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坡向ppt

高中地理坡向ppt

發布時間: 2021-02-24 11:10:19

Ⅰ (高中地理)如圖 坡向如何看

等高線那一圈都帶數字的,數字就是代表海拔高度。一般中間小密封圈的數字最大代表頂部,坡向一般是中間小圈指向外面那些稀疏沒封閉的,也就是高海拔到低海拔的下坡方向。等高線密的地方代表坡度比較陡峭

Ⅱ 高中地理的知識點總結

高考地理復習大綱
一、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
1、晝長;2、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天氣狀況。
二、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陽高度(即緯度);2、天氣狀況;3、地勢;4、空氣密度。
如為什麼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③地勢高;④空氣稀薄,大氣潔凈。
三、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緯度;2、地形、地勢;3、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狀況);4、天氣狀況。
四、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緯度:低緯小,高緯大;2、下墊面性質:海洋小於陸地,沿海小於內陸,有植被的小於裸地;3、天氣狀況:雲雨多的地方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六、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氣候特徵);人為原因(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植被破壞,圍湖造田)。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徵:
①流域廣,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徵: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二人為原因: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於階梯過渡地帶,河流落差大);二是徑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條件:
凌汛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緯。在我國凌汛最嚴重的是黃河,主要發生在上遊河段和下遊河段(即山東河段)。
二潛水等水位線的應用:
判斷潛水的流向:垂直於潛水等水位線從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為潛水流向。
潛水面的坡度(潛水水力坡度):確定潛水流向之後,在流向上任取兩點的水位高差,除以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潛水面的坡度。
潛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相交點,二者高程差即為潛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點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交點處,則可用內插法求出該點地面與潛水面的高程,潛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潛水與地表水的相互關系:根據潛水流向來判定。
利用等水點陣圖合理地布設取水井和排水溝,一般應沿等水位線布設水井和排水溝。
三解決缺水問題的措施:
主要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入手: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防止水污染;開發水資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強用水管理,增強節水意識,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長;控制人口增長。
八、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存在冰雪下線的海拔高度)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響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風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線低。
註:可根據該特點來判斷迎風坡或背風坡。
九、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處的緯度(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另外,影響同一帶譜的海拔高度主要取決於熱量(即陽坡和陰坡)
十、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地形平坦開闊);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十一、開鑿隧道問題:
開鑿隧道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滲漏問題;二是塌方問題。因此,開鑿隧道要選擇在背斜處,因為背斜岩層向上拱起,地下水向兩側滲流,不容易發生滲漏問題;並且,背斜為穹形構造,不易塌方。
十二、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主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3、考慮佔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
十三、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條件土地(地形、土壤)+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水源(指灌溉水源)註:自然因素的改造: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另外,人們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
二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2、交通運輸: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即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減小。在最適宜的地方形成區域專業化生產,從而形成區域性或世界性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阿根廷5國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生產國;荷蘭、丹麥、紐西蘭等成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拉丁美洲、非洲以及東南亞和南亞成為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3、政策4、勞動力5、科技6、工業基礎

Ⅲ (高中地理)如圖 這道題怎麼看坡向(陽坡和陰坡)

沒有指北針的地圖上,默認上北下南。

根據等高線,可以知道哪裡是山坡。

坡南側即為陽坡。

坡北側就是陰坡。

根據示意圖可以知道建築物在山坡南側。

Ⅳ 高中地理,怎樣判斷迎風坡和背風坡

風沿斜坡往上吹的就是迎風坡, 如果沿斜坡往下吹的就是背風坡
由於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山地的迎風坡和背風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環境,進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環境。

1、氣候的差異
迎風坡由於地形對暖濕氣流的阻擋抬升而降溫,易成雲致雨,降水較多。背風坡盛行下沉氣流而增溫,難成雲致雨,降水較少。

迎風坡上不同的海拔高度降水也有差異。山麓和山頂地帶降水少些,因山麓地帶氣流抬升不夠,成雲致雨少些,山頂部分空氣濕度已經大大降低,雲雨少些,山體的中部降水最多。
迎風坡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比背風坡的小。因迎風坡多雲霧雨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不會過度升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氣溫不會過度降低。背風坡反之。

2、自然帶的差異
同一自然帶迎風坡分布的海拔高些,背風坡分布的海拔要低些。因迎風坡降水多,且熱量要豐富些。

如果山地對氣流過度抬升,迎風坡和背風坡甚至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觀。如南美南部安第斯山脈的西風帶兩側,西側迎風坡是溫帶落葉林帶,背風坡東側是溫帶荒漠帶。
3、雪線的海拔高度不同
迎風坡雪線分布的海拔低些,背風坡分布的海拔高些。因為迎風坡降水多,更易積雪,水循環更活躍。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乾燥,積雪更易融化和蒸發,同時降水少,積雪也少。
4、人文景觀的差異。

迎風坡自然條件更優越,人口、城鎮分布密些,經濟發達些。背風坡反之。如古詩『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般只有迎風坡才有這種現象出現。

如果是海島山,背風坡是發展海濱欲場的良好地方。因這里天氣晴朗,雨天少,太陽輻射強。背風坡還是鹽場的最佳位置,因背風坡盛行下沉氣流,難成雲致雨,降水少。同時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且大氣乾燥,蒸發強。背風坡海岸還可以作為海上船隻的避風港

Ⅳ 高中地理影響積雪日數變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積雪日數變化的主要因素有緯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植被覆蓋度等因素

Ⅵ 高中地理,兩道單選題解釋,謝謝

13題中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蝕與侵蝕、基岩裸露等題眼可推出此地是雲貴高原地區而非專黃土高原地區屬(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植被破壞嚴重而沒有岩石等字眼)
1、而雲貴高原地區因降水較多,導致流水侵蝕作用較強,造成岩石溶蝕,侵蝕
2、由於雲貴高原地區土層稀薄,加上人為不合理耕種、暴雨沖刷,導致基岩裸露

14題中講的是自然帶種類多與少的問題。珠穆朗瑪峰南側山體相對高度大,緯度越低,自然帶種類就越多;北側相對高度比南側小很多,因此自然帶比較少
而你選B坡向朝南,溫度高所造成的是自然帶比山脈北側的自然帶所處高度要高

Ⅶ 高中地理!!分析伊犁河谷陰臉的坡向和「陰陽臉」的原因

北坡。
陰坡溫度低,蒸發弱,濕度大,林木生長旺盛;陽坡溫度高,蒸發強,水分少,只適合草甸生長,從而形成這里山脈的「陰陽臉」現象

Ⅷ 高中地理題求解,不會看這個圖。

圖中s表示南,E表示東,也就是說a坡是在南邊,B坡朝向東邊,那麼對於兩個坡朝向的內不同,造成容了兩地熱量的差異,然後18°等溫線才會出現傾斜的情況。造成熱量差異的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①是緯度差異,A坡朝向南,緯度低,熱量多,②是坡向,A朝南,光照條件好,③是天氣,與②同解。

Ⅸ (高中地理)這幅圖怎麼看坡向

甲乙兩地水源,地形和植被狀況都很接近,唯獨坡向有明顯差異。
這幅圖中沒有回指向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答東來判斷方向。甲地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坡向指向南,光照條件比較好。乙地地勢由東向西傾斜,坡向指向西,光照條件不如甲地。

Ⅹ 高中地理高手快進啊

白天風經常是從山谷吹向山腰、山頂的,這稱之為「谷風」;晚上風經常從山頂、山腰吹向山谷,這叫做「山風」。
白天太陽出來後,陽光照在山坡上,空氣受熱後上升,沿著山坡爬向山頂,這就是谷風。夜間,太陽下山,山頂和山腰冷卻得非常快,因此靠近山頂和山腰的一薄層空氣冷得也特別快,而積聚在山谷里的空氣還是暖暖的。這時,山頂和山腰的冷空氣,一批批地流向谷底,這種從山頂和山腰流向山谷的空氣,就形成了山風。
「山谷風」常發生在晴好而穩定的天氣條件下,熱帶和副熱帶在旱季、溫帶在夏季時最易形成。
山谷風的形成原理跟海陸風類似

白天,山坡接受太陽光熱較多,成為一隻小小的「加熱爐」,空氣增溫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氣因離地較遠,增溫較少。於是山坡上的暖空氣不斷上升,並在上層從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氣則沿山坡向山頂補充,這樣便在山坡與山谷之間形成一個熱力環流。下層風由谷底吹向山坡,稱為谷風(見圖5-41)。到了夜間,山坡上的空氣受山坡輻射冷卻影響,「加熱爐」變成了「冷卻器」,空氣降溫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氣因離地面較遠,降溫較少。於是山坡上的冷空氣因密度大,順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氣因匯合而上升,並從上面向山頂上空流去,形成與白天相反的熱力環流。下層風由山坡吹向谷地,稱為山風(見圖5-42)。

谷風的平均速度約每秒2-4米,有時可達每秒7-10米。谷風通過山隘的時候,風速加大。山風比谷風風速小一些,但在峽谷中,風力加強,有時會吹損谷地中的農作物。谷風所達厚度一般約為谷底以上500-1000米,這一厚度還隨氣層不穩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一天之中,以午後的伸展厚度為最大。山風厚度比較薄,通常只及300米左右。

在晴朗的白天,谷風把溫暖的空氣向山上輸送,使山上氣溫升高,促使山前坡崗區的植物、農作物和果樹早發芽、早開花、早結果、早成熟;冬季可減少寒意。谷風把谷地的水汽帶到上方,使山上空氣濕度增加,谷地的空氣濕度減小,這種現象,在中午幾小時內特別的顯著。如果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汽,夏季谷風常常會凝雲致雨,這對山區樹木和農作物的生長很有利;夜晚,山風把水汽從山上帶入谷地,因而山上的空氣濕度減小,谷地空氣濕度增加。在生長季節里,山風能降低溫度,對植物體營養物質的積累,塊根、塊莖植物的生長膨大很有好處。

山谷風還可以把清新的空氣輸送到城區和工廠區,把煙塵和漂浮在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帶走,有利於改善和保護環境。工廠的建設和布局要考慮有規律性的風向變化問題。山谷風風向變化有規律,風力也比較穩定,可以當作一種動力資源來研究和利用,發揮其有利方面,控制其不利方面,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值得重視的是,我國除山地以外,高原和盆地邊緣也可以出現與山谷風類似的風:風向風速有明顯的日變化。出現在青藏高原邊緣的山谷風,特別是與四川盆地相鄰的地區,對青藏高原邊緣一帶的天氣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水汽充足的條件下,白天在山坡上空凝雲致雨,夜間在盆地邊緣造成降水。
我網路的,相信你可以看懂,高中地理學習一定要會聯想和思考,比如山風谷風問題首先你要明白風勢怎麼形成的,氣壓梯度又是怎麼來的,然後加上畫圖來思考就好解決了。
希望對你有用,也願你學習進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