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有關科羅拉多河的高考地理試題

有關科羅拉多河的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25 08:46:04

『壹』 2010高考地理試題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
文科綜合
第一卷(必做,共100分)
圖1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區土地利用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 影響當地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 . 隨著城市發展,城市郊區的農業結構將發生變化。下列土地利用類型在該地農業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 稻田 B 魚塘 C 果園 D 菜地花圃
圖2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某日5次觀測到的近地面氣溫垂直分布示意圖。當日天氣晴朗,日出時間為5時。讀圖回答3-4題。
3.由圖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時、20時大氣較穩定
B.12時、15時出現逆溫現象
C.大氣熱量直接來自太陽輻射
D.氣溫日較差自下而上增大
4.當地該日
A. 日落時間為7時
B. 與海口相比白晝較長
C. 正午地物影子年內最長
D.正午太陽位於正北方向

圖3是某地地質地貌示意 圖。讀圖回答5-6題
5.圖中岩石和地貌形成的先後順序是
A.②④① B.③①④
C. ④②① D. ④①③
6.該類地貌發於典型的山區
A.風蝕現象嚴重
B.岩石類型是花崗岩
C.圖層較薄,土壤貧瘠
D.地表水豐富,地下水貧乏
圖4為我國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衛星影像。該河口區河流主流曾於1996年人工改道。讀圖回答7-8題。
7.比較兩幅影像,可判斷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向由東北該向東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繼續淤積增長
C.河水含沙量增加
D.開墾成為耕地,發展糧食生產
8.該河口海 岸帶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是
A.建設大型海港,發展遠洋運輸
B.建立濕地保護區,保護生態環境
C.開辟海水浴場,發展濱海旅遊
D.開墾成為耕地,發展糧食生產

其他的我都有~!要的話聯系我[email protected]

『貳』 (10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科羅拉多河發源於阿根廷與智利交界的安第斯山脈東坡,為阿


(1)以山地為主(或上游以山地為主,下游以平原為主),(1分)地勢西高東低,(1分)北高南低。(1分)
(2)大牧場放牧業(1分)氣候溫和,草類茂盛,(1分)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1分)臨近港口,交通便利。(1分)
或答商品穀物農業。(1分)氣候溫和,土壤肥沃,(1分)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1分)臨近港口,交通便利。(1分)
(3)溫帶荒漠帶。(1分)地處中緯度,西側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西風,位於山地的背風坡,(1分)氣流下沉,降水少,氣候乾燥。(1分)

『叄』 求地理高考真題。。。包括題目,解析,過程,答案(要求為文本。。。。詳細者必採納)

41.非洲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地區之一,以下各圖反映了殖民地的歷內史變化過程容。回答下列問題。(30分)


17~18世紀非洲形勢圖 20世紀初非洲形勢圖 20世紀60年代末非洲形勢圖 圖10 圖11 圖12

(1)讀圖10,說明西方殖民者占據地區的分布特點和A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當時殖民區域擴大的限制。(8分)

(3)圖11中標號B的獨立國家是 (2分)

分)

41.答案要點:

(1)主要分布在非洲沿海。(2分)A地區及其附近地帶熱帶雨林茂密,難以深入內地。(6 3

(3)衣索比亞(2分)

『肆』 (2014揭陽二模)閱讀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墨西哥地形與城市分布圖材料二:墨西卡利位於科羅拉多河

(1)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它使得地表變得高低起伏.根據圖中的圖例火山說明此處以內力作用為主.
(2)墨西卡利在30°N以北,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判斷在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晝長最長.而坎昆在夏至日晝長最長,但是只有太陽直射點直射在坎昆時正午太陽高度才最大,達到90度.
(3)墨西哥的城市大大部分分布在內陸,沿海地區城市少;一般分布在墨西哥高原上,海拔高.
(4)電子工業是技術指向型工業,對技術要求高,區位條件有: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有鐵路、公路、航空等;有下加利福尼亞自治大學等,科技力量雄厚;勞動力成本低;地價低廉.
(5)保護地球環境,各個國家都有責任,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具體的措施有:①調整工業結構,淘汰低能效工業(或控制高能耗工業的比例);②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綠色能源);③發展科技,更新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加強管理與宣傳,提高節能意識.
故答案為:
(1)內力火山、地震(火山)
(2)墨西卡利90
(3)海陸位置方面分析:沿海少,內陸多 地形角度分析:大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區
原因:沿海地區平原狹窄,地勢低,氣溫高,內陸高原氣候涼爽
(4)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有鐵路、公路、航空等;有下加利福尼亞自治大學等,科技力量雄厚;勞動力成本低;地價低廉.
(5)①調整工業結構,淘汰低能效工業(或控制高能耗工業的比例);②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綠色能源);③發展科技,更新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加強管理與宣傳,提高節能意識.

『伍』 查找近年來關於田納西河的高考題

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決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開發方向 一個河流流域的開發利用,與其本身的自然環境有關,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就適宜發展農業;而科羅拉多河,河道狹窄、落差大,就適宜開發水利資源,對於田納西河來說,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環境,是避免盲目開發的首要條件。 1 .田納西河流域的基本情況 田納西河位於美國東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條流程最長、水量最大的分支,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圖3.15)。 山地是河流的發源地,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河流的水量和水質,因此應保護好它的植被生態;河流是流域中開發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過程中要注意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質的保護;河谷平原是人類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因此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 2. 田納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較大 利: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 弊:使得陸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運對溝通上、下游地區之間的聯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氣候 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思考 1.田納西河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根據流域的氣候特徵,田納西河水量季節變化有什麼特點? 點撥:降水豐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 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對較少 2.從農業發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長期,需水量較大,而冬季需量較少。田納西河流域的氣候條件對農業發展有什麼影響?如何利用田納西河的資源發展農業? 點撥: 第一問從灌溉不足、資源浪費、農業減產等方面思考;第二問從修建水庫等方式進行調整季節分配等方面考慮。 ⑶水系 優點: 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並通過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國大部分地區(圖3.17)。 缺點: ①由於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較大。②水量很不穩定。 ⑷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銅、磷、鋅、雲母等。 思考 田納西河水量的變化對航運會有什麼影響?怎樣才能改善田納西河的航運條件? 點撥: 在徑流量小的季節影響航運的順利進行。第二問從修建水庫和大壩等方面進行調整河流的徑流量。 三、流域的早期開發及其後果 18世紀下半葉:農業較為發達,盛產棉花、馬鈴薯和蔬菜。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大,整個流域環境較好。 19世紀後期,流域內人口激增,開始對對其進行掠奪式開發,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與社會問題。 1 .土地退化 田納西河流域是美國的老棉花帶。棉花是一種對地力消耗較大的作物,長期高強度地種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帶衰落。 2 .植被破壞 為了擴大耕地面積和獲取煉銅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礦山開采也破壞了地表植被。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 3 .環境污染 煉銅企業大量排放高濃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體,使許多生物消失絕跡。 活動 墨累——達令河流域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以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為主,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農業需要灌溉。在20世紀20~70年代,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流域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1.隨著農業的發展,灌溉不斷增加。 總結灌溉對流域生態環境的影響。 信息是:生態系統是個整體,其組成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其中某一個因素的變化,必定會引起其他諸多因素的改變。不考慮生態系統的這種關系,任意對自然環境加以改變,最終可能會給生態環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本圖中,農業需要灌溉,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灌溉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變化,最終造成了人類生存構成威脅的種種災難:牲畜質量下降、魚類減少、土地鹽鹼化。其實,這幅關系圖還遠未把許多影響表示出來。比如,濕地的減少,會造成鳥類減少;鳥類減少,會造成蟲災增多;人類如使用殺蟲劑則又會加劇環境的污染…… 2.墨累——達令河流域水庫和灌溉區的分布圖,從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區截取了大量河流徑流。這樣做的結果是使下游水量明顯減少,生態環境惡化。在極乾旱時,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影響河流的利用。我們從墨累一達令河流域開發過程中可吸取哪些教訓? 點撥:從圖中可以分析出:由於降水量多的東部和東南部水庫眾多,攔截了大量河水;該區分布的大片灌溉區消耗掉了支流的大部分徑流。這樣,匯入幹流的流量大量減少;加上部分幹流流經乾旱的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區,又消耗掉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區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上游來水減少,必定導致河水水位下降,生態環境惡化。極度乾旱時,就會出現海水倒灌現象。 從墨累—達令河流域開發的情況來看,主要是對水資源的數量掌握不清。導致引用過多的河水灌溉,使下游生態環境惡化,甚至發生海水倒灌現象。

『陸』 1977年高考地理試卷

見過那個年代的高考試題,簡單地像現在初中的試卷,已經沒有了參考價值。
不知道是你怎樣的用途,我以前有一本合訂本,有70年代的題目,但是現在不確定是收藏了還是扔掉了。
如果實在有用我可以幫你到地下室翻翻。

『柒』 地理:關於尼羅河的高考題

(1)分析尼羅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特點及原因。(16分)
(2)為什麼尼羅河枯水期徑流主要來自白尼羅河?(6分)
(3)簡述尼羅河徑流季節變化對其下遊河谷及三角洲古代農業生產的影響。(14分)答案:(1)季節變化特點:洪水期出現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現在冬半年。
原因:尼羅河三個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豐富、產流量醉倒的地區,位於北半球熱帶草原帶(熱帶草原氣候區),雨季出現在北半球夏半年,產生徑流多;乾季出現在冬半年,產生徑流少。
(2)(尼羅河枯水期時,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都進入枯水期,產生的徑流量少:)白尼羅河源流位於南半球,南半球為雨季,所以白尼羅河產生的徑流最多。
(3)尼羅河徑流季節變化顯著,導致其下遊河谷及三角洲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濫,洪水泛濫之後,開始農耕。枯水季節是作物生長及收獲季節。洪水泛濫時在被淹農田表面沉積一層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減,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解析】該題難度不大,題目當中提供的信息比較明顯,目的是考察考生對基本地理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考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尼羅河流量的季節變化取決於流域的降水季節變化,取決於流域的氣候特點,尼羅河流經熱帶草原和熱帶荒漠氣候區,流域徑流和氣候的變化影響流域的農業生產。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