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霧形成時間

高中地理霧形成時間

發布時間: 2021-02-21 17:54:41

Ⅰ 雲霧多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形成

雲:來水分蒸發,在高空形成小自水滴的集結體,形成雲。
霧:空氣中含水分較大時,如遇到溫度突然下降,空氣中水蒸氣的飽和度下降,在底空形成細小的水滴。
廬山雲霧形成的原因是廬山在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東瀕鄱陽湖,處於亞熱帶季風區,雨量充沛,地處潮濕氣候,空氣中的水汽飽和度本來就比較高,在清晨時候由於溫度低,相對容易形成雲霧。又由於廬山山勢崎嶇,能夠防止風吹散雲霧,有利於雲霧的積聚,因此形成了特色的廬山雲霧。

Ⅱ 海霧形成的原因,分三種情況,關於寒暖流的,高中地理文科

寒流遇暖 暖流遇寒 寒暖流交匯

Ⅲ 霧一般在什麼時候出現

霧多發生來在冷空氣過後雨停轉自晴的當天晚上和次日早晨。

霧是由懸浮在近地面或水面空氣中的小水滴組成。 霧主要有輻射霧及平流霧兩種。

輻射霧的形成,是由於夜間時地面輻射不斷散熱,使近地面空氣逐步冷卻,較潮濕的空氣很快便降溫至露點,形成無數的小水珠懸浮於空氣中。輻射霧多出現於晴朗而風力微弱的秋冬晚上或清晨,於日出後一至三小時或風力加強後,霧便會消散。

平流霧的形成,是由於濕暖空氣流經較冷的地面或水面,氣團底層降溫至露點,水汽便凝結於塵粒之上。平流霧一般范圍較廣,持續時間較長,不分晝夜,以春夏較多。

(3)高中地理霧形成時間擴展閱讀:

霧天的影響:

在城市群多霧的日子裡,污染物與空氣中的水汽結合,使其難以擴散,使得大部分污染物聚集在人們頻繁活動的高峰期,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在有霧天氣時,避免進行戶外活動和戶外聚會;必須出門時盡量戴上口罩;早晨起霧時不要打開窗戶。

大霧會降低能見度,對公路、船舶、海上交通影響比較大,天氣經常造成許多地方高速公路關閉和機場航班延誤。

盡量不要開車在霧蒙蒙的天,當你必須開車打開前後霧燈,控制速度,及時刪除擋風玻璃上的霧,霧停車時,重要的是路邊,打開霧燈,人們不坐在車里。

Ⅳ 高中地理多大霧,陰雨天氣的原因

是低壓空氣使水汽在上升,在過程中溫度降低使水汽凝結成陰雨

Ⅳ 高一地理問題:大霧,霜凍,霧霾形成的氣溫條件是什麼

1.充足的水汽
2.凝結核
3.適合的溫度
4.無大風天氣

Ⅵ 霧是怎樣形成的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一般來說,秋冬早晨霧特別多,為什麼呢?我們知道,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了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氣溫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這就是霧。它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
白天溫度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間,溫度下降了,空氣中能容納的水汽的能力減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會凝結成為霧。特別在秋冬季節,由於夜長,而且出現無雲風小的機會較多,地面散熱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溫度急劇下降,這樣就使得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在後半夜到早晨達到飽和而凝結成小水珠,形成霧。秋冬的清晨氣溫最低,便是霧最濃的時刻。
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這是由輻射冷卻形成的,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氣象上叫輻射霧;另一種是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有時兼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可以看出,具備這些條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 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范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霧消散的原因,一是由於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二是風速增大,將霧吹散或抬升成雲;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
霧的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和當地氣候干濕有關:一般來說,乾旱地區多短霧,多在1小時以內消散,潮濕地區則以長霧最多見,可持續6小時左右。

什麼是霧?
在水氣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某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氣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霧的出現以春季二至四月間較多。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
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霧的種類:
1、輻射霧: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2、平流霧: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
3、混合霧:有時兼以上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
4、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范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5、煙霧: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一般來說,秋冬早晨霧特別多,為什麼呢?我們知道,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了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氣溫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這就是霧。它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

這樣說來,霧既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自地而出?是空氣中凝結的水汽。不過他與天上和地面的溫度、濕度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哦

Ⅶ 大霧形成的時間以及條件

先說什麼是「霧」: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霧的種類:
1、輻射霧: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2、平流霧: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
3、混合霧:有時兼以上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
4、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范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5、煙霧: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一般來說,秋冬早晨霧特別多,為什麼呢?我們知道,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了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氣溫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這就是霧。它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

這樣說來,霧既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自地而出?是空氣中凝結的水汽。不過他與天上和地面的溫度、濕度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靠近地面的大氣中,空氣里飄浮著無數直徑約千分之幾毫米的小水珠,使天地間白蒙蒙的一片,能見距離較小,這種天氣現象稱之為霧。
那麼,霧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知道,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是有一定限度的,達到最大限度時,就稱為水汽飽和。氣溫越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越多。
例如,在氣溫為4℃時,每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每立方米的空氣中的水汽飽和量為17.30克。
如果,空氣中所含有的水汽多於某一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時,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小水滴或冰晶,所以,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就要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隨著氣溫的降低而造成的。
地面熱量的散失,會使地面溫度下降,同時會影響接近地面的空氣,使空氣的溫度也降低。如果地面附近的空氣相當潮濕,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的部分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靠近地面的空間里。如果靠近地面的空氣層里的小水滴多了,能見度低了,這就形成了霧。

霧和雲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只是霧生成在大氣的近地面層中,而雲生成在大氣的較高層而已。霧既然是水汽凝結物,因此應從造成水汽凝結的條件中尋找它的成因。大氣中水汽達到飽和的原因不外兩個:一是由於蒸發,增加了大氣中的水汽;另一是由於空氣自身的冷卻。對於霧來說冷卻更重要。當空氣中有凝結核時,飽和空氣如繼續有水汽增加或繼續冶卻,便會發生凝結。凝結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時,霧就形成了。

另外,過大的風速和強烈的擾動不利於霧的生成。

因此,凡是在有利於空氣低層冷卻的地區,如果水汽充分,風力微和,大氣層結穩定,並有大量的凝結核存在,便最容易生成霧。一般在工業區和城市中心形成霧的機會更多,因為那裡有豐富的凝結核存在。

一早出門,一片煙霧飄渺總是給人些許遐想。那麼霧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知道,空氣里有一定量的水汽,氣溫高水汽多,氣溫低水汽少。按照這個道理,溫度較高的白天里,空氣中存在著水汽,在等到夜晚溫度下降之後,空氣冷卻,就凝結成了小水滴或者是冰晶,浮游在接近地面的大氣中,霧就形成了。凌晨時分氣溫最低,所以大霧經常出現在早晨,而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小水滴或是冰晶又變成了水汽,霧也就漸漸消散了。

至於霧有哪些類型,我們提到了陸地上最常見的,主要發生在晴朗、微風而且水汽比較充沛的夜間或是早晨的輻射霧;還有我國春夏季在沿海一帶經常出現的海霧,我們也叫它平流霧;以及大多出現在高緯度北極地區的蒸汽霧;另外還有上坡霧和鋒面霧。它們形成的原理和其他種類大同小異,都是冷暖氣流互相作用形成的。

當然,霧是有不少危害的。這當中除了我們都知道的對交通出行的嚴重影響外,因為它具有的較強吸附性,所以含了大量污染物的霧滴,還會加劇人們罹患鼻炎、咽炎、支氣管炎和肺癌的危險,那在這兒,我們也順便建議您,在有霧的天氣,應該暫停到室外運動;另外,霧滴當中的化學成分還會對金屬有很強的腐蝕作用;霧滴落在農作物上,也會造成農作物的減產。

那我們又該怎麼來對付它呢?通常情況下,我們把霧分成暖霧和冷霧兩種,溫度高於0度就是暖霧、低於0度就是冷霧。

消除暖霧有三種辦法,一是加熱法,這是對小范圍區域比如機場跑道採用的方法,就是加熱空氣讓霧滴蒸發而消失;二是吸濕法,就是撒一些鹽或是尿素等等吸濕物質來做催化劑,讓霧氣蒸發;第三種叫做人工擾動合成法,就是用直升機在霧區上空緩緩飛行,把霧頂的乾燥空氣驅趕下來和霧里的空氣混合,以讓霧氣蒸發消失。

而人工消冷霧的方法是把碘化銀、乾冰和液化丙烷這些催化劑撒到霧中,產生大量的冰晶,這些冰晶會吸收霧里的水汽而不斷長大,之後降落到地面,霧也就隨之而消失了。這種方法效果顯著。

人類想了這么多方法來消除霧,其實也不能就這么否定它,因為,在很多時候,霧也是有它可愛之處的。比如說,霧里含有的水分能夠滋潤土地,滋養農作物,在一些乾旱地區,人們常常收集霧水去灌溉農作物,海邊住的人還收集霧水來喝。不僅如此,冬天的霧還能起到保溫的作用,減少地面熱量的散發,讓農作物不至於受凍,這個對農作物過冬特別有好處。而那些喜歡溫暖和水的植物,比如茶葉、咖啡和葯材等,都是在多霧的地方生長的十分茂盛。而在很多的旅遊勝地,也都是因為有霧,別具一番景緻。比如我國湖北省的神農架就是一個雲霧繚繞的人間仙境,不僅有很濃厚的神秘感,還盛產許多的名貴中葯材;還比如煙波浩淼的鄱陽湖環繞中的廬山,也是因了無數的霧滴,隱隱現現,讓我們總是很難一睹它的真面目。

這讓人歡喜讓人憂的大霧,可是在上周好好的「風光」了一把。不過,討厭的霾也悄悄地溜出來走了一遭。變化無常的霾,形成的環境與沙塵暴有所不同。沙塵暴大多形成在極為乾燥的地區,霾常常形成在濕空氣當中。霾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通常是由於地面沙塵吹起,或者是大氣中排放大量的干粒子污染物如煙氣粒子等,使大氣中漂浮著氣溶膠粒子,它們對陽光進行散射而產生大氣渾濁現象。氣溶膠粒子對陽光的散射規律,至今尚未弄清楚,由於這種復雜的散射使人感到大氣不怎麼透明,透過霾層看遠處時,如果背景明亮,則遠處本來光亮的物體就呈現微黃色或者紅色,如果背景發暗,遠處原本比較暗的物體就會呈現淺藍色。

和霾一樣,煙霧也是一種在冬天裡經常能看到的天氣現象。它主要是由城市、工礦區或森林火災等排出的大量煙粒彌漫在空中形成的。在逆溫層存在的情況下,它會更明顯和嚴重。這個逆溫層就是指發生了空氣逆溫,不能自動凈化的大氣層。煙霧出現的時候,天空會變成黑色、灰色或者是褐色。如果是日出或黃昏的時候出現了煙霧,那我們看到的太陽則會變成紅色。和霾不同的是,煙霧在白天是比較少見的,它經常會出現在早晚。

您瞧瞧,這一會兒黑,一會兒灰的,還不如我們一起去看看發生在日本北海道的美麗極光呢。極光就好比是一位千面女郎,不僅奇麗多姿,而且變化莫測。有的極光剛出現不久就會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有的則可以在天空中保持幾個小時;有的十分明亮,甚至掩蓋了星月的光輝,有的則極為清淡,就像一絲淡淡的雲彩。這些美麗的極光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個大磁場,強大的太陽風帶電粒子流會猛烈地沖向它,在穿過地球大氣層的時候,粒子流和大氣中不同的氣體分子相互碰撞,於是便激發出了這些色彩絢麗的極光

Ⅷ 霧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早上會有很大的霧呢

霧形成的條件一冷卻,二是加濕,三是有凝結核。增加水汽含量。 版這是由輻射冷卻權形成的,多出現在晴朗、微風、 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氣象上叫輻射霧;另一種是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 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 有時兼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可以看出, 具備這些條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你說的早上的大霧就是屬於輻射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