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5高中地理關中平原
1. 湟水谷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地圖上的哪裡啊(高中地理)圖太細了不知道在哪裡。。
湟水谷地在青海東部地區。
渭河平原在陝西省中部。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南接秦嶺,北到陝北高原。
汾河谷地位於山西省中、南部。
2. 高中地理
位於分界線上的我國重要山脈1.天山 橫貫新疆中部,呈東西走向,是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線。2.陰山 內蒙古高原與河套平原之間,東連大興安嶺,西至阿拉善沙海,長千餘公里。陰山是我國北方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由於山脈對南來北往的氣流有阻擋作用,南北側年平均氣溫相差約3—5°C,年降水量相差70—80毫米。陰山山脈也是我國重要的農牧業分界線,山北的居民主要從事畜牧業,山南的河套平原灌溉便利,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有「塞上江南」之稱。3.昆侖山 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向東沿塔里木盆地南緣至柴達木盆地南緣伸展,全長2500公里,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區劃界線。昆侖山習慣上分成西、中、東三段,西段山地呈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觀,是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代的「絲綢之路」要道;中段山嶺比較平緩,氣候乾旱,愈向東去,大陸性愈強烈;東段山脈大陸性氣候顯著,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多年凍土層深厚。4.秦嶺 橫貫我國中部,全長1600公里,面積廣大,為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是黃河水系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山嶺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山北的關中平原冬季寒冷,一月的平均氣溫在0°C以下,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山南的漢水谷地氣候溫和,屬亞熱帶氣候類型,秦嶺的南北側文化差異也很明顯,如「南稻北麥」「南船北馬」及語言、飲食和風俗等。5.南嶺 南嶺位於湘、贛、粵、桂四省的接壤地區,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是我國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左右,山地植物資源豐富,是我國南方的重要林區之一。 6.大興安嶺 在黑龍江省西部,南端延伸到吉林、遼寧兩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邊境。大興安嶺是我國最北部的山地,為松遼平原和內蒙古高原的重要地理分界線。山地東西坡的氣候有顯著差異,夏季山地阻擋東南部濕潤的氣流,東南坡降雨量明顯增加,氣溫也較高。山地凍土分布較廣,自然資源以森林最豐富,有「興安林海」之稱,為我國最大的用材林區。7.太行山 界於山西與河北兩省間,是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界山。太行山區地處我國濕潤區向半乾旱區的過渡地帶,受東亞季風影響較大,冬寒少雪、夏熱多雨。北面的五台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勝地之一,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8.長白山 黑、吉、遼三省東部和中朝兩國天然的界山。因山地積雪冬夏不化,故名長白山。長白山地分布有大片的熔岩台地和火山錐,瀑布、溫泉、急流和林海,是長白山景觀的特色。長白山是我國東部植被垂直變化最顯著的山地,不僅森林資源豐富,動物資源也豐富,山地土質肥沃,是我國東北部盛產稻穀之地。9.武夷山 江西與福建兩省的界山,海拔1000米左右。是一條重要的氣候界線,山地東坡截留了太平洋的暖濕水汽,年降水量豐沛,並且以多台風雨而著稱,西坡的江西省境內,台風雨明顯減少。冬季,武夷山阻擋西北來的寒流入侵,福建境內氣溫要高於江西省3—4°C。武夷山是我國重要林區之一,有我國最大的毛竹產地,也是我國重要產茶區之一。10.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是一條巨大的國際性山脈,分布在我國和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南亞諸國的國境線上。由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抬升而形成。平均海拔達6000米,高大的山脈阻擋從印度洋來的溫濕氣流,南坡降雨量多,印度的阿薩密是全世界最多雨的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北坡空氣乾燥,降雨量少,日喀則年雨量僅419毫米左右。 11.阿爾泰山 阿爾泰山為新疆和蒙古的界山,全長2000多千米。阿爾泰山呈西北—東南走向,使得整個南坡能充分承受西來的水汽,大西洋的水汽通過額爾齊斯河谷直抵阿爾泰山的西南坡,成為乾旱地區的濕潤島,山地綠草如茵,森林茂密。山的南坡形成雨影區,降水稀少,冬春季節多為西伯利亞反氣旋所控制,而呈現出乾旱荒漠景觀。12.岡底斯山 西起獅泉河谷地,東接念青唐古拉山,南臨雅魯藏布江谷地,北接藏北高原。是藏北與藏南的一條習慣分界線。山地內多溫泉出露,有沸泉、熱泉、熱水池200多處。岡底斯山也是西藏高原上內流水系與外流水系的分水嶺。北坡河流短小,流注藏北湖區,南側河流注入雅魯藏布江,屬印度洋水系。南北坡差異顯著,北坡屬高寒草原和草甸,是主要牧場,沒有種植業,南坡屬高寒灌叢和草原,是主要農區,沒有森林。13.唐古拉山 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心部位,是西藏與青海省的界山,唐古拉山是大江的發源地,長江發源於北坡的各拉丹東雪山,瀾滄江發源於山地的東北部,怒江發源於南坡,唐古拉山也是印度洋水系與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嶺。14.喀喇昆侖山 我國與巴基斯坦、印度之間的界山,也是外流水系與內流水系的分水嶺,山脈西側注入印度洋,東側流入塔里木盆地。喀喇昆侖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之一,擁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十餘座。喀喇昆侖山也是世界上山嶽冰川最發達的地區,長度在50公里以上的冰川有5條,冰川總面積達18600平方公里。15.祁連山 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的界山,綿延於青海、甘肅兩省的交界處。山系有眾多的冰川發育,年出水量為72.6億立方米,是河西走廊綠洲農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源區。祁連山普遍發育了多年凍土,面積佔山地總面積的43%,是我國山地多年凍土面積較為集中的山地之一,多年凍土的厚度僅次於天山,居全國第二位。祁連山是我國內流水系和外流水系的分界線。16.賀蘭山 位於寧夏與內蒙古之間,是銀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的界山,平均海拔在2000—2500米之間。山地東西兩側氣候差異大,東坡仍能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西側面對騰格里沙漠,氣候十分乾燥,降水稀少,呈現典型的大陸性氣候。17.橫斷山 狹義的橫斷山指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三江地區的南北向山地,橫斷山地由一系列的山地組成,主要有怒山、高黎貢山、大雪山、雲嶺等幾列。橫斷山地是我國山地起伏最懸殊的地區,山脈的上升和河流的下切,嶺谷高差一般都在1000米以上。橫斷山地也是我國山地生物氣候垂直變化最明顯,帶譜最多的地區之一,山地各種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地熱、水力、野生動植物及旅遊等資源在全國均有優勢。18.雪峰山 位於湖南省西部地區,山脈長達300公里,一般峰嶺在海拔1500米以上,為我國東部丘陵平原和西部山地高原的天然分界線。雪峰山是湘桂兩省重要河流的發源地,資水、沅水、渠水及珠江水系的潯江都發源於此。19.阿爾金山 阿爾金山是昆侖山系中的一條山鏈,是柴達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兩大內陸流域的分水嶺。山地一般海拔4000米左右,由於地處大陸腹地,遠離海洋,氣候極端乾燥,屬高寒荒漠山地類型。我國主要河流我國是世界上河流眾多的國家之一。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大約有5萬多條,世界上長度等於或大於4500千米的有9條,其中全部在我國境內的有長江和黃河。由於地表形態、地質構造及氣候的差異,我國的河流水文特性各異,水系類型多樣,除長江、黃河外,我國具有特色的主要河流有:1.雅魯藏布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魯藏布江流域平均海拔在4500米左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河流下游段稱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與恆河匯合後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雅魯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蘊藏量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河水冷浸是雅魯藏布江水體的一大特點,雖然緯度位置較松花江低,但由於海拔較高,河水的年平均水溫反而比松花江低1°C左右。 2.瀾滄江——中南半島上最大的河流 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三省,在雲南的西雙版納流出國境,稱湄公河。途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最後注入南海,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為中南半島上最大的河流。瀾滄江夾於怒江和金沙江之間,由西北向東南流,流域南北跨12個緯度,經過不同的自然地理區域,但上下河段水能資源都十分豐富。3.珠江——我國南方的第一大河 珠江是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形成的復合的流域總稱。其中西江流域面積佔全流域面積的76.4%,為珠江的主流。珠江三角洲不是單河道入海,而是由8個口門分散入南海。作為南方最大的河流,珠江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其多年平均徑流量達3360億立方米,僅次於長江,是黃河的5.7倍。珠江水運發達,內河年貨運量也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4.濁水溪——台灣省最長的河流發源於中央山脈西側合歡山的南麓,自東向西注入台灣海峽的濁水溪,全長186千米,為台灣省第一長河。濁水溪不僅是台灣省最長的河流,也是台灣省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全流域處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和台風影響,年降水量豐沛,一般在2000-3000毫米左右。5.錢塘江——以涌潮著稱的河流 錢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以其壯觀的「錢塘潮」而聞名於世。流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溫潤,雨量充沛。由於自杭州市至灣口的喇叭形河口,受潮汐影響,下遊河段為感潮河段,潮水進入杭州灣因受喇叭口的約束,潮波變形,連續破碎形成潮湧,涌潮的最大速度可達10立方米/秒,最大潮差可達8.93米,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日的涌潮最為壯觀。6.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額爾齊斯河發源於阿爾泰山的南麓,幹流由北往南經富蘊縣後折向西流,出國境後稱鄂畢河,最後注入北冰洋。由於支流都是從右岸匯入幹流,左岸幾乎無支流匯入,整個流域形成梳子狀的水系。額爾齊斯河的河水清澈透明,流域森林蒼翠,森林植被覆蓋率很高,在阿勒泰地區有我國著名的旅遊區和喀納斯自然保護區。7.伊犁河——年徑流量最大的內陸河 伊犁河也是我國重要的國際性河流之一,它發源於天山內部西段,流經哈薩克,最後注入巴爾喀什湖。伊犁河流域三面環山而另一面向西敞開的喇叭狀地形,冬季可阻擋北來的乾冷氣流襲擊,夏季又可抵擋來自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乾熱風的侵擾,重要的是大西洋來的水汽在這里受山地地形的阻擋,在上游形成大量的降水,加上天山山地冰雪融水的補給,流域內成為西北地區著名的豐水區。8.塔里木河——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在西北最乾燥的塔里木盆地北部,發育了一條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以發源於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為源,幹流沿盆地北部邊緣由西向東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最後注入台特馬湖。與一般的河流不同,塔里木河幹流幾乎沒有支流注入,也不存在上、中、下游的問題,它是一條在乾旱區獨有的隨著流域的面積增加而徑流量逐漸減少的河流,流程越遠,徑流量越少。9.淮河——地理分界線上的河流地理學家們歷來把淮河——秦嶺這一線作為我國南方與北方、暖溫帶與亞熱帶等的重要分界線。淮河幹流南側氣候濕潤,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最冷月的平均溫度高於0°C,冬季土壤、河流基本不凍結。幹流北側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年降水量在600——900毫米之間,最冷月均溫低於0°C,冬季土壤凍結,河流結冰。10.黑龍江——東北區最大的河流 黑龍江有南北二源,南源額爾古納河發源於我國大興安嶺西側,北源石勒喀河發源於蒙古北部肯特山東麓,兩源在我國漠河西邊匯流後始稱黑龍江。黑龍江蜿蜒東流,接納松花江和烏蘇里江後向東北流去,注入鄂霍次克海。黑龍江流域面積僅次於長江、黃河,居全國第三位,年徑流總量也僅次於長江、珠江,居全國第三位。流域內森林茂密,土壤肥沃,水土流失極小,江水較清,幹流及其支流航運十分方便,全江都可通航。11.鴨綠江——中朝兩國的界河 鴨綠江古稱訾水,發源於長白山主峰白頭山南麓,經吉林、遼寧,在遼寧的丹東市附近注入黃海。鴨綠江由東北向西南流,獨特的面向西南的喇叭口地形,使夏季太平洋暖濕氣流沿河谷北上,形成豐沛的降水,流域成為我國北方一個突出的降雨量高值區,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可高達1200毫米。 12.閩江——東南沿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閩江發源於閩贛邊界的武夷山,蜿蜒於武夷山與戴雲山兩大山脈之間,自西北向東南流到福州市以東分兩支注入東海。流域面積達6.1萬平方千米,是東南沿海諸河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閩江流域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上游處於武夷山東南面的迎風坡,接受東南季風帶來的大量降水,此流域是東南沿海多雨區之一,年降水量可達1500—2500毫米。 13.海河——華北地區的第一大河海河為華北區第一大河,主要由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河等五大支流所構成的扇狀水系。流域的主體是海河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由於流域內降水量較少,加上流域內耕地多、人口眾多,城鎮密集耗水量大,使海河流域成為我國東部季風區中缺水最嚴重的地區。14.黑河——祁連山北坡最大的河流 黑河發源於青海省境內,流經甘肅省的河西走廊,最後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旗注入居延海,全長約800千米,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流域也是我國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化最為典型的地區,年徑流量中高山冰雪融水補給比重不大,僅佔4%,地下水補給的比重較大,一般占年徑流量的1/3以上,這一特點有利於水資源的重復利用。15.京杭運河——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水道最長的水利工程。它北起北京,南抵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全長1794千米,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是巴拿馬運河的20倍,自北向南運河依次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目前正在興建中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已確定利用運河為輸水路線,引長江水由運河輸送到華北缺水地區,以緩解該地區缺水問題。%D%A
3. 關中平原 由哪幾個關圍繞著
中國陝西省中部平原。又稱渭河平原和關中盆地。西起寶雞,東到潼關,南界秦嶺,北接渭河北山。西窄東寬,東西長約300公里,海拔400公尺左右,地勢西高東低,至黃河河床降到340公尺。由斷陷而成,習稱渭河地塹,經渭河、涇河、洛河沖積成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灌溉農業自古著名,號稱「八百里秦川」。盛產小麥、棉花。有西安、咸陽、寶雞等大中城市。歷史上關中屢有地震,1556年華縣地震達到芮氏8級。 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介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西起寶雞峽,東迄潼關港口,東西長約36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39064.5平方公里。關中盆地是由河流沖積和黃土堆積形成的,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豐富,機耕、灌溉條件都很好,是陝西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區,號稱「八百里秦川」。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塬。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一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級或二級黃土台塬。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布,南岸則殘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陝北高原之間,分布著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台塬,塬面廣闊,一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渭河南側的黃土台塬斷續分布,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陽郭原,華縣的高塬原,華陰的盂原等,目前已發展成林、園為主的綜合農業地帶。 又名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葯王山、堯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800米,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公里,西安附近約75公里,眉縣一帶僅20公里,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形似「新月」。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因在函谷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4. 關中平原地處秦嶺向…(地形區)的過渡地帶,關中平原和漢江谷地冬季氣溫差異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地勢落差,水源,等高線的高低不同。
5. 關中平原農業發展的地理基礎\
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灌溉條件好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6. 關中平原,中國的哪些地方稱為關中平原
陝西 西安、咸陽所在的渭河沖積平原就是關中平原,也叫渭河平原
7. 關中平原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關中平原由黃土沉積而成,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無霜期較長,大概180~200天,但降雨量較少,多年平均在500~700毫米間,又多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
8. 關中平原的具體位置及作用!
關中平原簡介:又名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位於陝西省中內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容、嵯峨山、葯王山、堯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800米,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窄不一,東部最寬達100公里,西安附近約75公里,眉縣一帶僅20公里,至寶雞逐漸閉合成峽谷,形似「新月」。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因在函谷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渭河由西向東橫貫關中平原,幹流及支流涇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漕渠、成國渠、龍首渠都引自這些河流。關中平原自然、經濟條件優越,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地區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險,從西周始,先後有秦、西漢、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於關中平原中心,歷時千餘年。目前,關中平原為中國工、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重要麥、棉產區。小麥佔耕地面積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於涇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區,近年植棉區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重點產棉區。
9. 關中平原處於什麼位置屬什麼地形
位於中國陝西省中部。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又稱渭河平原或渭河盆地。西起內寶雞市,東至潼關,南容接秦嶺,北抵陝北高原。東西長300千米,西狹東寬。面積約1.23萬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原是一局部斷層陷落地帶,後經涇河、渭河和洛河等沖積而成的黃土質沖積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歷史悠久,號稱八百里秦川。產小麥、水稻、大豆、穀子、玉米和棉花等,是中國麥、棉產區之一。
10. 渭河平原及相關地理考點
渭河平原,又稱關中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介於秦嶺和渭北山系(老龍山、嵯峨山、葯王山、堯山、黃龍山等)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3~800米,東西長約350公里,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因在函谷關(後亦稱潼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和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亦有雅稱「秦中」之說。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五市及楊凌示範區。東西長約350公里,平均海拔約500米,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是斷層陷落區即地塹,後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沖積而成,屬於渭河斷陷盆地帶的關鍵主體部分。這里自古灌溉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
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所以漢代張良用「金城千里」來概括關中的優勢勸說劉邦定都關中。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這比成都平原獲得「天府之國」的稱謂早了半個多世紀。這是因為關中從戰國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