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初中地理論文題目參考

初中地理論文題目參考

發布時間: 2021-02-24 01:05:02

① 關於地理論文題目有哪些

一、最新地理論文選題參考

1、產業地理集中、產業集聚與產業集群:測量與辨識

2、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進展與展望

3、中國製造業的地理集聚與形成機制

4、論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在地理學中的地位

5、能源地理學——中國生物質能源的定量評價及其地理分布

6、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人地關系地域系統--論吳傳鈞院士的地理學思想與學術貢獻

7、地理學: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進展與展望

8、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人地關系地域系統:論吳傳鈞院士的地理學思想與學 …

9、地理空間數據的可視化

10、產業地理集聚與外商直接投資產業分布——以北京市製造業為例

11、關於地理學的區域性和地域分異研究

12、地理-生態過程研究的進展與展望

13、要素稟賦、地理因素與新國際分工

14、集成GIS和細胞自動機模型進行地理時空過程模擬與預測的新方法

15、地理和貿易

16、綠洲地理特徵及其氣候效應

17、產業特徵、空間競爭與製造業地理集中——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

18、中國21世紀議程與地理學

19、對自然地理區劃方法的認識與思考

20、我國古地理學的形成、發展、問題和共識

二、地理論文題目大全

1、GIS環境下面向地理特徵的制圖概括的理論和方法

2、分形理論在人文地理學中的應用研究

3、地理科學的信息化與現代化

4、中國地理學發展若干值得思考的問題

5、華北植物區系地理

6、地理數據尺度轉換方法研究進展

7、青藏高原地理環境研究進展

8、我國土壤動物生態地理研究進展

9、河南農區經濟發展差異地理影響的小尺度分析

10、西方地理學界關於生產性服務業作用研究述評

11、煙粉虱不同地理種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統發育

12、新疆黃山東銅陵硫化物礦床Re—Os同位素測定及其地理動力學意義

13、地理空間的尺度-結構分析模式探討

14、中國地理教育:繼承與創新

15、科學地理解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

16、中國青年大腸癌的發病特點及地理分布

17、關於綜合地理區劃若干問題的探討

18、我國地理標志法律保護的制度選擇

19、金融地理學:國外地理學科研究新動向

20、WebGIS中的地理關系資料庫模型研究

三、熱門地理專業論文題目推薦

1、北京市地理編碼資料庫的研究

2、小熊貓種群遺傳結構和地理分化

3、計算機網路信息空間(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

4、產業地理集中研究進展

5、地理標志的性質和保護模式選擇

6、伊犁野果林的生態地理特徵和群落學問題

7、祁連山區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徵

8、地理環境演變研究的理論與實踐--鄂爾多斯地區晚第四紀以來地理環境演變的研究

9、地理生態學的乾燥度指數及其應用評述

10、從地圖到地理信息系統與虛擬地理環境--試論地理學語言的演變

11、我國SO_2和NO_X排放強度地理分布和歷史趨勢

12、中國地理教育:繼承與創新

13、氣候變化對中國森林生產力的影響 Ⅰ.中國森林現實生產力的特徵及地理分布格局

14、中國城市地理

15、三江源地區植被指數下降趨勢的空間特徵及其地理背景

16、中國城市體系的「中心—******模式」:地理與經濟增長的經驗研究

17、中國城市地理

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貯量及其地理分布規律

19、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地理分布的影響及對策

20、地理和貿易

四、關於地理畢業論文題目

1、中國北方近50年溫度和降水極端事件變化

2、中國農村空心化的地理學研究與整治實踐

3、論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人地關系地域系統

4、中國製造業地理集中與省區專業化

5、我國濕地研究進展——獻給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

6、地理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

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樣性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8、北方農牧交錯帶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態問題

9、基礎地理資料庫的持續更新問題

10、景觀生態戰略點識別方法與理論地理學的表面模型

11、植物區系地理

12、地理位置與優惠政策對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的相關貢獻

13、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前沿領域

14、關於地理學的「人-地系統」理論研究

15、基礎地理資料庫的持續更新問題

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17、植物區系地理

18、地理科學的中國進展與國際趨勢

19、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前沿領域

20、分形理論在地理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五、比較好寫的地理論文題目

1、從地理空間到地理網路空間的變化趨勢--兼論西方學者關於電信對地區影響的研究

2、人文地理學"空間"內涵的演進

3、中國氨的排放強度地理分布

4、中國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地理區劃

5、談地理科學的內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國地理學會...

6、生態地理區域界線劃分的指標體系

7、栓皮櫟種群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

8、經驗地理解法官的思維和行為——波斯納《法官如何思考》譯後

9、現代地理學中的數學方法

10、西南區野生狗牙根遺傳多樣性的ISSR標記與地理來源分析

11、四川省農作物生產力的地理分布

12、論地理空間形象思維——空間意象的發展

13、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於中國大陸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間分布及環境因素分析

14、產業地理集中度測度方法研究

15、產業集聚:地理學與經濟學主流觀點的對比

16、人文主義與後現代化主義之興起及西方新區域地理學之發展
17、我國20世紀地理學發展回顧及新世紀前景展望--祝賀中國地理學會創立90周年
18、馬氏珠母貝不同地理種群內自繁和種群間雜交子一代形態性狀參數及相關性分析
19、中國對蝦(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黃、渤海3個野生地理群遺傳多樣性的微衛星DNA分析
20、家蠶不同地理品種分子系統學研究

初中地理論文範文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的觀測事實已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直接危及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我認為,現在應該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問題。在防災減災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准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類預警信息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重要預警信息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准、建立災害信息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③ 初中地理課題研究的題目有哪些,課堂教學方面的,小的,詳細的課題

馬兒

④ 初中地理小課題題目有哪些

您是指詳細的題目還是大的方向呢?
初中地理主要分為兩部分,世界地回理和初中地理,世界地理主要是答各大洲地形、氣候、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介紹以及各大洲主要國家的人文地理的介紹。中國地理主要是分章介紹我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氣候地形、工農業、商業、旅遊業、再是我們國家的四大分區。

⑤ 初中地理課題研究的題目有哪些,課堂教學

很多,比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氣溫和降水的測定等等

⑥ 地理論文題目什麼好(初中的!!)

應該以人文地理為主,如:我家門前馬路的變遷;我家門前一條街的變遷;我家內小區的歷史;我家小容區的建設;學校西門門前商業網點的分布現狀與成因分析;學校東門公交車線路的合理性分析;學校南門流動商販存在的必要性和弊端;and so on,關鍵要調查身邊的事情。

自然地理的可以是:日偏食的觀測;月有陰晴圓缺——月相的觀測與規律總結;木星的軌跡;長庚與啟明——神出鬼沒的金星。諸如此類。

以上適合城市學生觀測。

農村學生可以做的就更多了。土地使用權的變遷;土壤性狀分析;大豆與玉米的輪作的益處與不足;北斗七星勺柄指向的變化——恆星的視運動。太多了。

⑦ 地理論文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關於公布安徽省第五屆

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評選結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學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

根據省教科所《關於舉辦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教學論文評選活動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號)文件要求,省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各地推薦的地理教學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共評出獲獎論文一等獎 16篇,二等獎 36篇,三等獎71篇。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見附件),請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及論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廳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發

列印:吳儒敏 校對:吳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

篇 目 單 位 作者

《淺談地理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能力的培養》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東

《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蕪湖市教育科學研究室 錢宏瑾《銅陵市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調研報告》 銅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銅陵市第一中學 楊國兵

《地理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 安慶市教研室 何陸禕

《論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阜陽市教研室 陳鵬飛

《地方環境教育課程構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吳岱峰《透過一次地理評優課談新課程課堂教學》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榮

《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注》 穎上縣教研室 何長劍

《關於高中地理選修課程校本化的幾點探討》 馬鞍山市第六中學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幾點體會》 淮南市第三中學 朱元坤

《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合肥工業大學附中 洪成旗

《淺談新課程下我對地理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黃山市梘忠中學 汪德利

《探索課程標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貴池二中楊淑萍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學 苗紅青

《地理探究學習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品質》 懷遠一中 孫尚樓

《談地理教學中學上情商的培養》 六安皋城中學 余 蕊

二等獎

《梳理經歷 整合資源 回歸生活——地理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周躍紅

《談新課標下的「太陽高度」教學設計》 阜陽市第三中學 馬 靜

《巧用身體語言,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藝術》 合肥市第五中學 沈龍海

《談新課程背景下地理學思想和方法的貫徹》 亳州第一中學彭長玉

《新課堂教學下教學策略的初探》 蕪湖市城南實驗中學周慧本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地理課堂教學》 淮南實驗中學廖惠榮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養》 亳州第五中學 王玉龍

《地理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學 陳 中

《用新課程理念引領學生快樂地學習地理知識》 固鎮一中李方平

《構建科學與人文和諧統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調動學困生參與地理課堂教學活動》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長軍

《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學習》 郎溪中學 胡燕平

《淺談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的一些誤區》 來安中學 董桂山

劉 俊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徑和培養策略》 和縣二中 夏立軍

高考地理復習的「虛」與「實」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學 黃永紅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探微》 歙縣中學鍾彩琴

《淺談「問題研究」的作用與教學》 五河一中 劉繼英

《班級授課制條件下地理分層教學策略初探》 樅陽縣浮山中學陳相林

《如何從地理圖像中分析和提取有效信息》 黃山市黃山區一中崔仲文

《加強地理基本概念教學的探討》 亳州市譙城區大寺完全中學 汪明潔

《淺談Google Earth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滁州市實驗中學 曹 明

《「任務分解、自主交流」地理課堂模式的構建與實驗》阜陽第十中學 馬興海

《改變課堂教學方式 適應高中地理新課程》 安徽省石台中學 姚 萍

《新課標下淺談地理與各學科的經緯結網》 東至縣大渡口中學 江美麗

《「讀圖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宿州市埇橋區梅庵中學劉玉才

《多元智能評價與地理教學》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 程 剛

《農村高中地理新課程課堂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 六安市雙河中學 劉全穩

《新課程地理課堂主體教學模式的設計與落實》 銅陵市第九中學錢義國

《以烈山區為例談農村高中地理活動課的開展》 淮北七中 吳才華

《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積極開發地理課程資源》 安徽廣德中學 江春芳

《選修7課標、教材研讀及開課條件分析》 銅陵市第五中學 陳俊群

《高中地理課題研究開設的一些設想》 宿松縣程集中學 石雅斌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 淮北市石台鎮中學蔡金燕

《新課程地理教學中的「敢問」與「會問」》 蕪湖縣第一中學 王邦忠

《淺談新理念指導下的中學地理教學》 宿州市第八中學張建國

《淺談在地理新課程教學中的「課堂提問」》 淮北市西園中學榮海俠

三等獎

《高中地理新教材案例教學初探》 來安中學 盧玉斌

《地理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幾種偏離現象 》 阜陽第三中學 吳 強

《解讀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開放性特點》 和縣第一中學 陳曉明

《淺談地理新課程教學反思》 蚌埠包集中學趙東宇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創新學習》 蕪湖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章 波

《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合肥市五十一中 陳 麗

《關於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幾點看法》 阜陽一中 巫祖安

《地理課堂互動型教學策略的構建》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盧大亮

《地理教學中的誤區及思考》 宿州埇橋區汴河辦事處北十里中學 武 波

《新課標下課程資源開發初探》 青陽縣木鎮中學 方 靜

《在地理教學中進行環境道德教育的實踐》 黃山市屯溪一中 潘勝庭

《在地理教學中利用遠程資源學生合作學習的探究》 歙縣新安學凌文英

《地理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 祁門一中胡義松

《新課程地理課堂教學的思考》 歙縣中學呂文英

《地理教學中學生想像力的培養》 歙縣二中汪明鋒

《如何看待地理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和網路的作用》 鳳台一中李 全

《淺談以學生為主體的地理研究性學習教學》 淮南望鋒崗中學廖和喜

《興趣教學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淮南一中朱慶龍

《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淮南市第五中學孫 峰

《合適參照物選擇與「地球運動」教學難點的突破》 亳州三中 劉永志

《新課程改革下對中學地理教學的幾點思考》 利辛縣第一中學謝 堯

《高一地理新課改教學中的困惑和問題》 渦陽三中 王 娟

《談初中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淮北市西園中學孫 凱

《充分運用圖像進行地理教學》 五河縣安淮中學聶 鑫

《中學地理教學的美育的層次》 蚌埠十二中馬 燕

《立足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地理素養》 蚌埠第一中學李雲靜

《讓地理教學生活化》 蚌埠市第二十三中學王海燕

《新理念下培養地理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探索》銅陵市第十三中學戈廣兵

《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體會》 銅陵縣第二中學程納新

《在新課程目標下整合地理課程資源》 銅陵市第十六中學孫大信

《高中地理個性化教學初探》 銅陵縣第二中學程勝來

《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太湖縣徐橋高中 李永清

《將實驗教學引進地理課堂》 宿松縣程集中學周文招

《生活是地理教學中重要的課程資源》 安慶三中張 軍

《檔案袋評價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安徽省太湖中學黃鄭堯

《如何開展問題研究和活動》 桐城中學段煥榮

《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桐城市天城中學汪 宏

《中學地理多媒體教學初探》 滁州市滁州中學 季風勇

《探究性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 滁州市滁州中學 孫 成

《作圖法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研究》 全椒中學 李 君

《新課程實施的理解與體會——豐富地理課堂教學》滁州市第五中學 六振梅

《淺談新課標下地理教學手段的繼承與創新》 肥東縣梁園中學 周義兵

《發揮地理學科優勢 培養學生空間智能》 舒城縣南港中學 沈龍明

《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探討》 蕪湖市第二十六中 吳安寧

《地理新教材中「案例」教學探討》 五河二中劉叢蘭

《在地理社會實踐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懷遠縣龍亢中學 朱 英

《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蕪湖市二十七中學俞 敏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生有效參與的教學策略》 蕪湖八中邱玉啟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探索》 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裘偉東

《如何選編以社會熱點為背景的地理案例》 蚌埠第四中學劉運良

《中學生地理課堂興趣培養》 六安市三十鋪中學 李顯靜

《中學地理信息化教學設計之我見》 馬鞍山市第六中學 張 蕙

《為地理教學注入新活力——初中地理活動初探》 馬鞍山市星光學校 古 莉

《現代信息技術與地理課程整合的認識與實踐》 蕭縣中學常書雲

《讓新課改沐浴和諧之風》 靈璧縣師范學校蘇 洪

《光照圖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探討》 安徽省碭山中學陳國華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發展學生個性淺議》 宿州市埇橋區支河中心校李永春

《關注學生發展優化地理教學》 安徽省青陽中學張 俊

《談地理新教材「活動」的使用》 石台縣崇實中學汪利軍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心得》 貴池區杏花村中學程麗萍

《淺談探究學習在地理新課標教學中的應用》 界首市光武中心學校 李 濤

《借杜朗口「春風」促地理課鮮活》 阜陽四中 徐玉玲

《論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環境教育問題》 穎上縣第四中學 田華利

《巧妙點撥開啟自主學習之門》 界首一中 王 鍵

《評價共同體在學生地理學習評價中的應用》 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學 李 濤

《構建師生互動合作共同成長的綠色課堂》南陵縣何灣鎮中心初中廖必根

《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整合初探》 寧國市梅林初中 朱鐵軍

《新課程地理課堂教學策略淺析》 六安市徐集中學 張碧松

《夯實基礎突出主幹提高能力應對高考》 東至二中侯 俊

《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界首市田營鎮中心學校 閆 斌

《「問題教學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寧國市胡樂初級中學 張 文
自己網路吧~

⑧ 初中地理論文

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會室編著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地理課本中,採用了大量的衛星照片 。例如,第一冊的封面底圖「喜馬拉雅山脈及其周圍地面的衛星照片」、第一冊封底的「地球衛星照片」、第二冊封面底圖「北緯26°附近尼羅河一段河谷及周圍地面的衛星照片」、第三冊封面底圖「太湖流域衛星照片 」、第三冊封底「衛星雲圖照片」、第四冊封面底圖「北京市地區的衛星照片」,等等。課本第一冊「地圖」 一節中,穿插了「繪制地圖的新技術」一段「讀一讀」課文,簡單介紹了遙感技術和衛星照片在繪制地圖方面 的運用。

衛星照片是一種遙感資料,是通過人造地球衛星拍攝的、按一定比例縮小了的圖像,它能比較准確、客觀 、全面反映地表地物的幾何形態信息和電磁波輻射信息。

衛星照片的判讀方法,概括地說可分三種:常規目視判讀、光學增強技術判讀(包括多光譜彩色合成和假 彩色密度分割)和電子計算機圖像自動識別等。光學增強技術判讀和電子計算機圖像自動識別,必須利用一些 光學儀器或電子計算機才能進行,一般中學都不具備這些設備。常規目視判讀則簡單方便,室外和室內都能進 行,用普通的放大鏡即可開展工作。

要掌握常規目視判讀的方法,必須了解目視判讀的標志,國為常規目視判讀就是依據這些標志進行的。目 視判讀的標志主要有:

1.色調和色彩。地物的光譜特徵,通過色調和色彩反映。照片上色調和色彩的差異正是區分各種物體的依 據。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地理課本上採用的幾幅衛星照片,基本上都屬於假彩色合成照片。在假彩色的合成照片 上,一般植物是紅色,城市是藍灰色,水體是藍色(較深部分是黑色),荒地是灰色,砂地為黃色,均和自然 色彩有明顯的區別。在第三冊封底的「衛星雲圖」上,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是雲雨區,白色的 程度越濃,表明雲層越厚,這種雲區下面往往下雨越大。每天晚上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時採用的衛星雲圖,就 和第三冊封底的衛星雲圖一樣。

2.形態標志。進行衛星照片判讀時,地物的形態標志常以它的宏觀影像、地貌特徵、水系特徵和組合圖案 作為識別基礎。

地物的宏觀影像:如第三冊封面底圖「太湖流域衛星照片」上,太湖和太湖以北的長江河段的輪廓;第二 冊封面「北緯26°附近尼羅河一段河谷及其周圍地面的衛星照片」上,尼羅河河谷的形狀;第四冊封面「北京 市地區的衛星照片」上,北京市區輪廓和長城位置,衛星照片上都有良好的顯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