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興趣社團活動方案
『壹』 成立一個地理社團後要開展什麼活動
可以組織野復外定位比賽制
有關地里的知識講座
定期向同學們推薦地理書報 比如國家地理雜志什麼的
本地地形考察 可以形成考察報告
放寒暑假 還可以組織同學到有一定地質特色的地方進行野外地質類型考察
『貳』 急求一份地理課外活動計劃
一、開展鄉土地理課外活動有利於創造型人才的培養
創造型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產生創造性構想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是人的智力活動的最高形式。要具有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必須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頑強的創造毅力,能以敏銳的感覺,從平凡事物中發現矛盾,提出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索動機,經過創造想像、推理判斷,獲得新的、獨特的認識。
鄉土地理課外活動是地理教學中發展學生智力與能力,提高創造力最為有效的途徑。因為地理學科內容既涉及自然科學,也涉及社會科學,綜合性很強,而鄉土地理的教學,在綜合性的基礎上,更強調了實踐性,因而課外活動內容十分豐富,從而為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鄉土地理教學要求通過具有實踐特色的教學過程,讓學生l認識家鄉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點,了解家鄉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協調好家鄉的人地關系以及家鄉經濟建設的戰略方向和美好前景,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 雄心壯志。圍繞以上教學目的而開展的課外實踐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既可開展野外考察、環境監測、資源考察、規劃開發,又可開展社會調查、參觀旅遊等活動。錯綜復雜的自然、社會環境,促使學生在考察活動中動心、動手、動腦,不斷地去接觸、分析、思考、解決一連串的問題,這無疑會提高他們地理觀察和調查。運用地圖、分析和運用地理圖表等能力,對訓練他們的理解、判 斷、推理、歸納、綜合、評價等思維能力和發展智力有極大的好處。由於鄉土地理考察所接觸的一些問題,與鄉土地理環境、鄉土經濟發展是緊密結合的,遠較地理課本知識復雜,這就為學 生提供了進行多端性、伸縮性思維的現實地理問題,從而有利於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豐富的地理知識儲備是創造的基礎
地理創造能力是指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和運用地理知識,新穎、獨特地分析、解決各種地理問題的本領,其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它的形成和發展是以牢固掌握地理知識為基礎的。人們常說,「無知必無能」,這是很有道理的,不愛學習,知識和經驗貧乏的人,他的認識思維活動不可能發展得很好,當然也就談不上發展創造性思維了。因而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運用各種方法加強地理知識的傳授,精講多練,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於分析解決問題中掌握好地理知識,並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尋求更多的知識。
鄉土地理的考察研究工作是一件頭緒紛繁的復雜工作,而且難度很大,對地理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具有扎實的地理知識基礎,又要具有把地理知識運用於觀察鄉土地理事物的能力,因而一方面地理教師要不斷學習,豐富自身知識結構,提高地理野外考察能力;另一方面,對參加地理興趣小組的學生,也要求具備豐富的地理知識,具備良好的地理素質,才可能在實踐考察中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三、強烈的創造意識和堅韌毅力是創造的保證
心理學告訴我們,大腦的思考必須要有動機,進行創造性思維,要有強烈的創造意識和堅韌的創造毅力,才能敏銳地發現和思考地理事物的細節問題,才能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去克服困難,最終解決地理問題。否則,創造往往一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鄉土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往往要爬山涉水,走街串巷,是很辛苦的,如果沒有加強思想教育,重視動機和毅力這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實踐活動要出成績是很難的。創造意識和毅力是創造的保證。
思維動機有內因和外因,如何藉助外因促進內因起作用,提高地理思維的興趣和動機,這正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之所在。教師首先要明確,並非只有科學家的發明創造才是創造,只要是運用自己的才智所產生的獨特而有價值的產品,就是創造,地理教師改革教學方法是創造,學生用自己的頭腦發現獲得知識的學習方法,也同樣是創造。在鄉土地理課外活動中,只要是通過自己積極思考後所提出的,以分析或解決地理問題的較新穎而有價值的思路、方法、見解,都是創造,它是一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的過程;其次,在地理課外活動中,教師要把激發學生創造意識和培養堅韌毅力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納入長期教學計劃,精心設計,創設情境,培養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創造意識的自我激發和創造毅力的自我培養。例如,我校在組織地理夏令營時,選擇了地處烏山山區的革命老區水晶坪作為營地,並把學生分散到村民家裡,和村民同吃同住,在考察活動中安排了參觀革命斗爭遺址,拜訪革命老人等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烏山革命前輩在極端困難情況下,為了勝利前赴後繼、奮戰不息的斗爭精神,並親身體驗到老區人民還不富裕的生活狀況,從而產生改變老區落後經濟的強烈願望,自我激發創造意識,並使之貫穿於整個夏令營地理考察活動中.自覺克服活動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堅韌不拔的創造毅力去探索改變老區經濟面貌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敏銳的地理觀察能力是創造的基本技能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是思維最重要的能源」。思維無論是反映事物之間的聯系,還是推斷和解決問題,都需要有一個觀察事物、發現事物的過程,一個人如果沒有經過周密的、正確的、系統的觀察,就不可能收集到大量有價值的事實材料,並從中發現新的規律。觀察對一般的思維過程尚且如此重要,進行創造性思維就更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了。因為只有具備了敏銳的觀察力,才能覺察到別人所忽略然而意義卻不尋常的事物或事物細節,才能獲得更多更具體的感性材料,才能形成豐富的表象儲備,否則創造性思維就成為「無米之炊」。尤其是鄉土地理野外考察,由於研究對象都活生生地存在於家鄉周圍環境之中,只有堅持實地觀察,才能獲得極為豐富的地理知識,才能進一步經過創造性思維產生出創造性的產品來。因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應成為教師開展鄉土地理課外活動的首要教學目標。而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對復雜對象的觀察效果,沒有周密安排是不行的,筆者的實踐體會是:
1、做好觀察前的組織准備工作。觀察工作開始前,教師要讓學生對所觀察的地理事物有足夠的了解,並教會學生一些野外考察技能(野外作圖、攝影等);要向學生提出觀察目的和要求,目的任務越明確、具體,觀察就越有效果。
2、注意觀察的順序,指導觀察的方法。觀察程序應由整體到部分,又由部分到整體。做好觀察記錄,在觀察實踐中,要培養學生運用種種方法,使觀察對象從背景中突出,以獲得鮮明而完整的印象。並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採用教師講,學生看;教師講解與學生獨立觀察相結合;學生獨立觀察等形式。
3、做好觀察後的總結。這是鞏固觀察收獲的有效方法,要鑒定、登記標本,整理觀察記錄材料、地圖、照片;寫野外觀察心得報告或專題小論文;教師要分析學生觀察過程出現的問題,肯定好的經驗,提出新的要求。
五、掌握創造性思維方法是提高創造力的關鍵
1、以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的綜合運用,增強創造力
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是在各種地理要素共同影響下的產物,各種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錯綜復雜關系,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同時,一切地理事物都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空間,表現為一定的「點、線、面」的結合,具有區域性的特點。這使得我們在研究它們的關系或解決地理問題時,既要運用形象思維,形成直覺的表象,經過類比、聯想、想像等活動而使其思維產品具有創造性;也要運用抽象的邏輯思維,去分析資料、形成概念、尋找問題的症結、檢驗假設。只有這樣才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但就創造思維產生的過程來說,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形象思 維,因而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地理形象積累。由於地理教學的對象是生活經驗還不豐富的青少年,因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創造型人才.要求教師除應盡可能利用直觀教具外,還應利用野外考察、社會調查、郊遊、參觀等機會讓學生接觸家鄉的地理環境,感知大量的感性形象,讓學生儲存盡量多的地理表象,以啟迪他們的智慧,在地理思維中發揮出創造才能。比如,我校地理興趣小組在對我縣峰頭水庫的野外考察中,一位學生提出了在庫區水域發展沿海常見的網箱養殖的大膽構想,在得到教師肯定後,他又進行了可行性探索,並拜訪了水產技術人員,最後經過積極思考,寫出了富有創新精神的小論文,這與他平常善觀察,注意積累,善於進行類比聯想是分不開的,同時也是綜合運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結果。
2、重視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散性思維是對同一問題多角度、多方向尋求答案的思維過程,地理要素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決定了地理事物的形成。變化與發展具有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特性,這就為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思維材料。教師應善於捕捉與構想克服思維定勢的問題,提高學生變通求異能力,在活動中可採用逆向、橫向、多向等思維方法,加強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比如.我縣地形結構呈三面環山,開口向東南的「馬蹄形」特點,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這使得我縣在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的影響下,降水豐沛,而且冬季由於西北山地的屏障作用,阻擋了冷空氣南侵,有利於農業生產。在野外考察活動中,教師提出,如果我縣地形「馬蹄形」開口向西北,而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那麼我縣水系分布、氣候特點會發生什麼變化,對農業生產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這種結合鄉土實際的逆向思維問題,最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心理,進而提高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集思廣益,綜合提高
集中性思維是運用已有的信息,朝著一個方向,去獲得問題的正確答案的思維過程,也是創造性思維的有機組成部分。人通過發散性思維,有可能突破原有的知識圈,然而,如果只滿足於發散性思維,那麼人們思路就可能是「天馬行空」,沒有實際價值。對於創造來說,一團亂麻式的答案是無濟於事的,因而.要有所創造,必須有集中性思維的參與。在地理課外活動中,集中討論式是經常採用的好方法。學生經過積極的思考、醞釀,就同一問題展開討論,集思廣益,往往在熱烈的討論中迸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例如,我校烏山地理夏令營,教師以如何發展老區經濟為題,要求學生在地理考察中認真思考,提出切實可行方案。而後,召開小組討論會,學生經過充分准備,各抒己見,激烈爭論,互相啟發,新方案不斷被否定或被補充,最終達成共識.選擇出較滿意的答案:要想富,先修路,要先解決交通問題;利用烏山地區獨特的花崗岩地貌,發展旅遊業;利用廣大荒坡草地,植樹造林,種植水果,既提高經濟效益,又保持水土;利用當地豐富的草地資源和村民傳統的編織手藝,發展草編手工業;重視茶葉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發展老區科技教育事業等。學生在方案的討論選擇中,會提出有創造性的獨特見解,以及解決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途徑,同時,在討論中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對提高創造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好處。
總之.開展鄉土地理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真實地了解到家鄉的地理狀況,激發和培養創造意識和毅力,在實地考察中,學生們提高了地理觀察力,豐富了地理知識,懂得了如何注意協調家鄉的人地關系,並在分析和解決遇到的地理問題過程中,提高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叄』 社團活動方案
社團活動方案
一.社團名稱
愛心手語社
二.社團宗旨(目標)
在聽障人無聲的世界,手語是他們交際和思維的主要工具。為了引導社會關注無障礙溝通,關愛聽障人群,建立友善溫暖的社會新環境,手語社本著「用手劃出彩虹,讓愛成為行動」的夢想,建立一座與聽障人溝通的橋梁,通過讓更多的同學學習手語,拉近健聽人與聽障人的距離,使健聽人與聽障人能夠無障礙的交流,讓聽障人感受到普通人對他們的關愛,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健聽人一樣為社會做貢獻。
手語社以「推廣手語,傳播愛心 」為宗旨,以「提高當代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愛心,關愛殘疾人,建立友善溫暖的社會和諧大家庭」為目標,通過組織和指導社員學習手語,了解無聲世界,倡導「學習聾人朋友,身殘志不殘」的精神,倡導人間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三.社團活動口號(主題、精神)
手語社的夢想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動員在校學生和社會力量,推動無障礙事業,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學習手語,走近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兄弟姐妹們,關愛他們,建立起友善溫暖的社會和諧大家庭。
手語社的主題精神為:「關愛聽障人,從溝通無障礙開始;將關愛付諸實踐,從推廣手語開始。讓更多的人主動去關愛,讓更多的聾啞人得到關愛」。誓願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溫暖無聲世界的堅冰,向社會各界招手呼喚愛。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同學們的語言知識,幫助廣大殘疾人,加快聾人朋友回歸社會主流的步伐,促進信息、語言文化交流無障礙環境的形成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讓我們行動起來!我們的口號是:「指尖之舞,心靈之語!建立和諧大家庭,靠我們共同努力!」
四.社團活動設想
希望手語社的成立能讓更多喜歡手語的人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關注聽障人生活並支持殘疾人事業。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學加入到我們的社團,加入到這支特殊而又神聖的隊伍中來,讓我們與這個社會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融入、多一份友愛,更多一份力量!
手語社活動設想如下:
1.開設手語課程,請專業的老師對社團成員進行講授。
2.定期組織大家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手語。
3.定期在校內舉行手語宣傳,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手語,關注聾啞人,加入我們的隊伍。(具體宣傳方式有海報、宣傳單、手語角、手語表演等)
4.在可行的情況下,走出校外,面向社會宣傳。
5.與省市殘聯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的支持和認可,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學習手語後,組織有意願的同學參加手語初級考試,合格者由正規手語培訓中心頒發證書。
6.邀請身殘志堅的成功人士做報告。
7.參觀聾啞學校並與學校學生結對子,通過手語交流等聯誼活動為他們獻愛心。
8.其他愛心助殘活動
五.社員招募要求
申請加入本社的社員,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 為濰坊七中在冊學生;
二、 自願加入本社團;
三、 履行入社登記手續;
四、 具有積極性;
五、 關心殘疾人,富有愛心奉獻精神;
六、 對手語有濃厚的興趣。
『肆』 地理興趣小組的活動有哪些
地理學習最大的活動就是旅遊.如果沒有條件長途旅遊就要進行短途的旅內游.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容啊.
觀察野外地理事物的形態,激發學生思考.還以在夜晚召集同學觀察星象.利用儀器測量太陽高度.總之只要你肯想,就有很多活動可以做啊!
『伍』 地理社團活動方案
基本框架,就是時間、人物、地點、幹了什麼事。
活動目的要交代,社團的專名稱要提到,時間得明屬確,指導教師要有,參與人員要標明,活動內容要寫好。
如果是初高中的話有這些就應該夠了,大學的話,就是活動策劃書了,有需要的話我這有,可以參考!
『陸』 社團活動方案有哪些
社團活動方案 一.社團名稱愛心手語社二.社團宗旨(目標) 在聽障人無聲的世界,手語是他們交際和思維的主要工具。為了引導社會關注無障礙溝通,關愛聽障人群,建立友善溫暖的社會新環境,手語社本著「用手劃出彩虹,讓愛成為行動」的夢想,建立一座與聽障人溝通的橋梁,通過讓更多的同學學習手語,拉近健聽人與聽障人的距離,使健聽人與聽障人能夠無障礙的交流,讓聽障人感受到普通人對他們的關愛,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健聽人一樣為社會做貢獻。 手語社以「推廣手語,傳播愛心 」為宗旨,以「提高當代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愛心,關愛殘疾人,建立友善溫暖的社會和諧大家庭」為目標,通過組織和指導社員學習手語,了解無聲世界,倡導「學習聾人朋友,身殘志不殘」的精神,倡導人間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三.社團活動口號(主題、精神) 手語社的夢想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動員在校學生和社會力量,推動無障礙事業,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學習手語,走近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兄弟姐妹們,關愛他們,建立起友善溫暖的社會和諧大家庭。 手語社的主題精神為:「關愛聽障人,從溝通無障礙開始;將關愛付諸實踐,從推廣手語開始。讓更多的人主動去關愛,讓更多的聾啞人得到關愛」。誓願用自己小小的力量溫暖無聲世界的堅冰,向社會各界招手呼喚愛。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同學們的語言知識,幫助廣大殘疾人,加快聾人朋友回歸社會主流的步伐,促進信息、語言文化交流無障礙環境的形成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讓我們行動起來!我們的口號是:「指尖之舞,心靈之語!建立和諧大家庭,靠我們共同努力!」 四.社團活動設想 希望手語社的成立能讓更多喜歡手語的人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關注聽障人生活並支持殘疾人事業。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學加入到我們的社團,加入到這支特殊而又神聖的隊伍中來,讓我們與這個社會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融入、多一份友愛,更多一份力量! 手語社活動設想如下: 1.開設手語課程,請專業的老師對社團成員進行講授。 2.定期組織大家通過各種方式學習手語。 3.定期在校內舉行手語宣傳,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手語,關注聾啞人,加入我們的隊伍。(具體宣傳方式有海報、宣傳單、手語角、手語表演等) 4.在可行的情況下,走出校外,面向社會宣傳。 5.與省市殘聯取得聯系,爭取他們的的支持和認可,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學習手語後,組織有意願的同學參加手語初級考試,合格者由正規手語培訓中心頒發證書。 6.邀請身殘志堅的成功人士做報告。 7.參觀聾啞學校並與學校學生結對子,通過手語交流等聯誼活動為他們獻愛心。 8.其他愛心助殘活動 五.社員招募要求 申請加入本社的社員,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 為濰坊七中在冊學生; 二、 自願加入本社團; 三、 履行入社登記手續; 四、 具有積極性; 五、 關心殘疾人,富有愛心奉獻精神; 六、 對手語有濃厚的興趣。
『柒』 高中有哪些與地理有關的社團主要從事什麼活動
可以取名叫做天文社、旅遊與中國地理、地球協會以及地理考察社等版。
具體活動內容如下:
一、天權文社
在社團活動時舉辦一些有關天文知識的課,同時結合圖片更直觀,也更容易被了解。
二、旅遊與中國地理
社團活動是看影片,介紹各種名勝,然後組織郊遊考察,這個其實都是跟學校外出活動掛鉤的,因為想要去稍微遠點的地方學校都是要批的,當然也有純粹的旅遊地理講座,而且是專門請資深老師來講的,全校都可以聽課。
三、地球協會
主要是搜集一些有關地理的新聞,資料然後公布,還有就是大家拿出一張地圖(中國或者世界)隨便指出一個地點讓大家用地理語言來交流這個地方比如氣候,地形,特產,也可以和政治軍事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四、地理考察社
可以是學校附近的地理考察,辦一個地理考察社,以此聯系全國各個地區的區位條件,那就聯繫上了課本內容更有助於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