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2010年廣東高考地理文綜試題

2010年廣東高考地理文綜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25 10:03:10

A. 請問哪裡有2010年和2011年的廣東地理高考試題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A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文科綜合
一、 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讀「某區域地質面簡圖」(圖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

A.斷層、向斜、背斜 B. 斷層、背斜、向斜
C.向斜、斷層、背斜 D. 背斜、向斜、斷層
2. 研究發現,長江幹流江蘇段河床在1985年前後平均沖漩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由淤積轉變為沖刷。其主要原因是
A.該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該河段徑流量減少
C.流域年降水量減少 D.上游來沙量減少
3. 1996~2006年我國城鎮人口數量年均增長4.46%,城鎮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5.23%,2006年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是發達國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斷該階段我國
A.城鎮建成區城鎮人口密度升高
B.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發達國家
C.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高於發達國家
D.城鎮人口增長速度滯後於城鎮擴張速度
讀「2007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均GDP與人均CO2排放量散點圖」(圖2),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

4.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廣東、福建 C.海南、貴州 D.遼寧、山東
5.山西、內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貧乏 B.交通設施落後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產業發達
6.暖鋒過境期間的天氣一般表現為
A.鋒前氣壓急劇升高,常出現雷暴天氣
B.鋒後空氣濕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圍降水
C.鋒前水汽凝結,常形成雨,霧天氣
D.鋒後氣溫降低,常出現晴朗天氣
讀「1995~2009年我國某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遷徙變動情況圖」(圖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7~8題

7.1995~2009年,該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
A.遷入率持續上升
B.遷出率持續降低
C.機械增長率緩慢下降
D.累計凈切遷入量逐年增加
8.從人口遷移模式看,該省級行政區域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9.某地區植被退化或喪失、土壤物質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蝕與侵蝕、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產力退化。這一地表過程是
A.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溝壑地區的環境演化過程
B.石灰岩地區受強烈風力侵蝕作用產生的自然演化過程
C.石灰岩地區在自然和人類活動作用下的綜合演化過程
D.黃土高原由於地下水的過度開采而造成的人為演化過程

讀「汽車產業鏈結構圖」(圖4),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0-11題

10.從產業鏈角度看,P代表的產業最有可能是
A.配套產品生產(儀表、輪胎等)
B.汽車研發(發動機、變速箱等)
C.農機製造(拖拉機、農用車等)
D.能源加工(是有、天然氣等)
11.影響汽車服務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原料 B.市場 C.動力 D.勞動力
40.(28分)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三國資源環境獨特,經濟發展水平高;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
材料一: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圖(圖9)
材料二:2007年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發電量構成(圖10)

(1)2010年6月8日,三個國家的首都,白晝時間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是 。(4分)
(2)這三個國家南部沿海地區冬季受西風控制,夏季受 控制,地帶性植被是 。(4分)
(3)據圖10,熱電比重最大的國家是 ,風電比重最大的國家是 (4分)
(4)義大利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但那不市的煉油、鋼鐵、汽車等工業發達。簡要分析其工業布局的主要原因。(6分)
(5)20世紀60年年,法國的人口、產業高度集中於巴黎,巴黎與周邊地區發展差異大。對此,法國實施了以均衡化發展為目標的政策,分析其可能採取的措施。(8分)
答案:(1)巴黎 馬德里
(2)副熱帶高氣壓帶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3)義大利 西班牙 較小
(4)經濟比較發達,市場廣闊;發達的海洋運輸,有利於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工業基礎好,技術先進,勞動力豐富
(5)控制巴黎的城市規模,積極發展中小城市;拓展交通運輸網,加強區域聯系;積極發展周邊地區的基礎服務設施;實行優惠政策吸引人才流入;延長產業鏈,合理布局產業

41.(28分)石羊河流經甘肅省中部,流域內灌溉農業較發達、生態環境問題嚴重,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圖(圖11)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樣點垂直剖面圖(圖12)。

(1)石羊河的總體流向為 。從內、外流河類型看,該河為 河,判斷理由是 。(6分)
(2)圖12所示地層,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處是 沉積,由此可推斷該地的干濕狀況,距今5000年前後比現在 ,理由是 (10分)
(3)該河流中下游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目前面臨的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4分)
(4)為了防止該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在農業生產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8分)
答案:(1)西南向東北 內流 沒有流入還有
(2)久 湖沼 濕 現代為沙,而古代為湖沼
(3)溫帶大陸性 荒漠化
(4)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生態農業和節水農業;發展噴灌等,節約用水;恢復治理生態環境;退耕還林、還草。

B. 關於2010廣東高考文綜地理題

這個又不是正確答案,只不過「偷」了一份本該封存的試卷出來拍照而已

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正好符合我國情況

C. 2010年高考文綜試題廣東

見網路消息,謝謝!

D. 求文檔: 文綜(廣東卷)——2010年高考試題含答案·精校版

高考試題庫gkstk免費注冊還贈10園錢『能下載1000套題。各科都有。還有作文。網路輸入『 高考試題庫我的高考我作主』進入網站

E. 2010年廣東高考文綜地理的出卷老師是誰啊我很想知道他的名字和他是哪個大學的老師

華師的教授出的

F. 2010年和2011年廣東高考文綜卷及答案 [email protected]

已發送,我的郵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G. 2010年廣東高考文綜的試題和答案,不要網址。謝謝

如圖

H. 求2010年廣東省高考文科綜合試題(地理部分)及答案,可下載的!

1. 解析:農區是指「耕作區」,水土流失一般不太嚴重;以「圈養」方式進行的農區畜牧業可以利用作物秸桿等農副產品為飼料,並為耕作業提供肥料故選B。
2. 解析:甲乙兩地位於29°N附近;甲地最熱月均溫高於25°,最冷月均溫約為8°C,4-10月為當地雨季(降水多超過100mm),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乙地冬冷夏涼,5-9月降水較多,應屬於高原山地氣候.故選C.
3. 解析:色林錯湖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融水增加而導致水位上升.故選A.
4. 解析:彎道凹岸侵蝕而凸岸堆積;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蝕而左岸堆積,南半球反之.故選A.
5. 解析:由圖可知,南方區人口數量、GDP佔全國的比重均最大,故選C。
6. 解析:由圖可知,北方區水資源總量佔全國的比重明顯偏小,西南區水資源總量佔全國的比重明顯偏大,故選B
7. 解析:流水的搬運作用與流速相關,三峽大壩的建設,使三峽大壩下游流速穩定,搬運能力增強,從而減少了顆粒較小的泥沙沉積.故選B.
8. 解析:光熱條件好,無霜期較長.同一海拔,緯度越高光熱條件越差(太陽高度較低);同一緯度,海拔越低光熱條件好;同一山地,陽坡光熱條件優於陰坡.故選D.
9. 解析:本題考查沙塵暴的"降塵"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降塵"導致土地沙化.故選B.
10. 解析:觀察圖中箭頭和讀取數據,估算出凈遷入或遷出的人口數量.選D.
11. 解析:本題反映的應是發達國家的"逆城市化"現象,而不是"郊區城市化"現象.後者指郊區的人口城市化和郊區地域城市化,城市中心人口不會大規模向城市外遷移出現"空心化".選C.

I. 2010年廣東高考 的文綜 有大題嗎

廣東高考現在都是參照全國卷和其他省份的試題,吸取精華,例如英語是參照上海的,語文閱讀都是參考上海的。現在大文大理都是參照外省的,例如是湖北。大題是有的,有選擇題和問答題,當然,總體題型不會太難,因為2010的高考是第一年試行,但不可以排除最後的幾題會比較難~~
最好做 天利 的試卷,高考卷,有參考價值

J. 2010廣東高考文綜地理的一些問題

2010年高考地理復習重點
要不,如需要,可發給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