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晝夜計算題
① 怎樣計算高中地理的晝夜長及區時
計算區時:
a區時-b區時=(a時區-b時區)×1h/區,其中時區均按東時區計算,西時區按負東回時區計算(個人總結公答式,不喜勿噴)。
當然,區時還涉及到經度:
a時區=[a經度÷15°/區+0.5區],其中經度有東、西之分,[x+0.5]的數學含義是:對 x四捨五入取整數(個人總結公式,不喜勿噴)。
另外關於地方時的計算公式,暫不寫,有需求請追問。
至於晝夜長短,則等價於求 日出,或者日落的地方時(日出、日落關於正午12點對稱,即日出時間+日落時間=24h,知道一個即可得另一個)。
同一緯度的地方,其日出/日落時間一致。
求日出/日落時間,一般通過晨昏線視圖才能求得,晨線與赤道交點為06:00,昏線與赤道交點為18:00。根據這個特點獲得一個a點經度、時間,再結合晨昏線 與 甲地 緯度圈的交點 乙地的經度,可以計算 甲地緯度圈的日出、日落時間,即 甲地的日出、日落時間。
a地方時-b地方時=(a經度-b經度)÷15°/h,其中經度均按東經計算,西經按負東經計算(個人總結公式,不喜勿噴)。
② 高一地理必修一計算題:地方時 區時 時區 正午太陽高度 晝夜長短的計算 還有地轉偏向力的畫法
全球有24個市區,每個時區15度,但是中國都是以東八區為標准時間也就是所謂的北京時間。每個相連時區相差一個小時。計算正午太陽高度角是有公式的。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大氣大范圍運動的狀態。某一大范圍的地區(如歐亞地區、半球、全球),某一大氣層次(如對流層、平流層、中層、整個大氣圈)在一個長時期(如月、季、年、多年)的大氣運動的平均狀態或某一個時段(如一周、梅雨期間)的大氣運動的變化過程都可以稱為大氣環流。
③ 高中地理中怎樣計算晝夜長短有時候,計算出日出和日落時間,但算出的結果不正確,怎麼辦
由於太陽直射點抄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導致了地球上除了赤道(永遠晝夜平分)外,其它緯度地區的晝夜長短會發生變化。計算日出時間或日落時間我們都只要看兩條線即可求出其准確時間。例如,要計算某地的日出時間,1、要先找出赤道與晨線交點所在的經線A,這條經線(注意,是整條經線所有的地方,除極點外)的地方時就是6點;2、找出某地所在緯線與晨線交點所在的經線B,這條經線的地方時就是某地日出時間;3、好了,利用圖中的已知條件,先求出經線A、B的經度,再把它們的經度差換算成時間差,東加西減,即可求出某地日出時間。要計算某地的日落時間,原理同上。
④ 怎樣計算高中地理的晝夜長及區時
時區與區時
經線有無數多條,同一時刻,地方時就有無窮多個,這樣使用起來就很不方便,特別是給交通、通信和國際交往帶來不便。為此,人們創立了標准時制度,其中的一種就是理論區時。
(一)、時區的劃分
國際上,按統一標准劃分時區,採用分區計算時間辦法。即每個時區跨15個經度,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以0°經線為基準,從7.5°W至7.5°E為中時區或零時區.中時區以東依次劃分出東1區,東2區……東12區.中時區以西依次劃分出西1區,西2區……西12區.由於中時區的范圍為7.5°W至7.5°E。所以東、西12區的范圍就是172.5°E至172.5°W,合稱東西12區。
( 二)、時區的計算
某地時區數=某地經度數÷15°(其商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數,按四捨五入法取整數)。
例 計算 北京(116°E) 的時區為多少?(直接代公式計算)
(三)、 區時的確定
把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統一使用的時間,同一時區內區時相同。
中央經線:每個時區內的兩條邊界線中間的那一條經線。中央經線的經度數=15°×時區數。如東8區的中央經線的經度數=15°×8即為120°E。
‚北京時間採用東8區的區時,世界時採用中時區的區時。
(四)、區時的計算
公式:所求某地區時=已知地區時±時區差×1小時
與地方時計算相似,增加了一個環節,先找出兩地的時區數,再計算時區差。
例.聖誕節(12月25)日當地時間上午9時,小強遠在紐約留學的姑姑乘飛機回沈陽探親。自紐約至沈陽,飛機飛行時間約17小時。小強應在何時到機場迎接姑姑最合適( D)
A、25日15 時 B、25日13 時 C、26日19 時 D、26日15時
解析:由出發時間求到達時間,須加上行程時間;迎接時間=9+13+17-24=15(計算結果減去了24小時,日期向後推1天)
日出日落時間早晚取決於經度(地方時早的先日出、日落)和緯度(緯度決定了當地的晝夜長短,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計算公式:日出時間=12-晝長/2(或日出時間=夜長/2)
日落時間=12+晝長/2(或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
註:(1)日出、日落的計算要使用地方時
(2)同一時刻,北半球某地的晝長等於南半球同一緯度的夜長。
(3)同一緯度上日出、日落地方時、晝長相同。
(4)同一條緯線被晨昏線分成兩段,處於晝半球的一段弧所跨的經度數÷15°/小時=晝長。
⑤ 高中地理 時間計算專題
根據復你的已知地點時制間,算出此時此刻當天的0點或者是24點(當天0點就是頭一天的24點,當天24點就是第二天的0點)所在的經度。為了方便理解,隨便舉個例子:假定算出來的0點/24點所在經度為120°E,則新的一天就是120°E向東到國際日期變更線(即180°)的經度范圍(共60個經度),舊的一天則為120°E向西到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的經度范圍(共300個經度)。如此新舊一天的范圍就可以得出來了。希望這種方法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⑥ 一道高中地理計算題
1.該日最可能是12月抄22日,是因為我襲國這兩地都是晝短夜長,是冬半年的日變化特徵,如果是2分日時,兩地都應該是晝夜等長,如果是夏至日時,兩地都應該是晝長夜短。
2.因為沒有圖,我的能力比較有限,沒有辦法解答。
⑦ 高中地理中怎樣計算晝夜長短
看太陽直射點 3.9月都是直射赤道,6月直射北回歸線,12月直射南回歸線,然後根據月份和地點判斷
例如北京,在6月就是晝長夜短,在12月直射南回歸線就晝短夜長
⑧ 高中地理關於求晝夜長短的 日出時間的 區時時區的題都怎麼算啊
晝夜長短主要看太陽直射點在那條緯線上。若在北半球,則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地區專有極晝現象,屬南半球晝短夜長,南極地區有極夜現象。反之亦然。值得注意的是赤道地區全年晝夜等長,春分日(3月21日),秋分(9月23日)日時全球晝夜等長(同時也是全年唯二的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兩天)
⑨ 高中地理時間計算問題,急求!
晨昏線
選C
夏至的時候太陽直射被回歸線,就是23度專26分N
北京時間,就是120E 是16時12分
太陽直射的屬地方是12點。
這題目可以看做是 已經北京120E是16時12分,求哪個經度的時間是12點
兩著相差約4小時。1小時等於15度,越往東邊時間越早。就是60E是12點。
12分為3度。60-3=57E
⑩ 高中地理,有關晝夜長短問題,求詳解
比較兩地的日出時差,如果兩地在同一條經線上,則二者在一年內時差統內計圖的曲線應呈一條完整容的近似正弦曲線(上圖中藍線)。其中d、m與d『點日出差值理論上為0,節氣為二分日。c點為夏至或冬至。兩地日出差值正負各佔半年。
但是該題曲線沒有反應出上述特徵,當我們將ad平移至a』d『後才得到完整的曲線,那麼只能說明,甲乙兩地並非同經度。
當平移獲得完整的曲線後,實際上就是讓甲乙兩地歸到一條經線上來(坐標看右側)。根據上述描述可知,d、m與d『位於二分日(二者日出時差相差-0.6小時,實則經度上必然相差9°,甲位於乙的西部)。c為二至日。
所以D選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