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河流湖泊的高考地理選擇題
1. 高中地理河流和湖泊
塔里木河位抄於西部非季風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較少,河水補給來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流量與氣溫變化一致,夏季氣溫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水水位高;冬季氣溫低於0度,沒有融水,河流斷流。
松花江、怒江、淮河都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團控制,降水豐富,河水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
2. 高中地理 關於等高線,河流的題目
因為:首先,圖抄上弧形襲等高線有河流經過,那麼該處地形應為山谷而非山脊;
其次,(假設一下,反正只有兩種可能)若等高線北側比南側高,則該地地形應為山脊,不會有河流經過;相反,若南側比北側高,則該地地形為山谷,有河流經過合理。
所以:該處山谷地形地勢南高北低,河流由南流向北。
若還是不明白呢,就自己在在等高線兩側各補畫兩條等高線,然後判斷地形就行啦~
3. 地理選擇題(可單選或多選,說出每個選項正確或錯誤的理由。) 下列關於我國外流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我國外流河的水源來主源要是依靠大氣降水,各地降水的多少和時間長短影響了河流的水位、流量和汛期長短,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降低,時間分布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冬季南方、北方河流水位下降,但南方地區的河流不會出現斷流現象,故A說法是錯誤的;我國外流河大部分位於東部季風區,汛期由南向北推移,且時間逐漸縮短,但東北地區的河流由於春季的冰雪融水,會出現小的春汛,故B說法是錯誤的;淮河是我國冬季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一般不結冰,C說法是正確的;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進入雨季,所以此地的河流也在這個時間進入汛期,故D說法是錯誤的.
故選:C.
4. 高三地理河流問題詳解
木蘭溪是閩中最大河流,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位於東經118°38′~119°06′,北緯25°22′~25°25′之間,流域面積1732平方千米(其中瀨溪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積為1070平方千米)。 木蘭溪發源於德化縣戴雲山支脈的筆架山,入仙游縣西苑鄉黃坑村,橫貫全市中、南部,自西北向東流經度尾、大濟、鯉城、城東、賴店、蓋尾、華亭、城郊、渠橋、黃石、涵江等地區,至三江口注入興化灣。幹流全長168公里,集雨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是閩中的最大溪流,為全省八條主要水系之一。
中文名: 木蘭溪
讀音: mu lan xi
所屬地區: 中國福建
流域面積: 1732平方千米
發源地: 德化縣戴雲山支脈的筆架山
流經地區: 度尾,大濟,鯉城,城東等
目錄
木蘭溪概況較大支流
覆蓋面積
主要支流
莆田二十四景:木蘭春漲
歷史事件
宋代大型水利工程
地理位置
名稱由來
莆田母親河
洪澇災害
治理木蘭溪
現狀
水系與河道
徑流與泥沙
水質
水力資源與水利建設木蘭溪概況 較大支流
覆蓋面積
主要支流
莆田二十四景:木蘭春漲
歷史事件
宋代大型水利工程
地理位置
名稱由來
莆田母親河
洪澇災害
治理木蘭溪現狀水系與河道徑流與泥沙水質水力資源與水利建設展開 編輯本段木蘭溪概況
較大支流
木蘭溪
木蘭溪水系的較大支流有延壽溪、中嶽溪、大濟溪、溪口溪,龍華溪、松板溪,仙水溪、苦溪等。延壽溪又稱南萩蘆溪,源於仙游縣鍾山鎮林泉安,匯九鯉湖溪、莒溪、長嶺溪、漁滄溪等溪水,進入莆田平原後,分成眾多溝渠,流經常太、城郊和涵江等鄉鎮,注入木蘭溪出海,干、支流總長189公里,集雨面積386平方公里,是木蘭溪最大的支流。
覆蓋面積
木蘭溪全長105公里,平均坡降為0.45‰,多年平均經流量為9.85億立方米.其中木蘭陂至三江口段為25.8公里的感潮段.木蘭溪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其中仙游境內為上,中游,流域面積1017平方公里,地貌類型以低山為主,次為中山,丘陵和盒谷;城廂,荔城,涵江為下游,流域面積715平方公里,地貌類型以平原為主,周圍分布丘陵,台地.木蘭溪橫貫興化平原中部,把興化平原分成南北,西部,俗稱南北洋.土壤類型有水稻土,紅壤,黃壤,沖積土等九個土類,土壤土質主要呈酸性.
主要支流
木蘭溪主要各支流有仙游境內的大濟溪,河長24公里,流域面積76.4平方公里;龍華溪,河長26公里,流域面積113平方公里;柴橋頭溪,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85.4平方公里;仙水溪,河長29公里,流域面積176平方公里;流經仙游,城廂和荔城的延壽溪,河長51公里,流域面積386平方公里,於1958年建成的庫容為4.3億立方米的東圳水庫位於延壽溪中,下游常太鎮境內;興化平原上的南北洋河網,其中南洋河網溝木蘭陂位於距城區約4公里的木蘭溪下游、木蘭山下。它是攔腰截斷木蘭溪的一座古塬,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木蘭溪
編輯本段莆田二十四景:木蘭春漲
木蘭指木蘭溪,發源於德化縣戴雲山脈的筆架山,匯三十六澗溪水入仙游縣,再流經莆田城郊、渠橋、涵江等地注入興化灣。木蘭春漲的秀麗景觀位於木蘭陂,在城廂南門外4公里的木蘭山下,是北宋間修建的一座引、蓄、灌、排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木蘭陂擁有陂首樞紐工程、渠系工程和堤防工程三部分。陂首為堰閘式滾水壩,用巨塊花崗石縱橫鉤鎖迭築,全長219米,陂墩33座,各高7.5米,置有32孔閘門。南北兩端,建有總長500多米的導流堤。「回瀾橋」和「萬金陡門」是陂上南北進出水閘,自此挖出乾渠120餘公里,分灌南北洋平原。 木蘭陂不僅是名聞遐邇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旅遊勝地。每逢春水初漲,陂上溪面寬廣,水平如鏡,桃紅柳綠,溪水泱泱,兩岸綠樹青山,倒映水中,風光美如畫。陂首樞紐工程為堰閘式滾水壩,每逢山洪暴漲,溪水越壩飛流而下,匯成瀑布,發出雷鳴聲響。「木蘭春漲」自古即為著名勝景。 1958年,修建木蘭倒虹吸管,引東圳渠水進木蘭灌區,兩條巨型鋼管
5. 誰推薦一本高考地理選擇題的練習
1樓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一小部分在 (熱帶) ,沒有(寒帶 ) 。氣候差異大,為發展( 多種農業經濟
)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1)位於( 亞)洲的東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國東部廣大地區( 在夏季風濕潤氣流的影響下, 降水 )
豐富,有利(農業)生產;(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 海外各國友好往來 ) ;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 )
,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於對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於發展(海洋事業) 。
●我國領土面積(960萬 )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鄰國14個。逆時針依次為朝鮮、( 俄羅斯)、( 蒙古
)、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 )、(寮國
)、越南。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韓國、(日本 )、菲律賓、(馬來西亞 )、汶萊、(印度尼西亞 )。
2、我國的人口
●人口總數:2000年( 12.95 )億。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 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雲南騰沖一線為界,( 東部 )地區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區人口密度較小。(我國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但資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但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當尖銳的條件下,開發西部,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不能先開發後再治理。)
●人口國 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漢 )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壯 )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 中部 )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 東北 )、( 西北 )、(西南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 )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民族風情:
(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
( 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4、我國的地形
●我國地形的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在開發和保護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1)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
(2)在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我國地勢特徵:(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階梯的分界線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第一級階梯 一、二級階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二、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間分布 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徵對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產生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2)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水能。
(3)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頂
4
2010-10-28 20:36回復
咪點1996
2樓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西側 東側
①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雲貴高原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北側 南側
⑤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 准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黃土廣布、地表千溝萬壑
(雲貴高原 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
●四大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達木 )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爾)盆地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脈走向: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5、我國的氣候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從北到南可以劃分為5個溫度帶
.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此外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高原氣候區.
(1)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寒溫帶 高原氣候區
(2)0
(3)暖溫帶
(4)瓊 台 粵 桂 雲或滇
(5)一 三
(6)②亞熱帶 ③暖溫帶
●依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可以劃分
為4個干濕地區( 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乾旱)區。
干濕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半乾旱區、 乾旱區。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荒漠。
農業類型 種植業(水田農業) 種植業(旱地農業) 畜牧業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說出下列地理現象存在差異的原因:
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特殊的「魚米之鄉」的景觀得益於( 雨熱同期的季風 )氣候。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青藏高原處在大體相同的緯度上,但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地勢(青藏高原海拔高 ))因素;
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阿拉伯半島大體相同的緯度上, 氣候差別很大的原因是受(海陸位置 )和( 夏季風
)的影響。北京與烏魯木齊緯度大致相當,但降水卻有很大的差別。(海陸位置、夏季風)
在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不同的果樹;不同的溫度帶內熟制也不同;南北傳統民居的建築結構也不同。原因是(緯度因素 )
東西植被不同;東西農業類型不同,東部以耕作業為主,西部以畜牧業為主;東西部房屋屋頂的結構不同,東南部多鈄頂房,西北部多平頂屋。(降水量不同)
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氣候復雜多樣 )
②形成不同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氣候復雜多樣 )
③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各有不同,如:四川、湖南等地冬季比較陰冷潮濕愛吃辣椒;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食。(氣候復雜多樣 )
④人們的服飾也因為適應氣候而多姿多彩(氣候復雜多樣 )
,如:西藏的藏袍就是為了適應西藏日較差大的氣候特徵的(地形);⑤各地的建築特點不同,北方的屋頂斜度較小,牆體較厚,南方的屋頂斜度較大(氣溫、降水);⑥對。……
(1)①7;②7、8;③4、5、6、7、8;④4、5、6、7、8、9
(2)夏秋多冬春少
(3)廣州、哈爾濱;我國的雨帶推移是自南向北推進。
(4)因為我國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遲、雨季長;我國北方雨季開始遲、結束早、雨季短
●季風氣候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寒潮 )、( 台風)、(水旱災害 )
●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1) 從圖中讀出我國的氣候特點:氣候特徵(氣候復雜多樣)、( 季風 )氣候顯著。
2010-10-28 20:36回復
咪點1996
3樓
(2)三明屬於(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氣候。
●列表對比長江、黃河
項目 長江 黃河
發源地 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
源頭 沱沱河 約古宗列渠
流經省區 青、川 、藏、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
流經主要地形區 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漢江、贛江等 洮河、湟水、渭河等
流域范圍 位於秦嶺與南嶺之間 位於陰山與秦嶺之間
開發 水能(上游)、航運 水能(上游)
治理 興建中上游防護林 (略,見下表)
●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河 段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產生的主要災害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 水土流失 地上河
產生災害的原因 氣候趨於乾旱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的土層舒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黃河進入下游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
治 理 植樹種草 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加固黃河大堤
8、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資源總量豐富)、( 但人均不足。)
土地資源類型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干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
耕地 季風區 濕潤、半濕潤區 東部的平原、低緩丘陵、盆地
森林 濕潤區 山地
草地 非季風區 半乾旱區 高原
未利用土地 半乾旱區 西部的盆地、高原
●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沒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我國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特點: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南豐北缺。
●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辦法: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例如:三峽和小浪底水利樞紐。
●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有效辦法之一:跨流域調水。例如:南水北調工程,引灤入津工程,引黃濟青工程。
●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9、我國的交通
●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東密西疏
●我國的主要鐵路干線
①蘭新線 ②青藏線(未建成) ③包蘭線 ④京九線
⑤寶成線 ⑥成昆線
東西向:京包線(北京—包頭)—包蘭線(包頭—蘭州);
隴海(連雲港—蘭州)—蘭新線(蘭州—烏魯木齊);
滬杭(上海-杭州)—浙贛(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貴陽)—貴昆(貴陽—昆明)線
南北向:京哈線(北京—哈爾濱);京滬線(北京—上海);
京廣線(北京—廣州);京九線(北京—九龍)
焦柳線(焦作—柳州);
寶成線(寶雞-成都)——成昆線(成都—昆明)
我國主要的交通樞紐及經過的鐵路干線:
北京:(京哈線)、(京包線)、(京廣線)、(京滬線 )、(京九線)。
徐州:(隴海線)、(京滬線)。
鄭州:(隴海線)、(京廣線)。
蘭州:(隴海線)、(京包線)(包蘭線)。
●根據需要合理地選擇交通運輸方式(略)
9、我國的農業
●農業的地區分布:
東、西部差異:
西部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東部
種植業 畜牧業 種植業 林業 漁業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 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區 東部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 東北、西南的天然林區,東南的人工林區
東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南、北方種植業的差異:
地區 耕地類型 作物熟制(一年幾熟) 主要作物
糧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秦嶺-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 小麥 花生 甜菜
秦嶺-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兩熟、一年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
●三大棉區:
●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P102圖4.16填充圖冊P32五)
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生產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農業生產還受當地(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這也是發展農業需要充分考慮的因素。
10、我國的工業
●工業分布特點:(沿海)、(沿河)、( 沿交通線)
●工業的空間分布:
(1) 京廣、京哈、京滬等鐵路沿線的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2)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 )工業帶。
(3) 長江沿線的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 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遼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 特徵:從業的科技人員比重大;開發研究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快。
(2) 分布特點: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3) 開發側重點:沿海地區側重(科技園區型) 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側重(貿易導向型)型產業;內陸地區側重與(國防軍事類)有密切關系的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附於大城市,分布特點呈(大分散)、(、小集中)
●舉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上海:優化調整了工業的產業結構。(上海工業的變化)
北京:增長速度快,促進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中關村對北京經濟發展的貢獻)
互聯網: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網路購物、SOHO族、網路社區等)
6. 江蘇地理高考必考河流,湖泊是什麼
河流:長復江、黃河、制尼羅河、密西西比河、伏爾加河、亞馬孫河、剛果河、多瑙河、恆河、印度河、鄂畢河、伊犁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阿姆河、錫爾河
湖泊:鄱陽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伊利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鹹海、死海、蘇必利爾河
7. 怎樣根據河流,湖泊,海洋判斷地勢高低一般考試題都是
LZ您好...
有等高線的時候注意等高線標記的數值,不要去管裡面的河流湖泊專,真要扯到河流湖泊的屬流向那也請記住水往低處流
沒有等高線的找海洋,湖泊連海洋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湖是河水源,那裡地勢最高.
山裡有個鹹水湖,地勢一般最低,它一般沒有出口(當然偶爾也有例外的情況...)
河流擁有支流的時候,一般支流都繪製得比較細,對於外流河時,永遠支流流向幹流,支流所處位置地勢永遠比幹流高
第4點內流河需要區別...內流河幹流有的會蒸發消散在沙漠深處,譬如塔里木河東段可能會繪得很細,但那不是流向它的支流,而是幹流在沙漠里越來越小,最後蒸發消失.這種情況只能單獨記憶常見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