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考一帶一路地理題
『壹』 中考地理一帶一路怎麼考
「一帶一路」到底來對中國有何自益處?「一路一帶」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在經濟層面上,「一帶一路」的戰略目的有兩大層次:近期著眼於「基建產能輸出+資源輸入」,遠期著眼於「商貿文化互通,區域共同繁榮」。基於以上分析框架,我們可以梳理出國
『貳』 生物地理小中考試題
選擇題
1.小明到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旅遊時,他兩腳跨在本初子午線地標的兩側,張開雙手錶示東經和西經,此時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變化的規律是 A.沒有變化 B.度數減少 C.度數增大 D.變化無規律
2.世界萬物都在不斷運動著,其中地球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它的周期是 A.12小時 B.24小時 C.36小時 D.一年
3.當你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旅遊時,你選擇的導游圖應當是 A.比例尺盡可能小的地圖 B.世界地圖
C.中國地圖 D.比例尺盡可能大的地圖
4.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現許多海螺、海蚌殼等生物化石。這一記載說明
A.太行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B.太行山今後將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從陸地進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
5.下列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對人類活動最為有利的組合是 A. ——晾曬衣服 B. ——體育鍛煉 C. ——播種小麥 D. ——高空作業 6.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集中居住形成了 A.鄉村 B.城市 C.家庭 D.聚落 7.在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的食品是
A.米飯 B.牛排與乳酪 C.饅頭 D.油條與豆漿 8.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費國和廢棄物排放國是 A.美國 B.澳大利亞 C.加拿大 D.巴西
9.讀右「日本經濟結構圖」,關於日本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發達且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 B.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 C.工業水平比較低 D.商業、建築業占絕對優勢
10.下面是小飛同學在網上學習中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圖片,其中屬於法國的是
11.拉丁美洲的主要人種是
A.黑種人 B.白種人 C.黃種人 D.混血種人
12.從海陸位置來看,以下國家同我國相似,都具有海陸兼備特徵的是 A.蒙古 B.日本 C.英國 D.印度
13.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生了巨大水能,這是因為 A.山區面積廣大 B.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地形復雜多樣 D.山脈縱橫交錯,大致呈網格狀分布
14.詩歌《敕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個地形區的景色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華北平原
15.下列幾個省區的名稱,排序和圖序相符的是
A.①湖北省 ②廣東省 ③雲南省 B.①廣東省 ②雲南省 ③湖北省
C.①廣東省 ②湖北省 ③雲南省 D.①雲南省 ②湖北省 ③廣東省
16.下列自然資源中屬於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耕地 B.石油 C.水能 D.太陽能
17.今年放寒假的時候,小明去了哈爾濱滑雪,小劉則去了海南島領略海島風情,下面是他們拍攝的兩幅照片,你認為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響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地勢的影響
18.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面不合適的行為是
A.在西藏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 B.在內蒙古建立皮毛、乳製品加工廠 C.在黑龍江省建立豆製品加工基地 D.在山東大力開展海洋水產養殖
19.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搭配,正確的是 A.水鄉——華北平原 B.茶園——山東丘陵
C.林海雪原——大興安嶺 D.沙灘椰林——西雙版納
20.下面關於台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最高山峰是黃崗山
C.經濟以「進口-加工-出口」型為主 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為主
C D D A B D B A B A
D D B C C B C A C B
『叄』 生物地理小中考的往年試卷
、選擇(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將正確選項填在答題卡中。每題1分, 共45分)
1.都起源於森林古猿的是
A、人和古代魚類 B、人和原始的節肢動物 C、人和古代的兩棲動物 D、人和類人猿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A、睾丸 B、輸精管 C、附睾 D、精囊
3.胎兒與母體靠-----------進行物質交換
A、胎盤 B、母體血液 C、卵黃 D、子宮內膜
4.胚胎在母體子宮里一般發育成熟的時間是
A、260天 B、280天 C、270天 D、290天
5. 周胚胎開始具有人的形狀
A、第四 B、第五 C、第六 D、第八
6.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關鍵
A、優生 B、少生 C、早婚 D、快生
7.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實施的一項基本國策是
A、開發資源 B、發展農村 C、計劃生育 D、婚前體檢
8.生命活動中,不能供給各種生理活動所需能量的是
A、脂肪 B、蛋白質 C、水 D、糖類
9.能夠分泌膽汁的是
A、小腸 B、胃 C、肝臟 D、食道口
10.在一天攝入的總熱量中,早餐的熱量約占
A、50% B、40% C 、20% D、30%
11.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只有溶解在--------中才能 運輸。
A、酒精 B、水 C、油脂 D、二氧化碳
12.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是
A、蛋白質 B、糖類 C、脂肪 D、水
13.消化道內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胃液 B、腸液 C、膽汁 D、胰液
14.下列活動不屬排泄的是
A、排出尿液 B、呼出二氧化碳 C、排出汗液 D、排出糞便
15.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層-------構成。
A、紅細胞 B、白細胞 C、毛細血管 D、上皮細胞
16、--------是人體內主要的呼吸肌之一,它收縮時,將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外界空氣會通過呼吸道進入肺。
A、肋間外肌 B、膈肌 C、胸肌 D、腹肌
17、呼吸運動的結果實現了
A、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B、肺的通氣 C、體內的氣體交換
D、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18、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一段時間後可以看見石灰水變渾濁。這說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氣 D、氫氣
19、下列營養物質中,可以在消化道內直接被吸收的是
A、脂肪 B、澱粉 C、蛋白質 D、無機鹽
20、一個人發展智力的「黃金時代」是
A少年時期 B壯年時期 C老年時期 D青春時期
21、人體缺乏維生素B1時,容易患病是
A壞血病 B腳氣病 C腳癬病 D佝僂病
22、血液中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是
A靜脈血 B小靜脈血 C動脈血 D含二氧化碳多的血
23、心臟主要是由--------構成
A膈肌 B心肌 C肋間外肌 D斜紋肌
24、血細胞數量最多是
A白細胞 B血小板 C紅細胞 D血漿
25、心臟的左側收集來自----------的血液
A小腸 B大腸 C肺 D肝臟
26、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應包括
A體循環 B肺循環 C體循環和肺循環 D不含體循環
27、人體的血液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下列哪種血細胞中含有哪種物質所致
A白細胞中含有纖維蛋白原 B紅細胞中含纖維蛋白原
C血小板中含血紅蛋白 D紅細胞中含血紅蛋白
28、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
A動脈→毛細血管→靜脈 B靜脈→毛細血管→靜脈
C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D靜脈→動脈→毛細血管
29、血液流經下列哪一器官時,會由含氧多的動脈血變成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含營養物質多的靜脈血
A、腦 B、肺 C、腎 D、小腸
30、在肌肉注射某種葯物後,若做跟蹤檢查,則最先應從心臟的哪個腔發現這種葯物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1、動脈的管壁
A、較厚、彈性大 B、較薄、彈性小
C、較厚、彈性小 D、只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
32、人體循環系統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A、動脈血管 B、靜脈血管
C、心房與心室之間 D、心室與動脈之間
33、下列結構中不與食物接觸的是
A、口腔 B、肝臟 C、食道 D、小腸
34、食物在消化道內開始消化的先後順序是
A、蛋白質、澱粉、脂肪 B、澱粉、蛋白質、脂肪
C、蛋白質、脂肪、澱粉 D、澱粉、脂肪、蛋白質
35、人患急性炎症時驗血,往往會發現血液中增多的是
A、血小板 B、白細胞 C、紅細胞 D、血紅蛋白
36、血液分層後,處於兩層交界處的是
A、紅細胞和血小板 B、紅細胞和白細胞
C、血漿和白細胞 D、白細胞和血小板
37、人體內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過少時,會引起
A、貧血 B、血栓 C、血友病 D、心臟病
38、心臟的腔內,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閉的c
A、壁 B、活塞 C、瓣膜 D、毛細血管
39、動脈血變成靜及血的部位是
A、左心室 B、肺動脈
C、主動脈 D、手部毛細血管
40、健康小腎小囊液中幾乎不含有的物質是
A、水 B、尿素 C、蛋白質 D、無機鹽
41、沼氣池中產生的一種可以燃燒的氣體是
A、氫氣 B、氧氣 C、一氧化碳 D、甲烷
42、腎小管能夠重吸收全部的
A、蛋白質 B、無機鹽 C、脂肪 D、葡萄糖
43、從腎小球內濾出的液體是
A、靜脈血 B、動脈血 C、原尿 D、終尿
44、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況下增加數倍,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
A、腎小球 B、腎小體 C、腎小管 D、腎小囊
45、將血液從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是
A動脈 B毛細血管 C靜脈 D動脈和靜脈都可以
二、判斷(正確的畫√,錯誤的畫×。每題1分,共10分。)
1、我國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
2、人的一切活動所需的能量都來自於蛋白質。( )
3、病人幾天吃不下飯,身體明顯消瘦了。這是因為儲存的脂肪等物質消耗多而補充少。( )
4、呼吸時,空氣通過喉進入食道,食物進入氣管。( )
5、房間裝修後,過一段時間搬進去住比較好。( )
6、喉是食物和氣體的共同通道。( )
7、手臂上常常能看見的一條條「青筋」就是動脈血管。( )
8、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
9、一個人因失血危及生命是,輸入任何血型的血都能獲救。( )
10、體循環是先進行,然後再進行肺循環,最後在心臟匯( )
三、 填空(每空0.5分)
1、呼氣時, 和 舒張使得胸腔容積 ,肺便收縮,肺內氣體壓力相應 ,於是氣體被排出。
2、人體排尿,不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能調節體內_________ 的平衡,維持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
3、在腎單位中,血液流經 ,經過濾進入 ,形成 ,再經過腎小管的 ,流出,形成 。
4、農家肥具有 、 、 、 和 _________等優點。
5、人體呼吸系統由 和 組成,其中 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6、肺泡外麵包繞著豐富的 ,肺泡壁和 壁都是 層扁平的上皮細胞。
7、 是人們吃進去的食物和吸入的氣體的共同通道。
四、識圖分析題。
1、仔細觀察下圖,分辨一下哪個是動脈血管,哪個是靜脈血管?為什麼?(3分)
A為 因為
B為 因為 。
2、下圖是李剛同學進行血液實驗時出現的情況,根據圖回答問題。(5分)
(1)填寫圖中各部分的名稱:
① ② 和 ③ ④ ⑤
(2)、A試管內顯示的是 ,B試管內顯示的是 。
(3)試管A和試管B內均加入的是新鮮血液,而試驗結果不同,其原因是:A試管內 ,而B試管內 。
3、下圖是心臟結構圖,據圖回答問題。(7.5分)
(1)圖中①~⑤所代表的結構名稱是:
① ②
③ ④
⑤
(2)圖中一、二、三、四
分別代表心臟的那個腔:
一 二
三 四
(3)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
是因為 只能朝向心室開。
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是因
為 只能朝向動脈開。
(4)當圖中一和三收縮,分別
將血液泵壓至圖中
和 所示結構。當圖中
二和四收縮,分別將血液泵壓
至圖中 和 所示結構。
4、(8分)(1)若B為
體循環某處毛細血管,則
A為 ,C為 。
B處進行氣體交換時,
血紅蛋白與氧 ,血液成分由 血變成 血,經各級靜脈回到 心房。
(2)若B為肺部毛細血管,則A為 ,C為 。B處進行氣體交換時,血紅蛋白與氧 ,血液成分由 血變成 血,血液經 靜脈送回 心房。
(3)若B為腎小球毛細血管,則A為 ,C為 。B處進行了 作用。
5、下圖中三條曲線分別表示蛋白質、澱粉、脂肪在消化道中的化學性消化過程,據圖回答問題。(5.5分)
(1)澱粉從消化道中的[ ]
開始被消化。(2)蛋白質從消化道中的[ ]
開始被消化。(3)脂肪從消化道中的[ ]
開始被消化。
(4)甲、乙、丙三種有機物都
是在 (選填字母)內消化,E是 。
曲線甲是 的消化,
曲線乙是 的消化,
曲線丙是 的消化。
6、右圖是血塗片在顯微鏡下的一個視野圖,用圖中序號回答下列問題。(4分)
(1)血液的顏色主要決定於圖中的 。
(2)當人被細菌感染而發炎時,圖中
的數目會明顯增加。
(3)當圖中 數目
明顯下降時,血友病患者的傷口會流血不止。
(4)當圖中 的數目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
(5)能穿過毛細血管壁,聚集到受傷部位,吞噬細菌的是 。
(6)擔負運輸氧功能的是 。
(7)人從平原到高海拔地區時,血液中 的數量會顯著增加。
(8)圖中形狀不規則,沒有細胞核,在低倍鏡下一般不易看到的是 。
『肆』 一帶一路地理怎麼考
1、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1)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理環境特徵差異明顯,圖中甲乙兩區域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兩個區域,闡述兩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徵,並分析乙區域這些特徵對農業、人口、城市分布的有利影響。
(2)試從地理角度說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新疆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1)甲區域:甲區域位於亞歐大陸西部,西臨大西洋;氣候類型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氣溫年較差較小,降水季節分配均勻;以平原為主的地形;河流補給以大
氣降水補給為主;土壤肥沃等。
乙區域:乙區域位於亞歐大陸內部;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河流為多為季節性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以盆地為主的地形,沙漠廣布,水源處有綠洲分布。
有利影響:乙區域夏季熱量充足,白天光照強烈,夜晚降溫很快,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水少,利於瓜果積累大量糖分。(同理,由於光熱資源充足,降水稀少而有比較穩定的灌溉水源,該區域成為我國重要的長絨棉產區。)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該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帶,這里水源相對比較穩定。
(2)促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帶動就業;能夠將當地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能夠加強與周邊地區互聯互通,促進貿易與旅遊等發展;能夠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 2、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問題。 (1)某海輪從廣州到阿曼運送貨物。為節約燃料,請建議其出發季節並說明理由。 (2)航行途經印度尼西亞。該國地震多發,請分析其原因。
(3)建設陸上絲綢之路——鐵路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條件有哪些? (1)冬季冬季東亞、南亞盛行西北風和東北風,印度洋洋流逆時針流動,航行過程中可以順風順水。
『伍』 初中地理一帶一路綜合題(大題)
材料二 古「絲抄綢之路」在甘肅省境內部分示意圖和蘭新高鐵甘肅段分布示意圖。
(1)古今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境內路線基本重合,特別是河西走廊一直是絲綢之路上重要通道,分析其自然原因。 (6 分)
(2)分析高速鐵路成為聯通亞歐大陸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原因。(6分)
【答案】
(1)連接東西的地理位置;地勢相對平坦;山腳下水源較充足(有綠洲)。(6分)
(2)地域廣,運距長;資源、貨物運輸需求量大;沿線部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高速鐵路運輸運量大、連續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適應性強。
『陸』 地理方面涉及到一帶一路的題有哪些
自然地理來:地形地貌、自然帶源、植被、氣候類型、水文,洋流,大氣環流,時區,板塊(地震),等等吧。
人文地理: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與互補問題;海運中的路線問題;海運、鐵路與公路運輸的轉換和選擇問題;相關國家旅遊經濟的發展與環境治理、保護的問題;等等吧。
要特別注意歷史、政治、地理關於西域,也是就今天的中亞各國的綜合問題,比如漢唐時對外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問題。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問題,宋元明清時對外貿易方式和閉關鎖國政策(鄭和下西洋、廣州十三司)。等等吧,如有其他需要,政治歷史地理,可咨詢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