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秘魯漁場形成原因

高中地理秘魯漁場形成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2-19 02:24:25

⑴ 跪求高中地理世界各大漁場名稱及其分布圖及其形成原因

世界四大漁場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形成

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流交匯形成

紐芬蘭漁場: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形成

秘魯漁場:離岸風,上升流形成。

⑵ 秘魯漁場的形成的原因是什麼5

秘魯沿岸處在東南信風帶內,東南信風從南美大陸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層海水專離岸而去屬,底層海水便上升補充而形成上升補償流,該補償流便把海底營養鹽類帶至表層,表層海水在風力作用下向北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則由深層的海水來補充,深層海水上翻,帶來了海底豐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蝦提供充足的餌料,形成大漁場。因此秘魯沿岸盛行的上升補償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秘魯漁場。

⑶ 地理:秘魯漁場成因:為什麼只有秘魯

東南信風自南美洲向西北方向吹向大洋腹地,使沿岸地區海水隨風流走,遠離海岸回,海平面答有所下降。於是當地海洋深處的冷海水從海底上泛,形成垂直補償流。冷海水上泛過程中,將海洋深處的磷酸鹽、硅酸鹽帶到海水表層,供給浮游生物所需要的養分,浮游生物繁盛,成為魚類的餌料,進而形成著名的秘魯漁場。 需要指明的是: 1、形成秘魯漁場的是上升流,屬於垂直補償流,一般不考慮秘魯寒流,應為秘魯寒流屬於水平補償流,一個巴掌拍不響,一般需要寒暖流交匯才行。 2、本格拉寒流附近也有世界性的大漁場——東南大西洋漁場,在高中地理必修本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節課中的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東南大西洋漁場」字樣。 東南大西洋漁場的成因與秘魯漁場成因類似,都是在離岸風的作用下形成的

⑷ 秘魯漁場形成原因

秘魯附近有寒流經過,寒流把表層海水帶走,海底的水上升以補償表層被帶內走的海水,於是就把容海底的營養物質帶到海面,大量的營養物質形成了有利生長環境,所以此處就變成了聞名世界的漁場(四大漁場之一).
秘魯沿岸盛行離岸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東南信風。海水由岸邊流向大洋深處,出發海區海水減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補充,也就是上升補償流,將大量磷酸鹽、硅酸鹽帶到海水表層,成為浮游生物的餌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因此秘魯沿岸盛行的上升補償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秘魯漁場。
個別年份,離岸風較弱,冷海水上泛得較少,海水溫度較常年升高,魚類不適應較高的水溫,大量死亡。此時發生的就是厄爾尼諾現象。

⑸ 秘魯漁場形成的原因

秘魯寒流使得秘魯漁場的魚類為冷水魚
而寒流將表層海水帶走,使深層海水補充上來,帶來大量營養物質
所以秘魯漁場形成的原因不是秘魯寒流,而是涌升流
(我們地理老師放假前才講過,希望你能採納)

⑹ 秘魯漁場只有寒流經過為何能形成漁場

秘魯漁場附近盛行離岸風——東南信風自南美洲向西北方向吹向大洋腹地專,使沿岸地屬區海水隨風流走,遠離海岸,海平面有所下降。於是當地海洋深處的冷海水從海底上泛,形成垂直補償流。冷海水上泛過程中,將海洋深處的磷酸鹽、硅酸鹽帶到海水表層,供給浮游生物所需要的養分,浮游生物繁盛,成為魚類的餌料,進而形成著名的秘魯漁場。

需要指明的是:

1、形成秘魯漁場的是上升流,屬於垂直補償流,一般不考慮秘魯寒流,應為秘魯寒流屬於水平補償流,一個巴掌拍不響,一般需要寒暖流交匯才行。

2、本格拉寒流附近也有世界性的大漁場——東南大西洋漁場,在高中地理必修本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節課中的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東南大西洋漁場」字樣。

東南大西洋漁場的成因與秘魯漁場成因類似,都是在離岸風的作用下形成的

⑺ 秘魯漁場的形成原因是什麼教材中說事因為它位於上升補償流處,那為什麼非洲西海岸就沒有形成漁場呢

秘魯沿岸處在東南信風帶內,東南信風從南美大陸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層海水離岸而去,底層海水便上升補充而形成上升補償流,該補償流便把海底營養鹽類帶至表層,表層海水在風力作用下向北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則由深層的海水來補充,深層海水上翻,帶來了海底豐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蝦提供充足的餌料,形成大漁場。因此秘魯沿岸盛行的上升補償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秘魯漁場。 個別年份,離岸風較弱,冷海水上泛得較少,海水溫度較常年升高,魚類不適應較高的水溫,大量死亡。此時發生的就是厄爾尼諾現象。 形成秘魯漁場的是上升流,屬於垂直補償流,一般不考慮秘魯寒流,應為秘魯寒流屬於水平補償流,一個巴掌拍不響,一般需要寒暖流交匯才行。 本格拉寒流附近也有世界性的大漁場——東南大西洋漁場,在高中地理必修本上冊第四單元第三節課中的地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東南大西洋漁場」字樣。 東南大西洋漁場的成因與秘魯漁場成因類似,都是在離岸風的作用下形成的。 來源,網路之秘魯漁場。關鍵是風力問題,風弱了就是厄爾尼諾,一樣成不了漁場,鯷魚是冷水魚。一定要知道風力弱的原因的話,東南信風是從大陸吹過來的,非洲是高原大陸,摩擦力大。還有,非洲有漁場。

⑻ 高一地理中一題秘魯漁場大量魚死亡是由於什麼原因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一股南赤道暖流侵入原秘魯寒流的區域,抑制了原屬於專上升流的秘魯寒流的上升屬。由於秘魯漁場的魚類屬於寒水性質的魚,水溫上升,導致魚類大量死亡。同時,也因為上升性質的秘魯寒流受到抑制,原先上揚的深海物質大大減少,造成藻類死亡,魚類食物減少,也是造成魚類死亡的另一原因。

⑼ 漁場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綜合考慮,海洋漁復業資源主要制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也就是從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約200米深的大陸海底部分。這里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們是魚類的餌料,一般溫帶海區較多。 溫帶海區季節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部海水發生交換,上泛的海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類,有利於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匯和冷海水上泛處,餌料也很豐富。

亞洲的北海道漁場,歐洲的北海漁場,北美洲的紐芬蘭漁場都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只有南美洲的秘魯漁場,是由於秘魯沿海盛行上升補償流,將深海的營養鹽類帶到表層,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長,為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因而形成世界級的大漁場。
秘魯沿岸盛行離岸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東南信風。海水由岸邊流向大洋深處,出發海區海水減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補充,也就是上升補償流,將大量磷酸鹽、硅酸鹽帶到海水表層,成為浮游生物的餌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因此秘魯沿岸盛行的上升補償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秘魯漁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