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選修自然災害
❶ 高中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當中,哪一節適合講公開課
第一章第二節,第二章234節。都不錯,網上可用的課件也比較多,值得借鑒。
❷ 自然災害(高中地理知識)
我有這部分的課見和講義,先傳給你看看。360920249
❸ 高中地理選修部分 自然災害和環境保護 還有旅遊地理 哪個比較好學一些 爭取拿滿分
旅遊地理吧,理解就好。自然災害之類的,做題要分析,比較費力。個人見解。
❹ 急急急,有沒有高中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的復習提綱或者知識點分析之類的資料啊!在線等啊。。
http://www..com/s?cl=3&wd=%B8%DF%D6%D0%B5%D8%C0%ED%D1%A1%D0%DE5%A3%A8%D7%D4%C8%BB%D4%D6%BA%A6%D3%EB%B7%C0%D6%CE%A3%A9%B5%C4%B8%B4%CF%B0%CC%E1%B8%D9%BB%F2%D5%DF%D6%AA%CA%B6%B5%E3%B7%D6%CE%F6
本人畢業已久內容.
❺ 高中地理中圖版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的知識點總結
同學,知識要自己學,別人總結出來的畢竟不是你的,你總結了一點是一點,沒有必要獲版取別人的勞權動成果,這些都不難的呀。你們應該有相應的學習資料,資料上都大概有,你再補充一些內容就可以了,沒有哪個人會沒事跑來幫你總結知識的。
❻ 地理選修五《自然災害與防治》 我要各種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措施!!!
減輕旱澇災的影響,應以預防為主,放抗就結合,搞好植樹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並進行江河整治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預防澇漬災害: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建立完善的排澇系統。
洪水:預報關鍵點是整個流域包括幹流和支流的降水情況,即使了解水位變化,防禦主要內容是加固堤壩,疏散低窪地區的居民,建立防汛應急預案,做好可能的洪災防範,配備足夠的糧食和救援設備,提前做好泄洪准備等等
抗旱有效措施:將強全民水危機意識的教育、建立節水型農業、工業和社會,推行抗旱預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統和抗旱物資儲備制度、提高對乾旱災害的應急響應能力;加強抗旱設施建設,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跨流域調水、控制人口數量等。
抗蟲災措施:農葯滅蟲、投放天敵、誘捕成蟲或幼蟲
台風:提前做好預報、預警,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加固漁船、魚排,船進港口深拋錨,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和海岸防護。
地震:政府: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各級政府的支持;適當的進行人口遷移;愛中安排居民點並注意避開斷裂帶;山區應最大限度的進行綠化,保持較高的植被覆蓋率;對一些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易發地段,採取工程治理;新建建築物應提高抗震能力;慎重發展重化工工業,健全交通運輸和通信的方式。
對個人: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森林火災:人人樹立「森林防火」意識。建立、健全護林防火組織、制度。開展護林防火宣傳教育。嚴格火源管理。建立森林防火設施。(1、開辟防火路。2、營造防火林帶。3、修築林道。4、設立防火瞭望台。)
沙塵暴:1.加強環境的保護,把環境的保護提到法制的高度來。 2.恢復植被,加強防止風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3.根據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制定防災、抗災、救災規劃,積極推廣各種減災技術,並建設一批示範工程,以點帶面逐步推廣,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防禦體系。 5.控制人口增長,減輕人為因素對土地的壓力,保護好環境。
寒潮:預報關鍵點是高緯度天氣系統,冷空氣源地和南下路徑,寒潮強度和影響各地的時間。防禦主要有對農作物進行防寒保護,加蓋塑料薄膜,進行人工取暖,發出寒潮警報,提醒居民注意保暖,並防範寒潮帶來的惡劣天氣對建築、交通等造成的不良影響
❼ 弱弱問下,高考地理選修做哪個好做啊 自然災害還是環境保護
高考地來理選修,自然災害源模塊好做一些。原因有以下幾點:
1、自然災害時效性強,對社會沖擊較大,新聞報道多,耳熟能詳。
2、自然災害與我們的關系更密切,對自然災害比較熟悉。
3、高中地理關於自然災害的知識總結比較系統,答題更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