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經緯距離計算
❶ 高中地理:經緯度都不同的兩點如何求球面距離
這個問題是比較煩的,應該是一道高中數學題,地理一般不會出,涉及到的知識大部分是專數學上的。屬
因為經緯度都不同,所以要求的東西比較多:
首先,兩點間球面距離指的是通過兩點的大圓劣弧的長,所以要用到弧長公式;弧長公式中唯一的位置量是角度θ,θ的求法要用到餘弦定理,三角形其中的兩條邊都是可以求的(就是球面上這兩點到球心的距離,用勾股定理求);而另外一條邊就是球面上這兩點的空間距離,也要用勾股定理求,要算兩遍,比較煩的。
唉~說了半天感覺還是沒說明白~不好意思啦,沒有圖形是很難說清楚的,你最好還是問問老師吧~最好是數學老師~貌似我只能幫到這里了~一定要畫個圖看看才行的。
❷ 如何計算經緯度之間的距離
計算經緯度之間的距離方法如下:
計算地球上經緯度之間的距離d,已知地球上兩點的經度、緯度:(X1,Y1), (X2,Y2),其中X1,X2為經度,Y1,Y2為緯度;
視計算程序需要轉化為弧度(*3.1415926/180)地球半徑為R=6371.0 km,則兩點距離d=R*arcos[cos(Y1)*cos(Y2)*cos(X1-X2)+sin(Y1)*sin(Y2)]。
假設在中國某地,桿影最短時是中午13點20分,且桿長與影長之比為1,則可知該地是北緯45°(tgα=1),東經100°(從120°里1小時減15°,4分鍾減1°)桿長與影長之比需查表求α。再算兩至日經度的演算法不變 緯度在北半球冬至α+23.5°,夏至α-23.5°在任意一天加減修正值即可。
(2)高中地理經緯距離計算擴展閱讀
經緯分度:
經度分為360度,每15度1個時區,其中0度的叫本初子午線,是第一個進入新一天的地方,然後向西每過1個時區就相差1小時。例如是早上5點,那麼向西一個時區就是早上4點,再過1個時區就是早上3點,依此類推,向東則相反,一直到本初子午線。
緯度赤道的緯度為0°,將行星平分為南半球和北半球。緯度是指某點與地球球心的連線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線面角,其數值在0至90度之間。位於赤道以北的點的緯度叫北緯,記為N,位於赤道以南的點的緯度稱南緯,記為S。
緯度數值在0至3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低緯地區,緯度數值在30至6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中緯地區,緯度數值在60至90度之間的地區稱為高緯地區。
❸ 高中地理中,計算同一條經線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與同一條緯線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什麼
首先來,我們平常所用的經緯度是建自立在地球為橢圓體上的,所以在不同的經線圈上緯度1秒相差不多的,但在不同的緯度圈上1秒經度相差還是很多的。要注意這點。
1秒緯度差不多30.8米,但1秒經度長在不同的緯度不一樣,在赤道上1秒經度長為30.8米,但在不同的緯度上為30.8×cos緯度(米)。
❹ 經緯度和實際距離的關系(高中地理)
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在不同緯度地區,經度相差N度的時候,實際距離是不一樣的.在赤道地區內最大,兩極最小.
。地球容並非是很規則的正球體。它的表面可以用一個扁率不大的旋轉橢球面來極好地逼近。扁率e為橢球長短軸之差與長軸之比 ,是表示地球形狀的一個重要參量。經過多年的幾何測量、天文測量以至人造地球衛星測量,它的數值已經達到很高的精度。這個橢球面不是真正的地球表面,而是對地面的一個更好的科學概括,用來作為全球各地大地測量的共同標准,所以也叫做參考橢球面 。按照 這個參考橢球面 ,子午圈上一平均度是111.1千米 ,赤道上一平均度是111.3千米 。在參考橢球面上重力勢能是相等的,所以在它上面各點的重力加速度是可以計算的,公式如下:
g0=9.780318(1+0.0053024sin2j-0.0000059sin2j)米/秒2, 式中g0是海拔為零時的重力加速度,j是地理緯度 。知道了地球形狀、重力加速度和萬有引力常數G=6.670×10-11牛頓·米2/千克2,可以計算出地球的質量M為 5.976×1027克。
❺ 關於高中地理中地球經緯度距離的計算
這個經度就是從南極到北極所連的線,兩條相對的經線構成一個回經線圈。而緯線答則是和赤道平行的一圈一圈的圓。
地球上每條經線常都相等,而緯線則不是。
經度每隔一度,相差約111KM。緯線在赤道上也是每差一度就隔111KM。但是隨著維度的升高,緯線圈越來越短,則就要求緯線的餘弦值bing並乘111,例如北緯60度,則計算cos60°*111=0.5*111=55.
方法簡單易懂。
❻ 高一地理 經緯網計算
高中應該不會計算一般兩點的球面距離吧?因為這用用到球面三角定律呢。
先計算這兩點之間內的球心容角,也就是這兩點的角距離:
球心角的餘弦=正弦34度*正弦29度+餘弦34度*餘弦29度*餘弦(48-36)度
查表計算出來,再查表查出這個球心角,把度分表示的球心角化成分,就是直線距離的海里數(1度=60海里,1分=1海里),如果用公里表示,可以按照1度=1000/9公里,1分=50/27公里轉化。
❼ 高中地理最短距離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h=90°-│α(+/-)β│
α是代表當地地理緯度
β是代表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是所求地理緯度與太陽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兩個半球就是+
❽ 地理的經緯度距離如何計算
可以。在球面上的距離和平面不一樣,沒有線段最短,而我們求的球面距離一般指的是大圓劣弧,也就是你所說的A.B兩點,再以球心為圓心,這三點確定的圓對應的劣弧就是這兩點的距離,真正計算很麻煩,但原理並不難,就是平面的圓問題了。如果你想要相對精確計算的方式就再發下吧,公式比較麻煩。
❾ 經緯度 計算距離
下面有圖,是來用圓柱投影畫出來的源
如圖,先算AA":
111/2×(50+60)=a(km)
再算A"B:
30×111=B(km)
最後勾股定理可求出AB
AB即為所求
a=6105
b=3330
最後結果為6954.13KM
雖然難算了點,但這種方法可以算出來
❿ 經緯度的距離計算公式
同一經線上,緯度相差一度,距離相差111KM。
同一緯線上,經度相差一度專,距離相差111KM乘以屬cos該緯度數。赤道上,經度相差一度,距離相差111KM。
不在同一緯線或同一經線上的就另當別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