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初中地理新疆新課導入

初中地理新疆新課導入

發布時間: 2021-02-24 07:37:43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幾種導入方法淺談

一、使導入指向三維目標
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版。這就要求權我們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就要盡量指向三維目標。如在教學「地圖的基本要素」一課導入設計時,我是這樣做的,課前要求每個學生繪制一幅個人卧室平面圖,只要求紙張大小、畫面整潔、清楚。上課時,隨意選取幾位學生的作品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並要求其他學生對作品進行簡單的評價。學生很快就會發現:有的作品沒有比例尺;有的作品沒有標明方向;有的作品缺少圖例;甚至有個別的作品三個要素都缺失。此時我因勢利導,提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繪制一幅地圖需要哪些因素呢?這些地圖要素如何確定、計算和表示呢?繪制一幅地圖需要哪些基本步驟?假如讓你重新繪制一幅個人卧室平面圖,你會怎麼做?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和問題,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很快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② 淺析如何設計初中地理課堂導入

摘要:課堂教學的導入,好比戲劇的序幕,好比樂曲的引子,常有醞釀情專緒,集中注意力,滲屬透主題,導入情境的作用。根據初中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結合實際教學案例,簡要分析了地理課堂導入設計的幾大方法。關鍵詞:初中生心理特徵;地理課堂導入;方法設計人們常用「鳳頭」來比喻一篇好文章的開頭,文章開頭要精美才能引起讀者閱讀的慾望,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新課導入就是「頭」,它揭開了整個課堂的序幕,在一節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③ 如何利用地理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巧妙導入新課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的新課導入能吸引學生,那麼,學生就會精力集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這就是俗話說的:「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1、歌曲導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不少內容可以用歌曲導入新課。比如,在學習「長江」一節時,教師可利用「長江之歌」這首歌曲引入新課,可採用錄音、教師唱或學生唱等形式進行。通過歌曲,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並激發學生了解「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的慾望,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長江的無限贊美之情。
再比如,在學習我國「季風氣候顯著」一節內容時,教師可用「黃土高坡」這首歌曲中的幾句歌詞引入新課:「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通過歌曲,學生便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黃土高原一帶吹的是西北風和東南風?它們分別出現在什麼季節?」這樣,教師就可以自然地引入到「季風」這一內容上,而且同學們也會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充滿興趣,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2、謎語導入。在初一年級新生入學後,他們即將學習地理這一學科。為了讓同學們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教師在進行第一章「地球」的教學時,可先讓同學們猜謎語:「上一半、下一半,中間有線看不見,兩頭冷、中間熱,一天一夜轉一圈。」有的同學可能猜得出是「地球」,這樣就自然導入新課。通過謎語,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又比如,在教學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時,可先讓學生猜幾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船出長江口」、「碧波萬傾」、「寶地」、「銀河渡口」等,這些謎語,大部分同學可能猜不出來,這時,教師不必忙著說出答案,而是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課後再回答,這樣,同學們便會帶著迫不急待的心情,投入到教學之中。
3、聯系生活,設問導入。在地理教學中,設問導入新課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問題,引入新課。
比如,在學習「新疆」一節時,教師可這樣設問:「當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賣烤羊肉串或賣葡萄乾時,你會想到什麼地方?」絕大部分同學都會回答「新疆」,教師可接著問:「說到新疆,你會聯想到什麼」?同學們可能會各抒己見,如「新疆的哈密瓜、歌舞、沙漠、綠洲……」等,在同學們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導入到新課。
再比如,在了解「東南亞」一節內容時,教師可聯系生活實際設問:「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出國旅遊的中國居民也越來越多。就連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居民出境旅遊了。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國居民出境旅遊的熱點地方是哪裡?」問題提出後,會有不少同學回答「新馬泰」。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世界政區圖」,在圖上明確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在世界所處的位置——東南亞,從而導入新課。
二、設置懸疑
當我們在觀看電視連續劇時,往往在最精彩、最懸念叢生的時候,故事就暫告一段落,讓人興趣大增,老在猜測之後的情節。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也可以採用設置懸疑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東南亞」一節中,第一課時了解東南亞的自然狀況,第二課時了解東南亞的人文特點。在第一課時結束時,教師可這樣設置懸疑:「假如你准備到東南亞去旅遊,你會擔心有語言障礙嗎?這個問題下節課我們再進行探討」。這樣設置一個懸疑,既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促使他們自主地去進行學習、了解。
三、教學中穿插詩歌、諺語、民謠
地理學科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西北地區」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可穿插古詩:「敕勒川,陰山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風低見牛羊」。以此詩來把內蒙古草原的過去和現在進行對比,既可讓學生了解到內蒙古草原的變化,以及樹立相應的環境意識,又可激發學生的興趣。
又比如,在學習「青藏地區的交通變化」一節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青藏地區解放前落後的交通狀況,可穿插當時當地流傳的民謠來說明:「姑娘出嫁遠方,馬道又遠又長,翻過三座大山,淌過三條大江,走了三十三天喲,才到新郎帳房。」這首民謠的引用,既可以生動地形容青藏地區解放前落後的交通狀況,還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比如,在「新疆」一節的教學中,當了解到新疆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時,可用諺語:「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說明新疆氣溫日較差大的特點。
四、積極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當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不僅可以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過音像形象直觀的表現出來,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時,如果運用多媒體手段把這些自然災害發生時的狀況展示出來,便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再比如,進行「東南亞」一節的教學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東南亞的自然風光、物產、人文景觀等內容,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異國的風土人情。這樣,既可讓學生容易理解所學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總之,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條件許可的基礎上,積極地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要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刻苦鑽研,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並能在地理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狀況,自身素質以及學校實際等情況,不斷探索、實踐,尋求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讓同學們滿懷求知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有效地學習。

④ 初中地理《農業》如何導入新課

可以從學生生活入手,如展示麵包、饅頭、米線、牛羊肉等圖片,讓學生區分農業概念或分布地區引入

⑤ 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進行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尤如樂曲中的引子,戲劇中的序幕,起著渲染氣氛、醞釀情緒、集中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同時,導入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好的課堂導入能穩定學生的情緒、引起學生注意、扣住學生的心弦,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的學習,如果教師引入新課枯燥無味,講解晦澀難懂,學生的注意力也就很難保持長久.所以要想鞏固學生對學習的注意力,必須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恰當地引入新課,能使學生在上課的一開始就處於最佳的思維狀態,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新課的學習.學生學習有興趣,就能積極思考.所以教師的導入要注重在趣字上啟發誘導,做到融培養興趣、激發求知慾、啟迪思維於一體.例好,講解酵母菌時,採用如下導入:蒸饅頭和面時,為什麼加入酵母粉蒸出的饅頭總是喧軟多孔?開冷和面為什麼不容易發開?學習完酵母菌的知識後大家就會知道其中的奧妙了這樣導入新課,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創設也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樂趣感、親切感,讓學生體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引起渴望學習本節知識的積極性,學生就會專心聽講,興致勃勃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對課堂教學的展開和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所以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常見的導入方法有:
①直接導入:老師以簡捷、明快的講述或設問來激起學生的有意注意,誘發探求新知的興趣.如:前面我們學習了水中生活的動物,今天我們接著看看陸地生活的動物又有哪些特點,它們是如何與陸生環境相適應的?寥寥數語,開門見山,直接導入,節省時間.但經常使用此法導入,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難以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如果非用此法,一定要注意語句的抑揚頓挫、問題的鮮度和懸度要大些,才能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
②經驗導入: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知的生物學素材為出發點,通過老師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回憶、自然地導入新課,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③實驗導入:富有啟發性、趣味性強的實驗,可通過大量的聲音、色彩、形態、氣味等的變化使學生在感官上接受大量的刺激,獲得大量的感性信息,同時,通過巧布疑、設懸念,激發好奇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具有較大的具體性、形象性,因此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用不同類型的實驗作為導入素材,能引起學生大腦皮層形成獲得新知識的興奮灶,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觀察實驗法.
生物學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它對中學教師有很大的魅力,是極易調動學生情趣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通過演示一些實驗導入新課,不但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培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如:發酵實驗引入人類對細菌真菌在食品製作方面的應用,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發酵的結論等.以實驗導入的機會很多,需要老師們用心挖掘,非常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④直觀導入:利用標本、模型、圖表、幻燈片和多媒體等引導學生觀察,吸引學生的眼球,再從觀察中提出問題、創設研究問題的必須情境,學生為解決直觀感知中帶來的疑問、產生了學習新知識的強烈要求,引發學習的興趣.
⑤設疑導入:通過一些帶有懸念的或引發學生深思的問題,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指出:疑是深入研究的起點.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是在他們本身的生疑質疑釋疑的矛盾運動中進行的.這種矛盾的過程,即思維過程,首先是由教師在教學中巧設懸念引起的.新課開始,教師通過有目的、有方向的設置疑問,提出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問題,打破學生腦海中的平靜,留下懸念,刺激學生的求知慾,點燃學生思維的火化,激起學生釋疑而探索的心態,進而導入新課.變無疑為有疑,也是常用的導入新課的方法.
如:七上有機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一節,提出問題:蘋果放入為什麼不太好吃了?蘿卜放久了為什麼會空心?這些問題提出會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生憑自己的經驗對這些問題會做出一定的反應,教師通過講評學生解答的是和非引出課題,這樣導入新課,誘發學生用科學的知識代替含糊生活經驗的學習要求和願望,以濃厚的興趣,飽滿的精神狀態學習本節知識.
設疑導入時,要在疑字上下功夫,做到鮮明、具體、問題突出.疑能起到啟迪劑的作用.
⑥事例導入:用學生生活中熟悉或關心的生物學事例導入,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起到觸類旁通的功效.
⑦懸念導入:提出帶有懸念的問題導入新課,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在懸念中即巧妙地提出學習的任務,又創造出探求知識的良好情境.懸念的設置要適度,不懸會使學生一眼望穿,則無念可思;太懸學生則無從下手,則無趣可激;只有在懸中寓實,才能引起學生開支腦筋,琢磨思考,興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⑧故事導入:以生物學科的動人的、妙趣橫生的發現史、科學史引入,收授教於趣之效.
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火石,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

⑥ 地理怎麼樣導入新課

導入新課其實方法很多的哈。
我建議你在網路文庫裡面搜一下,有一篇很好的文章,你可以借鑒一下。
實在不行,給我一個郵箱地址,我發給你,好不好。

⑦ 初中地理,等高線怎麼導入,教學

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一是直接導入比如我們上一節課講了什麼,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等高線。但是我認為本屆最好的導入方法就是給學生一副等高線地形圖,讓學生們試著觀察一下圖中的地形名稱,然後導入新課

⑧ 地理有哪些導入的方法

任何學科的導入方法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地理專業的。我們專業課學習的地理導內入技能主要有容:
復習導入
已知知識與新的知識進行聯系,導入新課題。可以是老師敘述性的導入,可以是老師簡要提及復習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引入新課。也可以是老師直接提問,從學生的答案中引出新的內容。
設置問題 情景導入
從學生接觸的實際出發,從身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出發。提出有懸念的問題導入新課,在問題中巧妙的提出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敘述地理事件 故事導入
如地震啊 海嘯啊 名人故事導入
提供表象 觀察導入
看地理模型如地質構造,地理景觀圖。引發學生的學校願望,在從觀察中提問,讓學生從問題出發,自然的過渡到新課的內容。
呈現目標 直接導入
此法即目標導入,據說目標導入的教學效果會比較好,有目的的學習,會掌握的比較好
設計活動 練習導入
設計活動導入,對老師的要求比較高,例如讓學生模擬天氣預報,演示月相變化,演示地球運動,這些都要求老師有比較強的課堂掌控能力。
這些都是我學習到了,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一個字一個字打,真累。

⑨ 地理教學中如何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達爾文在自傳中寫到:「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版會主動而深入了解任權何復雜的問題。」興趣是學習之母,也是一切教學的出發點。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受和情緒體驗,激發起他們對於復雜的地理現象及其內在規律的認知興趣,發展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及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值得每位地理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常言道:「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是決定一節課上得成功與否,同時也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熱情和慾望。

⑩ 教師招聘初中地理講授新課以什麼方式導入比較好

  • 教師招聘面試初中地理授課導入方式:

  1. 創設情境導入法

    有意地創設一些氣氛或環境,然後揭回示課題答,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在歌曲中有不少與地理課本相關的歌曲,用它來開頭,無論是引吭高歌還是深情的朗讀,都可以做有聲有色,形式活而生動,如長江第一節的開頭,就可以播放《長江之歌》。

  2. 巧設懸念導入法

    應向學生巧妙地設置懸念,有意使學生暫時處於困惑狀態,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地聽,主動地去進行探究。

  3. 新聞導入法

    開課前先列舉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地理事件或時事地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圍繞這一事件說開來,讓其成為貫穿整個課堂的一條主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