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植被

高中地理植被

發布時間: 2021-02-04 00:40:54

高中地理 荒漠是不是植被

你好,在地理的植被劃分范圍內,荒漠屬於植被。
比如熱帶沙漠氣候區的植被類型是熱帶荒漠;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有溫帶荒漠。都是植被類型的名稱

㈡ 誰知道高中地理常出的幾種植被類型及它們的分布

你把氣候分布圖弄清楚,相對把植被分布寫進去
我想高考對於中國的植被分布比較著重
溫帶落葉闊葉林
還有地中海那邊也比較重要

㈢ 高中地理請問下題中植物的作用是什麼

ABCD都是正確的
植物牆主要功能:
(1)凈化空氣,植物葉子吸附漂浮的灰塵。
(2)調節溫度內,緩解熱島現容象

(3)美化城市,隔離噪音
(4)減少光污染
植物牆能夠減弱建築表面玻璃光幕反射光線強度。
(5)提高綠化面積,生物多樣性。
(6)對建築物表面的保護
植物牆中植物的蒸騰作用以及葉片、枝條延緩了建築物表面材料的老化,從而延長了建築物的使用壽命。

㈣ [高中地理]關於世界氣候植被類型

1.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總體特徵是夏季高溫 冬季寒冷 全年降水量少 降水大概400Mm以下 問題是版300多mm與100mm的差別還是權很大的
即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內部差異是很大的 例如美國東北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比美國中部的大陸性氣候的降水就要多些
所以 在降水多的地方是森林 隨著降水量的減少 然後逐漸轉變為 森林草原 再到草原 再到草原荒漠 直到荒漠

2 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降水都比較多 冬季溫度相對亞熱帶低些(雖然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的月平均溫度大於0攝氏度 但是也只有幾度而已) 所以都為溫帶落葉闊葉林 一般降水較多是闊葉 否則多為針葉以減少蒸騰作用散發水分
溫度不高為落葉 以在冬季減少能量散失安然過冬 溫帶較高一般為常綠

㈤ 高中地理中的植被狀況是什麼意思,怎麼描述舉幾個例子

植被狀況有很多種描述方式,例如:
1.由於氣候條件惡劣,大部分植物無法生內存,導致干容旱地區植被覆蓋率低,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2.北京地區的地帶性植被是該溫帶落葉闊葉林並兼有溫性針葉林的分布.
3.西北地區 受降水的影響,地面植被自東向西分布狀況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過渡.
4.青龍山地區植被呈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分布,八里荒地區有萬畝高山草甸.

㈥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植被的選擇題

不是的,題目中就是在問兩地植被類型不同的原因,所以D選項是表現,並非原因。根據經緯度定版位我們發現這是南美權洲A地為大陸西部,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區。B位於大陸東岸確實是形成了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這才造成了大氣環流的不同。(至於您提出的同緯度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學到東亞季風的成因。其中就有一句話就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季風環流沖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因此同緯度的地方不一定會有同樣的氣候,而氣候不同發育的植被便會產生一定的差別。)至於A選項,它錯在不是根本原因上了。畢竟洋流也只是影響大氣環流,進而影響降水影響當地氣候類型。

㈦ 如何根據溫度帶或氣候類型 判斷植被分布(中學地理)

深秋時節某旅來客從某區域乘火車外出自旅遊出發時落葉紛飛,滿目金黃,穿越重重隧道後,驀然數目蔥郁,山清水秀,火車經過的區域是
像是這個例子吧,【是從所謂的「秋天」走到「春天」的,可以是穿過北回歸線到了我國的亞熱帶,可以是從華北走到南海,還可以穿過南嶺】............................反正由寒冷向溫暖過度,那就是由北向南走了。然後隧道,說明有山,那你就看看大致哪裡是南北相連,而且中間有山脈的

這個首先你就要熟悉一些主要地形的山脈、平原、高原、河流等的分布了

加油!相信自己

㈧ (高中地理)怎麼看出缺乏植被覆蓋

可以從其地理位置可知其夏季盛行副熱帶高壓控制,從登高線看出其對流不通暢

㈨ 高中地理 列舉一下不同的氣候各自對應的典型植被嗎越全越好。。。比如亞熱帶季風氣候是亞熱帶常綠闊

主要氣候類型
(一)赤道(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以南美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亞洲大、小巽他群島等為典型。全年在赤道氣團控制下,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為熱帶雨林。
(二)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等地受西南季風影響地區為典型。我國雲南大部、西藏東南角等地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盛行風向的季節轉換顯著。夏半年受赤道氣團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氣候特徵與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下,降水明顯減少,形成乾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0—90%以上,干濕兩季分明。自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
(三)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處於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而長的乾季。自然植被為熱帶稀樹草原。
(四)熱帶沙漠(乾燥) 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高壓帶控制下的大陸內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為典型。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下,全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數十毫米或更少,日照豐富,氣溫很高,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30℃左右。熱量與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與形成,與熱帶乾燥氣候密切相關。自然植被是荒漠。

亞熱帶氣候
(五)亞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以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東南部,南美大陸東部和澳大利亞東南部為典型。盛行風向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水分季節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積最廣、最典型。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副熱帶高壓帶北移,為高壓控制,這里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天氣晴朗乾燥、炎熱少雨;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受西風帶(地中海鋒帶)影響,溫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綠硬葉闊葉林和常綠灌木林。

溫帶氣候
(七)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如我國華北、東北與蘇聯遠東地區。冬夏盛行風向明顯交替。冬季風,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夏季風,主要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陸性特徵。自然植被是落葉闊葉林或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
(八)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如西歐、北美和南美西岸狹長地帶,以西歐為典型。這里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海洋氣流吹向大陸,海洋調節作用顯著。氣候特徵是: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
(九)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這里距海洋遠,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環不活躍,主要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夏季炎熱,冬季相當寒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寒帶亞寒帶氣候
(十)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北美大陸北部。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影響,冬季還受到冰洋氣團影響。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弱,為濕潤地區。自然植被為針葉林。
(十一)極地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蘚、地衣類)。
(十二)極地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內部。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為全球氣溫最低地區。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22℃以下,全年多暴風雪。

高原氣候
(十三)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區,如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濕度大、多雲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