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自轉實驗設計
A. 證明地球自轉的小實驗
傅科擺是演示地球自轉的。
證明地球轉動的擺
三百多年以前伽利略接受羅馬教廷的審判,當他被迫承認地心說的時候,有人記載說,伽利略喃喃自語道:「可是地球仍然在動啊!」伽利略是否說過這句話已經不可考,按理說後人杜撰的成分比較大。很難想像有人聽見了伽利略低聲說出的「異端」言論,並且把它記錄了下來,更何況當時伽利略已經神志不太清醒。聖經說大地是不動的;而現在,即使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也知道地球存在自轉和公轉。那麼,一個問題是,如何觀察到地球的運動——比如自轉呢?
150年前的實驗
時間回溯到1851年的巴黎。在國葬院(法蘭西共和國的先賢祠)的大廳里,讓·傅科(Jean Foucault)正在進行一項有趣的實驗。傅科在大廳的穹頂上懸掛了一條67米長的繩索,繩索的下面是一個重達28千克的擺錘。擺錘的下方是巨大的沙盤。每當擺錘經過沙盤上方的時候,擺錘上的指針就會在沙盤上面留下運動的軌跡。按照日常生活的經驗,這個碩大無朋的擺應該在沙盤上面畫出唯一一條軌跡。
國葬院外觀
實驗開始了,人們驚奇的發現,傅科設置的擺每經過一個周期的震盪,在沙盤上畫出的軌跡都會偏離原來的軌跡(准確地說,在這個直徑6米的沙盤邊緣,兩個軌跡之間相差大約3毫米)。「地球真的是在轉動啊」,有的人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關於1851年傅科擺實驗的版畫,注意沙盤上畫出的痕跡
自轉和慣性
傅科的這個擺的是一個演示地球自轉的實驗。這種擺也因此被命名為「傅科擺」。傅科擺為什麼能夠演示出地球自轉呢?。
簡單的說,因為慣性。
通常,我們說「地球具有自轉」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明確出它到底相對於什麼自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沒有參照物,談論運動是不可想像的。還沒有辦法在空間中打上一根釘子作為絕對的參照物,因此,我們只能依靠較遠的、看起來似乎是靜止的天體作為參照物。事實上,那些天體也絕不是「空間中的釘子」,只不過因為它們實在太遙遠了,我們不妨——事實上恐怕也是唯一的選擇——把它們作為參照物。以遙遠的恆星作為參照物,一個物體不受外力作用的時候,將一直保持它的運動狀態。這也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擺是一種很有趣的裝置。給擺一個恰當的起始作用,它就會一直沿著某一方向,或者說某一平面運動。如果擺的擺角小於5度的話,擺錘甚至可以視為做一維運動的諧振子。
B. 設計地理實驗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一: 實驗材料
長方形的玻璃缸(長100CM左右,寬版30CM左右,高40CM左右)、膠合板或塑權料薄膜、熱水一盆、冰塊一盆、香、火柴等。
二 、實驗步驟
1、將一盆熱水和一盆冰塊分別放置在玻璃缸的兩側。
2、用平整的膠合板或塑料薄膜將玻璃缸上部開口處蓋嚴。
3、在裝冰塊的盆上方的膠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側開一個小洞。
4、將一束香點燃,放進小洞內。
5、觀察:煙霧在玻璃缸內是如何飄動的
C. 證明地球自轉的實驗有哪些
地球上存在信風帶
高空自由落體落點偏東;
台風、晝夜更替、洋流 補充:1.牙簽法
先用一隻臉盆裝滿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動的地方,待水靜止後,輕輕放下一根木質細牙簽,並在牙簽的一端做一個記號,記住牙簽的位置,過幾個小時後(最好在10個小時以上),再去看時你就會發現,牙簽已經轉動了一定角度,看起來好像是牙簽在轉動,其實它並沒有轉動,而是地球在轉動.在北半球,牙簽作順時針轉動,因為地球自轉在北半球看起來是逆時針方向的.南半球則與北半球相反.
2.炮彈法地球時刻不停地自轉,地面上水平運動的物體,必然相對地發生持續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據這種現象,人們分析射出的炮彈運動的方向,就能證明地球在自轉.
3.重力加速度法
地球在時刻不停地自轉,由於慣性離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兩極最大;地球不可能是正球體,而必然是赤道略鼓,兩極略扁的旋轉橢球體.重力測量和弧度測量的結果,證實了這些觀點的正確性,也就從一個側面證實了地球的自轉.
4.深井測量法地球時刻不停自轉,由於自轉速度隨高度而增加,物體自高處下落的過程中,必然具有較高的向東的自轉速度,而必然墜落在偏東的地點.為了證實這一點,有人曾在很深的礦井中進行試驗.試驗結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體,總在一定的深度同礦井東壁相撞,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地球的自轉運動.
D. 初中地理教室實驗有哪些
化學有,物理有來,自語文有,數學有,生物有,英語有。高中地理有,大學地理有,初中地理,沒有。你非要說有那麼就是 太陽光照地球 那個實驗,用一隻電燈在一方,地球儀一隻,轉動地球儀 ,然後觀察春夏秋冬的不同變化,極晝極夜現象。
你還要說有,那麼就是月食變化那個實驗。也是一隻電燈(SUN),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都是圓的),一個代表MOON,一個地球,轉動地球和月亮,12點角怎麼樣,6點角怎麼樣,3點角怎麼樣,9點角又怎麼樣。
就此,提高懸賞,就再告訴你一個。
E. 誰能給些初中地理的具體實驗我需要一些初
實驗器材: 沙子、水、水桶、臉盆、木板 實驗過程 :首先把木板放在臉盆上要專傾斜著屬,斜度不要很大大概15度就好了;然後把沙子倒在木板上用手弄平;最後在水桶里裝滿水,把水桶里的水慢慢的倒在沙子上. 實驗結論 雨水或者河流的沖刷作用
F. 如何用簡易時間來證明地球的自轉包括實驗的過程,材料,結論及原理。謝了
證明地球自轉的方法:
1.牙簽法
先用一隻臉盆裝滿水,放在水平且不易振動的地方,待水靜止後,輕輕放下一根木質細牙簽,並在牙簽的一端做一個記號,記住牙簽的位置,過幾個小時後(最好在10個小時以上),再去看時你就會發現,牙簽已經轉動了一定角度,看起來好像是牙簽在轉動,其實它並沒有轉動,而是地球在轉動.在北半球,牙簽作順時針轉動,因為地球自轉在北半球看起來是逆時針方向的.南半球則與北半球相反.
2.炮彈法
地球時刻不停地自轉,地面上水平運動的物體,必然相對地發生持續的右偏(北半球)或左偏(南半球).根據這種現象,人們分析射出的炮彈運動的方向,就能證明地球在自轉.
3.重力加速度法
地球在時刻不停地自轉,由於慣性離心力的作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必然是赤道最小,兩極最大;地球不可能是正球體,而必然是赤道略鼓,兩極略扁的旋轉橢球體.重力測量和弧度測量的結果,證實了這些觀點的正確性,也就從一個側面證實了地球的自轉.
4.深井測量法
地球時刻不停自轉,由於自轉速度隨高度而增加,物體自高處下落的過程中,必然具有較高的向東的自轉速度,而必然墜落在偏東的地點.為了證實這一點,有人曾在很深的礦井中進行試驗.試驗結果是:自井口中心下落的物體,總在一定的深度同礦井東壁相撞,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地球的自轉運動.
G. 用擺做地球自轉實驗要用啥材料
由於地球轉抄動的比較緩慢(相襲對擺的周期而言),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擺線才能顯示出軌跡的差異。又因為空氣阻力的影響、以及沙盤畫線的能量損耗,這個系統必須擁有足夠的機械能(一旦擺開始運動,就不能給它增加能量)。所以傅科當時使用了67米的繩索、28千克的鐵球作。此外,懸掛擺線的地方必須允許擺線在任意方向運動。傅科正是因為做到了這三點,才能成功地演示出地球的自轉現象。
傅科擺實驗。
時間回溯到1851年的巴黎。在國葬院(法蘭西共和國的先賢祠)的大廳里,讓·傅科(Jean Foucault)正在進行一項有趣的實驗。傅科在大廳的穹頂上懸掛了一條67米長的繩索,繩索的下面是一個重達28千克的擺錘。擺錘的下方是巨大的沙盤。每當擺錘經過沙盤上方的時候,擺錘上的指針就會在沙盤上面留下運動的軌跡。按照日常生活的經驗,這個碩大無比的擺應該在沙盤上面畫出唯一一條軌跡。該實驗被評為「物理最美實驗」之一。
實驗開始了,人們驚奇的發現,傅科設置的擺每經過一個周期的震盪,在沙盤上畫出的軌跡都會偏離原來的軌跡(准確地說,在這個直徑6米的沙盤邊緣,兩個軌跡之間相差大約3毫米)。「地球真的是在轉動啊」,有的人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H. 小實驗證明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存在,要自己設計的
傅科擺是證明地球自轉的,而不是證明地轉偏向力的,雖然這兩個有聯系,但並不內能說明問題。牙簽和容傅科擺原理一樣。
漩渦法也不行,雖然理論上是對的,但你可以試一下,你倒的側向不一樣,轉的方向也不一樣。
我推薦的方法是,拿一個地球儀,一邊撥動它自轉,一邊往極點上面滴水,看水流的痕跡。由於慣性,水流會沿自己原來的方向不變,由於自轉,水流和經線相比實際上發生了偏向。
根據情況可以自選材料,比如沒有地球儀,可找一個皮球,水滴可以加上顏色,以便更好的看清楚軌跡。總之,這個試驗道理很簡明,但操作起來不太容易成功,多調試幾次吧。
I. 沖馬桶的水轉圈是因為地球自轉,那怎麼設計一個實驗來說明呢
地球自轉:抄地球繞自轉軸襲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1] ,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關於地球自轉的各種理論目前都還是假說。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周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轉是均勻的。但精密的天文觀測表明,地球自轉存在這3種不同的變化:①長期減慢;②周期性變化;③不規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