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怎麼地理高考

怎麼地理高考

發布時間: 2021-01-29 17:09:09

❶ 高考了...怎麼復習地理

看錯題!
背模板!
不會的一定不看!
重點是復習人文地理

❷ 怎麼在高考中學好地理

上課認真聽來啊。其實課外不源需要很多時間看地理的,上課最重要。老師說要結合當時發生的關於地理的新聞去看的,比如哪個地方發生了什麼自然災害啊,要怎麼利用地理知識去解決啊。到沖刺的時候有那個解題技巧的,老師應該會發的,要不自己整理也好的,各種題目怎麼答,從什麼方面答,都要自己整理一下,熟記在腦子里,還有啊,平時要多看看地理書,爭取把書翻「爛」了,把小的知識點就在那個時候掌握了,再做些高考題就差不多啦

高考地理應該怎麼學

地理主要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部分。自然地理部分相對較難,關鍵專在於理解,比如屬地球的運動,大氣運動,洋流等。人文地理則相當靈活了,在把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靈活運用。
不管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讀圖分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多看圖,多記圖。
高考地理考察要求: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
高考地理莫非就是把現實當中的一些問題用地理知識來解釋,闡述,多以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語言表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會總結,會歸納,會論述。

❹ 怎樣學好高三地理

  1. 學地理來地圖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源的工具,「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必須要記住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漫畫圖、數據圖、結構圖、等值線圖等地圖。學習時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逐一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

  2. 地理學習的支柱是教材的閱讀理解,抓"概念"重"消化"。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將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恆星日、太陽日;時區、區時等。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

  3. 高三時,做題目是必不可少的,選擇題目多進行練習。

❺ 地理不會,怎麼參加高考

我建議你還是去找個比較好的輔導班來補習一下 光華鼎力長期開辦中高考、初高內中各類輔導容班,
授課教師都是來自
◆全國重點中學
◆示範高中在職的一線骨幹教師
◆學科帶頭人
◆教研員
◆模擬考試命題人
他們潛心研究中考高考,並且從事中考高考教學都在十年以上,所教科目成績在本區名列前茅。

❻ 地理要素高考都怎麼考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一
行星地球:1地球與地圖
2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3地球的運動
4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上的大氣: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2氣壓帶和風帶
3常見天氣系統
4全球氣候變化

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環
2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地表形態的塑造:1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2山地的形成
3河流地貌的發育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1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一
人口的變化:
1人口的數量變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
2人口的空間變化
二: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2城市化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1農業的區位選擇
2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3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1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
2工業地域的形成
3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1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2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1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2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第三部分
區域地理:一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1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的影響
2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研究中的應用

區域生態環境建設: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2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1能源資源的開發——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2流域的綜合開發——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為例

區域經濟發展與區際聯系:1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2區域工業化、城市化與產業轉移
3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第四部分
世界地理
第五部分
中國地理
只要把每個知識點弄清弄懂我想應該差不多了,希望對你有用。

❼ 高三如何學習地理

我是剛剛高中畢業的文科生,高中時是地理班主任。我只能用我的學習經驗來告訴你。
1.老師上課講必須聽!(即使前兩年什麼都沒學,只要高三所有地理課認真聽,最少高考時地理這課可以拿到基礎的50分)
2.看地圖。一般到高三老師會要求買一本地理圖冊。先將世界各國(較大的國家,如美國;地理位置較特殊的國家,如希臘(地中海氣候))的位置記住!閉上眼睛會在腦海里形成一個世界地圖的樣子,然後將重要的經緯線記住。(這個老師在復習時會告訴你們哪些重點記,如果不說,你可以自己總結,至於哪條重要,就是隨便說一經線一緯線你就知道這是哪,如東經116度和北緯40度),不要著急,每天都翻翻地圖,有一兩個月它就會如映在腦海中一樣。(然後就不用每天看了,在當天有地理課的早自習拿出來看看,回憶一下有什麼想不起來的,重點背背)(同時中國的各大山脈及河流的經緯度也要了解,如要知道在地圖上秦嶺的上邊是什麼,下邊是什麼)3.背氣候。一定要把各氣候的特點背下來(如熱帶雨林時候的年降水量,氣溫;溫帶季風氣候的年降水量,氣溫,雨季和旱季的時間(溫帶季風如果我沒記錯只有北半球有);溫帶草原時候的年降水量,氣溫,乾季和濕季的時間等等,根據這些來區分各種氣候,以便做題)還有記住哪些城市是地中海氣候的代表,除歐洲地中海周圍的國家外,代表城市有:澳大利亞的珀斯,埃及的開羅,義大利的羅馬,智利的開普頓,美國的紐約。(你們老師應該還會把各種氣候在全世界的分布跟你講)4.區域的背誦(最好理解)重點在於(我未特殊說明的地方或國家,你的老師講那時,講什麼記什麼):①中國的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珠三角,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干沙漠,黃土高原和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台灣。②歐洲的德國魯爾區,義大利的新老工業區,英國的地理位置,阿爾卑斯山的位置及其對周圍國家的影響,斯堪迪那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俄羅斯③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及其上的國家,印度(重點!!老師會講),日本,朝鮮半島,中南半島... ...~~~今天太晚了,明天繼續回答!!!(如果在學地理或政治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Hi我的網路ID)明天之後的回答我會直接Hi你。還有,你一做題就懵是沒找到方法,我在說完要學的後,會告訴你做題快准狠的方法,都是經驗之談。

❽ 如何「高考復習地理」

高考地理背熟這些知識可以拿%的分數
一、地理特徵的描述
(一).區域自然地理特徵的描述:
1、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特徵:
從地形、氣候、水文、植被、河流、土壤、自然資源、自然災害、自然(生態)環境等幾方面入手。
舉例:簡述井岡山旅遊區的自然地理特徵?
答:低山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紅壤為主;有色金屬資源豐富;夏季易發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易產生水土流失。
2、對地理位置(區位)特徵的描述:
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四套定位)、海陸位置、相對位置(一套定位)、政治區位(鄰國)、經濟區位及交通區位
(以海南島為例,見選修二第104頁)。舉例:描述拉薩市地理位置的主要特點?
答:地處300N,緯度位置低;處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
3、對地形特徵的描述:
「海拔地勢加起伏,地形類型及分布,海岸曲直做候補」
舉例:描述我國青藏高原區的地形特徵?
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高原邊緣和內部分布著一系列雄偉的山脈,山脈之間,高原起伏和緩「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4、對氣候特徵的描述:
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
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有時考慮光照)入手。
舉例:描述倫敦的氣候特徵?
答: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較多,季節分配均勻;光照條件較差
5、對河流水系特徵的描述:
幹流長短,流域大小,河網密度,彎曲河道,水系形態,支流多少,寬窄深淺,湖泊有否,起止流向,有時提到
舉例:描述尼羅河的水系特徵?
答: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於東非高原,向北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積較小;支流少;為外流河。
6、對河流水文特徵的描述:
補給水位和水量,季變年變後兩項,水能系列加航運,冰期汛期含沙量。(汛期:春汛、夏訊、冬汛、凌訊)
舉例: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徵並分析成因?
答:松花江緯度高、冬季長氣溫低、結冰期長;春季積雪融水補給,而出現春汛,且在流向高緯的河段有凌汛現象;降水集中夏季,有明顯的夏汛;流經地區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於補給水較充足,匯入的支流較多,水量較豐富;上游坡度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下游流速平穩,航運條件較好。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點描述
7、農業特點的描述:農業地位、農業地域類型、主要農作物種類和產量、農業各部門結構、耕作方式(鐵犁牛耕、機械化等)、制度、經營方式(小農經濟、集約化、專業化等)、農業現代化水平,商品率。
如: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略)
8、工業特點描述:工業地位、工業發達程度和技術水平、工業部門結構、工業產品及研發投入、工業原料和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等等。
如:義大利新興工業的特點和美國矽谷高新技術工業的特點?(略)
9、人口和城市分布特點的描述:面狀分布:平原;線狀分布:沿河流海岸線交通線分布;點狀分布:沙漠中綠洲。
10、地理事物分布規律的描述:
從總體上看是把握「點」、「線」、「面」是哪種分布趨勢;要說明該地理事物疊加在哪一個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說疊加在哪一個地形之上。
如:上海市分布在哪裡?——上海市分布在長江三角洲,黃浦江畔兩岸。
①、「點」狀分布一般有「眾星拱月狀」,「沿某個方向區域較稀或較密」;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鎮體系分布規律是西北較稀,東南較密。
上海「寶山鋼鐵廠」分布在上海市區的東北方向,北臨長江。
② 、「線」狀分布應說明其沿哪個方向的走勢及其稀密特點。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點是沿山麓、盆地邊緣分布,在鐵路沿線及大河出山口處較密集。
又如「我國一月0℃等溫線」分布,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近似於與緯線不行,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③ 、「面」狀分布應說明該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圍,即東南西北的界限;或該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積。
如黃土高原分布范圍是東起太行山、西至祁連山以東、北起長城、南至秦嶺。
又如我國地理環境問題分布:西北的地理主要是荒漠化、鹽鹼化問題;西南的地理問題主要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問題;東北主要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濕地保護問題;江南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體利用問題。而近海主要是海洋污染、生態破壞、休漁問題。城市主要是城市環境保護問題及城市化問題。
二、地理成因(條件、措施)的分析:
1、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如重慶市年日照時數僅1200多小時)
(1).晝長;(2).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3).天氣氣候狀況。
2、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陽高度(即緯度);(2).天氣狀況;(3).地勢;(4).空氣密度。
如為什麼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
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③地勢高;④空氣稀薄,大氣潔凈。
3、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緯度;(2).地形、地勢;(3).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狀況、洋流等);(4).天氣狀況。
舉例:為甚麽印度最高氣溫多出現在五月而不是七月?
答:①太陽直射點北移;② 5月為旱季後期,天氣晴朗,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③北面有高山阻擋,熱量不易散失,北側冷空氣不易侵入;④7月已進入雨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加上水的熱容量較大,大大緩解高溫天氣
4、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 緯度:低緯小,高緯大;
(2). 下墊面性質:海洋小於陸地,沿海小於內陸,有植被的小於裸地;
(3)氣侯狀況:雲雨多的地方小於雲雨少的地方。
舉例:試析我國西北內陸氣溫年較差大的原因?
答:我國西北內陸屬溫帶大陸氣候,夏季太陽高度大,雲層少,地面得到太陽輻射多,大陸熱得快,溫度高,冬季大陸冷得快,溫度低,離冬季風源地近,加劇嚴寒。
5、影響氣溫日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緯度:低緯區大於高緯區
(2)、季節:夏季大於冬季
(3)天氣:晴天大於陰天
(4)海拔:同一位置地勢越高氣溫日較差越小
(5)、下墊面:海小於陸、林地小於沙地。
舉例:試析我國西北內陸氣溫日較差大的原因?
答:我國西北內陸屬溫帶大陸氣候,降雨少,雲層少,白天,對太陽輻射削弱少,地面得到太陽輻射多,溫度高,夜晚降雨少,雲層少大氣逆輻射弱,保溫作用差,
6、影響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氣、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類活動
(1)、位置:主要是海陸位置對降水的影響,通常大陸內部乾旱少雨。
(2)、大氣:主要包括大氣環流、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因素對降水的影響。①大氣環流包括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三圈環流中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其中低壓帶控制地區降水較多,高壓相反;西風帶內西岸降水多於東岸,信風帶內東岸降水多於西岸。季風環流中,夏季風降水多於冬季風。②鋒面:冷、暖鋒、准靜止鋒過境時都易產生降水。③ 氣旋對應的是低壓,氣流上升多陰雨;反氣旋對應高壓,氣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會阻止水汽的進入,
(4)、洋流:暖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狀況: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以及湖沼、水庫周圍,空氣濕度較大,相對降水較多。
(6)人類活動:城市濕島效應使城市多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雨島效應使城市塵埃多,凝結核多,霧和低雲比效區多。
舉例:試析我國台灣東北降雨特多的原因?
答:臨海位置,水汽充足;東南季風或東北季風受地形阻擋,形成地形雨。
7、分析幾種氣候類型的典型分布區成因
(1)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典型的原因:①平原面積廣大,赤道從中部穿過,且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②來自大西洋的信風帶來充足水汽;③亞馬孫平原呈口袋狀向大西洋敞開有利於濕潤空氣深入內陸;④沿岸暖流增溫增濕;⑤受北、東、南三面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非洲北部的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典型的原因:
①受副高和來自大陸的信風控制降水少;②海岸線平直;③西岸寒流有減濕作用
(3)歐洲西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典型的原因:①全年盛行西風;②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多呈東西走向,有利於海洋水汽深入內陸;③大陸輪廓破碎;④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
(4)地中海氣候在地中海地區分布典型的原因:①受副高和西風帶交替控制;②地中海深入大陸內部加強了夏季副高和冬季西風的勢力。
8、分析幾種氣候類型的非地帶性分布及成因
(1)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馬達加斯加島東側、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東南部、中美洲東北部
原因: (1)來自海洋的東南(東北)信風帶來充足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豐沛;②沿岸暖流增溫增濕。
(2)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東非高原
原因:海拔高,氣溫低,上升氣流弱,降水偏少;
特徵: 也分旱雨兩季(夏雨冬干),但由於常年受赤道低壓控制,與典型熱帶草原氣候相比,旱雨兩季不太分明。
(3)熱帶沙漠氣候
分布:南美大陸西岸
原因:受安第斯山阻擋,加之沿岸寒流的影響,氣候呈南北狹長分布
(4)溫帶大陸性氣候
分布:北美洲大陸東岸
原因:①越過西部山地的西風到達東岸水汽減少;②北美洲與大西洋面積較小,海陸熱力差不顯著不能形成明顯的冬、夏季風;③東岸的拉布拉多寒流有降溫減濕作用;④北美洲的地形特點,使得南北海洋氣流經常對東岸產生影響,降水較其它大陸性氣候區偏多,且季節分配上差異較小。
9、分析氣候類型的分布,特點、成因、判斷、所對應的自然帶名稱(略)?
10、分析我國沙塵暴現象產生的原因?
我國典型地區:西北;華北地區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氣候乾旱,降水少;春季大風日數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
治理措施: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發菜等。
11、分析洋流成因
(1)、風向和大小;(2)、補償;(3)、密度差異
舉例:夏季索馬里沿岸寒流形成原因?波羅的海和北海間密度流的成因?
答:(1)夏季,索馬里洋流從西南向東北流動。索馬里半島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風(離岸風),夏季風驅使表層海水向東北流動的速度快,表層暖水流走後,近岸出現上升補償流,導致索馬里沿岸水溫較附近海域水溫低。它雖是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洋流,但洋流的溫度比相鄰海區海水的溫度低,因此就形成了寒流,所以索馬里洋流在夏季稱索馬里寒流。另外,在這一時期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至北回歸線附近,阿拉伯海及其兩岸地區太陽輻射增強,使阿拉伯海表層水溫高出索馬里半島東部沿岸海域水溫,這也是索馬里洋流具有寒流性質的原因之一。
(2)波羅的海為海區閉塞,與外海的通道又淺又窄,鹽度高的海水不易進入;加之波羅的海緯度較高,氣溫低,蒸發微弱;這里又受西風帶的影響,氣候濕潤,雨水較多,四周有多條河流注入,因此波羅的海的海水就很淡了。北海海水鹽度較高,所以丹麥諸海峽的表層海水密度小,底層海水密度大,故形成密度流。
12、分析鹽度成因
(1)、緯度因素(氣候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2)、洋流(同一緯度海區的比較)(3)、淡水作用(有無淡水注入);(4)、內陸湖和海區形狀(封閉或開闊);(5)、結冰與融冰
舉例:紅海成為世界鹽度最高海區原因?答:降水少,蒸發旺盛,無淡水河流注入稀釋,海域封閉。
13、分析河流流量大的原因:
流域內降雨量;水系特點;流域面積。
舉例:為什麼亞馬孫河流量最大?【答案:在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典型的原因基礎上,再加上一條原因(6)亞馬孫河流域面積廣支流匯聚多】
14、分析河流的流量變化(先確定補給方式)
(1)、降水多少和季節變化;(2)、季節積雪和春季氣溫;(3)、冰川和氣溫年變化;4、地下水,湖泊,沼澤等。
舉例:松花江流量變化有何特點?春汛為何由南向北推遲?答:(1)一年有春夏兩次汛期。(2)南方緯度低,春雪融化早,北方緯度高,春雪融化晚。
15、分析河流的凌汛條件:
(1)河流有結冰期;(2)河流自較低緯向較高緯度流動的河段。
舉例:分析黃河產生凌汛的原因。答:黃河上游,下遊河段地處溫帶冬季河流要結冰,由低緯向高緯流動河水,春季其上游解凍下游未解凍,易產生凌汛現象。
16、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1).河流落差大;(2).水量大。
舉例:三峽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17、河流航運價值大小原因分析:
(1)河流流量及季節變化;(2)河網密度;(3)流速;(4)冰期(通航時間);運輸需求量(航運腹地經濟水平,人口疏密程度等)。
舉例:長江下游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18、分析洪澇災害的原因 ?
我國典型地區: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從天、地、人三方面分析):
(1)自然原因(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氣候特徵):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台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窪(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
(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佔用破壞河道等。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自然原因:(1).水系特徵:流域廣,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為平原,(荊江段)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徵: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人為原因:(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3)此外,人類活動佔用及破壞河道。
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
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19、分析有關地形地貌
地形成因分析:運用地質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與板塊運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及板塊的碰撞或張裂)來解釋判讀分析與地形有關的地理知識。
要點:1、是否在板塊生長或是消亡邊界;2、內力作用是否形成褶皺和斷層;3、在哪個地理背景,受何種外力
舉例: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怎麼樣形成的?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各屬於哪個板塊?
答:位於板塊的消亡邊界,岩石破碎;雅魯藏布江侵蝕下切。喜山屬於印度洋板塊;岡底斯山屬於亞歐板塊。
20、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1)、地質條件(2)、地形條件(3)、降雨條件(4)、人為因素(如植被破壞、工程建設等)
舉例:分析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原因?
(1)自然原因: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2 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21、分析地震產生的原因:
(1)我國典型地區: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
(2)形成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
(3)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淺源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害等
22、減輕地質災害的措施:
(1)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
(2)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
(3)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4)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
(5)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
(6)加強國際合作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