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太陽
① 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答案
(1)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太陽輻射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育均離不開太陽。
②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體運動、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③太陽輻射是地質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來源,各種外力作用共同改變著地表形態
④太陽輻射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的規律,形成了自然帶分布上的規律之一:即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2)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①作為工業生產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②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用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③水能發電站利用的水能多由太陽能轉化而來;人類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生物能也是太陽能轉化來的。
④大棚農業是為了充分利用太陽的光熱資源而發展起來的。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對氣候產生影響,不同緯度的年降水量與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關性( 70-80°N地區二者呈正相關;60°--70°N地區二者呈負相關;50°—60°N地區二者有時呈正相關,有時呈負相關);太陽活動高峰年激烈的天氣現象出現的幾率增加
耀斑爆發時產生的強烈射電能擾亂地球大氣的電離層,使地球上無線電短波通信衰減或中斷
高能帶電粒子流使地球上的磁場受到擾動,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在地球的兩極地區產生極光
② 高中地理什麼是正午太陽高度
正午太陽高度
在正午時太陽在天空的位置為最高,這時的太陽高度稱為正午太陽高度.在太陽直射點上,正午太陽高度為最大,等於90°.一日之內,自日出至正午期間,太陽高度逐漸增高,正午之後,太陽高度逐漸降低,日落時為0°.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現象.一年之中,南、北回歸線上只有一次正午太陽高度為90°,即北回歸線上的北半球夏至日、南回歸線上的北半球冬至日.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各地一年有兩次正午太陽高度為90°,如在北半球的春分日與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
設正午太陽高度為H,當地的地理緯度為ψ,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為δ,則當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為:
H=90°-│ψ-δ│
運用公式│ψ-δ│計算ψ與δ之間的緯度差時:若ψ與δ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上,則它們的緯度差值為數值大的減去數值小的.若ψ與δ分別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則它的緯度差值為兩者數值之和.
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地理緯度正午太陽高度為90°,自該緯度向南、向北正午太陽高度逐漸降低.由於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因此各緯度地帶的正午太陽高度有周年變化.如在半北球的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以赤道上為最大(90°)、自赤道向南、向北正午太陽高度逐漸降低.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向北逐漸降低.在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正午太陽高度自南回歸線向南、向北逐漸降低.
③ 我讀大學二年級,今年19歲,男生。高中地理所學的宇宙中的地球、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地球的運動、地球的
你讀大學二年級今年19歲男生高中地理所學的宇宙中的弟弟,太陽對地球的吸引,我覺得這道題對你來說輕車熟路,你可以完整的答出來。
④ 高中地理地球怎麼判斷某地的太陽高度
正午太陽高度角=90°—兩點緯度差
兩點是指觀測點、太陽直射點.若兩點之間在版北(南)半球,兩點緯度差為大權數減去小數;若兩點分屬於南北不同的半球,兩點緯度差為兩點之和.
極晝時寒帶地區子夜太陽高度角=(所求地點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90°
⑤ 為更方便理解高中地理,我需要一個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APP或者能清晰反映太陽直射地球動態圖什麼的。
圖不知道 告訴來你一個讓你高中自地理永遠用的到的東西。。。南北兩極看地球轉動方向,雖然簡單,但容易記混。所以。。廣東地區的南海、番禺、順德就成了關鍵,南番順或順番南,記住了,南順北逆就永遠不會錯了。高中地理是需要發散思維的,畢竟都是圖上的、空間的,要敢走歪門邪道。。
⑥ 急求高一地理必修一太陽的活動知識點總結!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一、太陽輻射1、太陽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表面溫度為6000K。2、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這種現象被稱為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的能量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相當於每分鍾燃燒四億噸煤。3、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了光熱資源;[2]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3]作為工業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生活能源4、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能量來源於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過程中,質量轉化為能量。二、太陽活動1、太陽的大氣層--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2、太陽活動的類型---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3、黑子---光球耀斑--色球4、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電磁波擾動電離層高能帶點粒子擾亂地球磁場,出現磁暴現象高能帶電粒子碰撞兩級大氣,產生極光【注意---能看到極光的國家所處的緯度較高。】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1、地球的自傳地軸---地球繞著地磚軸的旋轉運動,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自傳速度---各地的角速度相同;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級減少。自傳周期--恆心日和太陽日2、地球公轉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近日點和遠日點3、地球自傳與公轉的關系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黃赤交角的大小---目前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23°26′。極圈度數=90°-黃赤交角度數4、晨昏線順地球自傳方向---夜進入晝--晨線5、時差--相差多少時區,區時相差多少小時。
⑦ 高中地理——!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改變,太陽日和恆星日怎麼變
如果紫色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改變而轉速不變的話
那麼太陽日和恆星日的長短是不變回的答和現在的一樣
但是由於自傳的方向改變那麼日出的地點不在是東方而是西方
公轉的方向的改變
春夏秋冬季節的時間也有所改變(如冬季變成夏季)
⑧ 高中地理: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有什麼影響
太陽活動主要有3種:黑子、耀斑、太陽風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回
①擾亂地球大氣層,使地面的無線答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
②高能帶電粒子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③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光現象。
④引發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水旱災害
⑨ 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青藏高原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的原因:
1.地形、地勢:地勢(海拔)高,空氣稀薄內,大氣透明度好(容大氣中水汽、固體雜質少,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2.氣候(降水):高山高原氣候,雨日較少、雲量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3.大氣污染:工業不發達,污染物少, 大氣透明度好;4.太陽高度角:緯度較底,太陽高度角較大,輻射強。
(2):四川盆地(重慶)太陽年輻射總量低值中心的原因是:
1.地形、地勢: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擴散,透明度差;2.氣候(降水):亞熱帶季風氣候,多陰雨,多雲霧天氣,透明度差;3.大氣污染:工業發達,污染物多, 大氣透明度差。
(3)太陽灶,太陽能乾燥器,太陽能
⑩ 高一地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知識體系怎麼寫
a太陽活動加強將導致荒漠化日益嚴重
×荒漠化是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的
b帶電粒子流可內以引發地球上的磁容暴
√帶電粒子流指的是耀斑和太陽風,是磁暴產生的原因
c耀斑的強輻射會產生極光
×極光是太陽風導致的
d太陽黑子增多會導致地表平均氣溫下降
×只能說與地球氣候之間有相關性,,不能具體就是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