐巾紙弄碎,倒入一對一混合的水和白乳膠中混合,4,再把這種混合物抹在泡沫板之間的階梯處,5,干後上色,再重新標上等高線。圖片在這里不好發,不懂可以加Q問我,另外餐巾紙那個步驟在網路上搜藝術創想,雖然不是專業的地理模型,但裡面的手工多有這步驟
『玖』 怎樣做高一地理模型
那是沙盤,開始運用於軍事,要製作其實很簡單,1,先把你的等高內線地形圖上的等容高線輪廓一一在一定比例高度的泡沫板上剪下來,2,把泡沫板依次在一張足夠大的硬紙板上疊起來,3把衛生紙或餐巾紙弄碎,倒入一對一混合的水和白乳膠中混合,4,再把這種混合物抹在泡沫板之間的階梯處,5,干後上色,再重新標上等高線。圖片在這里不好發,不懂可以加Q問我,另外餐巾紙那個步驟在網路上搜藝術創想,雖然不是專業的地理模型,但裡面的手工多有這步驟
『拾』 求問怎麼做地理模型中的山的模型【高中】,有經驗的來,希望可以手工製作,成本低些,目前材料有顏料,用
橡皮泥,木板復,標尺制,竹簽,白紗線,白紙等工具材料。
用橡皮泥製作一個山體模型,實現從遙遠的抽象到身邊具體地理事物的轉換
把自製的大山體模型,按相同的高度(相對高度)水平切割五塊,分別沿五塊模型底截面線繪出與模型相一致的等高線板圖,在每條線上標出海拔高度。依次從山腳到山頂把每塊底截面線繪在白紙上。這樣,實現從立體圖到平面圖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