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題
㈠ 地球上的水-高考地理
無法比較地球上哪個圈層最大,哪個圈層最小?
原因如下
生物圈漫談
在整個地球的表面分布著三個圈層:大氣圈、水圈和起伏不平的岩石圈。在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各種生物的生存場所。像這樣,由各種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所組成的、環繞地球表面的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換句話說,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們的無機環境的總和。
岩石圈是指地殼的固體部分,它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在岩石圈上,有鬱郁蔥蔥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原,絢麗多彩的奇花異草,還有五顏六色的昆蟲和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在岩石圈的土壤表層下面,生活著螻蛄、蚯蚓等動物,還分布著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總之,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都生活在岩石圈上。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內陸水域。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在水圈中,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數海洋生物還是聚集在距海平面150m以內的水層。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據估計,生活在海洋里的動物至少有十五萬種,最大的動物——藍鯨就生活在海洋里。海洋中還生活著大量的植物,僅藻類就多達四萬種。
大氣圈在岩石圈和水圈的上方,由各種不同的氣體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和氧。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層,就是大氣圈與岩石圈、水圈的交界處。人們常說「天高任鳥飛」,但是實際上大多數鳥類只能在1000m以下的空中飛行,只有極少數鳥類能飛到5000m以上的高空。大氣圈中除了有鳥類和昆蟲等能夠飛翔的生物以外,還有細菌等微生物,此外,一些植物的花粉和孢子也漂浮在大氣圈中,隨風傳播。
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由於地域相隔,表面看來好似毫不相干,實際上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河流連通著海洋;森林通過強大的蒸騰作用增加降雨,又通過茂密的枝葉和根系來保持水土,因此,森林也影響著河流;海洋蒸發的水蒸氣隨大氣飄向陸地上空,又能變成雨或雪。在寒溫帶的冬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幾乎完全停止,但是人們並沒有感到缺氧,這是因為其他溫暖地區的植物在不斷釋放出大量的氧氣,氧氣能夠隨著大氣的流動而流向四方。由此可見,整個生物圈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個整體,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㈡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
降水在生態系統中被分為藍水和綠水,藍水是形成徑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綠水是被蒸發(騰)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騰的部分稱為生產性綠水,被蒸發的部分被稱為非生產性綠水。回答1-2題。
1、下列河流中,綠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長江流域 C.雅魯藏布江流域 D.黑龍江流域
2.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下列措施中,使綠水中生產性綠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樹造林 C.覆膜種植農作物 D.修建梯田
答案:1、A;2、C;
【解析】材料信息顯示:降水落地面後,一部分形成徑流(藍水),另一部分蒸發(綠水)。蒸發分為植物蒸騰(生產性綠水)和蒸發(非生產性綠水)兩部分。 第一題綠水比例是指(蒸發量)除以(徑流量+蒸發量)的數值,綠水比例最大是指蒸發量大、徑流量小,位於西北內陸(乾旱)地區的塔里木河蒸發比例最大。A正確。
第二題生產性綠水比重是指(植物蒸騰)除以(植物蒸騰+蒸發),覆蓋地膜可以保濕、保溫、保土,減少蒸發,特別是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作用顯著,因此C正確。而且ABD均不符合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
【考察能力】 獲取信息並將其分類的能力比例數值的計算能力
【地理原理】 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河流的水文特徵 農業生產技術(覆蓋地膜)對區位因素(水源、氣候)的改良。
3、隨著我國南方地區部分江河水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壩將被拆除。當河流生態系統穩定之後,與拆壩前相比,將會出現的變化有
A、壩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 B、壩址上游汛期出現的季節提前 C、壩址下游徑流量年際變化減小 D、壩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答案:D
【解析]:水庫的功能主要是防洪蓄洪,調節河流徑流量,緩解降水的時間分布不均,當水壩被拆,調節功能消失,A、B錯,拆壩後,當河流生態系統穩定之後,水調蓄作用不存在了,河流下游徑流量主要受降水的影響,我國降水南方屬於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都大,C錯,缺少水的蓄水,壩址下游的汛期洪峰流量增大。
㈢ 地理步步高三人教版單元滾動測試卷地球上的大氣和地球上的水
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資料類型:試卷資料資料版本:沒有填寫版本軟體大小:835.5KB推薦等級:發 布 人:mmczw發布日期:2008年04月22日來源網站:沒有解壓密碼:運行環境:Win98,Winnt,Win2k,Winxp,win2003下載列表:相關搜索:1.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2.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3.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資料介紹: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全冊教案、學案 課件類別:思想品德 - 教案 - 思品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課件評級: 運行平台:Win9X/2000/XP/2003/ 課件語言:簡體中文 授權方式:免費版 課件版本: 人教新課標 解壓密碼: 本站默認解壓密碼:課件大小:144 KB 相關鏈接:Home Page 高中高中歷史學業水平復習資料 歷史必修3重點知識梳理理科班課件 資源類型: 課件 資源版本: 新課標人教版 資源學科: 歷史 年級水平: 必修3 資源格式: ppt 資源大小: 177KB 資源等級: 3 更新時間: 2008-02-24 下載次數: 479 次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區與合理規劃[]文件大小:287 K等級:★★★★★人口與環境歷屆高考試題匯集(07年)[]文件大小:444 K等級:★★★★★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9講氣候的形成和變化)[]文件大小:234 K等級:★★★★★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8講常見的天氣系統)[]文件大小:183 K等級:★★★★★2007高考二輪復習專題十一 人口與環境[]文件大小:565 K等級:★★★★★2007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1.2[]文件大小:181 K等級:★★★★★2007年高考地理復習 人口與環境 單元測試及詳解[]文件大小:72 K等級:★★★★★2007屆高考地理專題訓練之人口與環境[]文件大小:136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2[]文件大小:313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2.9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文件大小:260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1.2[]文件大小:156 K等級:★★★★★高考能力測試步步高地理基礎訓練2地球和地圖[]文件大小:146 K等級:★★★★★高考綜合復習:自然地理和地圖(一)提綱[]文件大小:400 K等級:★★★★★高考文科《地理》讀圖填圖訓練世界區域(非洲、歐洲)[]文件大小:615 K等級:★★★★★高考地理復習:專題復習一地球和地圖[]文件大小:297 K等級:★★★★★高考地理復習 地球 地圖部分[]文件大小:230 K等級:★★★★★高考地理(新課標)二輪專題復習1 地圖知識及各類地理圖像的判讀與應用[]文件大小:4214 K等級:★★★★★高考專題復習三 區域地理經緯網空間定位復習 人教版[]文件大小:3953 K等級:★★★★★第五章 地圖(99-03高考地理部分試題及答案)[]文件大小:165 K等級:★★★★★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高考地理復習教案[]文件大小:53 K等級:★★★★★共 660 個地理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頁次:1/33頁 20個地理/頁 轉到第頁 下載地址: 轉到下載地址處
㈣ 明年就高考了地理科目。 地球上的水這章沒學懂,到底有什麼重要的啊求總結
一、水循環
(一)水循環的概念和類型
1、水循環
是指水在地理環境(四大圈層)中空間的移動,以及與之相伴的移動形態和物理狀態的變化。
2、海陸間循環
水循環環節多,循環過程復雜、范圍廣。如登陸的台風、夏季風;外流河入海等都屬於系類型。
3、內陸循環
水循環環節少,水量少,如高山冰雪融化、內流河、湖的水循環。
4、海洋內循環
水汽數量很大,環節少,海洋蒸發的水汽大部分落回海洋。
(二)水循環的能量來源和意義
1、水循環的能量來源於太陽輻射能、重力能。
水循環的過程就是能量在地理環境中大規模的轉移過程。
2、水循環的意義
聯系四大圈層,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陸地水不斷更新;實現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不斷塑造地表形態。
(三)水循環和水資源
1、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
水是可以循環再生的資源,一般來說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的地區水資源豐富。
2、水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水循環在總體上受自然界規律支配,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水循環再生能力有限,如果人類過度利用水資源,水資源也會枯竭。
3、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
人口、土地和水資源分布的不協調性,人類對水資源的污染和破壞,加劇了水資
源緊張。
(四)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1、人類活動對地表徑流、地表蒸發影響最大
合理的影響:引水灌溉、跨流域調水、修水庫、植樹種草等。
不合理的影響:大面積濫伐森林、排干沼澤、圍湖造田、過度開采地下水、硬化
地面等。
2、人工增雨
在局部地區實施。規模小,在天氣適宜的情況下才能成功,對大范圍內的降水分布影響不大。
二、河流的補給
(一)河流補給的主要類型
1、雨水補給
普遍分布,河流流量的變化與降水量變化一致,雨季形成汛期。許多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明顯。
舉例說明一些河流的徑流量季節變化不明顯。
2、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
形成春汛,如我國東北地區河流。
3、永久性冰雪融水補給
補給量與氣溫高低有關,補給量補給小,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常斷流。
4、湖泊水補給
江河中下游地區湖泊,有削峰補枯主作用,大型水庫也有此作用;山地的湖泊可成為河流的源頭。
5、地下水補給
補給量小,無明顯的季節變化,互補。
(二)人類活動對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
人類活動可改變河流水量、含沙量
1、破壞植被與植樹種草
地表徑流增加(減少),河流水位陡漲陡落(升降緩慢),洪峰水位高(低)到來早(晚);河流含沙量增大(減小)。
泥沙淤積,河床抬升,洪水期水位高、水量大。
2、修水庫與圍湖造田
使河流水量變化平穩(水位升落明顯),減少下遊河水的含沙量(加劇下游洪澇災害)。
3、硬化城市路面與鋪設滲水磚
增加(減少)地面徑流,不利於(有利於)地表水下滲,河流水位陡漲陡落(緩慢變化),造成城市洪水或缺水,加劇(緩解)城市水資源問題。
二、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和分類
1、洋流是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之一
2、洋流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
大氣運動和盛行風向;地轉偏向力、陸地形狀等。
3、洋流的分類
(1)暖流和寒流
(2)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
風海流較多,如信風洋流、西風漂流、季風洋流、繞極環流;補償流(上升流)在大洋東岸明顯;密度流存在於海水鹽度、密度不同的海洋之間。
(二)洋流的分布
1、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北半球環流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西岸為暖流,
大洋東岸為寒流。
2、在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環流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環流呈逆時針方向,大洋西岸為寒流(風海流),大洋東岸為暖流。
3、40°S附近海域,形成環繞全球的西風漂流,南極附近形成繞極環流(逆時針方向)。
4、北印度洋海區,受季風形成,洋流方向有季節變化。
冬季盛行東北風,海水向西或西南流,形成逆時針方向的環流;夏季盛行
西南季風,海水向東或東北方向流,形成順時針方向的環流(索馬里寒流出現,是
強大的上升流)。
(三)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1)在高低緯度間進行熱量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的熱量分布
(2)對沿岸地區氣候的影響
寒暖流交匯處及寒流流經地區易形成海霧,影響海洋交通。
暖流對沿岸地區有升溫增濕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流經的55°N——70°N大洋東岸最冷月均溫比大洋西岸高16——20℃),如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廣,溫帶落葉闊葉林向北延伸至60°N;摩爾曼斯克港冬季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關系密切;四處特殊地點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
寒流對大陸沿海地區有降溫減濕作用,如副熱帶西海岸沙漠的形成;亞洲東
部亞寒帶針葉林分布的緯度比西歐偏低(50°N——70°N);西風漂流的「風
壁效應」及其本身寒流性質加劇了南極大陸的寒冷。
2、對海洋生物分布的影響
寒、暖流交匯之處,魚類食物、餌料豐富,形成著名漁場,如北海道漁場、
北海漁場、紐芬蘭漁場。秘魯沿海有上升流,形成秘魯漁場。
3、對海洋污染的影響
洋流有利於污染物擴散,加快凈化速度;隨洋流運動,污染范圍擴大。
4、對航海事業的影響
順風順水航行節省時間、燃料;逆風逆水航行速度慢,費時間費能源。多
海霧的地區不利於海上航行;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對船舶航行安全帶
來威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其航空母艦沿西風帶接近珍珠港,
沒有走信風帶,試分析原因。
走西風帶航線:航程近,是順風順水,上空多雲霧,利於隱蔽;西風帶風大浪
高,安全性不好。
走信風帶航線:風浪小,安全性好;對日本來說航程遠,且逆風逆水,速度慢,
易被美國偵查到。
(四)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
正常情況下,在赤道太平洋東部,由於東南信風和地轉偏向力影響,產生離
岸流,深層較冷海水上涌補償(秘魯寒流)。海面溫度低,空氣下沉,秘魯沿岸大
氣穩定形成乾旱帶,太平洋西部暖濕氣流上升,形成暖濕氣候。
如果該現象增強,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更低,使信風增強,加強東澳大利
亞暖流,西太平洋氣流上升更強,澳大利亞、東南亞、我國南方地區降水異常增多,
形成洪澇災害;南美洲西部沿岸、中太平洋各島將更加乾旱。這就是拉尼娜現象。
有些年份,聖誕節前後,東太平洋海上溫度異常升高,秘魯沿海出現一支暖流,
迫使秘魯寒流消失或向西偏移,大洋東西兩岸熱力差異減弱(或變化),大洋西兩岸
上升流減弱,對流雨減少,甚至氣流下沉,導致澳大利亞、印度、非洲、東南亞、
我國東部乾旱少雨;南美洲西岸降水增多,導致洪水泛濫。北美洲北部氣候更加寒
冷、加利福尼亞地區暴雨、洪水泛濫,即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會使秘魯漁業嚴重受損。
(五)洋流與海水等溫線的有關判斷
1、海水表層水溫的分布
低緯度海區水溫高,高緯度海區水溫低;與同緯度海區相比,有寒流流過的
海區,水溫要低些。根據等溫線上數據的變化規律,可以判斷該海區所在的南北
半球。
2、洋流與等溫線的關系
一般地,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海區的洋流為暖流,反之為寒流(也有例外,
如索馬里寒流)。由於洋流比流經的海水水溫高或低,海洋表面水溫等溫線會發生
彎曲。等溫線的凸向(或尖角指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寒流流經海區的等溫線向
低緯度海區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