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2011福建高考地理

2011福建高考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9 08:50:18

❶ 2011福建高考的一道地理題

你好:
F地風向高,丘陵地區,海拔較E地高,相對來說沒有盆地地區的溫度高,這是其一
E地位於四川盆地,周圍有群山環繞,受冬季風的影響較小。受寒潮的影響小,所以E地的風險度小。這是其二。
如果考慮的復雜些,台風的影響,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E地區受台風的影響小
四川盆地是個好地方。

❷ 2011全國高考文科綜合題的選擇題,地理的9--11題組的11題求解

1、東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兩廣丘陵、浙閩丘陵。
中國東南地區是丘陵分布最廣、最專集屬中的地區,這一地區統稱為東南丘陵。其中長江以南,南嶺以北的地區稱為江南丘陵;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境內的為兩廣丘陵;武夷山以東,浙江、福建兩省境內的為浙閩丘陵。
2、中緯度那隻能是江南丘陵了。
江南丘陵范圍長江以南、 南嶺以北、 武夷山和天目山以西、雪峰山以東,包括中國湘、贛兩省中南部和浙西、皖南地區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總稱江南丘陵。介於北緯25°~31°,東經110°~120°,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
中緯度為30——60,而江南丘陵在25——31,有重疊的

❸ 2011高考江蘇卷地理3-4題

3.B 4.C 考點定位:地球運動 解析:第 3 題,本題可以按照如下步驟解答:第一步,表格內容給定的是三地日出日 落時間,根據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時間,可以計算晝長或夜長;計算公式:晝長=日落時刻 —日出時刻,夜長=24—晝長,根據此公式計算可得當日三地晝或夜長分別為:①地晝長 14 小時, ,夜長 10 小時,②地為晝長 11 小時 22 分,夜長 12 小時 38 分,③地為晝長 13 小時 08 分,夜長 10 小時 52 分;第二步,根據晝長或夜長進行半球劃分;①地和③地晝長大於 夜長,位於同一個半球,②地晝長小於夜長,與①、②兩地所處半球不同;第三步,進行緯 度排序;依據的規律:一個地點的夜長,等於不同半球但緯度數相同地點的夜長,如果某半 球晝長大於夜長,則該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相反夜越長;故三地的緯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 ③②,故 B 項正確。 第 4 題,如果③地為北京,當日晝長夜短,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說明太陽直射北半球; 次日北京的晝長為 18:49—5:39=13:10 分,比當日晝變長了 2 分鍾,說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 動,北極圈內極晝的范圍逐漸擴大,故 A 項錯誤,C 項正確;太陽直射北半球,且太陽直 射點向北移動,說明此時的時間是在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後)之後,到夏至日(6 月 22 日 前後)之前,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位置正逐漸遠離近日點(時間 1 月初) ,靠近遠日點(時 間 7 月初) ,公轉速度逐漸變慢,故 B 項錯誤;各地晝夜長短相差最小時,應該是晝夜等長 (晝夜長短相差 0) ,而此時,表中三地的晝夜均不等長,故 D 項錯誤。

❹ 2011年高考全國二卷文綜地理部分試題及答案

絕密 啟用前
2011年普來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自一考試(全國Ⅱ卷)(大綱版)
文科綜合地理解析
讀下圖,完成1~2題。

1.組成該山體岩石的礦物直接來自
A.地表 B.地殼上部
C. 地殼下部 D.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岩石在地球表層可轉換成
A.噴出岩 B.侵入岩
C.沉積岩 D.變質岩
解讀:試題以一幅自然景觀圖為切入點,展示火山噴發的情境,著重考查岩漿來源、岩石轉化。第1題,組成該山體岩石的礦物直接來自火山噴發中的岩漿冷凝,而岩漿則來自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層。第2題,該山體的岩石為噴出岩,在地球表層經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作用後,可轉化為沉積岩。
芝加哥是美國五大湖區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見下圖。1848年修通聯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運河,隨後興建鐵路並形成以芝加哥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這段時期,芝加哥工業主要有農產品加工、農具、交通工具等生產部門。1890年,芝加哥人口達到100萬。20世界上半葉,芝加哥發展以鋼鐵為主導的重工業,並成為20世界美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據此完成3~5題。

❺ 2011年高考地理考點:人文地理部分

nalide

❻ 2011文綜高考的前11題,地理的,誰有答案。請回答。

地理選擇題答案:BDDBC CDACA B
這次高考,地理選擇題比較簡單。

1. 讀「某區域地質面簡圖」(圖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是
A.斷層、向斜、背斜 B. 斷層、背斜、向斜
C.向斜、斷層、背斜 D. 背斜、向斜、斷層
答案選B。甲乙丙三處應該分別是斷層、背斜和向斜。記住一點:背斜的岩層向上拱起,像個駝背的老頭。這點已經跟學生講過無數次了。

2. 研究發現,長江幹流江蘇段河床在1985年前後平均沖漩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由淤積轉變為沖刷。其主要原因是
A.該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該河段徑流量減少
C.流域年降水量減少 D.上游來沙量減少
答案選D。下游由淤積變成沖刷,為什麼沖刷力會加大?流速加快、徑流增大都可能是原因

3. 1996~2006年我國城鎮人口數量年均增長4.46%,城鎮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5.23%,2006年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是發達國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斷該階段我國
A.城鎮建成區城鎮人口密度升高
B.城鎮化水平已經超過發達國家
C.城鎮土地集約利用水平高於發達國家
D.城鎮人口增長速度滯後於城鎮擴張速度
答案選D。A由材料可知是錯的,BC明顯是常識錯誤。

讀「2007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均GDP與人均CO2排放量散點圖」(圖2),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
4.與全國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 B.廣東、福建 C.海南、貴州 D.遼寧、山東
答案選B。注意關鍵詞:低於全國水平。
5.山西、內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貧乏 B.交通設施落後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產業發達
答案選C。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比較單一。

6.暖鋒過境期間的天氣一般表現為
A.鋒前氣壓急劇升高,常出現雷暴天氣
B.鋒後空氣濕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圍降水
C.鋒前水汽凝結,常形成雨,霧天氣
D.鋒後氣溫降低,常出現晴朗天氣
答案選C。考察暖鋒的特點,暖鋒是鋒前雨,冷鋒是鋒後雨。首先排除BD,而A鋒前氣壓急劇升高明顯不符。

讀「1995~2009年我國某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遷徙變動情況圖」(圖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7~8題
7.1995~2009年,該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
A.遷入率持續上升 B.遷出率持續降低
C.機械增長率緩慢下降 D.累計凈切遷入量逐年增加
答案選D。遷入率減去遷出率就等於機械增長率,一直都是正值,遷入人口必然是持續增加。

8.從人口遷移模式看,該省級行政區域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答案選A。答案太明顯了,大量人口遷入的地區一般都是經濟較發達的區域。

9.某地區植被退化或喪失、土壤物質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蝕與侵蝕、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產力退化。這一地表過程是
A.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溝壑地區的環境演化過程
B.石灰岩地區受強烈風力侵蝕作用產生的自然演化過程
C.石灰岩地區在自然和人類活動作用下的綜合演化過程
D.黃土高原由於地下水的過度開采而造成的人為演化過程
答案選C。注意關鍵詞:溶蝕與生產力。必然與石灰岩有關。

讀「汽車產業鏈結構圖」(圖4),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0-11題
10.從產業鏈角度看,P代表的產業最有可能是
A.配套產品生產(儀表、輪胎等)
B.汽車研發(發動機、變速箱等)
C.農機製造(拖拉機、農用車等)
D.能源加工(是有、天然氣等)
答案選A。注意P屬於汽車製造環節。只有A選項符合題意。
11.影響汽車服務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原料 B.市場 C.動力 D.勞動力
答案選B。汽車服務業屬於第三產業,其影響的主導因素往往與市場有關。

❼ 2011年浙江省高考文綜地理第9、10題,求詳細解析,網上復制的不要,那個我自己會。 答得好的有分追加哦

這個我沒找到官方解析,自己的思路如下:
第9題:樓上說得不錯,Q1和Q2不能同時出回現成為晨線答和昏線,這是兩幅圖的疊加。建議畫冬至俯視圖輔助。題目中"Q1、Q2之間經度差達到最大值」即180° ,Q1、Q2都在極圈或者以內,則Q1,Q2最短路線經過北極點,A正確。B、C明顯錯誤(看圖)D項應該是Q1,Q2影子都朝北或者根本沒有日出日落。(因為Q1、Q2極圈及其以內,影子都是向北的,樓上的向南不對,因為Q1、Q2是在同一緯線L2上的。)
第10題:關鍵在於「Q1、Q2與L1地方時差不等」,這就意味著(Q1-L1的經度差)與(Q2-L1的經度差)不等,樓主自己畫個俯視圖,Q1的大約是5月份,Q2直接用夏至圖,然後A首先就錯了,C和D都是不完整的。

❽ 2011高考文綜地理一道題,求高手解答,急!

兄弟啊,是不是遺漏了什麼信息啊

❾ 2011高考 歷史和地理 哪個更容易短期內提分

你好,我也是藝術生,要問這個問題我有經驗,因為我考了兩年。哈哈,第一年差了一分,第二年超了100多分呢。下面傳授你一下經驗。
1、先說後期提分數最快的文綜。歷史呢,最後把你那幾本歷史書當小說通讀上兩邊,不求背過,但是什麼地方講的什麼要大體有個印象。看到題目就能把相關的內容記起一些來,然後再自己往上寫點,大題就沒有問題了,而且這樣憑印象你的選擇題基本上會沒什麼難度的。政治和地理建議你參考老師的意見猜題吧,去辦公室問問老師重點,猜上幾道大題,一道2、30分呢。我那年算上歷史一共是才對了3道題,這樣分數一下就上去了。
2、再說一下語文,後期背一下古詩詞,然後拿本好點的作文書多找幾個題材准備上幾篇作文去借鑒,這樣上去個10多分也沒問題。然後注意答卷字跡要干凈整潔清晰,會增加不少印象分,尤其是作文,字好看了得多得5分。
3、數學、這門你就求上帝保佑吧,藝術生最頭疼的學科。爭取高考挨著個理科班的,早打下招呼,開始養好精神,等他做完選擇後使勁吵,抄上5個以上你就發了!!哈哈。我那年後邊題我連看都沒看,看了會影響考下一門的心情的。藝術生數學考得好不好,全靠雙眼兩邊秒!!!!記住這句箴言。哈哈,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英語。但是英語一定要先自己做,別光靠別人,那麼多選擇,萬一抄不上呢對不對?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希望對樓主有用。按我說的做,做好了提高個100分沒問題,做不好提高50分也輕松。最後祝樓主金榜題名!

❿ 關於2011年高考文綜(新課標全國卷)里的一道地理題(修水壩的那個)

水壩高度越高,積水越多,而壩底長度越大,工程量越大,相對不穩定。
這個題目回,首答先你的選好壩址,人家要求壩高只有13M,所以你選的壩址要足夠精確。壩高13m就要求你的水壩設計不能超過圖中三條等高線。壩址選擇要工程量小,蓄水多,要充分利用地形。圖中1~2處最狹窄的部位正適合選壩址。我們可以根據等高線得到壩址處壩底的海拔高度,要求不超過13m,就意味著你的壩頂的海拔高度最多是:壩底+13m,就是必須要把壩修在50m等高線以下,不能超過50m即可。拿著尺子在圖中量出壩址處50m等高線之間的間距,然後根據比例尺算出實際距離即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