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pk中考同步高效集訓地理篇

pk中考同步高效集訓地理篇

發布時間: 2021-02-23 09:41:57

中考地理生物如何復習得更好是以刷題為主還是看書為

小夥子初2是吧~~這個資料其實沒必要找那麼多的,適當的看看書上的足夠了,我小三門也就是隨便看看,除了歷史不及格 其他的都95以上,很簡單。

㈡ 中考首輪總復習地理同步系列訓練試題卷七非洲亞洲,埃及

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分別是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埃及屬於北非,屬於中東地區大國家。

㈢ 中考地理復習總結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一. 位置優越
1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3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
4 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二. 國土遼闊
1 S=960萬Km2 (世界第三)
2 東南西北四個端點:
東: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相交處。
南:曾母暗沙
西:帕米爾高原
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3 漫長的陸界(2萬多KM),15個陸上鄰國
4 我國的領海和內海: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5 漫長的海岸線及眾多的島嶼
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
6 6個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三、級行政區劃
1、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2、縣(自治區、自治縣、市)
3、鄉(民族鄉、鎮)
4、民族自治
5、34個省級行政區:23個省、 5個自治區、 4個直轄市和2個特區
6、北京是祖國的首都

第三節 眾多的人口
一、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二、人口增長過快及帶來的問題
1、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
(1)、人口基數大
(2)、人口增長快
2、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
(1)人口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
(2)出生率較高
3、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增長快帶來的負擔
三、實行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
1、人口數量的增長要同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承載量相適應
2、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四、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
1、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
2、東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
3、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
1、我國有56個民族,漢族佔92%,其他55個少數民族佔8%
2、獨特的民族風情
3、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和保存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二、民族的分布
1、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1)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
(2)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
2、我國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
3、國家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發展
4、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一、中國的地勢
1、特點:
東低西高
東部:平原、丘陵
西部:山地、高原、盆地
呈三級階梯:
2、影響:
對氣候:
對河流:
對交通:
二、地形復雜多樣
1、五種基本地形齊全:
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 高原、雲貴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2、主要的山脈
(1)山脈的走向
三列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三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
巨大的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六盤山。
西北-東南: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
(2)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
各種走向的山脈把全國分成若乾地形區,山脈常成為地形區的界線。
3、復雜的地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東部主要為平原和丘陵,是農業發達、城鎮集中、經濟繁榮的地區。三、山區面積廣大
1、山地面積:約佔1/3
山區(山地、丘陵、崎嶇的高原):約佔2/3
2、山區發展的優劣勢
優勢:發展旅遊、采礦、農業多種經營;部分水熱條件好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 。
劣勢: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
3、開發利用山區的注意點:
•注意生態環境的建設
•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節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1、我國冬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氣溫相差懸殊
2、我國夏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南北普遍高溫
3、原因:緯度、地形
4、溫度帶的劃分及其分布
(1)劃分標准:活動積溫
(2)溫度帶:
自北向南: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要加上高原氣候區(地高天寒)。
(3)溫度帶的分布:
二、東西干濕的差異
1、我國降水量的地區分布:
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
注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與一月0℃等溫線基本重合,即秦嶺—淮河一線。
2、干濕地區的劃分及其分布:
(1)劃分依據:氣候的濕潤程度(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2)干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我國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面積廣大,主要位於西北部地區。
三、氣候復雜多樣
1、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2、氣候復雜多樣的影響
四、季風氣候顯著
1、季風:
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
2、冬、夏季風的特性
冬季風:寒冷乾燥 (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季風:溫暖濕潤(形成我國的雨季)
3、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1)劃分標准:夏季風能否到達
(2)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3)特徵:
季風區:降水豐富,集中於夏季
非季風區:降水稀少,全年比較乾旱
4、災害性天氣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一、我國的河流
1、內流河與外流河
判斷依據:最終是否流入海洋
2、內流區與外流區
3、主要的河流:
(1)內流河
塔里木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2)外流河——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特徵:
•水量較大,主要靠雨水補給,
•汛期一般出現在夏季
•秦嶺和淮河一線以北的河流冬季結冰,普遍形成枯水期,一些河流甚至斷流。
思考:黃河是否是我國第二大河?
二、我國的湖泊
1、內流湖與外流湖
● 內流湖基本上是鹹水湖
● 外流湖是淡水湖
2、主要的湖泊:
內流湖:青海湖——我國最大的湖
外流湖:五大淡水湖
三、河流湖泊的作用
水資源、灌溉、航運、漁鹽、旅遊等等。
四、京杭運河
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
五、黃河的治理
1、概述:
•源頭
•入海
•上中下游分段
2、黃河的利用:
•上游豐富的水電資源
•黃河水灌溉
3、黃河的治理
•黃河中游的水土治理
•黃河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六、長江的開發——「水能寶庫」「黃金水道」
1、概述:
•源頭
•入海
•上中下游分段
2、「水能寶庫」的開發利用——上游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
3、「黃金水道」的利用
4、重點治理川江和荊江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資源與我們
1、概念:
存在於自然界中,並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
2、分類:
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
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水能
二、我國自然資源數量特徵
資源總量豐富,人均資源不足

第二節 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的利用
土地利用類型:
耕地、林地、草地——農業用地
建設用地——非農業用地
二、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1、優勢:
總量豐富;類型齊全
2、劣勢:
(1)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
(2)土地比例構成不合理: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 耕地、林地少
● 難利用土地多
● 後備土地資源不足
三、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耕地:東部平原及低緩丘陵
林地:山地
草地:西部內陸地區
四、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各類土地資源破壞嚴重:
水土流失、亂佔耕地、土地荒漠化……
2、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第三節 水資源
一、水是寶貴的資源
1、水資源:人類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
2、世界水資源危機的形成
二、我國的水資源問題
1、水資源短缺——我國是一個貧水的國家
(1)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污染、浪費嚴重
2、時空分布不均
(1)原因:季風氣候
(2)時間分布:
春冬少,夏秋多。
(3)空間分布:
南豐北少
三、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途徑
1、興建水庫,解決時間分布不均
2、跨流域調水,解決空間分布不均
四、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一、經濟發展的「先行官」1、現代交通運輸方式:
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
2、交通運輸的重要性
二、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1、交通運輸線——經濟發展的「生命線」2、交通運輸網的分布特點:
東部稠密,西部稀疏
3、我國的鐵路干線:
1)三橫:
京包線-包蘭線;
隴海線-蘭新線;
滬杭線-浙贛線-湘黔線-貴昆線。
2)五縱:
京滬線;
京哈線-京廣線;
京九線;
焦柳線;
寶成線——成昆線。
三、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1、概念
2、類型:
單一交通運輸樞紐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四、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1、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2、鐵路——大宗、笨重、長途運輸。
公路——短途、快速、活物、鮮物。
水運——大宗、笨重、長途運輸。
空運——量少、貴重、急需,以及長途的客運。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一、農業與我們
1、概念
2、農業的重要性
二、農業的地區分布
1、主要表現:
東部與西部的差異
南方與北方的差異
三、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1、決定因素:
(1)自然條件:氣候、地形、土壤…
(2)社會經濟條件
2、揚長避短,因地制宜
四、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1、農業問題:人地矛盾、水土流失、自 然災害、環境污染…2、對策:
(1)建立商品糧基地
(2)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一、工業與我們
1、概念:
2、工業的重要性
二、工業的空間分布
1、特點:沿海、沿河、沿交通線 分布
2、具體分布:
● 鐵路沿線的工業基地;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工業帶;
●長江沿線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沿海的工業區(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三、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北京中關村
2、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
3、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特點:
● 起步較晚,發展迅猛。
4、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特點:
● 大分散、小集中
5、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開發重點的差異:
● 沿海地區: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
● 沿邊地區:貿易導向型的產業
● 內地:與軍工有密切關系的產業

㈣ 中考地理生物用哪些輔導書好

最好的輔導書是課本,沒事晚上睡覺前就翻著課本看一個小時,多看幾遍,先把書上的題目弄懂,讓後可以做五年中考三年模擬,也可以從網上找2011-2012你身邊地區的中考試卷

關於學習方法,結合我的經驗,給你一些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我通過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來激發右腦潛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飛躍。

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系統。

其次,在平時的學習中,課上時間我跟著老師走,不忘做筆記。課下、課余時間,每個時間段要做什麼,我都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具體明確下來,查缺補漏。有了目標學習才有方向、才能靜下心來專心去做、有條不紊的去完成,最終提高學習成績。學習、復習之後我都會有選擇的做一些試題鞏固;考試前做一兩套模擬題,限定時間,按標準的考試來,培養考試心態。

㈤ 中考生物地理怎麼高效快速復習

不是歷來生物和地理都是閉卷的嘛?不會開卷的,好好復習吧...
希望採納。!

㈥ 一本中考訓練方案好還是一本題記好地理生物

  • 首先,學校發的最好。全市統一發的最好。
  • 應該是一本題記好,那要看你自己側重於那內個方面了,你也可以容兩科買不同的書,試驗一下哪個好用。

除了學校發的書之外,一本中考題,萬唯試題研究,教材幫,五年中考三年模擬也都是不錯的選擇。注意看準了教材版本,和你們的教材一樣了再確定選擇什麼。

㈦ 中考地理復慣用什麼輔導書比較好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回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答。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㈧ 地理基礎很一般,刷中考五三有用嗎

當然抄有用,但是你要學會天題目來做,先寫那些,該寫那些要弄清楚。作為過來人我跟你說,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你要學會通過做題來鍛煉思維,題目是死的,思維是活的,只有思維靈活的人才能在千變萬化的題目之中如魚得水。還有要善於總結,通過寫題不斷的強化自己的薄弱之處,完善自己的知識網路,最後祝你中考順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