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課標教材
⑴ 哪些省高中地理用的是新課標人教版教材
主要制有
廣東;山東;海南;寧夏;福建;遼寧;安徽;天津;江蘇;陝西;吉林;河南;山西;江西;
其中,安徽、遼寧、福建、吉林、天津、全省都使用人教版,其他地區中地、湘教、魯教都有使用。
參考資料:
網路文庫-
全國各省市高中新課標版本情況
http://wenku..com/view/36f7b9bc960590c69ec376de.html?re=view
⑵ 怎樣理解和使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准
怎樣理解和使用高中地理新課程標准
「運用示意圖」屬於行為條版件, 「說明」屬於行為動詞,「地權殼物質循環過程」屬於認知的內容.
第二,依據國家課程標准中的學習水平與行為動詞的相應關系,確定其學習水平.國家課程標準的學習水平與行為動詞對應中(見下表),「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釋、說明、運用、……」,我們可以確定,本條標准認知要求屬於理解水平層次.
⑶ 高中地理教學如何把握好教材與課標的關系
1. 加強理論學習, 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對學校、 教師和學生都提 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 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 質量觀等。為此我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標等 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 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 新課程注重 「師 生互動」 、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力爭改變過 去「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做到轉變 自己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變為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朋友、指導者。
3.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①課堂 提問、討論發言要求有記錄,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才智的機會;②組織各類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
4、發揮多媒體計算機作用,力圖展現地理信息的多樣性。課標指出, " 按照課標 的目的要求、 確定教學內容的原則, 還可以編寫與地理教學有關的視聽教材 " 。 根據教 學的需要,發揮信息技術媒體豐富的表現力,把教科書中的地圖變成融解說詞、背景 音樂、動畫、視頻為一體的電子地圖;把教科書中的插圖由靜態的平面圖變成動態的 三維模型;把原本單調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圖變得更充實、更形象、更具有吸引 力。例如,在板塊構造學說教學時,把教科書中的《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移動圖》制 作成《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移動》多媒體課件,讓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以連續相向 的方向移動,使大洋板塊向下府沖,大陸邊緣褶皺隆起,引發火山地震的現象生動地 呈現在學生的眼前。
5. 進行集體備課, 發揮集體的力量。 加強信息收集, 多與外校教師進行教學上的 交流與探討。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取長補短,通過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不 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⑷ 高中地理新課標與人教版區別
新課標是地理教學的最基本要求,人教版是教材的一種版本
⑸ 高中地理新課標新在哪裡
1、教學理念新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指導思想,集中體現在課程理念上:⑴構建共同的基礎,提供發展平台;⑵提供多樣課程,適應個性選擇;⑶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⑷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⑸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⑹與時俱進認識「雙基」;⑺強調本質,注意適度變化;⑻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⑼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⑽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這十條理念對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教研提供了近期的發展方向,同時也為高中數學課程基礎性和發展性、多樣性和選擇性給出了基本的定位,通過模塊式的課程結構,從數學內部為不同基礎、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了多種類的選擇。有對數學教學如何處理數學本質與形式的細致分析;也有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有對教師的數學教學方式問題,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處理數學的本質與形式,有對我國數學教育的傳統問題的分析,如強調的是高中數學課程應該發揚我國數學具有的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的優良傳統,有我國數學教育的時代問題,如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同時指出了數學教育面對的困難和更富有挑戰性問題,如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如在應試教育影響下如何建立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等。
2、評價體系與結構、內容與目標新
數學課程標准將高中數學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塊組成:選修課程由4個模塊組成,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塊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個專題組成。
課程內容與2002年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數學教學大綱》對比主要有四類特點:
一是教學內容未變化的佔有相當部分;
二是新增加的教學內容,如二分法求近似解、冪函數、空間直角坐標系、幾何概型、莖葉圖、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定積分與微積分基本定理、柱坐標系和球坐標系、演算法初步、框圖(流程圖、結構圖)、推理與證明、數學史選講、住處安全與密碼、球面上的幾何、對稱與群、歐拉公式與閉曲面分類、三等分角與數域擴充、矩陣與變換、數列與差分、初等數論初步、優選法與實驗設計初步、統籌法與圖論論初步、風險與決策、開關電路與布爾代數。另外新增的數學建模、數學探究活動和數學文化是貫穿於整個高中課程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不單獨設置,滲透在每個模塊或專題中。
三類是刪掉的教學內容,如極限等。
四類是教學、學習要求上有調整的,如立體幾何初步中僅要求認識柱、錐、台、球及其簡單的組合體的結構特徵;對稜柱、正棱錐、球的性質由掌握降為不做要求;反函數的處理,只要求以具體函數為例進行解釋和直觀理解,不要求一般地討論形式化的反函數的定義,也不要求已知函數的反函數;對拋物線、雙曲線的定義和標准方程的要求從掌握降為了解,對其有關性質由掌握降為知道;對組合數的兩個性質不做要求。還有提高要求的,如分段函數要求能簡單應用,知道最小二乘法等。
3、課堂教學觀念新
課堂教學是高中數學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整個數學課程內容中的絕大部分要靠教師的課堂教學去完成,課堂教學的觀念的轉變將是新課程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和實現的根本性標志。課堂教學最終應轉向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精神內涵的新課程課堂教學。
數學課程標准中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給出了詳細的描述: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於接收、記憶、模仿和練習,提倡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這些方式有助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的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同時,設立了「數學探究」、「數學建模」等學習活動,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課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促進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數學課程標准中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的選擇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當然教師的講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但要注意的是必須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對教學方式的選擇,應根據高中數學課程的理念和目標,學生的認知特徵和數學特點,結合數學課程標准中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要求去選擇。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新課程 一是內容新、單位課時知識點多,密度大,以前一年要完成的內容現在半年就得完成。在內容增加而課時相對沒有增加的前提下,不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是沒有出路的。我們知道,新的《課程標准》將取代教學大綱成為指導我們教學的主要的綱領性文件,它明確規定了教學的目的、教學目標、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及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它是我們高中教學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將來高三復習的指導性文件,它的意義與《考試大綱》同樣重要。因此,我們要象重視學習《考試大綱》那樣學習研究新課標,避免出現課標不要求的、不考的內容費時費力,而要求的重點內容又強化力度不夠等情況出現。我在教研活動中發現,那種不看不學《考試大綱》,但憑自己的直覺或被雜七雜八的資料牽著鼻子走的人大有人在。比如, 從《考試說明》頒布的第一年(91)起,就明確規定:立體幾何中異面直線距離問題只考查已給出公垂線的情況,而有的教師上課中卻給學生講了許多求公垂線的方法,什麼線面垂直轉化法了,什麼最小值法了......等等,講了四五個方法,加大了學習的難度,白做了好多無用功,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犯了導向上的錯誤。這種情況今後再也不能允許出現,否則,會誤人子弟的。因此,認真研究新課標、鑽研新教材是擺在我們每一位高一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大家都經歷過或即將經歷過由學生到教師的這一轉變的過程。我的體會是,做教師與做學生的要求絕對不一樣,可以說有天地之別。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學生時代有些問題是不必弄的很清楚,有的題型教師都給我們總結歸納好了,甚至有些較難的題暫時不會放放也可以,再說,有些題高考能否考還很難說......。以上做法或想法,作為學生或許可以,但做為教師卻絕對不行。因為教師的職責要求我們必須獨立地、徹底地弄清、弄懂所有的問題,不但如此,還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對教學中出現的每個問題必須徹底地搞透徹,決不允許對知識的是是而非、不懂裝懂的情況出現。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講有些習題,教師講著講著有時可能就忘了,這種情況我在聽課時有時遇到。究其原因,不是經過自己刻苦鑽研的問題,靠看習題答案或問別人得來的知識,印象不深,容易忘。因此,對於新教師來說, 必須下大功夫、大力氣、獨立地鑽研、徹底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考查的知識點、考查的目的及有關試題的變形之後,才能歸納出解題規律、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總之,教師要做幾倍於學生的工作,這樣才能上好課,教好學。另一方面,對於老教師來說,雖然教材大部分內容仍然沒變,但畢竟增加了部分新知識,涉及知識的更新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法,盡快地與新課標的要求相銜接。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改進教學方法,實行啟發性教學和討論式教學。要求發揚教學民主,師生密切配合,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及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形成學生獲取新知識、發展新知識和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⑹ 高中地理現行各教材幾,哪個最契合普通高中課程標准2017的教學內容
現在過抄了高中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教育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筆試,面試成績什麼樣還不得而知,2017年可以考高中物理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但要想獲得物理的教師資格證,還必須重新報考綜合素質和教育知識與能力,不能與高中地理的筆試成績共用。
⑺ 新課標高中地理(中國地圖出版社)的教材中哪些章節是選修的
章節選修的比較少吧,新課標要求總共有7個選修內容,每個都是單獨成書的
選修有環境保護,城鄉規劃,宇宙與地理,自然災害,旅遊地理等。
⑻ 請問使用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的省份有哪些
2012年使用高中地理人教來版新教源材的省份有:四川,湖南,重慶,西藏,新疆,海南,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廣西。但是有的省份即將改版用新課標。例如今年9月開始四川改版用新課標,其他的省份是否改版我就不清楚了。
⑼ 高中地理新課標教材與舊人教版地理教材的分析差異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地理用書有四個版本,即人教版、湘教版、魯教版和中圖版。同一省份也可以採用不同的版本,主要使用新人教版的省有:安徽、吉林、海南、福建、廣東、遼寧、河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