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選修1
『壹』 人教版高二地理上(選修1)詳細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人口與環境 第一節 人口再生產 1. 人口再生產含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一代的陸續死亡,新一代的不斷出生,使人口數量不斷的延續下去的過程。 2.按照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劃分為四個人口再生產類型。一、(人類社會早期)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長率。二、(農業文明時期)傳統型:高出生率、較高死亡率和較低的自然增長率。三、(工業革命時期)過度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較高的自然出生率[如:巴基斯坦]。四、(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現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的自然增長率[如:亞洲的韓國、拉丁美洲的古巴,德國、匈牙利甚至出現多年負增長]。發達國家人口再生產類型為「現代型」,發展中國家多為「過度型」,我國由於實行計劃生育著項基本國策目前屬於「現代型」。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世界總體來看目前處於「過度型」因為發展中國家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80% 。一般來講人口自然增長率小於1%的為「現代型」,1%-3%的為過度型,高於3%的為傳統型。 第二節 人口數量與環境 1.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人口的機械增長和人口的自然增長。機械增長一般對人口數量影響不大,但如果考察的地域范圍越小則影響也就越大,人口的自然增長是人口數量變化的主導因素。2.環境對人口數量的影響的因素:主要是通過影響生育率和死亡率來實現的。[生育率=出事人口/育齡婦女] 生育率的變化是由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生育政策、避孕技術、婚姻制度、文化及宗教等社會環境因素決定;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醫療衛生條件等是影響死亡率變化的主要因素,自然環境對死亡率也有一定的影響。3.人口數量變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表現在:對資源的需求量加大,生活排污劇增;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而造成的環境問題,但是決不能認為人口數量增長是環境污染的決定因素。
『貳』 據說現在教材換新了,想問下最新的高中地理必修幾冊選修幾冊,分別是選修幾吉林省的!謝謝!
想必樓主問的是為迎合2017年高考改革,2014年暑期開學起實行的最新教材吧?
悲觀地告訴你:眼看下版半年新權學期還有4個月不到,與新課改相關的教材、師資培訓、考試機制、考察機制...甚至表態什麼都沒有。一切風平浪靜。至少等到今年9月份。可惜開學了。
個人看法:今年吉林省高考改革要夠嗆。可能繼續使用老教材(必修1、2、3;選修5、6、7)。
『叄』 求人教版高中地理選修1-6的電子版教材
教材給你找到了 希望你學習進步
『肆』 高一地理(新教材)
降雨與積雪融化補給的河流汛期只要取決於冰雪融化,所以主要汛期在夏季,降水補給的河流,其汛期出現的時間與降水出現的季節一致,一般都在春末夏初。
『伍』 新課標高中地理(中國地圖出版社)的教材中哪些章節是選修的
章節選修的比較少吧,新課標要求總共有7個選修內容,每個都是單獨成書的
選修有環境保護,城鄉規劃,宇宙與地理,自然災害,旅遊地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