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南水北調西線調水量
❶ 高中地理必修三 南水北調怎麼調
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我國版南澇北旱,南水北權調工程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西線工程在最高一級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個西北和華北,因長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為黃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補水;中線工程從第三階梯西側通過,從長江支流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引水,可自流供水給黃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區;東線工程位於第三階梯東部,因地勢低需抽水北送。
❷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優缺點(從調水量,源地水質,地形,地勢對調水線路
優
可跨流域調水,緩解水資源短缺狀況。
促進南北方交流,拉動經濟。
缺
工程耗時、耗力過大。
對南方的水進行抽調,南方水資源相對減少。
❸ 南水北調東線西線中線的調水量是多少
東線148億方,中線130億方,西線170億方(規劃數據)
❹ 南水北調規劃調水量為什麼西線的最大
因為是水系比較多的呀
❺ 南水北調西線調水量小的原因
西線大多為眾多河流的源頭,如果調水量大,會導致河流下游的水體受到影響,為了能夠可持續發展,西線調水量應該適度。
❻ 南水北調工程為什麼西線調水量最大
根據需要來定
而且不僅僅是長江,還有別的河流
雅魯藏布江 怒江 瀾滄江等
❼ 地理課題研究南水北調怎麼調
高中還是初中啊
比如說南水北調的路線,水從哪兒調,調到哪兒去;南水北調有三條路線,通過分析這三條線經過的地形區來分析調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有利的條件,經過哪些省市,南水北調的意義等等
❽ 南水北調東中西調水線在工程量,調水量,水質,現有條件等方面有什麼差異
南水北調
規劃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把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連接起來,形成「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
{東線工程} 從長江下游揚州引水,出動平湖後兩路輸水:一路向北,經隧洞穿越黃河之天津;一路向東,經過膠東地區輸水干線經濟南到煙台、威海。
{中線工程} 加垻的丹江口水庫引水,經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繼續北上,到北京天津。
{西線工程} 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垻建庫,把長江水道到黃河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