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考地理之庫爾勒長絨棉

高考地理之庫爾勒長絨棉

發布時間: 2021-02-26 02:45:42

㈠ 庫爾勒長絨棉的優勢與劣勢

新疆以其優越的自然條件而著稱,其光熱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均比較豐富,有利於發展棉花生產,但也存在著秋季氣溫下降快、勞動力緊缺和科技力量薄弱等等不利於棉花生產的條件。
1.氣候資源優越,可有1~1.5倍的增產潛力
新疆自然氣候條件優越,光熱資源豐富。光照充足,日較差大,居全國之首。灌溉棉田在空氣乾燥、降水稀少條件下,有利於棉花生育,蕾鈴脫落少、秋季爛鈴少,病害輕、表現出絨長、鈴重、衣分、品級等優於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1~2級棉佔全國的75%。據北京農業大學採用農業生態區法估算,該地區光溫生產力可達2550~2850Kg/ha。目前全區的棉花平均單產是1176公斤/公頃左右,還有1~1.5倍的潛力。南疆的高產陸地棉田可達2250Kg/ha,海島棉1875Kg/ha。
但是,就棉花生育期間的熱量而言,北疆棉區不夠充足,其前期升溫不穩,後期降溫迅速,嚴重影響吐絮速度和纖維質量;南疆棉區熱量條件優於北疆,但不及黃河流域,也存在棉花後期降溫迅速和花鈴期溫度不夠高等弊病;東疆吐魯番棉區在我國各棉區中最優,但夏季高溫也是棉花高產的限制因子。
2.土地資源豐富,地塊平整廣闊,便於機械化作業
新疆的棉田主要分布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山前平原、河流的沖擊平原和三角州地帶,地勢平坦,田塊寬廣平整、面積大,便於機械化作業。如在南疆的喀什地區,在棉花生產中已經實現了規模經營,採取了「五統一」的耕作方法,提高了棉花生產的技術水平。
再則,新疆宜棉荒地資源較多,全疆宜農荒地共計980萬公頃,其中平原地區約486.7萬公頃,這些宜農荒地主要分布在南疆(佔52%)和北疆(佔43%),大部分宜農荒地分布在棉區附近,但因水土資源組合不協調,宜農荒地資源與水資源分布不一致,成為資源開發中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3.水資源豐富,可繼續擴大植棉面積
新疆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合計總量969.6億立方米,主要是地表水。區內有大小河流570條,年徑流量884立立方米,其中年徑流量在10億立方米以上的河流18條,合計年徑流量526.23億立方米,約占河流總徑流量的60%。棉區內主要河流有塔里木河、葉爾羌河、阿克蘇河、和田河、瑪納斯河、奎屯河和博爾塔拉河,合計年徑流量460億立方米,這些河流沿岸地區是集中產棉地帶。從全疆河流年總徑流量中扣除流出國外和高原的259億立方米,還有625億立方米,目前已經利用460億立方米,占總水量的52%。其中,南疆棉區引水率佔地面徑流量和地下水儲量的54%。大量引水分結果是許多河流的下游變干。但有大面積的宜棉荒地有待開發,如果能夠逐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每畝省水200立方米。那麼,全區植棉面積還可以擴大,並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農業的持續發展。
4.植棉技術先進,但科技力量薄弱
近年來,新疆的植棉技術出現了很大進展,尤其是隨著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應用,已初步形成了以「矮、密、早」為核心、以化學調控技術為手段、以培肥與施肥技術綜合防治技術為一體的綜合高產配套技術體系,使棉花生產技術水平逐年提高,涌現一大批高產典型。特別是南疆的廣大棉農已經掌握了1500公斤/公頃的植棉技術。近年來新疆已有33個縣、團場實現了單產1500公斤/公頃,並逐年提高,如沙雅縣種植面積和棉花單產93、94和95年分別為1.3萬、1.7萬和2.0萬公頃及1500、1590和1725Kg/ha。
但是,現在全疆的棉花科技人員不到150人,平均4500公頃棉田一個科技人員,且這些科技人員大多到了退休的年齡,因此科技人員將會更加缺乏。今後,為了維持新疆的棉花生產發展,要多方面努力,採用多種形式,爭取內地省區的棉花專家到新疆去,為新疆的棉花生產服務,同時國家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向新疆傾斜,多為新疆培養棉花方面的專業人才。

㈡ 庫爾勒長絨棉的存在的問題

1.水資源浪費嚴重
新疆是灌溉農業區,全疆300萬公頃耕地,灌溉用水的渠系有效利用系數低,僅為0.30~0.40%,由於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大量水資源的浪費。過量灌溉又造成生態環境惡化,浪費了水土資源。同時,由於沒有針對棉花需水規律進行,灌溉供需矛盾突出,不能經濟用水。
2.棉花品質下降,棉纖維含糖量偏高,強力偏低
進入90年代以來,新疆棉花生產發展很快,但隨著產量的增加棉纖維品質下降,主要是棉纖維含糖量偏高和纖維強力下降,南疆棉區尤為突出。其原因主要有:⑴棉花品種混雜退化;⑵氣候條件中的溫度和水分的影響;⑶棉蚜分泌物和低溫乾旱棉葉蜜腺分泌物污染;⑷栽培管理技術不當。
3.勞動力少,拾花困難
在新疆棉區,雖然機械化程度很高,但收花過程仍是手工作業。棉區人均植棉1~1.3公頃,到了收花季節,勞動力緊張極為顯著。收花時間拖得過長,既給棉農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同時也造成浪費,並影響棉花品質。
4.多年連作,造成病蟲害蔓延
新疆有耕地300萬公頃,85個縣市,其中植棉縣市有45個,目前棉田面積達76公頃。在植棉縣市中,棉田面積已佔耕地面積60~70%。另外南疆種植棉花均是中熟品種,生育期長,9月份不能全部吐絮,無法播種冬小麥,翌年只好繼續種棉花。和田地區為了播種冬小麥只好把棉花撥掉放在地邊逼熟。多年連作造成病蟲害蔓延,同時也造成土壤養分成份單一,影響營養平衡。
5.「白色污染」嚴重
近年在新疆發展地膜植棉新技術,對新疆的棉花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使新疆的棉花生產走到了全國的最前列,但是,同時帶來了新的問題,主要是地膜不能夠自然降解,殘膜回收不徹底的情況下,隨耕翻埋入地下,殘膜碎片在土壤中埋藏20年仍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層,破壞了土壤的毛細結構,影響透水和透氣性,阻礙了棉花的根系生長,從而造成了所謂的「白色污染」問題,這個問題隨著新疆棉花生產的發展必將越來越突出。

㈢ 庫爾勒長絨棉的基本簡介

我國種植地:新疆吐魯番盆地等
因纖維較長而得名,原產南美,後傳入北美洲的東南內沿海島容嶼,又稱海島棉,為一種栽培棉種。錦葵科。長絨棉生長期長,需要的熱量大,在熱量的條件相同 的情況下,長絨棉的生長期比陸地棉長10—15 天。長絨棉的纖維又細又長,一般可紡60—200支紗,最高可紡300 支紗。世界上以埃及的長絨棉最為有名,其纖維最長可達35 毫米以上,纖維橫斷面接近圓形,漫射能力強,它的織物絲光好,染色效果好。解放後,我國從國外引種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都獲得成功。

㈣ 新疆庫爾勒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如何

庫爾勒坐落於歐亞大陸和新疆腹心地帶,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和霍拉山,南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庫爾勒」是維吾爾語,意思是「眺望」。這里盛產香梨,又稱梨城。

庫爾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因盛產香梨而稱為梨城。全市總面積 7116.9平方公里,總人口43.8萬人(不含流動人口)。2005年實現生產總值242.4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億元,增長20.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81.92元,增收451.82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8700元。在2005年中國百強縣(市)排名中位列62位,比上年提升了10位;在第五屆中國經濟百強縣(市)基本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41位,成為西北地區唯一入圍城市。2006年入圍中國十大魅力城市。目前,庫爾勒市是華夏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確定的兩個重點發展城市之一。市域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師部、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里木石化工程建設指揮部等中央、自治區單位。
庫爾勒之最
庫爾勒作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其庫爾勒地區有以下之最:
中國第一大川——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州面積48.27萬平方公里,轄八縣一市,地域遼闊。首府庫爾勒市,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美譽。
中國面積最大的縣——若羌,總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總面積33.76萬平方公里,面積僅次於撒哈拉大沙漠。
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從西向東橫穿大漠而過。
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水域面積988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總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
中國唯一的天鵝自然保護區——巴音布魯克天鵝湖自然保護區,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高山野生動物保護區——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面積44940平方公里。
中國唯一的野駱駝自然保護區——位於阿爾金山區東南,面積1700平方公里。
中國唯一的沙漠森林公園——位於輪台縣塔里木河北岸的沙漠之中。
中國最大的胡楊林保護區——塔里木河流域原生胡楊林,總面積3880平方公里。
中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勘探區——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及天然氣,蘊藏量分別佔全國的七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石油資源為 108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為8.4萬億立方米。現已形成年產430萬噸石油的生產能力。
中國最大的石棉產區——若羌縣芒崖石棉礦和且末縣阿帕石棉礦,石棉儲量為2588萬噸,佔全國的30%。
中國最大的蛭石產區——位於尉犁縣的蛭石礦,儲量達2880萬噸。
中國最重要的蘆葦產區——博斯騰湖年生產蘆葦30萬噸,是全國四大蘆葦產區之一, 也是我國重要的造紙原料基地。
中國最重要的甘草產區——每年可采量約5000-10000噸。
中國最大的野生羅布麻產區——面積約800萬畝,每年可採收麻皮10萬噸和大量麻葉。
中國最大的麻黃產區——麻黃價格昂貴,是特殊的葯材,和碩縣麻黃素廠是我國最大的麻黃素生產基地。
中國最重要的長絨棉產區——庫爾勒所產長絨棉產量高,品質好,是高級精紡原料,年產2000噸左右。
中國最重要的啤酒花產區——近年種植面積約1733公頃,年產1000多噸。
世界上建於流動沙漠中最長的等級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全長522公里,橫貫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

㈤ 分析庫爾勒成為香梨種植區的主要地理原因

庫爾勒坐落於素有「巴音郭楞金三角」之稱的孔雀河三角洲上,氣候內溫和,土質肥沃,物產豐富,容光熱水土資源十分豐富。
良好的水土光熱資源十分適宜香梨、瓜果、棉花、番茄、紅花等經濟作物的生長,形成了特有的農產品資源優勢。

㈥ 求地理高手!高三地理。南疆長絨棉生產的主導因素

主導因素是光熱,限制因素是水源。新疆位於亞歐大陸的中部,屬於溫帶大版陸性氣候,四周環山,用水多為雪權山融水,水資源缺乏。但是新疆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這是它的優勢。

做一道地理題,不僅要聽老師看書本,更要有自己的思路,你要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從何各種環境因素去分析,把握動態的平衡。

㈦ 庫爾勒長絨棉的介紹

產於我國新復疆庫爾勒的制優質棉花品種,原產於南美洲,又稱為海島棉,因生長期長,需要的熱量大而適合栽種於我國新疆等地。庫爾勒長絨棉品質優良,各項質量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標准,其纖維柔長,潔白光澤,彈性良好,染色效果好。

㈧ 庫爾勒長絨棉的發展前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日益進步,市場對高品質類型棉花版的需求日益增長權,其增長比例明顯高於普通棉花。優質長絨棉作為紡60支以上棉紗的專用棉,在國內外市場都較緊俏。由於高強力長絨陸地棉短缺,高級棉紡織品多用陸地棉摻入長絨棉紡成,這不僅使紡紗難度增加影響棉紗質量,而且升高了棉紗的綜合成本。而高強力的長絨棉(絨長3lmm以上)可直接紡60支以上高支紗,相對成本卻大幅度下降。據預測歐洲每年需求高強力中長絨棉現已增長至450萬噸左右,國內每年需求40~50萬噸,這一供不應求的市場信息也顯示出發展中長絨棉生產的大好機遇。因此,在新疆適當的發展長絨棉生產,有利於調整棉花種植結構,增強棉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㈨ 庫爾勒長絨棉的絨棉特點

新疆長絨棉品質優良,各項質量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標准。庫爾勒所產尤佳,其纖維柔長,潔白內光澤,彈性良好,新容海棉花細度較一般長絨棉多1000餘米/克。新疆長絨棉可製成高級大胎簾子布、防化與防原子輻射布、其他紡織品,及各類寶塔線、縫紉線、綉花線、針織線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