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湖泊作用高中地理

湖泊作用高中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22 17:52:12

❶ 湖泊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湖泊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湖泊能夠調節河川徑流、發展灌溉、提供工業和飲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溝通航運,並且還有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以及開發礦產等多種功能,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湖泊及其流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

(一)提供水源:濕地常常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濕地,如泥炭沼澤森林可以成為淺水水井的水源;
(二)補充地下水:我們平時所用的水有很多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而濕地可以為地下蓄水層補充水源.從濕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濕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三)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四)保護堤岸,防風:濕地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濕地植被可以抵禦海浪、台風和風暴的沖擊力,防止對海岸的侵蝕,同時它們的根系可以固定、穩定堤岸和海岸,保護沿海工農業生產.如果沒有濕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會遭到海浪的破壞.(五)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濕地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此外,一些濕地植物像蘆葦、水湖蓮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再現實生活中,不少濕地可以用做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地,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六)保留營養物質:流水流經濕地時,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被濕地植被吸收,或者積累在濕地泥層之中,凈化了下游水源.濕地中的營養物質養育了魚蝦、樹林、野生動物和濕地農作物.(七)防止鹽水入侵:沼澤、河流、小溪等濕地向外流出的淡水限制了海水的回灌,延安植被也有助於防止潮水流入河流.但是如果過多抽取或排干濕地,破壞植被,淡水流量就會減少,海水可大量入侵河流,減少了人們生活、工農業生產及生態系統的淡水供應.(八)提供可利用的資源:濕地可以給我們多種多樣的產物,包括木材、葯材、動物皮革、肉蛋、魚蝦、牧草、水果、蘆葦等,還可以提供水電、泥炭薪柴等多種能源利用.(九)保持小氣候:濕地可以影響小氣候.濕地水份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十)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濕地是鳥類、魚類、兩棲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徒、越冬的場所,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瀕危物種。

❷ 湖泊對河流的影響 地理問題

湖泊是調節河流水量的重要因素,位於河流源頭和上游的湖泊起到保證河流水量的作用內;位於容河流中下游的河流在汛期可以蓄水分洪,在旱季可以補充河流水量。失去了湖泊的調節,河流的流量變化將加大,甚至能變成季節性河流。

❸ 湖泊的性質河流的類型高中地理

1.外流區和內流區
直接或間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不流人海洋,流人內陸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內流河。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徵:以秦嶺一淮河一線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徵差別明顯: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汛期較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北方除黑龍江等少數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節變化規汛期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長,植物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氣溫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內流河及其水文特徵:我國內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內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徵與季節密切相關。
2.長江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全長6300千米,流經青、川、渝、藏、滇、鄂、湘、贛、皖、蘇、滬等門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從格拉丹東雪峰至湖北宜昌為長江上游,峽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是其水文特徵,聞名的長江三峽(雷塘峽、巫峽、西陵峽)就位於長江上游;從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這一段長江河道彎曲,湖泊多,支流多;從湖口以下到長江口為下游,這一段支流少,江闊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響,水位定時漲落。長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西航運大動脈,長江航線具有運量大。投資省、成本低等優點,長江水能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葛洲壩水利樞紐是長江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是目前我國發電能力最大的水電站;舉世注目的三峽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到2009年建成將安裝70萬千瓦的發電機26台,年發電量846億千瓦時,比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還大40%。將原來只能通航到重慶的船隻從1000噸提高到5000噸。使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在我國經濟建設中更加發揮其重要作用。
3.黃河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發源於西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等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從巴顏喀拉山的北麓至內蒙古河口鎮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緩慢;青海省東部的甘肅段,峽谷多,水變渾,水量增大;青銅峽以東的定蒙段,水流平穩,水量變少。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為中游,先後接納了汾、渭等數十條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為下游,流經平原,河寬水緩,泥沙沉積成為「地上河」。黃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壩阻塞水流的凌汛現象,解放前幾乎年年因凌訊決堤而泛濫成災。治黃的關鍵是泥沙問題。
4.湖泊
我國的湖泊眾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個,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鄙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的太湖和洪澤湖、安徽的巢湖。位於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鹹水湖。位於西藏中部的納木錯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也是我國最高的湖泊。更多的高中地理學習資料請看 http://www.dilifu.com

❹ 高中地理河流和湖泊

塔里木河位抄於西部非季風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較少,河水補給來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流量與氣溫變化一致,夏季氣溫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水水位高;冬季氣溫低於0度,沒有融水,河流斷流。
松花江、怒江、淮河都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團控制,降水豐富,河水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

❺ 湖泊的性質是什麼高中地理

湖泊水屬於地表水,湖泊水有淡水湖泊水和鹹水湖泊水,一般外流湖屬於淡水湖泊水,內流湖屬於鹹水湖泊水。
地下水一般都是淡水。沿海地區如果海水入侵會導致地下水鹽度升高。

❻ 湖泊功能衰退是什麼意思 高二地理

1、區域地理試來題一般多運用有自注記的經緯網地圖、部分政區圖、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記(如湖泊、河流等)地圖、地理圖表、資料、文字說明等為「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設問,提出選擇和問答的相應要求,所以書本上的一些局部地圖會是前期復習的考試點,要先定位再分析,學會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也是區域地理中答題比較常用的答案)2、試題以地圖、示意圖、圖表、資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氣象、資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內容,也有政區、人口、城市、農業、農產品、工業、工業品、環境與環境問題、區域開發與發展等人文方面的內容,總而言之,就是給你一地圖讓你分析此地發展優勢,一般是地理位置》交通,地區》資源,政策》人為,3、地域優勢+人造優勢來答題,一般老師會給答題模板的(就是政策基礎設施勞動力等等一些)

❼ 高中地理湖泊的成因

文/鍾詩賀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由於地殼變動,地面上出現深大谷地,積水之後回形成湖泊叫做答構造湖;冰川的刨蝕,使地面上出現窪地,積水成湖叫做冰蝕湖;冰川末端融化後,冰川攜帶的岩塊、泥沙堆積成一條堤壩,堤壩之上水流蓄積形成的湖泊叫做冰磧湖;過去的海灣演變成的湖泊;火山噴發時,岩漿流入河道,冷卻凝固後會形成截斷河流的攔水壩,壩的上方蓄水成湖,這種湖叫火山堰塞湖;火山口積水形成的湖泊,叫火口湖。

世界上著名湖泊的類型

1.構造湖:地殼變動,斷層、褶曲、地震作用形成的湖泊。

如:貝加爾湖、坦干伊喀湖、青海、巢湖、裏海、大鹽湖……。

2.火山湖: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湖泊,如

①火口湖:東北長白山的天池、紐西蘭的陶波湖。

②堰塞湖:火山熔岩堵住流水而成的湖:如鏡泊湖。

3.山崩湖:因山崩的崩積物堵塞河谷而成的湖泊。

4.冰蝕湖:因冰河作用而成的湖泊。

①冰斗湖—博格多山區的天池—漏斗狀。

②槽湖—瑞士的蘇黎世湖—長條狀。

③冰蝕湖—北美五大湖、芬蘭千湖國—不規則狀。

④冰磧湖—俄羅斯阿尼加湖、拉多加湖—不規則狀。

5.河成湖:如牛軛湖。

6.海成湖;如潟湖。如:台灣高雄港

7.人工湖;如亞斯文大壩、三峽大壩的淹沒湖區。

❽ 高中地理:湖泊的生態、經濟意義

1調節地區氣候,帶來收入(漁業,旅遊業)3,參加大自然的循環,保持生態平衡。湖泊不僅具有大量淡水資源、農產品、水產品和礦產等多種資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環境效益,在調節氣候、控制土壤侵蝕、調蓄洪水、促淤造陸、降解污染物、美化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湖泊生態系統具有超強的服務功能,它能夠為經濟系統提供四種服務:第一,從傳統的資源經濟學觀點來看,湖泊是經濟系統中原材料輸入的來源,如農產品、水產品和礦產等多種資源;第二,湖泊生態系統中的一些成分為維持生命系統提供了必要的服務,包括地表水的蓄積、控制土壤侵蝕、洪水控制、調節氣候等;第三,湖泊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舒適性服務,包括娛樂機會、野生生物觀賞、美景所帶來的愉悅感,以及其他一些與環境使用沒有直接聯系的服務,如文化、信仰的需要;第四,湖泊生態系統還能夠分解、轉移、容納經濟活動的副產品,即所產生的殘留物、污染物。
供給水源調節徑流。
凈化水質,具有減少環境污染的作用,當水體進湖泊時因水生植物的阻擋作用,緩慢的水體有利於沉積物的沉積,從而有助於與沉積物結合在一起的污染物儲存、轉化。許多植物如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富集重金屬的濃度比周圍水體高出10萬倍以上,水浮蓮、香蒲和蘆葦都已被成功地用來處理污水。湖泊中的蘆葦對水體中污染物質的吸收、代謝、分解、積累和減輕水體富營養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對大腸桿菌、酚、氯化物、有機氯、重金屬鹽類懸浮物等的凈化作用尤為明顯。
維持生物多樣性。
調節氣候。濕地調節氣候功能包括通過濕地及濕地植物的水分循環和大氣組分的改變,調節局部地區的溫度、濕度和降水狀況,調節區域內的風、溫度、濕度等氣候要素,從而減輕乾旱、風沙、凍災、土壤沙化過程,防止土壤養分流失,改善土壤狀況。水體的調節作用,縮小了年較差和晝夜溫差。蘆葦濕地能夠大大緩解濕地排放溫室氣體對環境的破壞,抑制全球氣候變暖。

❾ 高中地理,湖泊對調節局部氣溫作用大嗎還是降水作用更大

理論上有調節水資源(時空分配)、發電、航運(僅對上游有利)、防洪等積極意義和作回用,但我認為從答自然生態的維護角度和實際的利用效果來看,負面作用要更大:1、在水資源分配問題上,雨季(我國的季風氣候特點通常表現為季節性或短時間段暴雨)通常起不到有效的泄洪作用,泄洪通常還會加劇對河流中下游地區的破壞;旱季時,利益相關方通常為了自身經濟利益需要蓄水發電,給河流中下游地區造成生活、生產(主要表現為農業灌溉)用水困難(國內的相關實例不勝枚舉,包括一些著名水利工程);2、造成河流中下游地其河床泥沙堆積、河床升高,在季風氣候條件下,加劇洪澇災害;3、人為地切斷破壞河流生物(主要是魚類)的生存環境,魚類資源日益枯竭(很多魚類都有洄遊產卵習性,水庫壩體很大程度上切斷了魚類的洄遊路線);4、如果是大型特別是特大型水庫,還會因為巨大的水利工程強烈改變地貌,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質災害(相關實例同1)。

❿ 高中地理洞庭湖有哪些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啊?1.調節徑流(也就是調節長江徑流量,乾旱時放水,洪澇時臨時蓄水專)
2.調節局部小氣屬候(調節季節、晝夜溫差,增加空氣濕度和降水量)
3.為城市周圍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為農民提供生產用水(養殖與種植)
4發展生態旅遊
當然上面的回答只是用於考試與交作業的,但事實上,現在洞庭湖的作用已經大大不如以前,,原來的湖面現在已經有2/3變成了農田與灘塗,漁業資源逼近衰竭,蓄水防洪能力甚至已經比巢湖強不了多少了。更不用說生態旅遊了,因為應經難以將生態兩個字和洞庭聯系在一起了。
呵呵,現實與教科書的差距就是這么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