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學科基地建設方案
① 學科基地建設,學科基地作用的發揮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一、積抄極配合,及時申襲報。靖遠縣教育局自接到白銀市普通高中學科基地建設文件起,就及時召開了由教育局相關領導和四所高中校長參加的聯席專題會議,明確了學科基地建設的指導思想、職能任務和保障措施,全方位的分析了我縣四所高中的強勢學科之所在,確定了強勢學科和申報學校,積極組織完成了申報工作。
二、督促指導,迎接評估。3月份,局主管領導及教育股、教研室有關成員對申報學校的有關硬體和建設進行了系統檢查,令其添缺補漏,直至基本完善。又熱情配合基地
建設專業指導小組專家對申報學校及其基地進行了調研評估。
三、劃撥經費,兌現承諾。4月份,我縣一中被確立為白銀市普通高中語文學科基地,二中被確立為白銀市普通高中生物學科基地,並同時掛牌。教育局立即兌現承諾,劃撥給了這兩個基地活動經費各2萬元。同時也調查了解了一中、二中對基地的投入情況和這一工作展開後所存在的空難。
② 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基本要求
對於老師來說,有以下的內容可供參考:
初中地理課程要求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一、新授課
新授課是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把握教學重難點,充分採用師生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科學學習方法,樹立科學態度。
1.恰當導入
新課引入通常可由與新課密切相關的情景及多種形式(如講故事、圖片觀察和資料分析、提出問題、復習舊知識等),使舊課與新課、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產生聯系,有激發學習興趣作用。
2.力求精煉
教師在問題的引入之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突出重點。一是內容要精煉,二是不要滿堂灌。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安排要講的內容。學生通過看書或是合作學習可以弄清楚的知識,教師均可不講。要讓學生動起來,提倡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成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學生討論交流要有序可控;涉及到地理原理和比較抽象的知識要結合實際,在講解中要恰當設計有質量的問題。
3.指導讀圖
通常每一堂課都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地圖和有關地理資料的分析和處理,既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及相關學科間的知識聯系的教學,又要重視讀圖填圖、地圖繪制、地理觀察、地理統計與計算技能的培養。做到「知能結合」、「講練結合」。
4.教具運用
從教學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恰當運用地圖和直觀教具,獲得感性知識,加強對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有條件的學校應合理使用電教設備和多媒體進行教學。
5.總結歸納,
根據教材內容可分別由教師、學生或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理清脈絡,畫龍點睛。要使學生理清概念、原理,抓住知識的實質與內涵。
6.板書設計
每節課均要有板書,力求圖文並茂,布局合理,美觀工整,體現重點與難點,要有恰當的板圖等。
7. 鞏固訓練,
通常在新授課中安排兩組相關練習,一組是教材中的課後復習題,另一組是課堂練習。通過練習,使學生能對基本題型,歸納出解題思路、抓住解題要領、明確解題的思維方法,以點帶面、總結規律,進而熟悉、掌握所學內容。
二、復習課
復習課是指新課進行到一定時段(節、章、單元)後,要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加強知識的縱橫聯系,提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1.知識梳理與整合。
根據復習目標,合理設計復習提綱,可把有關知識點列出來,分清難點、重點、次重點,引領學生或是由學生自主梳理、歸納整理、分析類比,使知識條理化、網路化、系統化
2.復習方法要得當
一般可採取歸納比較的方法,抓住地理事物之間的特徵和內在聯系及差異,把知識點進行重組、歸類,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對比,還可用專題、歸納、總結性的方法。同時,應有適當的板書。
3.試題類型要精煉
練習題要體現知識的系統性、知識點的多樣性、基礎性。反饋練習時,關注學生基本知識(概念、原理等)的理解和鞏固。重點知識可採取變式訓練,舉一反三,保證課堂復習效果。易誤區的知識需強調。
三、講評課
講評課是在學生作業或檢測後根據學生知識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講評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在夯實知識、方法的基礎上,要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所歸納的知識去解決新的問題。因此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試卷統與計分析
要做好考點分布的統計、考查類型的統計、考試結果的統計,錯誤率的統計;要分析試卷的內容、結構和答案;要分析錯誤原因等。
2.知識聯系和加深
在講評時應有意識地把與試題有聯系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識網路,同時應針對某些知識點進行適當的拓寬和加深,以達到運用教材中的原理和思維解決較為復雜的地理現象的目的。要注重滲透試題變形、重組、分解和組合的出題思想,可適當地對原題進行加一點、減一點或換一點進行分析處理。
3.置疑引導促思考
講評課要避免對答案」或「一言堂」式的教學。可引導學生自主糾錯、探求正確的解題方法。講評貴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讓學生主動釋疑,以達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4.錯題類型要糾因
在分析錯題原因的基礎上,要分析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加強思維方法指導。要及時補充、完善答題內容。要教會學生審題,如對關鍵字眼、隱含條件如何分析。要學生認真總結,吸取教訓,培養良好的答題心理素質。從分析常出錯試題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分析問題數據要作為下一次備課的參考資料。
③ 初中地理教學思路怎麼寫
以下是初中地理教學思路
1.1情景體驗法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地理教學質量的保障,因此,教師應重視結合具體的地理教學內容,創設體驗情境與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至課堂教學中,使其獲得親身實踐的體驗與感受,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教師在體驗式地理教學中可以融入適當的角色扮演,由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促使學生積極的體驗與思考相關的地理問題。通過讓學生融入至學習角色中,使其收獲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其次,區域性強是地理學科的主要特點,各個區域在自然景觀、風土人情與文化背景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為了讓學生對於各個區域有更為直觀的感受,教師可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的情境,讓其有深入其境的感覺,促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收獲快樂。
1.2社會實踐體驗法
教師除了要重視開展課堂之內的地理教學,還應重視引導學生參加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深化學生對於生活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之餘,可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對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對於各個地區的自然景色、經濟建設、生活方式以及工農業發展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同時,還會深化對家鄉的了解與熱愛,從而內心湧起建設建設家鄉的信念。其次,為了提升學生體驗探究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精神,教師在課余時間可引領學生開展社會調查訪問活動,從而推動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保障體驗式學習的順利開展。
1.3動手操作體驗法
開展初中地理體驗式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具體的地理知識,合理地選用操作內容與設置操作程序,確保在動手操作中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不會存在任何威脅學生安全的隱患。
④ 初中地理學科的特點是什麼
記憶量大,綜合性強!如果 您對這個回答滿意,請點擊回答內容右下方的「…」,再點擊「採納」。多謝了!
⑤ 如何制定一個初中地理背書的方案
多背圖,以數學中「數型結合」方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