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04年地理高考

04年地理高考

發布時間: 2021-02-24 17:49:35

Ⅰ 2004年全國高考文綜一卷

2004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第I卷(選擇題,共140分)
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真臘風土記>>(元)記載:①自溫州開船,西南行,歷閩、廣海外諸州港口,過七洲洋,經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頂風可半月到真臘;②真臘四時常如五六月天,不識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絕無;③信教者削發穿黃,偏袒右肩,其下系黃布裙,跣足。據此並結合圖1,回答1—4題。

1.當時從溫州航海前往真臘的較佳時間是
A.11~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2.真臘地區的氣候屬於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3.③所描述宗教的起源地是
A.巴勒斯坦地區 B.阿拉伯半島 C.南亞 D.中亞
4.該宗教的傳播方式主要屬於
A.傳染擴散 B.遷移擴散 C.刺激擴散 D.等級擴散
GIS中,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回答5-6題:
5.城市交通圖層與城市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
A.為商業網點選址 B.分析建築設計的合理性
C.計算城市水域面積 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
6.對1985年與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圖層進行分析,能夠
A.計算交通流量的變化 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
C.了解城市地域結構變化 D.預測城市降水變化趨勢
圖2表示工業區位選擇的4種模式,圖中圓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影響程度的強弱。讀圖2,回答7~8題。

7.工廠區位選擇與圖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葯廠 ②食品罐頭廠 ③電腦裝配廠 ④玻璃廠
B.①彩印廠 ②造船廠 ③紡織廠 ④皮革廠
C.①水泥廠 ②造紙廠 ③傢具廠 ④烤煙廠
D.①啤酒廠 ②煉鋁廠 ③繅絲廠 ④榨糖廠
8.德國魯爾工業區形成初期的區位選擇符合
A.① B.② C.③ D.④
對流層中的上升氣流會使飛行中的飛機顛簸。導致對流層氣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層實際氣溫低於理論氣溫(按垂直遞減率計算的氣溫)。圖3表示四種對流層氣溫分布狀況,分析圖3回答9-10題。

9.①圖表示的氣溫降低速率在
A.3000米以下低於垂直遞減率 B.3000~6000米高於垂直遞減率
C.6000米以下等於垂直遞減率 D.6000米以下均低於垂直遞減率
10.飛機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穩飛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9月23日,當飛機飛到135°E上空時,在舷窗邊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這時北京時間可能是
A.接近7時 B.5時多 C.不到5時 D.7時多
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回答12~15題。
12.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這些影響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導致地主階級興起
C.強化了周王室的統治 D.引發改革變法的時代風潮
13.明清時期引進、推廣高產作物玉米和甘薯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是
①養活了眾多人口②經濟作物專業生產區域擴大 。
③導致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④提高了農業生產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在西方,火葯、指南針和印刷術對於推翻封建統治、開拓世界市場、推動科學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們在明清時期的中國卻未能推進社會變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於當時的中國
A.固守農耕自然經濟生產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國侵擾
C.國家分裂、國力衰弱 D.經濟停滯倒退
15.鴉片戰爭後主張引進西方先進科技、「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作是
A.魏源的<<海國圖志>> B.徐繼畲的<<瀛環志略>>
C.姚瑩的<<康輶紀行>> D.洪仁玕的<<資政新篇>>
文字資料和文物都是了解和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回答16~19題。
16.系統總結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的著作是
A.<<夢溪筆談>> B.<<汜勝之書)>> C.<<齊民要術>> D.<<農政全書>>
17.作品有「詩史』之稱的唐代詩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8.圖4為西夏木活字(佛經)印本。關於這一印本及其所
傳遞的歷史信息,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A.西夏與宋朝文化交流密切
B.西夏文明已發展到較高的程度
C.西夏文字的創制沒有仿照漢字
D.西夏木活字印本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19.圖5為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記,其上部文字為:
「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中部文字為「認門前白兔兒為記」;
下部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
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請記白」。從該「印記」中能夠獲取
的准確歷史信息是
A.宋代開始生產鋼針
B.宋代出現中國最早的商標、廣告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和批發販賣
為一體的經營方式
D.宋代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中俄關系在中國對外關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回答20—23題。
20.確定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的中俄
邊界條約簽訂於
A.順治時期 B.康熙時期 C.雍正時期 D.乾隆時期
21.沙俄藉以侵吞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大片領土的不平等條約是
A.中俄<<璦琿條約>> B.中俄<<北京條約>>
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改訂條約>>
22.下列關於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是
A.新文化運動興起 B.先進知識分子提出向俄國學習
C.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 D.<<中俄聲明>>簽訂
23.下列關於新中國與蘇聯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蘇聯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
B.蘇聯要求建立聯合艦隊導致中蘇關系急劇惡化
C.蘇聯撕毀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議直接導致中國三年經濟困難
D.20世紀70年代中蘇關系開始改善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採用了典型的中國藝術表現形式,它集中國特有的漢字、篆刻和書法於一體,以印章的形式設計,傳達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國文化底蘊;回答24-28題。
24.下列關於書法篆刻藝術的表述中,正確的是:中國的書法篆刻藝術
①是由古代帝王創造出來的 ②受中國文字和書寫工具的影響
③是受神的旨意創造出來的 ④隨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說,北京奧運會會徽「直接明確地傳達著在中國人民和文化中世代傳承的無與倫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關於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①市場經濟越發達,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調動積極的精神力量,會有力地推動社會進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脫離物質因素而存在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國人民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6.北京奧運會會徽是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過程中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北京奧組委已經在國內外進行了該標志的商標注冊等一系列法律作業。未經奧組委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均不得為商業目的使用會徽。奧運會會徽的保護有利於
A.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B.體現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
C.改善投資環境,吸收國際資本投資 D.實施社會主義宏觀經濟調控
27.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組織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是
A.區域性的、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B.專業性的、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C.專業性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D.世界性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28.舉辦奧運會將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
A.促進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B.促進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
C.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D.促進世界市場的有機整合
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詩詞、音樂、舞蹈、雕塑、園林等都講究「意境」。意境既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這種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無窮。回答29-30題。
29.意境最充分地體現了
A.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B.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C.社會和個人的統— D.繼承和創新的統—
30.意境不是意和境簡單相加,而是意與境諧,並在此基礎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韻外之致」。例如王維《雪中芭蕉圖》將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畫在—起,產生出獨特的美感。這表明
A.藝術創作是意識能動性的集中體現 B.藝術創作不需要反映現實生活
C.藝術創作不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 D.藝術創作純屬人的主觀創造性
21世紀初,我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創建了發展關系和深化合作的「中非合作論壇」,中國與「論壇」參與國確定建立長期穩定、平等互利的新型夥伴關系。回答31-33題。
31.近幾十年來,非洲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這是因為
A.國際貿易摩擦加大 B.國家間經濟合作加強
C.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 D.國家間發展程度不同
32.三年來,中非貿易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下列關於中非貿易增長的觀點中,不正確的是
A.中非經濟的互補性,促進了雙方貿易的增長
B.中非貿易增長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
C.中非貿易發展中,我國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順差
D.發展中非貿易符合中非雙方利益
33.在國際關系中,第三世界國家歷來是中國團結與合作的對象,因為
①第三世界是國際社會—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團結第三世界符合中國國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發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國家在南北關系中處於主導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200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該條例頒布的意義在於
A.加強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 B.明確界定黨政關系
C.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D.健全國家權力的監督體系
35.近年來,各地政府根據「行政許可法」實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大量削減行政審批項目的同時,簡化行政審批程序,以「進一個門辦好,交規定費辦成,在承諾日辦結」為標准,建立專門的行政審批中心,並將其納入電子政務建設規劃之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利於政府
①貫徹依法行政原則②履行公共服務職能
③提高辦事效率 ④監督其他國家機關
A.①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相關的圖和答案復制不了,需要的話可以發郵箱

Ⅱ 高考有考歷史和地理嗎

由於各個地方的高考制度和考試的方式不一樣,所以很難說明你的問題內。我們常常會容看到各個考區的卷,比如北京卷、上海卷,各個地方是不同的,以吉林省考試為例(吉林省一般是和全國統考的卷一樣)吉林省的高考分為文理科目(2009年前)文科考數語外+政治歷史地理 理科:數語外+物理化學生物,所以你得看你們地區的考試是什麼樣子的,還有是否分文理科(因為有大綜合的考法),祝你好運!

Ⅲ 歷年地理高考題綜合 有沒有比較好的書關於這個的 最好有書名

上海的考生很好考啊!做幾套歷年的高考題,再看看熱點,一結合多簡單啊!你們分還那麼低!怕啥!

Ⅳ 地理是什麼時候成為高考科目的

從科目演變的歷史來看,從1950 年的考9 門逐漸分為文理兩個科目組。1977 年文革結束後在恢復高考的時候還是沿用了文理分科的這一做法——文科考試科目為:政治、 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科考試科目為:政治、 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外語。
1978 年《教育部關於 1978 年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 招生工作的意見》「…… 實行全國統一命題, 省、市、自治區組織考試、評卷。 分文理兩科考試。文科 (含哲學、外語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 外語;理工科(含醫農專業)考:政治、語文、數學、物理、 化學、外語。 外語考試的語種分別為英、俄、法、德、日、西班牙、 阿拉伯語,考試成績,今年暫不記入總分。
1985 年國家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畢業會考與會考後高考改革的試驗。會考後高考科目的設置,上海決定語、數、外等各類學校的必考科目,其他六門必修課(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由招生學校(專業),任選一門,形成六個科目組。上海市高考由上海市高教局組織命題,作為全國統考的「上海卷」。後來由於高考中生物和地理考試的廢止,又減少為四組。
上海市1988 年將在普通中學各學科全面會考的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在普通 高中階段實行全市統一的全面會考的基礎上, 普通高校招生 考試的科目減少為四門,科目設置為六組:(1) 政治、 語文、 數學、外語; (2)語文、數學、外語、歷史; (3)語文、數 學、外語、地理; (4)語文、數學、外語、物理; (5)語文、 數學、外語、化學; (6)語文、數學、外語、生物。 [8] 」 從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來, 六組分科模式其實就是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分別和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 學、生物的組合 。
1989 年,國家教委在《關於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及錄取新生辦法的意見》中又提出:「在普通高中省級會考的基礎上,改革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科目設置及錄取新生辦法。考試科目設置:1.必考、選考科目: 必考科目:語文,數學; 選考科目:政治、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
1990 年,《在關於改革高考科目設置及錄取新生辦法的 意見(試行)》中又規定:高考科目設置第一組:政治、語文、歷史、外語;第二組:數學、語文、物理、外語; 第三組:數學、化學、生物、外語;第四組:數學、語文、地理、外語。
2002 年全國普遍實施「3+X」改革方案。高考科目分為兩類。一類為必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和外語;另一類為選考科目,即由招生的高等學校根據專業學習的特點,從政治、歷史、地理、物 理、化學、生物中選 1 至 2 科。
1993 年,教育部考試實行文理兩類的「3+2」科目組, 即文科: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理科:語文、數 學、外語+物理、化學。
1999年「3+X」改革方案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 物 3 科;文理綜合為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6 科的綜合。
2002 年到 2006 年的3+X 高考科目設置模式,幾 種類型: 一是3+文綜/理綜。3 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文綜指的是政治、歷史、地理的綜合,理綜指的是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採用這種模式的省份佔大多數。 二是 3+大綜合+1。3 仍然是語文、數學、外語,大綜合是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的綜合, 「1」指學生根據志願在六門課程中任選一門,比如河南、 上海、 廣東就是採用這種模式,採用這種模式的省份比較少。
……

Ⅳ 如果歷年的地理高考選擇全錯說明什麼

覺得都是錯的

Ⅵ 歸納一下近幾年地理高考涉及的地方

一、時間計算

時間計算幾乎是每套文綜或地理試卷的必考點(07年的山東文綜卷沒考)。單純的時間計算方法不難,經過適當的訓練多數考生應該能掌握。我們應當注意的是近年時間計算題考查方式的一些變化。
1.日照圖漸少
在地理剛恢復高考的前約三、四年的時間里,高考題中常以日照圖為載體,考查時間計算。但在最近的兩、三年裡已不再見到日照圖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以文字敘述給出進行時間計算所需條件。但07年全國文綜卷中又出現了日照圖的影子——盡管圖中沒有直接畫出夜半球。下例即為全國文綜卷Ⅰ中考查時間計算的一道題。在全國文綜卷Ⅱ中還有一道很相似的題。

【例1】(07全國文綜卷Ⅰ)下圖所示區域在北半球。弧線a為緯線,Q、P兩點的經度差為90°;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最高點。回答(1)~(3)問題。

(1)若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P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是

A.5時 B.15時 C.9時 D.19時
(第(2)~(3)題此處略)
2.增加試題難度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前些年的高考題要考查時間計算時常設置一些隱含條件,以此來增加難度。而近年則少見有隱含條件的試題,從這一角度來說,高考題中時間計算題變簡單了。但同時,高考題由「共時問題」變成了「歷時問題」,這又增加了試題的難度。四川在其兩年的單獨命題歷史中都是考歷時問題,但四川卷在考查歷時問題時似乎選擇了一種不恰當的加大難度的方法。
【例2】(06年四川文綜)一艘海輪於2006年1月5日上午8時(當地區時)從B港口城市②(圖中顯示城市②在西經120度經線上,圖略)起航,經過28天13小時到達A國港口城市①(圖中顯示城市①在0度經線上),到達時當地區時為: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時。
【例3】(07年四川文綜)2005年10月2日13時30分(當地區時),「和平之旅」使者哥德堡號仿古木帆船於圖9中A港(圖中顯示A港經度為東經12度,圖略)起航,經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於2006年8月29日10時30分(抵達地區時)抵達圖10中B港(圖中顯示B港經度為我國上海)。哥德堡號從A港至B港,共航行了_______天_______小時。
相信這兩題的得分率都不高。但得分率不高不是因為考生不懂得計算方法,而是由於計算過程過於復雜。以這種方式增加試題難度可取嗎?
3.夏令時出現高考試卷中
在06年重慶文綜卷和07年上海文綜卷中還提到了夏令時。由於夏令時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故試題中都對夏令時做出了解釋。考生能否得出正確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得取決於他能否正確理解試題中對夏令時的解釋。這其實是對考生理解能力的一種考查。課堂上有沒有必要講一下什麼是夏令時呢?這讓我產生了一個小小的困惑。講吧,這對理解能力好一點的學生來說簡直是一種時間的浪費;不講吧,萬一明年的高考中又出現夏令時一詞(難保不出現這一名詞喲,現在的高考命題也有點跟風),估計平行班的一些學生又不能正確理解。還是講一下吧,反正也佔用不了太多的時間。
4.間接考查時間計算
在今年的高考題中(印象當中前些年較少),出現了不少不直接要求考生答出時間計算結果,但實際上也少不了時間計算這一步的試題。如今年廣東地理卷第24題、上海地理卷第26題、天津文綜卷第3題。
【例4】(07廣東地理)20°W和160°E經線是東、西半球分界線。右圖中甲、丙在晨線上,此時地球位於遠日點附近。回答22-24題。

24.此時,下列各地情況可信的是
A.鄭州市(約35°N,114°E)的中學生正在上學路上
B.南京市正處於一年中的高溫季節
C.雅庫茨克(約62°N,130°E)已是白晝
D.澳大利亞某地房屋朝北窗戶陽光射入室內面積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此題中A、C兩選項的判斷實際上就是要求考生先做出正確的時間計算。
二、距離計算
地圖部分在考查距離的時候往往藉助於經緯度。即要求學生知道同一經線上緯度相差1度的兩點距離相差111千米;赤道上經度相差1度的兩點距離相差111千米。在實際考查時往往通過將兩點設置在除赤道以外的緯線上(如03年廣東、河南等地用的地理科新課程卷第16題)、或者將兩點設置在同一圖中不同的經緯度上(如04年江蘇地理卷第32(2)題)、或者將經緯度都不同的兩點設置在兩幅圖中(如05年全國文綜Ⅰ第7題),甚至不給出地圖(如05年春季文綜第3題)。其中04年江蘇地理卷第32(2)題的設置解題方法有些巧妙。

【例5】(04江蘇地理)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2)圖中台北到甲地的實地距離約為_________千米。
(第(1)、(3)、(4)題略)
有些考生可能會想到借用勾股定理做近似計算,但沒想到還有更巧妙的方法。實際上甲地與台北市的直線距離大約相當於經線上的兩個緯度跨度,這樣就可直接得出答案了。這讓我想到了06年天津文綜卷的第4題——此題可借用可比例尺進行計算,同時也可用與上例相同的方法。
此類型試題03、04、05年的高考題中較多,06、07年的高考題沒有。
三、半球劃分
在去年的高考題中,全國文綜卷Ⅱ第7題涉及到半球的劃分問題。在今年的高考題中,出現了三道涉及半球劃分的試題。它們分別是北京文綜卷第2題、寧夏文綜卷第36(1)題和廣東地理卷第22題。
四、根據經緯度確定某一地點在圖中具體位置
這種題在前些年的高考試題中似乎還未見過,但在今年的上海地理卷中出現了(實際上如果考生對幾個城市的相對位置關系熟悉了不用看圖中所給的經緯度也可做出此題)。利用所給經緯度確定某一地點在圖中具體的位置是考生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從這一角度來說,高考考查學生的這項技能也是情理當中。但在文綜試卷中出現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還值研究——畢竟文綜試卷中地理試題只有為數不多的十多道。
【例5】(07年上海卷第55題)當今,3S(RS、GPS、GIS)技術在生產、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運用有關3S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55.根據圖中顯示的經緯度可知,地圖中代表呼和浩特、濟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別是 。

Ⅶ 高考歷年歷史和地理都考哪些知識點詳細一點。

歷史:重大事件的時間,內容,影響
地理:氣候,經緯度及時間轉換,地形,區域分析

Ⅷ 高考哪幾年沒考地理

基本上就是1994,1995,1996三年,後來的幾年有人批判,又把增加起了,但是一直不重視!

Ⅸ 地理高考

ACD
因為圖上方已經說明N地氣壓大於P地,又因為N,M,Q位於同一等壓面,所以M,Q也大於P,所以P氣壓最小,所以P地位低氣壓,所以最有可能出現陰雨天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