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太陽高度問題
❶ 高中地理太陽高度角的問題@所有會答得的人,謝謝
利用正午太來陽高度解決太源陽能板傾角的問題,注意兩個要點即可:
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H=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若當地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緯度在同一半球,就用減號,反之就用加號,簡記為同減異加)
為了充分利用太陽能,太陽能板往往與陽光保持垂直。也就是說,上圖中太陽能板的傾角(∠Θ)與正午太陽高度角(H)互余。進一步總結∠Θ+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90°。即∠Θ=|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這個小結論最好記住,以後套用很方便哦!)
再來看該題就容易啦,求一求選項的太陽能板傾角:
A選項:北極圈全為極晝,說明節氣為夏至,太陽直射點緯度為23°26′N;
那麼∠Θ=40°N-23°26′N=17°34′
B選項:北極圈全為極夜,說明節氣為冬至,太陽直射點緯度為23°26′S;
那麼∠Θ=40°N+23°26′N=63°26′
C選項:節氣為二分,太陽直射點緯度為0°;
那麼∠Θ=40°N-0°=40°
D選項:節氣仍為二分,同C選項,則∠Θ=40°
綜上,不合理的選項為【D】。
❷ 高中地理 關於太陽高度
LZ您好
首先,北極點,夏至太陽高度角恆定為23°26『
黃河站在78°55『
所以它的正午和午專夜,太陽高度屬比北極點大/小的角度是90°-78°55『=11°5『
今求最小角度
23°26『-11°5『=12°21『
這個答案最接近B,因此選B
❸ 高中地理關於太陽高度的問題
●太陽高度的計算方法
所求地的太陽高度=90度-(所在地與太陽直射地的緯度差)版
∴
春秋分日,太權陽直射赤道,即0度緯線
◆所以 太陽高度
春秋分日,下列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0°(90 ),10°N( 80),20°N( 70),32°S(58 ),
90°S(0)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23°26'N
◆所以 太陽高度
夏至日,下列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為:
0°( 66°34'),23°26'N(90°)23°26'S(43°08")90°N (23°26')66°34'S(0°)
❹ 求救高中地理的太陽高度角的問題!
題目中的西經抄11度和西襲經117度的太陽高度為0說明這兩條經線是晨昏線。西經11度位於西經117度的東方,它的地方時比西經117度的地方時早,所以它是昏線,西經117度是晨線,因此我們可以判斷西經11度與西經117度之間為夜半球,西經64為夜半球的中央經線(它相對的經線是東京116度經線),所以117w-11w計算出來的是夜長。
❺ 高一地理:太陽高度問題(請詳細解答或過程,謝謝)
1、3:20。該緯線上,西經110度經線經過正午位置,為12點,則東經內70度為0點,東經120度經線地方時為北京時間。
2、容15°N。圖中顯示該緯線所有經度太陽高度都在0度以上,並且正好出現極晝,假設該緯度為α,此時直射點緯度為β,並且位於北半球,則α+β=90°,該緯線上正午太陽高度為30°,則30°=90°-(α-β),計算出α=75°N,β=15°N。
3、B.此日,直射點位於15°N,北半球為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順時針方向運動;北京日出方向東北方向;甲、乙兩地都位於75°N緯線上,只是經度不同,正午太陽高度即最大太陽高度相同,都是30°;巴西高原屬於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此時為乾季,草類枯黃。
❻ 高中地理*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角指的是正午12點的時候太陽高度角,這個跟太陽直射點有內關。太陽高度角,通常容太陽直射的緯度都是90度。
2.因為太陽光是剛剛好跟晨昏線相切,所形成的夾角是0°。
3.可以這樣說,這個跟太陽直射點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當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那麼北回歸線的太陽高度角是90°那麼比北回歸線向北或向南1°的地方的就是89°。所以這是南極的太陽高度角就會出現負值,也就是出現極夜。
4.這個跟經緯度和時間上的問題。以為同一緯度的地方,時間越接近中午太陽高度角就越高。如果是同一時區,那麼在根據太陽直射點跟經緯度的差值進行比較。計算出太陽高度角。
這個的確有點難理解,你不會可以去問問你的地理老師還更直接一點。
❼ 高中地理太陽高度問題
你的思路是對的,但你想的還不夠全面!冬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全天出專現極夜現象。說明太陽直屬射南回歸線。太陽高度角都是小於零。不可能等於。這天北極點全天太陽高度都是
負23度26分,北極圈上正午太陽高度0度,半夜太陽高度
負46度52分。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越低,半夜太陽高度越高,但北極圈內全天太陽高度都是負值。謝謝採納……
❽ 高中必修一地理問題,關於太陽高度角
31題:
首先要明白一來個規律:
太陽直射點所源在的緯度如果在觀察點所在緯度以北,觀測點正午時,太陽就在其北方;
反之,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如果在觀察點所在緯度以南,觀測點正午時,太陽就在其南方。
依圖可知,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太陽在觀測點的北方,這就可以說明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在觀測點緯度以北;
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運動,所以觀測點的緯度必然在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
不難判斷,太陽在b點時(最北),為北半球夏至日;在a點時,為北半球冬至日;在c點時,為二分日;
然後可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太陽高度=90°-|直射緯度+/-當地緯度|來計算。
33題:
太陽高度的定義:太陽高度是太陽高度角的簡稱,表示太陽光線對當地地平面的傾角。(人教版教材必修上冊19頁)
如果還不明白,可以在線聯系。
❾ 高中地理太陽高度角問題
額。
我和你來說個辦法
很好用源的。
其實不用用什麼公式。
你只要記住
緯度相差多少度
太陽高度角就相差多少度
象這題
南回歸線的正午太陽高度是43度08分和90度的太陽高度角相差46度52分
那麼南緯23度26分
與它相差46度52分的
只能是北回歸線了。同樣的
你用北緯的來算也能得到這答案
這樣就不必去理會南北半球正負的關系了。
額
我是最佳答案吧
-
-。哈哈哈
❿ 急求!關於高中地理中太陽高度角計算的問題
這個涉及到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H=90-緯度差(太陽直射點與所求點之間回的緯度差)。答
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70度,該地緯度差為90-70=20度,夏至日太陽直射北緯23.5度,與北緯23.5度相差20個緯度的地點有兩個,一個是北緯23.5+20=43.5度,一個是南緯23.5-20=3.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