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壹』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公開課從哪些方面評價
從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重點難點的把握以及突破方法,教態,教法,時間分配,師生之間的互動等很多方面。下面可借鑒
縱觀這節一輪復習課:餘音繞梁、耐人尋味,亮點頗多,示範性強,在此,我只揀其中幾點略作分析:
1、從教學目標上看,高考內容和考查形式就是我們航行的燈塔,前行的路標。這節課的復課模式和實際效果和近年高考試題考查的總體要求是趨同的、接軌的、一致的。雖然我們每個人對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這一制度組織的方式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疑慮、質疑甚或反感,但那不是需要我們考慮的事,好在近幾年的地理高考題的許多方面都一反常態,讓我們竊喜:地理高考終於回到了它的本源性的一些地方,試題設置凸顯地域性,時效性,實效性和靈活性和簡單化,而且我堅信這一理念會在特定的時期內具有延續性、傳承性和基本穩定性。說的簡單些,就是我曾經給學生說的,高考,你可以不選我,但你沒有必要傷我自尊!這正是近年高考地理試題呈現給我們的特點、亮點、優點。從這方面來說,xx同志的這節課對這點的把握很是到位,很漂亮的打造出一節成功的地理一輪復習課模式:那就是強調基礎、抓住重點、輕輕鬆鬆、揮揮灑灑、不拘一格、形散神聚但順應自然,順應高考!
2、從設計思路上看,符合本屆學生的地理基礎、認知規律和基於此衍生出來的高2014屆地理組一輪復課的總體要求:那就是超低空巡航、地毯式轟炸、拉網式排查,潮水般推進。xx同志的這節以近乎很完美的姿態貫穿了上述理念。復習課能降低起點,梳理基礎,落實雙基,兼顧全體,抓住重點,穩步推進,有效練習,強化訓練,構建體系,培養思維,提升能力。尤其農業區位因素的分析更是做到了擒賊先擒王,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和關鍵。整個課堂的安排思路圍繞高考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我們都深有體會的是以上這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真的很難!尤其對這個步入講台不久的娃娃老師,真不容易!教學風格猶如其人,厚重、穩健、朴實無華!
3、從具體實施上來看,在教學過程中能抓住人的認知規律,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愛好需求。注重體系的構建,知識的形成過程,強化地圖語言這一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問題的設置到解答不是簡單的羅列和給出結論,而是通過篩選海量的信息後有計劃的分布設置,後讓學生討論分析總結得出。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圖文互換、圖圖互換、以圖示文、以文釋圖,胸有成圖。實踐圖示教學法,加強直觀性教學,充分
『貳』 求2013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6.1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人教版)
到金太陽復新課標資制源網找,網站中一輪課件內容詳實。http://wx.jtyjy.com/jty/main/index.shtm
『叄』 三維設計2013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必修+選修全套67份 傳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QQ:76556434
金太陽新課標資源網上有全套的課件和word,歡迎回下答載。
http://wx.jtyjy.com/Jty/main/index.shtm
『肆』 求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的完整方法一套
一、認真研讀考綱,對考試內容做到胸中有數。 《考試說明》是地理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考地理復習的依據,認真學習《考試說明》能讓我們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題的有關事項。2007年四川高招文科綜合地理試題較好地反映了高考大綱和文綜測試的要求。試卷長度和基本題型與去年保持—致。各專題均有涉及,內容分布更廣泛合理,而且與生產生活密切聯系。難度略有增加,但分值不變。試題題型沒有太大的變化,沒有偏題、怪題和超綱題,選擇題中除第5、8、9題難度較大外,其他都比較容易。綜合題總體難度不大,但想得滿分卻很不容易,因為學生都能答上幾點,但很難回答全面,語言表述也不夠完整、准確。試題主要考查了氣候、洋流、自然帶、農業生產的條件、城市化、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我國不同地點降水量及其季節變化的原因和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等地理學科的主幹知識體系,都是高考大綱要求掌握的重點知識,沒有道超綱題。由此可以看出高考大綱對高考出題的制約性極強,導向性顯著。因此,高三地理教師必須深入研究高考大綱,對考綱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必須做到了如指掌,對要達到的能力要求,必須做到胸中有數。研透考綱,再參照近幾年的高招試題,便可分析出哪些知識點考查的重現率高,哪些知識電的重現率低,對比分析今年出現的概率有多高。只有這樣,復習才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省時性。對於高考重點知識要大講特講,講深講透,而非重點知識少講略講,不考內容乾脆不講。好鋼用到刀刃上,要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有效性,避免走彎路.浪費學生寶貴的復習時間。 二、狠抓基礎,理清主幹.構建完整的地理學科知識體系。 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包括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宇宙觀、人口見等),這些基礎的復習必須以教材為載體,將考綱的要求通吐教材體現出來.通過強化教材的復習,使學生把知識真正轉變為自己的東西。例如,通過對教材中的圖表設置問題,培養學生從地理圖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教材的文字材料設置問題,培養學生從地理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復習基礎知識的時候,聯系各種社會和自然熱點設置情境,陪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在復習中鞏固知識的同時來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但部必須符合教材和考綱的基本耍求。 與往年相同,2007年的地理學科高考試題立足於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突出了疑寸地理學科主幹知識的考查。強調學習地理的基本意識,特別是空間概念的建立和區域特徵的i^識。所以,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應立足課本,重點抓好主幹知識和原理的教學。在今年的暑期中,北大、清華的志願者來到我校,在與我校的高三學生座談時都談到對教材和基礎知識的重視l司題。其中有一位是2∞6年湖南的高考文科狀元,她就談到她在復習歷史時,准備看22遍書,結果到高考時只看了7遍。即使這樣,也令我們的學生自嘆不如。 從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試卷和2007年的各個地區文綜試卷中的地理試題來看,高考考查的主幹知識有:l.時間的計算;2.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特別是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3.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鋒面、氣旋與反氣旋;4氣候的形成因子、氣侯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徵和氣候類型的判別;5.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6.內外力作用與地殼的變動、地殼物質的循環;7.河流的補給與水文特徵;8.自然帶的分布規律;9.農業的區位因素;l0.工業的區位因素;ll.城鎮的規劃與布局、城市化及其問題;l2.人口遷移;13.文化擴散;14.旅遊資源的評價.l5.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等。 對這些主幹知識的教學,要緊扣課本,夯實基礎;要深入挖掘,鑽深研透。准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它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重在理解,准確把握主幹知識體系,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形成專題,既要挖掘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又要透視知識間的縱向聯系,構建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路圖,重在運用。 三、強化圖最,培養能力 2007年高考地理試題仍與往年一樣體現地理學科圖文並重的特色,突出對讀圖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的考查。無圖不成題,非常重視對圖像、圖表的考查。採用了坐標統計圖、不意舊、景觀圖、區域圖、政區圖等各種類型的地圖和地理統計表格,進行讀圖、讀表分析,既考查學生對圖表閱讀、分析、歸納的綜合能力,又考查了學生空間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試題遵循《考試說明》要求,突出了對學科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維品質的考查。如選擇題第8~11題,考查學生要有較強的空間定位能力;綜合題第36題第一小題,考查學生細致的分析計算能力。試題的圖表創設體現了傳統與創新的結合。大部分地理圖表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考生在平時復習中時有所見,但部分試題的圖像注重創新,如第5題的「97w附近某山坡年均溫、自然帶的垂直分布圈」,第8~l1題的「經緯網簡圖」等。 針對高考重視圖表的考查特點,地理第一輪復習應加強詞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能力的培養,切實進行以圖表為載體的能力訓練。正確閱讀、分析地圖和地理圖表,既是培養學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學生具有地理品德和地理行為素養的知識源泉。地理試題的信息往往來源於圖表,圖表也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因此對地理圖表的分析應該成為經常性的練習。關於地理圖表的復習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日照圖;二是等值線圖,包括等高線、等溫線、等壓線(面)、等鹽度線、等降水量、等震線、等潛水位線等,這類圖有許多共同點.其包含的信息豐富,是地理試題考查的重點;三是統計圖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數值特徵和相互關系,要學會統計圖表的分析方法,特別注意不同要素之間的聯系;四是區域地圖,地理學科內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從不同角度設計問題,如果考生不能正確判斷區域位置,整個試題就無法下手。 具體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現象的形成、地理事物的結構特點到地理規律等,大都需從地圖和地理數據中求得初步的了解和熟悉。因此,平時教學中應加強判讀地圖和地理圖表能力的培養,既能把具體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實在地圖上,又能讀懂各種地理示意圖,明白其含義。 四、重視解法,授之以漁 在高三地理第—輪復習的習題訓練中,首先要加強對學生解題技巧的培養,應注意使學生養成使用規范地理術語、正確書寫、仔細審題等良好學習習慣,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其次,讓學生建立試題與教材的聯系。在讀書時,要思考所讀內容可能如何出題(即從書中讀出試題來,將教材試題化),在做題時要知道該題是考查教材中什麼地方的什麼知識(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將試題教材化)。再次.教給學生規范答題的方法和技巧。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開放性試題越來越多,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了考生審題產生偏差外,還與考生缺乏必要的答題技巧有關。為了使得分更為保險,以下幾點技巧值得關註: (一)少與多的技巧:盡量少而精。司什麼答什麼,但如果|沒有把握則不如多答。 (二)具體和模糊的技巧:盡量具體詳細。但如果沒有把握,則可適度模糊,否則可能自露馬腳。 (三)條理與段落的技巧:一問答一段,或者一個方面答一段。這樣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四)主要和次要的技巧:盡量抓知識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實在沒有把握則主次—起抓。但把自己認為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