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林果業

高中地理林果業

發布時間: 2021-02-25 21:18:48

Ⅰ 中國的種植業和林果業有什麼區別

種植業主要是種植糧食、蔬菜、經濟作物等,獲得農產品的過程。
林果業
可以劃歸到林業里,包括
種植樹木
,管理樹木等。

Ⅱ 林果業要在山區發展的原因高中地理

山區地形並不適合發展像水稻種植啊,商品穀物農業一類的。因為它的地形是有局限性的。
同時,山區的地形又適合林業或果樹種植的發展。這既是對地形最好的利用,也能增加農民收入。

Ⅲ 贛北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對龍潭村進行野外考察,獲取並整理出相關資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

(1)洪澇災害的成因主要有:①降水量和降水強度,降水大而集中;②排水系統,河道彎曲,回水流不暢;③地答形地勢,地形平坦,地勢低窪,排水不暢.
(2)是否可以開墾為耕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慮:①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等;②社會因素,包括勞動力、資金、技術、市場、政策等各方面.
故答案為:
(1)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河道彎曲;地勢低窪(平坦),排水不暢;
(2)不贊成.當地降水量大、集中性強、多暴雨(或甲地為山坡);開墾耕地會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洪澇災害);甲地發展林果業經濟、環境效益更明顯.

Ⅳ 丘陵養奶牛不合理的原因是什麼 高一地理試題

1、根據杜能理論,抄乳畜業要最襲靠近市場,也就是在城市近郊。
因為首先乳畜生產需要交通通達度高的地方,這是由其產品特點決定,所以它也是市場指向型。
其次,由杜能理論,城市郊區農業活動是由城市地價所決定的,即單位產值越高,距離城市越近。相對杜能環中的所有列舉的農業活動,只有乳畜業符合條件
2、高一課本中,明確說明,丘陵適合林果業

Ⅳ 林業 林果業區別高中地理

林業的產品是木材、林果業的產品是果子。
答題發展林業還是林果業主要看這個地回方的交通啊什麼答的方便與否,一般來說相對方便的發展林果業。
另外,發展林業能夠減緩水土流失防風固沙,還要答一下生態效益,林果業偏向於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采分點放在經濟效益之後

Ⅵ 發展農業生產需因地制宜,按此原則,西湖所在地理區域一般發展什麼業和林果業

發展農業生產需因地制宜,按此原則,西湖所在地理區域一般發展水稻種植業和林果業。杭州西湖所在地理區域是南方地區,平原種植水稻,丘陵地帶可以種植果樹、茶樹等。

Ⅶ 高一上地理學習資料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

1. 由廣東倡議成立的「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區)及其周圍地區,其中有水系與珠江相通的省(區)是( )

A.粵、閩、贛、黔、滇、桂 B.桂、贛、粵、滇、黔、川

C.贛、粵、湘、桂、滇、黔 D.瓊、閩、桂、滇、粵、黔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農業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下圖是某種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一般模式,據圖完成2~3題。

2.階段Ⅰ鮮花和蔬菜產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氣候優越 C.距城區近 D.水源充足

3.階段Ⅱ鮮花和蔬菜產區的區位變化主要因素是因為( )

A.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大體與秦嶺-淮河一線吻合的一月平均氣溫等溫線和年等降水量線的值分別為( )

A. -2℃,400mm B.8 ℃,600mm

C. 0℃,800mm D.4 ℃,1200mm

5.流經三大自然區,流域跨三個經濟地帶的河流是( )

A.長江 B.黃河 C.海河 D.珠江

6.下列關於東部季風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的地區

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

D.河流大部分為外流河,無結冰期,汛期長

7.有關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表水的補給以雨水為主

B.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極其微弱

C.自東向西植被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影響人類生產活動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繼「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後,我國又制訂了「實現東部新跨越」的戰略方針,環渤海經濟圈作為東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讀圖回答8~10題。

8. 目前,影響環渤海經濟圈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礦產資源不足 B.水資源短缺 C.人口密度較大 D.洪水災害頻發

9.圖中陰影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長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

A.地勢平坦廣闊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D.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

10.天津、青島、大連吸引外資企業紛紛落戶,其共同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

①水陸交通便利 ②勞動力價廉質優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產地 ④水源、動力充足 ⑤市場前景廣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讀右圖:我國三大自然區(I、II、III),回答11~12題。

11.地理界線P南北兩側種植業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條件不同 B.水熱條件不同 C.土壤條件不同 D.光照條件不同

12.有關I、II、III三個自然區的敘述,正確的有( )

A.II區比III區緯度高,故熱量較III少

B.III區比II緯度低,故太陽光照比II區強

C.III區與I區南部距海遠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線為兩區界線

D.II區比I區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線與I區北部為界

某地有大型黃銅礦和煤礦,計劃在該地建①冶煉廠②火電廠③硫酸廠④水泥廠,圖1是其生產聯系圖。讀圖回答13~15題。

13.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工廠正確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14.圖6所示的工業生產過程中,最有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塵暴 D.土地荒漠化

15.下列工業區的發展經驗可供該地區借鑒的是( )

A.美國矽谷 B.滬寧杭工業基地 C.魯爾區 D.義大利新興工業區

讀右圖,回答16~17題。

16.下列城市的形成與A市區位相同的是( )

A.拉薩 B.攀枝花 C.武漢 D.深圳

17.城市B是我國重要商業中心,下列不屬於其主要成因的是( )

A.人口稠密,市場廣闊

B.資源豐富,工農業生產發達,物資充足

C.交通便利,物資流通方便

D.地平江闊,水域、陸域條件好

讀表1完成18~19題。

表1

年份
世界總產量
該農產品總量世界排名及產量

1
2
3
4

某農產品
1993
264.5
印度

72.0
中國

58.8
斯里蘭卡

24.5
肯亞

20.0

1996
263
印度

72
中國

59
斯里蘭卡

25
肯亞

25

18.該農產品為( )

A.棉花 B.甘蔗 C.茶葉 D.天然橡膠

19.該農產品在中國主要分布於( )

A.熱量較好、雨量適中的暖溫帶地區 B.亞熱帶的丘陵地區

C.海南島、西雙版納、雷州半島等地 D.熱帶、亞熱帶的平原地區

讀某地區三大產業產值和就業結構變化圖 ,回答20~21題。

20.對該地區產業結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產業結構變化以工業化拉動為主 B.第一產業產值迅速下降

C.第二產業產值比例變幅最大 D.產業結構逐步轉型並得到優化

21.對該地區就業結構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比重持續下降

B.第二產業就業人數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產業就業人數比重最低且增長緩慢

D.第二、三產業對剩餘勞動力的吸收有限

22.關於我國各地區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的重點,敘述正確的是( )

A.西南地區:地質災害的防治與交通運輸的建設

B.東北地區:森林的更新保護和荒地的開發利用

C.黃淮海地區:中低產田的治理模式是「魚塘—台田」模式

D.黃土高原地區:治理嚴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壩淤地

讀圖2—3—4並回答23~25題。

23.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離約為( )

A.180km B.280km C.380km D.480km

24.開墾P平原首先應該(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5.國家在P平原興建了許多大規模機械化農場,從事商品糧生產。但在這里生產糧食,不利的自然條件主要是( )

A.熱量條件 B.土壤條件 C.降水條件 D.光照條件

26.目前國家決定停止在P平原上開墾荒地,同時建立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濕地 D.草場

讀我國西北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27~28題。

27.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於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

B.由於乾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於風力侵蝕形成風蝕窪地

D.水井周圍地區農牧業活動較頻繁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28.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有( )

A.沙塵暴頻度減少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土壤鹽鹼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29.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因此治沙戰略應( )

A.以工程措施為核心 B.以消除貧困為核心

C.以生物工程為核心 D.以跨流域調水為核心

讀下圖,完成30~31題。

30.關於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時間觀測流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時最大 B.乙時最小

C.丙時最小 D.甲、乙、丙三時觀測的流量大小無法確定

31.自2003年下半年以後,圖中水文站觀測的長江流量比以往要穩定許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長江中上游防護建 設的好,水土流失大大減少
B.洞庭湖退耕還湖,水面面積大大增加
C.長江三峽大壩的修建與水庫的調節作用
D.1998年長江大洪水後,人們的防洪意識明顯增強

32.流經水文站的江水( )

A.不能補給鄱陽湖 B.不能補給洞庭湖

C.沒有冰川、降雪融水補給 D.不能參加陸地循環

33.下列關於山西產業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煤是主導產業

B.加大原煤的外運是今後發展的方向

C.山西產業結構將向輕工業方向發展

D.原料工業逐步超過採掘工業而佔到主體地位

讀右邊「我國華北某地區等高線圖」,回答34題。

34.圖中所標出的三道堤壩,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發電 B.水產養殖

C.攔泥蓄水 D.修橋築路

神黃(神木—黃驊港)鐵路是我國新建的一條重要鐵路。據圖完成35~36題。

35.神黃鐵路與我國的哪幾條鐵路相交( )

A.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 B.京滬線、京九線、大秦線

C.京廣線、京滬線、京包線 D.京廣線、京九線、焦柳線

36.有關神黃鐵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穿過的主要障礙有黃河、大運河、太行山、山東丘陵

B.主要解決陝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運

C.沿線經過陝西、山西、河北、山東四省

D.黃驊港位於天津市,瀕臨渤海

讀下面等高線地形圖,回答37~38題。

比例尺1:10000

tg20°=0.36

tg25°=0.47

37.一個地區冬至日太陽高度與耕作制度的關系如下表,則圖示的地區的耕作制度為( )

太陽高度
>15°
>20°
>25°
>35°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
一年兩到三熟

A.一年一熟 B.兩年三熟 C.一年兩熟 D.一年兩到三熟

38.據該地區的自然條件,坡度小於20度的坡地適合發展種植業;坡度20°25度的坡地若要發展種植業,必須修水平梯田;坡度25~30度的坡地適合發展林果業。該地區適合發展( )

A.林果業 B.種植業 C.修水平梯田 D.上述農業活動均不適合

右圖中的陰影部分表示在四個地區分布的四種農作物。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38~39題。

39.下列地區與農作物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

A.①水稻 ②春小麥 ③冬小麥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膠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劍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黃麻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高粱

40.③、④兩地區農業生產發展特點的相似之處是( )

A.農業生產經營都以家庭為單位 B.都是粗放經營

C.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高 D.農業生產單產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41.南方丘陵山區農業資源的優勢和問題,表現在( )

A.季風活動使本區光、熱、水資源豐富,配合好,農業氣象災害較少發生

B.優越的氣候條件和多樣的土地類型使本區生物品種多、生長快、更新能力強

C.氣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異使本區土地類型多樣、水土流失嚴重

D.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使本區酸、瘦、粘的紅壤廣大

42. 關於東北平原區農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面向市場,強化商品糧、豆等農產品的生產

B.以國際市場為重點,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質量和競爭力

C.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

D.推進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

我國各類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主要的能源資源和水資源的整體分布狀況與我國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不相適應。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卻普遍面臨著能源資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廣大地區資源豐富,卻因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和技術落後而得不到大規模開發。為了盡快改變這種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國現有資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先後制訂了若干跨區域資源調配方案。

讀圖 「我國正在實施的資源跨地區調配示意圖」,完成43~45題。

43.箭頭①和③的運輸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運輸 B.高壓輸電

C.水陸聯運 D.利用地勢的自然落差自行輸送

44.有專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區土壤的次生鹽鹼化。有關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 沿途有些地區潛水面較低,河水滲漏補給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區土壤中的鹽分有逐漸向地表積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區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區主要地處半濕潤地區,非雨季時段,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⑤沿途地區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③⑤

45.②工程對於我國能源開發與利用的意義是( )

A.緩解我國由於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所帶來的環境壓力

B.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以氣代煤

C.為提高我國能源供應安全性發揮重要作用

D.解決沿線地區及長江三角洲能源供應緊張問題

閱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回答46題。

46.該河流開發的核心環節是( )

A.發電 B.防洪 C.養殖 D.梯級開發

讀三角坐標圖,回答47題。

47. 若X、Y、Z分別表示影響我國不同地區的水土流失、鹽鹼化及寒潮災害,其數值越大,表示影響程度越大,則圖中四點與相關省份的組合,正確的是( )

A.①-內蒙古 B.②-河南 C.③―西藏 D.④―江西

GIS將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關系。回答48-49題。

48.城市交通圖層與城市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 )

A.為商業網點選址 B.分析建築設計的合理性

C.計算城市水域面積 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

49.對1985年與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圖層進行分析,能夠( )

A.計算交通流量的變化 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

C.了解城市地域結構變化 D.預測城市降水變化趨勢

一種物質所產生的自身輻射或對外來輻射所產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該物質的一種特殊標志——波譜特徵。圖3顯示了松林、草地、紅砂岩和泥漿的反射波譜曲線,讀圖回答50題。

50.圖3顯示直接利用遙感的工作是( )

A.判斷水域狀況 B.預測植被類型 C.估算地物面積 D.判斷土地利用類型

二、綜合題(每題10分,共50分)

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據報道,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兩名越野賽車手在羅布泊地區失蹤50多小時後獲救。

材料2:見圖11

材料3:羅布泊地區位於塔里木盆地的東部,這里雅丹地貌發育。雅丹地貌表現為壟、槽相間的形態(見圖12),其發育與盛行風的吹蝕密切相關。

(1)羅布泊地區極端乾旱環境形成的原因是 。

(2)從圖11中可知,在塔里木盆地 (填寫正確選項的字母)。

A.人類對於自然的適應能力減小,活動空間不斷縮小

B.歷史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僅限於盆地周邊的綠洲地區

C.南緣河流流程縮短,是人類農業活動造成的

D.人類活動范圍的變化幅度,北緣較南緣地區小

(3)賽車手在羅布泊地區迷路,可以通過雅丹地貌判斷方向。

已知羅布泊地區經常吹東北風,可知雅丹地貌壟、槽的延伸方向為 。

2.T公司初期在A地建廠製造高檔傢具,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其後T公司將生產廠遷至B地,隨即又在C地建了新廠。

(1)普通傢具廠的區位選擇屬於 指向型。

(2)T公司將傢具廠由A地遷往B地,可獲得的區位優勢主要有哪些?

(3)試從工業聯系、工人素質和市場潛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檔傢具廠的優勢。

3.結合下列材料,讀圖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今年夏季,重慶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乾旱。為挽回旱災的部分經濟損失,重慶市政府組織農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實上,以前就有大量重慶民工到新疆摘棉花。新疆建設兵團一位負責人稱,重慶部分民工在新疆摘棉花掙到錢,進而開始在新疆包土地,種棉花。

材料二:新疆和重慶市農業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積資料(2004年)

農業人口(萬)
人均耕地面積(畝)

新疆
1276
3.08

重慶
2378
1.08

材料三:烏魯木齊至重慶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圖6)

(1)請根據材料二,說明今年以前為何就有大量重慶民工到新疆摘棉花?

(2)簡要回答新疆種植棉花的有利氣候條件?並說明制約新疆棉花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的最不利自然條件及其針對這一不利條件,在生產中應採取什麼措施?

(3)烏魯木齊至重慶的地形剖面線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B,B是 盆地,該盆地中最具特色的工業部門是 ,最近開通的 鐵路穿越了該盆地。

(4)試述A、C兩盆地外力作用表現形式的主要差異及其原因。

(5)比較A、C兩盆地內河流水文特徵的異同。

4.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民以食為天,糧以土為本」。農業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耕地,而耕地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我國有相當一部分耕地質量低、農作物生長不良,成為農業低產區。右圖為我國某農業低產區的地區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東北農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農業現代化墾區,黑土是其生產潛力較大的土壤。東北農業基地的綜合開發,就是要在繼續發展種植業,不斷提高種植業本身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使農產品多層次大幅度地升值。

(1)簡述材料一圖中所示地區成為農業低產區的主要原因。

(2)簡要說明東北地區保持和不斷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5.讀全國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況圖,同答以下問題:(18分)

(1)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

(3)與松花江流域相比,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更為嚴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水土流失加劇洪澇災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這體現了地理環境的________特徵。

Ⅷ 林業 林果業區別高中地理

林業種植的樹種有薪炭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相對於林果業,種植的海拔較高,地形一般為山地;
林果業種植的樹種以果樹為主,如蘋果、柑橘等,相對於林業,種植的海拔較低,地形一般為丘陵。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Ⅸ 從水循環角度分析贛南種植林果業對水土保持的作用

賀蘭山是中抄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對銀川平原發展成為"塞北江南"有著顯赫功勞。它不但是中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也是中國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山勢的阻擋,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阻止了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東西兩側的氣候差異頗大。賀蘭山還是中國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東部為半農半牧區,西部為純牧區。

Ⅹ 高中地理怎麼治理長江黃河上中下游

黃河:黃河災害抄及治理
1.上游
問題:土地荒漠化
措施:種草,合理放牧
2.中游
問題:含沙量大、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措施:植樹造林、建造水庫
3.下游
問題:「地上河」
措施:修建大壩、減輕河床淤泥

長江災害及治理
1.問題:水道不暢;川江急流險灘,荊江九曲回腸。
措施:修水庫,裁彎曲直
2.問題:洪水泛濫
措施:退田還湖、修建大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