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冊太陽與地球
❶ 高一地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知識體系怎麼寫
a太陽活動加強將導致荒漠化日益嚴重
×荒漠化是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的
b帶電粒子流可內以引發地球上的磁容暴
√帶電粒子流指的是耀斑和太陽風,是磁暴產生的原因
c耀斑的強輻射會產生極光
×極光是太陽風導致的
d太陽黑子增多會導致地表平均氣溫下降
×只能說與地球氣候之間有相關性,,不能具體就是負相關
❷ 急求高一地理必修一太陽的活動知識點總結!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太陽輻射1、太陽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表面溫度為6000K。2、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種現象被稱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的能量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相當於每分鍾燃燒四億噸煤。3、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2]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3]作為工業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生活能源4、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能量來源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過程中,質量轉化為能量。二、太陽活動1、太陽的大氣層--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2、太陽活動的類型---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3、黑子---光球耀斑--色球4、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電磁波擾動電離層高能帶點粒子擾亂地球磁場,出現磁暴現象高能帶電粒子碰撞兩級大氣,產生極光【注意---能看到極光的國家所處的緯度較高。】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1、地球的自傳地軸---地球繞著地磚軸的旋轉運動,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自傳速度---各地的角速度相同;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級減少。自傳周期--恆心日和太陽日2、地球公轉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近日點和遠日點3、地球自傳與公轉的關系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黃赤交角的大小---目前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23°26′。極圈度數=90°-黃赤交角度數4、晨昏線順地球自傳方向---夜進入晝--晨線5、時差--相差多少時區,區時相差多少小時。
❸ 高中地理第一冊(選修)第一章總結
高中地理第一冊(選修)第一章總結
1.知識結構的總結. 宇宙中的地球
一、高考最新變化簡述
新課標與大綱版考試大綱比較:
大綱版 新課標 簡要說明
共有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緯網及其地理意義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稍微修改部分 地球的宇宙環境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 表述更清晰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主要包括太陽能量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地軸;兩極;赤道;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度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地球儀 說法較籠統,要求降低,能從整體上把握地球儀的有關知識
新增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刪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備注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移至專題十三)
【命題方向與考點突破】
命題方向 對應考點
命題方向一 地球——生命的搖籃 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命題方向二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命題方向三 太陽光照圖的繪圖和讀圖技巧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命題方向四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和應用
命題方向五 時間計算、日期變更與晝夜長短的計算
命題方向六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命題方向一 地球——生命的搖籃
[考綱解讀]
1.了解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說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體系統的結構:
地球
月球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恆星系
河外星系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陽由近到遠順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
地球的普通性:從運動特徵來看:地球與其它行星的運動特徵相似,都按自西向東的方向繞太陽公轉;公轉的軌道都近似圓形;公轉軌道面幾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
從結構特徵來看:地球與其它行星的質量體積相似。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形成生命條件的原因
宇宙環境 太陽光照穩定 太陽從誕生至今沒有明顯的變化
安全的宇宙環境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的特徵,它們各行其道、互不幹擾。
自身條件 日、地距離適中 使得地面有適宜的溫度,水以液態存在。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形成大氣層
自轉周期適中, 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年變化都較小,適合生物生長
[錦囊妙計]
1.本考點與去年高考要求一致,對於本考點的考查,應全面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如宇宙中的天體及天體系統,主要說明宇宙的物質性和層次性,充分利用太陽系模式圖,認識太陽系中的主要成員,說明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並分析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從地球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兩方面,綜合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質存在和發展的原因。
2.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通過的行星新定義中,冥王星終於「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被列為「矮行星」應給予關注。
命題方向二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考綱解讀]
1.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為地球上的水體,大氣的運動提供了動力
(2)是一種沒有污染,取之不盡的新能源。
2.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活動主要表現為光球層上的黑子和色球層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陽黑子數的增減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主要標志,其最明顯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
(1)對電離層的影響,干擾無線電通訊
(2)對磁場的影響,產生極光和磁暴現象
(3)對氣候產生影響,與降水量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沒有特定關系。
[錦囊妙計]
太陽是宇宙中距離人類最近的恆星,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天體,地球上許多自然現象、人為現象都與太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1.太陽活動的類型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活動 大氣層位置 概念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影響 發生現象
太陽黑子 光球層 光球上出現的暗黑斑點 地球電離層 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地球磁場 「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耀斑 色球層 局部區域突然增亮的現象 與大氣相撞 極光現象
地球大氣層 天氣、氣候異常
2.太陽是地球上能量的最主要的源泉
對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影響表現在:太陽直接為地表提供光能和熱能;維持地表溫度,為生物繁衍生長、大氣和水體運動等提供能量。
太陽輻射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表現在:
一是人們可直接利用太陽能,如植物的生長需要光和熱,晾曬衣服需要陽光。世界各國正在探索和研究對太陽能的利用,尤其是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目前利用較多的如太陽灶、太陽能乾燥器、小型太陽能發電站等。
二是可利用地質歷史時期固定積累下來的太陽能,即由太陽能轉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們被稱為「儲存起來的太陽能」。
命題方向三 太陽光照圖的繪圖和讀圖技巧
[錦囊妙計]
1.光照圖的類型
在光照圖上判斷地方時、季節是既簡單而又復雜的問題。說簡單是因為判斷的思路和步驟較固定,而說復雜就是光照圖類型多變。下面列舉一些常見的光照圖,部分圖中標出了日期和一些特殊時間點(0時、12時、6時、18時),同學們在閱讀時要注意思考一下為什麼,如果讓我來判斷該怎樣判斷。
(1)側視光照圖
(2)俯視光照圖
春秋分日 12月22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3)透視光照圖
12月22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春秋分日
(4)圓柱投影光照圖
12月22日 6月22日 春秋分日
(5)局部光照圖
12月22日 北半球冬半年 12月22日
(6)其他變式圖(以下各圖均沒有標明或無法確定半球,不能藉此判斷日期)
2.識讀和運用光照圖的基本思路
(1)確定南北極點、自轉方向和晨昏線:①若為側視圖,通常是北極在上,南極在下。②若為極地俯視圖,可根據「北逆南順」確定極點;③若為立體圖,一般是北極在上,南極在下。如有自轉方向,應據此判斷極點。④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是晨線與昏線;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反之是晨線。
(2)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緯度數與出現極晝范圍的最低緯度數互余,或等於晨昏線與經線的夾角;經度數為將晝半球平分的經線度數,其地方時為12:00。
(3)確定日期或季節:①晨昏線過兩極點,是3月21日前後(春分日)或9月23日前後(秋分日);②晨昏線與極圈相切,是6月22日前後(夏至日)或12月22日前後(冬至日);③其他情況的日照圖,若無具體條件限制,則對應兩個日期;④求某地的具體日期,可根據直射點日期結合地方時進行計算。
(4)確定某點地方時:①充分利用圖中四個隱含時間(6點、18點、12點、O點或24點);②其他地點的地方時可根據上述時間進行計算。
(5)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日出日落時間和晝夜長度:①算出該地所在的緯線圈位於晝(夜)半球部分的度差,除以15即為該地的晝(夜)長;②以地方時12時為對稱
點±晝長時間的1/2或以地方時24時(0時)±夜長時間的l/2,可求得日出日落時間。
(6)相關地理現象的判斷:日變化現象應結合地方時判斷;季節變化的現象應結合日期或季節進行判斷,常涉及的現象有:地球的公轉速度;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及變化;晝長短的分布及變化;氣壓分布、某地的氣候特徵、天氣現象;季風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鹽度;植被的生長狀況;動物遷徙;農業的生產過程、生長狀況;南極臭氧空洞擴大的時間等。
命題方向四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和應用(詳見專題二地理計算)
命題方向五 時間計算、日期變更與晝夜長短的計算(詳見專題二地理計算)
2.規律總結:
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原理;地球自轉和公轉規律;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的規律;晝夜長短的季節和緯度變化規律;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和季節變化規律;太陽輻射的緯度變化規律;
3。圖像的總結:主要是光照圖的判讀的總結。
❹ 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答案
(1)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太陽輻射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育均離不開太陽。
②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體運動、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③太陽輻射是地質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來源,各種外力作用共同改變著地表形態
④太陽輻射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的規律,形成了自然帶分布上的規律之一:即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2)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①作為工業生產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②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③水能發電站利用的水能多由太陽能轉化而來;人類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生物能也是太陽能轉化來的。
④大棚農業是為了充分利用太陽的光熱資源而發展起來的。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對氣候產生影響,不同緯度的年降水量與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關性( 70-80°N地區二者呈正相關;60°--70°N地區二者呈負相關;50°—60°N地區二者有時呈正相關,有時呈負相關);太陽活動高峰年激烈的天氣現象出現的幾率增加
耀斑爆發時產生的強烈射電能擾亂地球大氣的電離層,使地球上無線電短波通信衰減或中斷
高能帶電粒子流使地球上的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在地球的兩極地區產生極光
❺ 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陽活動
這句話理論上是來沒錯自的,太陽黑子和耀斑是同步進行的,也包括太陽風,實際太陽風也是黑子和耀斑放射出來的高能電子和射電。但是高中階段,為了簡單理解,就把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單獨分開來說了,黑子影響地球氣候;耀斑干擾電離層,影響短波通信;耀斑還影響地球磁場,形成磁爆;太陽風形成極光
❻ 中圖版 高中地理 第一冊 地球的運動
N代表北緯;
S代表南緯;
E代表東經;
W代表西經;
表示點坐標應由經度和緯度組回成。
通過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答的經線是6點,通過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是18點.而求某一條經線上的時間,需要利用已知經線的已知時刻,加減時間差.而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利用東加西減,東經度大的地方時大,東經度地方時大於西經度地方時.西經度大,地方時反而小.向東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減一天.一張地球的圖片一般只有一面,看它被幾等分.比若被6等分,那每條經線差30度.最後一個問題你是不是問錯了.一般題目是已知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求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不過你若要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可根據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如北緯30度正午太陽高度角是70度,90-70=20度,那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就是30度N-20度=10度N 。
南北回歸線是太陽直射可以到達的最南端和最北端,
北回歸線為23°26』N,南回歸線為23°26』S 。
❼ 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青藏高原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的原因:
1.地形、地勢:地勢(海拔)高,空氣稀薄內,大氣透明度好(容大氣中水汽、固體雜質少,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2.氣候(降水):高山高原氣候,雨日較少、雲量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3.大氣污染:工業不發達,污染物少, 大氣透明度好;4.太陽高度角:緯度較底,太陽高度角較大,輻射強。
(2):四川盆地(重慶)太陽年輻射總量低值中心的原因是:
1.地形、地勢: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擴散,透明度差;2.氣候(降水):亞熱帶季風氣候,多陰雨,多雲霧天氣,透明度差;3.大氣污染:工業發達,污染物多, 大氣透明度差。
(3)太陽灶,太陽能乾燥器,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