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初中地理復習ppt課件

初中地理復習ppt課件

發布時間: 2021-02-22 19:02:25

初中地理總復習資料(人教版)

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

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4、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准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區:乾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溫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
4、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亞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東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於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佛教:由古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基督教:流行於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
10、說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聚落名稱。

第六章:世界地區的發展差異

1、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國家。

能舉例說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發展水平的差異。
2、聯合國由中、法、俄、英、美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網址http://bbs.pep.com.cn/thread-338601-1-3.html

❷ 初中地理課件推薦

網路輸入需要課件名稱、空格、ppt

❸ 初中生物和地理總復習的課件

蘇教版初二生物上冊復習資料
初二上冊 復習資料
第十四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生物的無性生殖
1、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2、常見的無性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營養生殖
(1)出芽生殖——由母體在一定部位生出芽體的生殖方式,是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常見的出芽生殖生物:酵母菌、水螅
(2)營養生殖——由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根、莖、葉)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常見的營養生殖方式:嫁接、扦插、壓條
營養生殖的優點:保持植物親本的優良性狀,加快生殖速度
3、無性生殖的應用
(1) 嫁接——把一株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它們癒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嫁接還分為芽接和枝接。
接上去的芽或枝條叫做接穗。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芽接是用芽做接穗,枝接是用枝做接穗。
提高嫁接植物的成活率: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嫁接後能否成活,決定於接穗和砧木間的癒合情況,以及二者的相互關系。親緣關系越近,成活率越大。
嫁接的優點:通過嫁接可以改良植物的品質,保存親代的優良性狀。
(2)植物組織培養——將植物的器官、組織或細胞等在無菌的條件下,培養在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和植物激素的培養基上,使它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
組織培養的優點:增殖率高,成活率高。能全年生產,防止病毒侵害
二、植物的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產生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1)生殖過程:
傳粉——雄蕊花葯中的花粉通過不同的途徑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傳粉又分為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
受精——植物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
(2)受精的過程:(識圖P9頁,圖14-7)
(3)有性生殖意義:後代具有親本的遺傳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變異性。
子房 子房壁 果皮 果實
胚珠 珠被 種皮 種子
受精卵 胚
受精極核 胚乳

2、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識圖P10頁,圖14-8)
三、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1)家蠶通過有性生殖產生後代,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屬於完全變態發育。
(2)家蠶的發育過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3)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的發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發育。
(4)其他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蜜蜂、蠅、蚊、螞蟻等昆蟲。
2、蝗蟲的生殖與發育
(1)蝗蟲的發育過程:卵→幼蟲→成蟲,屬於不完全變態發育
(2)不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經過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非常相似,生活習性也幾乎一致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發育。
(3)其他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蟋蟀、螻蛄、螳螂等
3、消滅害蟲的最佳時節:幼蟲期,此時害蟲食量大,行動緩慢,活動范圍小,抵抗能力差,容易被消滅
四、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青蛙:脊椎動物,雌雄異體,體外受精,卵生,受精過程離不開水。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腮 皮膚、肺
尾 有 無

生活環境 水中 淺水及濕潤
的陸地上
(1)蛙的生殖過程:求偶→抱對→雌蛙排卵、雄蛙排精→受精卵
(2)蛙的發育過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屬變態發育過程
(3)比較蝌蚪與成蛙的不同處(右圖)
2、兩棲動物主要特徵——變態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大多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少數種類成體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膚有輔助呼吸的作用;心臟有二心房一心室;體溫不穩定。
(1)變態發育: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及生活習性等方面有顯著不同的發育過程叫做變態發育。
(2)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兩棲動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進行,幼體生活在水中,生殖、發育過程離不開水,因而它們的生活范圍有到一定的限制。要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水域環境。
(3)其他兩棲動物:蟾蜍、蠑螈、大鯢
五、鳥的生殖和發育
1、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1)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築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
(2)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
(3)受精卵在雌鳥體內開始發育,鳥卵產出後,由於外界溫度降低胚胎停止發育。
(4)雞卵的結構:①卵殼:上面有氣孔,能進行氣體交換,保護內部結構.②卵殼膜:保護卵、卵黃。③卵白: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供胚胎發育需要。④卵黃: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養料。⑤胚盤:受精卵的胚盤將來可發育成雛雞。⑥卵黃膜:保護卵黃。⑦氣室: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⑧卵帶:固定卵黃。
2、早成鳥與晚成鳥:
(1)早成鳥:雞、鴨、鵝、大雁
(2)晚成鳥:家鴿、燕子、麻雀
第十五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遺傳——親代生物生殖與其相似的子代的現象。遺傳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2、細胞核是遺傳信息的中心(識圖P29頁,圖15-2)
(1)染色體存在於細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基因位於DNA上。
(2)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於成對的染色體上。如人的體細胞中23對染色體就包含46個DNA分子,含有數萬對基因,決定著人體可遺傳的性狀。
3、每一種生物的體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是一定的,一般成對出現。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生物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非常重要。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會引起變異。
4、染色體主要是由蛋白質和DNA(脫氧核糖核酸)組成的。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分子構成雙螺旋結構。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效應的片段。
二、人的性狀和遺傳
1、性狀——生物體所有特徵的總和,包括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徵、行為方式等
(1)遺傳性狀——可以遺傳的形態特徵(外貌)和生理特徵(血型)
(2)相對性狀——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家兔毛的黑色與白色、人的雙眼皮與單眼皮等)
2、基因控制性狀
(1)基因——遺傳物質中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2)基因型——指與生物體被研究的性狀有關的基因組成。(例如,DD,Dd,dd)
(3)表現型——可以觀察到的個體性狀,是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的表現類型。
(4) 判定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5)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6) 基因的表達:①一對顯性基因(DD)——表現型為顯性性狀
②一對隱性基因(dd)——表現型為隱性性狀
③一個顯性基因一個隱性基因(Dd)——表現型為顯性形狀
(7)表現型相同的個體,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個體,表現型一定相同。
(8)雜交——兩個遺傳性(或基因型)不同的個體交配。
三、人的性別遺傳
1、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
(1)男性:22對常染色體+XY染色體(一對性染色體)。
形成的精子有二種:22條常染色體+X染色體,22條常染色體+Y染色體
(2)女性:22對常染色體+XX染色體(一對性染色體)。
形成的卵子有一種:22條常染色體+X染色體。
2.生男生女機會均等(識圖P37頁,圖15-10)
四、遺傳病和優生優育
1、遺傳病——由遺傳物質發成改變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能夠遺傳給後代。
2、常見的遺傳病:色盲、先天智力障礙、血友病、先天性聾啞、白化病等
3、近親結婚後代易患遺傳病:基因來自共同祖先,夫妻兩攜帶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
(1)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的傳遞
人:父方(23對染色體) 母方(23對染色體)
精子(23條染色體) 卵子(23條染色體)
受精卵(23對染色體)
染色體所攜帶的遺傳信息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子女。若父母雙方原來攜帶的致病基因為隱性基因,基因型為一個顯性基因一個隱性基因,父母雙方都不表達。如果兩個隱性在受精卵中組合,後代就患遺傳病。
(2)有血緣關系的後代之間婚配生育,其後代出現遺傳病
如: Aa × Aa
(正常) (正常)
A a A a

後代: AA Aa Aa aa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4、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等近親關系的人結婚
5、優生優育的措施:禁止近親結婚、提倡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
五、生物的變異
1、變異——親代與子代之間出現的不同性狀。(有性生殖)變異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
(1)可遺傳的變異: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性狀變異(可遺傳給後代)
(2)不遺傳的變異:因環境條件的改變所引起的性狀變異,(不可遺傳給後代)
2、遺傳變異的三種來源:
(1)基因重組:雜交產生的後代,由於基因重組可能出現新的基因型,並可遺傳給其後代。
(2)染色體變異: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3)基因突變:基因結構的改變。發生於生殖細胞中的突變可以遺傳給後代。
3、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1)人工選擇培育:如選擇培育高產奶牛。(2)雜交:如培育高產抗倒伏小麥。(3)誘導基因突變:如培育太空椒。(4)誘導染色體變異:如培育無籽西瓜。

第十六章 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1、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飛行、游泳、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滑翔等
2、動物運動的重要性:(1)動物通過運動適應環境,提高了適應環境的能力。(2)動物通過運動能迅速遷移到更為適宜的棲息地和生殖場所,有利於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3、動物的運動器官:多細胞動物依靠特有的運動器官進行運動。單細胞動物也有運動結構。
(1)魚——鰭;昆蟲——翅;爬行動物——四肢;草履蟲——纖毛;變形蟲——偽足
(2)螞蟻運動時,一般以一側的前足、後足和另一側的中足為一組,進行交替運動
4、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骨、骨連接、骨骼肌
人和脊椎動物全身的骨和骨連接構成骨骼。骨骼是動物體形的基礎,為肌肉提供附著點。
骨連接是骨與骨之間的連接結構。肌肉是運動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5、產生運動:在神經的支配下,肌肉收縮或舒張,牽拉附著的骨,以可動的骨連接為樞紐,產生運動。
6、曲肘運動:肱二頭肌收縮,同時肱三頭肌等要舒張
伸肘運動:肱二頭肌舒張,同時肱三頭肌等要收縮
7、人和肌肉收縮和舒張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
8、運動能量的來源:食物→消化→吸收→細胞→呼吸→熱能+ATP
ATP釋放,能量轉化為:動能(運動)、光能(螢火蟲發光)、電能(電魚放電)
第十七章 動物的行為
1、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覓食行為、防禦行為、生殖行為、社群行為
覓食行為——通過獨特的方式取得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為。
防禦行為——維持個體的生存和種群的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為——使子代數量增加,有利於種群的繁衍。
遷徙行為——隨季節變化而變更棲息場所。
社群行為——同種生物個體之間除生殖以外的各種聯系的行為。
動物的行為是對復雜多變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具有社群行為的動物,群體內的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
2、先天性行為——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
後天性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積累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動物通過後天的學習,能大大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大腦皮層越發達,學習能力越強)
3、動物行為的產生是動物對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應。
4、動物的行為主要受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控制。
5、動物的行為也和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激素有關。
6、動物越高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適應各種生活環境的能力也越強。
第十八章 疾病與免疫
1、傳染病——由病原體(病菌、病毒、寄生蟲)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2、傳染病的特點:(1)傳染性、(2)流行性、地方性和季節性(3)有病原體(4)有免疫性
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主要:空氣傳播、水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
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未患過麻疹的人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4、常見的傳染病:
按照轉播途徑的不同可劃分為: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
根據致病的病原體進行分類為:細菌性傳染病、病毒性傳染病、寄生蟲性傳染病
5、愛滋病的三個主要傳播途徑: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
6、預防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7、傳染病在發病前就有傳染性。發病初期,傳染性最強。針對不同的傳染病應採取不同的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對傳染病病人盡可能作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8、心血管疾病——由心臟和血管病變引起的疾病。
9、冠狀動脈的功能:給心臟肌肉細胞運送氧氣和養料,同時運走代謝廢物
10、冠心病——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導致心臟的肌肉缺血。主要症狀是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11、心絞痛:心臟的肌肉暫時性缺血,出現胸悶、心前區疼痛
12、心肌梗死:冠狀動脈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心肌梗死
13、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吸煙等
14、癌症——人體上皮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15、在城市中,排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肺癌;在農村中,排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胃癌;在青少年和兒童中排第一位的惡性腫瘤是白血病。
16、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17、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外科療法(手術切除腫瘤)、化學療法(使用抗癌葯物)、放射療法(射線)
18、人體的三道防線:(1)皮膚和黏膜及其分泌物(2)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巨嗜細胞和白細胞等) (3)免疫器官(脾、扁桃體和淋巴結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
19、抗原——能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並與相應抗體結合的物質。(病毒、異型紅細胞、異體組織)
20、抗體——當病原體進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產生的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
21、免疫——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依靠這種功能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抗原物質,維持內部環境穩定。22、免疫的分類: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1)特異性免疫——人在出生後,受到病原體的作用,通過與病原體做斗爭而獲得的一種免疫力。
(2)非特異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不只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
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吞噬細胞、溶菌酶、人體三道屏障 自動免疫 被動免疫
自然的 人工的 自然的 人工的
患傳染病或隱性感染後獲得的免疫力 接種疫苗、菌苗、類毒素 通過胎盤、哺乳傳給嬰兒 注射抗毒素、抗菌血清等
23、計劃免疫——有計劃進行的預防接種。
24、四苗免疫——卡介苗(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疫苗(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百白破三聯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麻疹疫苗(麻疹)
25、4月25日——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第十九章 珍愛生命
1、毒品——鴉片、嗎啡、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前三種都由罌粟提煉得到)
2、安全用葯:分清處方葯(R)與非處方葯(OTC)。在醫生指導下,才能長期服用非處方葯。
3、人工呼吸:①把被救者放在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的場所②使被救者呼吸道通暢:解開衣領,使病人仰卧,頭後仰③用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進行吹氣。每分鍾15~20次④觀察反應。
4、心臟復甦術:①使病人仰卧,頭後仰,腰帶放鬆②按人工呼吸的具體步驟准備好。③擠壓心臟④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4~5次心臟擠壓,反復做⑤觀察反應
5、健康新概念: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道德健康
6、影響健康的因素:①生物遺傳因素 ②環境因素(自然環境、心理環境、社會環境)
③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④醫療衛生服務因素
7、吸毒成癮原因:(簡答)人腦中可分泌類嗎啡肽等物質,用於調節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毒品進入人體後,外來的嗎啡肽抑制人體類嗎啡肽的正常分泌,最終導致人體類嗎啡肽停止分泌。一旦毒品停止供應,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就會出現混亂,必須要及時補充嗎啡肽才能緩解。因此,吸毒會成癮。
一些醫用葯物,如杜冷丁等,如果濫用也會出現成癮症狀,原因和吸毒成癮是一樣的。
8、酗酒對健康的危害:(論述)酒精對人體多個器官的傷害,酒精引發基因突變
9、吸煙的危害:(論述)對吸煙者身體的危害,被動吸煙受害,引發基因突變,引發火災,浪費
10、毒品的危害:(論述)對人體有極強的破壞力,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11、分析討論:某社區的吳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樓群中有幾個吸毒者,卻視而不見。他說:「這不關我的事,我管他幹嘛!」但過了一段時間,他痛苦地發現,自己上中學的兒子成了毒品的俘虜。而且兒子的身體從以前的「體健如牛」逐漸變成「骨瘦如柴。」(摘自「新華網」)
(1)別人吸毒,真的不關我們的事嗎?為什麼?
(2)如果發現有人吸毒、販毒,你怎麼辦?
(3)我們在交友、選擇活動場所時應注意什麼?為什麼青少年容易成為吸毒、販毒者的目標?
(4)在短短的兩年中,他兒子的身體為什麼從「體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5)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毒品?

❹ 下載初中地理、生物總復習的課件PPT的網址是什麼,無毒。速度。

中學學科網

❺ 初中地理復習課教案

想要一份初中畢業班地理復習課教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