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初中地理麗江市

初中地理麗江市

發布時間: 2021-02-23 01:57:30

A. 麗江的地理概況

呵呵!!提問高手——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位於東經100.25 北緯 26.86 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其中納西族佔全縣總人口的57.7%。戰國時屬秦國蜀郡。漢屬越郡。三國屬雲南郡。南朝為遂段縣,大約在此時納西族先民遷於此。唐時曾為姚州都督府地,後為吐蕃,南詔地,稱桑川,屬劍川節度。宋為大理善巨郡地,開始建城,忽必烈南征大理,以革囊渡金沙江後曾在此駐兵操練,「阿營」遺址仍在,當時居民已有千餘戶,至元十三年改為麗江路,麗江之名始於此,以依傍於麗江(金沙江古名) 灣而得名。明末已具規模,日漸繁榮,本地土司木氏所營造的宮室非常華美,徐霞客在游記中謂其「宮室之麗,擬於王者」,而麗江府「富冠諸土郡」。《明史雲南土司傳》則言「雲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府城大研之名亦始於明代。以其位於麗江壩子中心,四周青山環繞,形似一巨硯,故名大研(硯)廂。清為麗江府。雍正元年(1723),改土設流,結束木氏土司元代以來的世襲統治。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麗江縣,1961年成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古城北依象眠山,西枕獅子山,南臨文筆山,翠峰如屏。以不築城牆而馳名,因為古代麗東世襲的土司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為「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玉泉水自城東北黑龍潭湧出,沿街分流,走巷穿戶,常年清流,有「戶戶朝陽,家家流水」的高原水城風貌。民居、街道依山傍水,順山就勢,古樸自然,選址建城充分利用了地理環境。街道、庭院遍植花木,素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古城無戶不養花」贊語。路面都以麗江特產彩石板鋪成,溪流之上為石拱橋,小橋臨波,曲經通幽,雨季不泥,旱季無塵。麗江當時的街場是個土圩場,雨季泥濘過膝,乾季風沙遍地。明代土司開挖西河,利用西高於東的地勢,人工控制活動石板,定時引西河水入中河,並沖洗五花石鋪成的街面,保持城市的清潔干凈。到了清代,又開挖東河,把中河水東引入城。這樣,三水入城,穿街過巷,又分為無數小渠,與潭泉相連,形成密如蛛網的水系,布滿金城。才有「家家門前流活水,戶戶垂柳拂屋檐」的景觀。有水就有橋,及單孔、雙孔、三孔及多孔橋共七十餘座。許多石拱大橋都是明代納西族木氏大土司從內地聘來能工巧匠,精心設計營造的,具觀賞價值,也有很高的實用性。麗江城中心為四方街,自古商旅雲集,貿易興盛,也是節日聚會處。城內明清建築鱗次櫛比,均保存完好,有皈依堂、黑龍潭、五鳳樓、得月樓、鎖翠橋、解脫林、木氏土司府和成片的古民居,在我國古代城市建設的瑰寶。木氏土司府仿北京明紫禁城,有三大殿、家廟、萬卷藏書樓等數十個院落和獅子山「御苑」,規模宏大、殿宇壯麗,佔地達40萬平方米。尋常百姓民居,格局式樣均三方一照壁,門多東門,廳廊寬敞,天井大方,門窗雕飾花鳥等圖案,極富文化氣息,體現了納西民族的藝術造詣和審美情趣。有「高原姑蘇」高原「威尼斯」之稱。 1997年12月,麗江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成功,填補了我國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無歷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大研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光滑潔凈的窄窄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人文的小城,明亮的陽光下,總會有步履 緩慢的上了年紀的納西老人悠閑地踱步,他們身著遙遠年代的靛藍色衣服,頭戴紅軍時期的八角帽,哼著一首叫納西凈地的歌曲,吟唱著心中的凈地,對眼前身後獵奇的目光視而不見、不屑一顧. 由於位於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交界地區,麗江境內多山,主要有玉龍雪山和老君山兩大山脈。有金沙江和瀾滄江兩大水系。海拔最高是玉龍雪山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最低點是七河區江邊坡腳金沙江出境處,海拔1219米,形成了寒、溫、熱兼有的立體氣候這里大多數的城鎮均坐落與雲南人稱之壩的一種小山間盆地中,麗江古城則位於麗江壩中部的獅子山南麓
記得採納啊

B. 麗江氣候,地理位置,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的介紹概括點,能精煉點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位於東經100.25 北緯26.86 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其中納西族佔全縣總人口的57.7%。 麗江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氣溫偏低,晝夜溫差也很大。麗江的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在12.6℃~19.8℃,最熱月的平均氣溫為18.1℃~25.7℃,最冷月平均氣溫為4℃~11.7℃,年溫差小,但日溫差較大。年極端最高氣溫25.1度,最低氣溫-27.4度,每年的5—10月為雨季,7、8月特別集中。 麗江春天天氣(3月-5月):氣溫約0℃-20℃,以晴天為主。 麗江夏天天氣(6月-8月):氣溫約10℃-26℃,多雨,早晚較涼,白天戶外直曬較熱,室內涼爽。 麗江秋天天氣(9月-11月):氣溫約5℃-23℃,雨天晴天陰天各佔三分之一。 麗江冬天天氣(12月-2月):氣溫約 -5℃ -15℃,氣溫較低,空氣乾燥。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晴天。 麗江市最具優勢和開發潛力的資源主要有旅遊資源、生物資源和水能資源。 旅遊資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龍雪山和老君山,玉龍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旅遊開發區,景區面積約2.63萬公頃。景區內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個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種珍稀野生動物,被譽為"冰川博物館"和"動植物寶庫"。老君山是"三江並流"的核心景區,總面積842.64平方公里,區內有獨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種類豐富、未遭破壞的動植物群落,分布有種子植物79科167屬280多種,其中很多是珍稀瀕危植物。 一城,即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古城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湖,即瀘沽湖,位於寧蒗縣境內,是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積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達93.5米。瀘沽湖景區已被列為雲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度假區。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沿線景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長江第一灣、虎跳峽和寶山石城。 一文化,即納西東巴文化,包括東巴象形文字、納西古樂、東巴經卷、東巴繪畫、建築藝術及宗教文化等,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一風情,即摩梭風情,生活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著"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習俗。

C. 初一的地理書上的麗江三眼井什麼

「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噴湧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勢高差修建成三級水潭。並對3個水潭的功能與用途進行嚴格區分,並約定俗成,形成古風民俗。

麗江古城中共有大大小小的三眼井5個,即白馬龍潭三眼井、義尚甘澤泉三眼井、光碧巷三眼井、格寶塢三眼井、寄寶塢三眼井。規模比較大的三眼井有三口,分別是馬龍潭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井。其中白馬龍潭三眼井位於麗江古城光義街光碧巷,即古城西南入口處。井畔白馬龍潭寺,建於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咸豐年間毀於兵戰,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現存寺門、大殿、左廂房等建築,規模布局依舊。白馬龍潭寺曾是當年麗江文人雅士吟詩作賦的場所,現寺內鑲嵌有11首納西詩人所撰刻的詩碑。白馬龍潭三眼井可謂麗江最「人文」的三眼井。石榴井和溢璨泉分別位於七一街八一上段和密士巷,皆屬麗江古城內繁華路段,純朴的納西人在井邊放一小碗供路人飲用,井水清冽甘甜,可稱之為麗江最「知名」的兩大三眼井。沿五一街主街直走,過石拱門穿過文明巷過兩個十字路口,遇一開闊休閑花園,拾階而下,即可看到古城內最大的三眼井——甘澤泉。泉邊長有一棵百年老樹,名曰古滇楸樹,井上方立有志碑,大如照壁,貌似屏風,上方書「甘澤泉」三個大字,兩邊刻有一副工整的對子,右為「山下出泉流不息」,左是「山中有水養無窮」。甘澤泉不愧是古城最大的三眼井,三疊泉水順勢而下後積一大水潭,潭內有魚,常有人垂釣於此,甘澤泉與旁邊的東河一同灌溉著泉邊的廣茂農田,待向日葵和油菜花花開之際,構成一幅古城內難得的田園山水畫。古城內茶館用水多取自於甘澤泉,曾有富商欲出巨資收購甘澤泉為礦泉水水源地,被當地村民嚴辭拒絕。因甘澤泉位於古城東郊文林巷,此處遊人罕至,因此也是最不知名最清幽的三眼井。

D. 初中地理(傣家竹樓)

1,斜度大;因為降雨量大且頻率大,能及時排雨.
2.里地面高,因為降雨多,所以地面常處於潮濕狀態,避免受潮

E. 如何熟記初中地理的地名

地理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科目,就算你不喜歡他的話,你學會了還是可以會看地圖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想去哪裡與旅遊呢,都是可以看地圖的,看看還有多遠等等.其次呢,地里實際上是最好學的一項科目,因為人腦對圖像的記憶要比文字好的多了.那麼怎麼學好初中地理呢?

有的時候呢,記住一個地理的位置,不要想他和哪些地理區域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只需要看圖,你只要知道他大概長什麼樣子,在圖上的哪個位置上就可以了.

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第二點呢,就是需要學會用地圖,因為地圖又是地理學科當中的工具,又是在生活當中能夠用到的,所以通過分析圖的話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地理特徵,原理還有成型的原因.要學會讀各種的地圖,而且首先要記住基本的地圖長什麼樣子,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的就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重要分布.

上面所介紹的這兩點都是怎麼學好初中地理最基礎的內容.希望同學們把最基礎的內容都學會了,那麼後邊兒的提分兒也就上去了.

F. 麗江的地理位置

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市境西北接迪慶州,西連怒江州,西南界大理州,東南臨楚內雄州,東鄰四容川省攀枝花市,東北通四川省涼山州。地處橫斷山脈北段向雲貴高原過渡帶,有聞名的玉龍雪山,並有瀘沽湖、程海等湖泊,金沙江流經市境。

全市總面積2.0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8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比例超過五成。麗江是古代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即倉廩集散之地。1986年國務院將麗江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6)初中地理麗江市擴展閱讀:

麗江處於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的銜接地段。麗江兼有兩種高原地形特徵,地貌多樣,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觀,氣候變化顯著。

麗江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古城坐落在麗江壩中部,海拔2400餘米。附近有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有虎跳峽。

由於高原地形,麗江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屬亞熱帶高原型氣候(柯本Cwb)。氣候特點為:冬無嚴寒、晴朗,夏無酷暑、潮濕、相當陰沉。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0℃,最熱月(6月)平均氣溫18.4℃。

G. 大理 麗江地理概況

位於我國西南的雲南省,地勢高地懸殊、屬喀斯特地形吧,有熱帶風光、且居住著很多的少數民族,文化古跡也很多…

H. 地理答案 分析麗江市山地面積廣大的原因

麗江市,雲南省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市回區中心位於東經100°25'北緯答26°86',海拔高度為2418米。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24476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麗江古城區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

麗江自古以來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麗江有建於南宋的麗江古城,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I. 分析麗江的自然地理特徵

麗江市抄,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東經100.25,北緯26.86 ,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20多萬人。
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其中納西族占古城區及玉龍縣(即原麗江縣)總人口的57.7%。並且著有「國中貴原,雲中麗江。」

J. 麗江在地理上屬於東南西北哪個方向

麗江,雲南省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 。市區中心位於東經100°25',北緯26°86',總面積2.06萬平方公里,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截至2015年,麗江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5萬人。2016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0.179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4186元。

(10)初中地理麗江市擴展閱讀:

麗江的地理環境:

1、地形地貌

麗江市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最高點玉龍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點華坪縣石龍壩鄉塘壩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龍山以西為橫斷山脈切割山地峽谷區的高山峽谷亞區,山高谷深,山勢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間。

2、氣候

麗江市屬低緯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海拔高差懸殊大,從南亞熱帶至高寒帶氣候均有分布,四季變化不大,干濕季節分明,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較多,年溫差小而晝夜溫差大,兼具有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特徵。

3、水文

麗江市境內河流分屬兩大流域、三大水系,即長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和雅礱江水系、瀾滄江流域的黑惠江水系。其中,長江流域面積2079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8%;瀾滄江流域面積42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麗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