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5G
『壹』 5G是什麼意思
5G移動網路與早期的2G、3G和4G移動網路一樣,5G網路是數字蜂窩網路,在這種網路中,供應商覆蓋的服務區域被劃分為許多被稱為蜂窩的小地理區域。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模擬信號在手機中被數字化,由模數轉換器轉換並作為比特流傳輸。
蜂窩中的所有5G無線設備通過無線電波與蜂窩中的本地天線陣和低功率自動收發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進行通信。收發器從公共頻率池分配頻道,這些頻道在地理上分離的蜂窩中可以重復使用。本地天線通過高帶寬光纖或無線回程連接與電話網路和互聯網連接。
與現有的手機一樣,當用戶從一個蜂窩穿越到另一個蜂窩時,他們的移動設備將自動「切換」到新蜂窩中的天線。
5G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路,最高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互聯網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路快100倍。另一個優點是較低的網路延遲(更快的響應時間),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
由於數據傳輸更快,5G網路將不僅僅為手機提供服務,而且還將成為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網路提供商,與有線網路提供商競爭。以前的蜂窩網路提供了適用於手機的低數據率互聯網接入,但是一個手機發射塔不能經濟地提供足夠的帶寬作為家用計算機的一般互聯網供應商。
(1)高中地理5G擴展閱讀
據業內人士預測,由於5G的速率提高、延時降低,其網路基礎設施的使用,將極大地推動物聯網、人工智慧、在線游戲、虛擬/增強現實、智能城市、智慧農業、遠程醫療、智能家居、無人駕駛、遠程操控的發展。5G展示的發展空間巨大 ,它將給中國社會帶來多方面深層次的影響。
一、在經濟層面,將大大推進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前期,中國經濟發展基本是在「低人力成本」「高耗能」「低生產效率」等粗放型經濟前提下運行的。由於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和生態環境負面作用越來越明顯,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已難前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理念順應而生。
而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找到科技創新驅動的新動能。5G的誕生恰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了新方案和新選擇。
與4G相比,5G應用場景將從移動互聯網拓展到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更多領域,能夠支撐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數字化轉型。
5G與實體經濟各行業各領域深度融合,能夠促進各類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鏈、價值鏈的融會貫通,可使生產製造更加精益、供需匹配更加精準、產業分工更加深化,賦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據悉,到2035年,5G有望在全球各行業中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5G商用將創造更多適應消費升級的有效供給,催生全息視頻、浸入式游戲等新模式新業態,讓智能家居、智慧醫療等新型信息產品和服務走進千家萬戶,推動信息消費擴大升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0—2025年,我國5G商用帶動的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而根據IHS Markit 預測,到2035年,5G 在多個行業將會為全球經濟創造12.3 萬億美元的產出,佔2035年全球實際總產出的4.6%。
並且製造業將占據5G創造的全部經濟活動的最大份額,實現約3.4 萬億美元的產出,佔5G總產出的28%。假如全球經濟以2.9%的年均增長率增長,其中5G將貢獻0.2%的增長,在2020年到2035年,5G對全球實際GDP 的貢獻相當於現在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的印度體量。
二、在社會層面,將推動中國步入智能社會階段
據賽迪智庫無線電管理研究所與《通信產業報》聯合發布的《5G十大細分應用場景研究報告》顯示,相較於4G,在傳輸速率方面,5G峰值速率為10-20Gbps,提升了10-20倍,用戶體驗速率將達到0.1Gbps-1Gbps,提升了10-100倍;流量密度方面,5G目標值為10Tbs/km2,提升了100倍。
網路能效方面,5G提升了100倍;可連接數密度方面,5G每平方公里可聯網設備的數量高達100萬個,提升了10倍;頻譜效率方面,5G相對於4G提升了3-5倍;端到端時延方面,5G將達到1ms級,提升了10倍;移動性方面,5G支持時速高達 500km/h 的通信環境,提升了1.43倍。
可以預見,由於智能終端網速提升,超高清視頻將會流行。而傳輸性能的加快,雲技術可能「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們的生活、工作都將有「雲」的身影,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遠程音樂會、遠程展館也將開啟。
同時,因高速網路與低時延的結合,加上高度的網路穩定性,自動駕駛汽車等將迎來高速發展期,VR/AR也將更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5G的發展,將使整個中國社會步入萬物互聯時代,一個充滿活力,更具人性化個性化的智能社會將來臨。
三、在現代國家治理方面,科技治理的作用會日益凸顯
現代國家治理從根本上講是要通過利用各種現代化的資源,提高治理國家的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路徑,以此提高國家法治化、民主化的水平。
而5G的全方位開啟,將會在現代國家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5G的應用將會在遠程會議、智能監獄發展以及社保交費、各種年檢、稅費申報等公共服務方面得到智慧提升。
尤其在城市的治理方面,每一條道路、每一個井蓋,每一塊草地,都有可能接入5G網路來管理,整個城市中的學校、醫院、工廠、劇院等大型公共空間都可以在網上進行遠程訪問,火車站、飛機場、體育場館等都會變得更加智慧,更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5G帶給中國社會的願景是美好的,正如有人對其形象化的描述那樣,「高性能的無線網路連接工廠內的海量感測器、機器人和信息系統,連接產生的海量數據、優質數據不斷『餵食』人工智慧,並將分析、決策反饋至工廠。
同時,5G廣覆蓋的物聯網路覆蓋全球,連接廣泛分布或跨區域的商品、客戶和供應商等。總之,未來的工廠是數字虛擬和物理現實相融合,ICT技術與現代製造業相融合,以提高工業生產的靈活性、可追溯性、多功能性和生產效率,為製造業開辟新的商業模式。
工廠內部和外部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工廠不再是獨立的封閉實體,而是龐大的價值鏈和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這就是所謂的『虛擬工廠』」。可喜的是,這樣的前景在某些地方某些領域正在轉化為現實圖景。我們期待一個更加智慧高效的人類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5G
『貳』 地理空間分析和gis方法與技術在5g時代的前途
A 此題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統的工作程序。四個選項中始端和終端相同,中間三程序順序有異,根據理解,只有獲取數據形成資料庫才能對其進行空間分析,所以正確答案為A。
『叄』 5g的特徵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或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繼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後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Release-15中的5G規范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階段將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1]。ITU IMT-2020規范要求速度高達20 Gbit/s,可以實現寬信道帶寬和大容量MIMO。
2019年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公布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2]
近年來,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已經成為通信業和學術界探討的熱點。5G的發展主要有兩個驅動力。一方面以長期演進技術為代表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4G已全面商用,對下一代技術的討論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移動數據的需求爆炸式增長,現有移動通信系統難以滿足未來需求,急需研發新一代5G系統[1] 。
5G的發展也來自於對移動數據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到移動網路中,新的服務和應用層出不窮,全球移動寬頻用戶在2018年有望達到90億,到2020年,預計移動通信網路的容量需要在當前的網路容量上增長1000倍。移動數據流量的暴漲將給網路帶來嚴峻的挑戰。首先,如果按照當前移動通信網路發展,容量難以支持千倍流量的增長,網路能耗和比特成本難以承受;其次,流量增長必然帶來對頻譜的進一步需求,而移動通信頻譜稀缺,可用頻譜呈大跨度、碎片化分布,難以實現頻譜的高效使用;此外,要提升網路容量,必須智能高效利用網路資源,例如針對業務和用戶的個性進行智能優化,但這方面的能力不足;最後,未來網路必然是一個多網並存的異構移動網路,要提升網路容量,必須解決高效管理各個網路,簡化互操作,增強用戶體驗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挑戰,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流量需求,亟需發展新一代5G移動通信網路[1] 。
基本概念
5G移動網路與早期的2G、3G和4G移動網路一樣,5G網路是數字蜂窩網路,在這種網路中,供應商覆蓋的服務區域被劃分為許多被稱為蜂窩的小地理區域。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模擬信號在手機中被數字化,由模數轉換器轉換並作為比特流傳輸。蜂窩中的所有5G無線設備通過無線電波與蜂窩中的本地天線陣和低功率自動收發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進行通信。收發器從公共頻率池分配頻道,這些頻道在地理上分離的蜂窩中可以重復使用。本地天線通過高帶寬光纖或無線回程連接與電話網路和互聯網連接。與現有的手機一樣,當用戶從一個蜂窩穿越到另一個蜂窩時,他們的移動設備將自動「切換」到新蜂窩中的天線[3] 。
5G網路的主要優勢在於,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於以前的蜂窩網路,最高可達10Gbit/s,比當前的有線互聯網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窩網路快100倍。另一個優點是較低的網路延遲(更快的響應時間),低於1毫秒,而4G為30-70毫秒。由於數據傳輸更快,5G網路將不僅僅為手機提供服務,而且還將成為一般性的家庭和辦公網路提供商,與有線網路提供商競爭。以前的蜂窩網路提供了適用於手機的低數據率互聯網接入,但是一個手機發射塔不能經濟地提供足夠的帶寬作為家用計算機的一般互聯網供應商[3] 。
『肆』 5g是指什麼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即4G)、3G和回2G系統之後的延答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
(4)高中地理5G擴展閱讀:
5G移動網路與早期的2G、3G和4G移動網路一樣,5G網路是數字蜂窩網路,在這種網路中,供應商覆蓋的服務區域被劃分為許多被稱為蜂窩的小地理區域。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模擬信號在手機中被數字化,由模數轉換器轉換並作為比特流傳輸。
蜂窩中的所有5G無線設備通過無線電波與蜂窩中的本地天線陣和低功率自動收發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進行通信。收發器從公共頻率池分配頻道,這些頻道在地理上分離的蜂窩中可以重復使用。
本地天線通過高帶寬光纖或無線回程連接與電話網路和互聯網連接。與現有的手機一樣,當用戶從一個蜂窩穿越到另一個蜂窩時,他們的移動設備將自動「切換」到新蜂窩中的天線。
『伍』 從2G到5G發展各個階段的特點
我們經常聽別人說1G、2G、3G、4G、5G,可是你真的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嗎?這里的G可不是計算機里的Gb,而是Generation「代」的意思,也就是第幾代,所以1G就是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5G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
移動無線網路現在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通信技術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向前進,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1G、2G、3G、4G、5G各階段的特點以及不同。
移動通信系統發展演進的過程
1G:The1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即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就像早期港片裡面豬腳拿的那個「大磚頭」,使用的通信技術就是1G技術,那是模擬通信技術,只能打電話,不能上網。1G是已經淘汰的以模擬技術為基礎的蜂窩無線電話系統,在那個時代,由於技術限制,設計上因為使用模擬調制、FDMA(頻分多址),其抗干擾性能差,頻率復用度和系統容量都不高。
1G主要系統為AMPS,另外還有NMT及TACS,該制式在加拿大、南美、澳洲以及亞太地區廣泛採用,而國內在80年代初期移動通信產業還屬於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的廣東第六屆全運會上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正式啟動。在第1代行動通信系統在國內剛剛建立的時候,我們很多人手中拿的還是大塊頭的摩托羅拉8000X,俗稱大哥大(一般人可用不起喲!)。那個年代雖然沒有現在的移動、聯通和電信,卻有著A網和B網之分,而在這兩個網背後就是主宰模擬時代的愛立信和摩托羅拉。
摩托羅拉大哥大
2G:由於1G有著很多缺陷,經常出現串號、盜號等現象。1999年A網和B網被正式關閉,2G時代也來到了我們身邊。1G到2G就是模擬調制到數字調制的過程,相比較第一代通信,2G在技術上更成熟,系統容量以及通話質量都有了極大的提升,不僅能打電話還能發簡訊、上網。那個時代,諾基亞徹底崛起,成為了手機界的霸主持續近十年。2G系統幾個主流的網路制式:GSM、TDMA、CDMA。
3G:隨著通信產業的發展,人們對於移動網路的需求不斷加大,第3代移動通信網路必須在新的頻譜上制定出新的標准,享用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3G之下,有了高頻寬和穩定的傳輸,影像電話和大量數據的傳送更為普遍,行動通訊有更多樣化的應用,因此3G被視為是開啟行動通訊新紀元的重要關鍵。而支持3G網路的平板電腦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蘋果,聯想和華碩等都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平板產品。3G系統的幾個主要制式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
4G:第四代通信技術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實質上現在我們所說的4G應該是LTE-Advanced,LTE只是作為3.9G移動互聯網技術。主要網路制式有:TD-LTE(時分雙工)和FDD(頻分雙工),二者相似度達90%,差異較小,但由於無線技術的差異、使用頻段的不同以及各個廠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的標准化與產業發展都領先於TD-LTE,成為當前世界上採用的國家及地區最廣泛的,終端種類最豐富的一種4G標准。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國際電聯將5G應用場景劃分為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兩大類。5G呈現出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點,已經不再是一個單一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無線接入技術(4G後向演進技術)集成後的解決方案總稱。無線通信技術通常每10年更新一代,2000年3G開始成熟並商用,2010年4G開始成熟並商用,現在研究5G,2020年成熟應該是符合規律預期的,5G的誕生,將進一步改變我們的生活。
從1G到4G,從只能打電話到現在的不僅能打電話還能上網、瀏覽網頁、玩游戲,通信技術不僅更加成熟了,手機功能也更加豐富了,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相信5G時代,不僅帶來的是上網,在其他技術領域也將有更大幫助,未來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
『陸』 5g基站的覆蓋范圍真的只有三四百米嗎
其實5G基站的覆蓋距離也不只是有300-400米,這個距離更多的是指城市區域的規劃設計密度,未來在農村區域建設5G建設,密度不會有這么大。基站的建設的密度,和周邊的地理環境有關,當然也和基站的容量有關。目前的4G基站,建設密度在城市裡,基本已經做到了500米一個,而部分城市中心區域,已經達到了200-300米一個,甚至有些區域,基站密度甚至可以到100米的級別。
5G之所以要在城市建設更多的基站,其實也不是說城市的宏基站,現在城市裡的4G宏基站的密度已經足夠大了,可能更多的是建設一些覆蓋室內的5G基站。按照5G的三大應用場景之中,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5G應用是在室內的,而依靠宏基站覆蓋室內,在如此高的無線頻譜之下,要做到支持5G的高性能很顯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5G網路建設需要建設更多的小型化基站去覆蓋室內部分,這塊未來將是城市裡5G網路基站最多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