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直播
Ⅰ 我初中學習成績不好,上高中可以跟上嗎
知識量變大
總體來說,初升高知識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比如數學,高中數學理科生需要學習十本書,每一本書都有高考的重要考點。英語單詞量從初中要求的1600個,上升到3500詞+500短語。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因此,提前在暑假進行預習是非常必要的。
高一內容在高考直接考查
因為高中知識量大,所以高一和初中完全不同。初一知識更多的是實現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度,比如有理數、線段與角等內容,在中考中並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學的知識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數學大概考65分左右)。
授課方式不同
初中教師常常採用直觀形象教學方法,反復講解,教師用較多的時間給學生以具體輔導。進入高中後,教師上課更注重分析,反復講解的做法少了,學生活動多了,許多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而且高中學科多,教師多,每個教師教學方法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經常不一致,所以,只有適應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才能促進自己的學習。
學習方法不同
初中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習慣於「聽、背、默」,習慣於書面作業,習慣於依賴教師。高中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方法要求靈活、多樣,並要防止和克服單純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重做題輕讀書、重計算輕概念等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准高中生心理變化莫忽視
初高中銜接時期是一個生理和心理巨變時期。一些學生的適應性很強,能迅速調整,坦然過渡;也有一部分學生由於種種原因,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走過了一段黯然神傷的歷程。由於環境的轉變,很多准高中生心理上還會產生諸如失落感、孤獨感、失重感等現象。
失落感
特別是對於那些能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來說,原先的遙遙領先的成績優勢已不復存在,「落差」太大。不少同學則很難擺正心態。
孤立感
進入高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善於交往,不知道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懂得去理解他人。雖然大多數同學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融合到群體之中,但其中也有少數性格內向,具有一定社交障礙的同學,因種種原因其「閉鎖心理」不斷增強,形成一種心理缺陷,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失重感
上了高中,開學不久就發現,沿用初中的那些學習方法已經不靈了,茫茫然無所適從,各科考試全線告急,很是失落。在高一,還有一種比較「經典」的理論:「告別初三,進入高一,終於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氣了」。於是,一些同學趁機放縱自己,武打、言情小說鋪天蓋地,電腦游戲、網上聊天天昏地暗,結果是「中毒」太深,難以自拔。
Ⅱ 高中教師資格證過了基礎兩門,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沒過,如果想考初中的教師資格證,考過的那兩門還要考嗎
世界正在改變
前幾天看到一個專訪視頻,主持人和幾個女藝人聊天,聊到工作時,她們說最擔心的事居然是怕自己會失業!影視行業變化太快了,好多人已經接不到戲了,都出來做直播做微商了。這我想起了共享單車,很多人感慨,前兩年最火的項目,這么快就死了。互聯網的時代,一切都變化地太快,快到很多人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已經被打倒在地。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運轉,而另外一些人,起床時才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今年6月25日,英國牛津事務研究所發布研究報告:2030年,也就是12年以後,全球將有8億人因為人工智慧失業!
機器人將取代2000萬的工作崗位。
Ⅲ 可以和我一起學習嗎(最好能語音)
學習就是這樣,需要一個人能耐下心來,慢慢讀。
其實一個人學挺好的,不知你為何偏偏稀飯被人打擾,哈哈~…
不知語音到底對你有何幫助呢?感覺會浪費時間哦?…
Ⅳ 悄悄地提醒 作文素材
要健康一些的,比如你看到廣場的花草被破壞,看到小花小草的損壞,可以把自己作為小花小草悄悄的提醒大家要有環保意識什麼的。
這樣的都可以就是把自己作為被破壞的一方去寫!
Ⅳ 初中生可以上哪些技校
初中畢業可以讀技校,一邊學技術的同時,還能一邊提升學歷拿文憑,入學即簽訂就業協議,畢業後學校直接推薦工作。
相關專業介紹:
1.汽車運用與新能源工程師專業
培養方向:汽車服務企業的管理人才、維修人才、專項服務人才、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人才。
2.汽車運用與智能網聯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新能源技術服務企業、非汽車類知名企業所需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技術相關崗位人才。
3.汽車裝配與維修專業
培養方向:面向汽車行業,培養具有汽車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具備較強的汽車裝配、汽車維修、車身焊接、汽車塗裝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4.商務會計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各類企業所需的出納、會計、審計、財務主管、財務總監等專業人才。
5.新媒體製作與傳播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各類企業所需的全媒體運營師、新媒體運營、文案策劃、新媒體編輯、網路推廣專員、直播網紅等專業人才。
6.軌道交通運輸與管理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從事高鐵乘務與管理工作、動車乘務與管理工作、軌道交通行車調度員等崗位的專業人員。
7.汽車智能檢測與維修工程師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各類車企、4S店、連鎖汽車服務店所需的汽車診斷師、汽車檢測技術負責人、汽車維修技師、維修顧問、技術總監、車間主任、售後服務顧問等。
Ⅵ 英語 閱讀理解 完形填空
我們英語老師講的,當然,一下子用這些方法要花很多時間,所以一定要練。我中考完了,我這個市,閱讀完型占很大分數。老師在考前幾個月就叫我們每天回家練3篇,很有效,一練就上!!
完型
1,做之前先讀一遍題目
2,讀完後,梳理文章大意,
3,選詞,先要確定此次句話的感情,意思,然後選出詞彙,注意,如果有二個都可以用的詞彙,要看清前後文的時態,單復數,以及語感上的恰當性,再選擇。還有,寫選詞填空時也不要"得意忘形"(不要知道了意思就忘了前後時態,和這個一樣的)
4,做完後讀一遍,看是否合適。若檢查出錯誤,覺得這肯定錯了就改,若覺得很模糊,就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不要改。
閱讀理解,首先要讀題,讀不懂再讀,讀完第一遍看下面題目,確定了提問內容後有目的性的再讀一遍,找出答案。
要注意,提問問的是「選出對的」還是「選出錯的」,如果問了要你計算(如先說了哪個旅行社的價錢和兒童價錢,然後問一個大人和三個小孩去要多少錢)還有比這更靈活的,腦子要注意轉彎啊!
檢查時,還要注意是否想選D結果順手寫成了C,這是最不值的了……
最後,告訴你,中考時不呢不能緊張,一緊張就半點文章都看不下去啦!!平時要積累詞彙,要有本字典,一有不會的單詞就查!!主要是固定短語的用法啦!!
對了,任務型閱讀一定要注意,沒有把握時。最好直接寫答案,不要加什麼it's 什麼there is什麼的,但他問why時,一定要加because然後把句子梳理幾遍再寫 ,翻譯要先讀句子,然後確定詞語,之後確定語法,時態,再寫,寫完讀一遍哦!!
還有,若文章難也不要怕,人家也難,而且,一般文章難題目就簡單。反之,文章簡單,題目一般需要你判斷,分析。要提高警惕性額……
明年中考成功啊!
Ⅶ 誰能告訴我這個視頻時出自哪個學校的,我很惡心這些學生
ITBear 2007-05-29日消息:
5月25日開始,一段視頻迅速流傳於各門戶網站和論壇之間,引起眾網民關注。視頻內容是學生羞辱老師:一名高中生在課堂上搶下老師頭頂的帽子並公然辱罵老師,被羞辱的老教師選擇堅持授課,台下傳來的卻是鬨笑聲和謾罵聲,甚至還有學生用DV記錄這一場景……
5月26日,視頻被網友上傳至國外著名視頻網站上,引發了各國網友對此事的關注。
網友以發帖譴責、簽名抗議、黑客攻擊、建立專題網站等方式發泄著憤怒。昨天下午,部分激進的網友圍堵學校大門,准備用暴力「教訓」這些離經叛道的高中生。
頻拍攝辱師事件
總長4分55秒的「辱師」視頻,是從一句臟話開始的。
「這××就是地理課。」一名帶耳釘的高中男生(以下簡稱耳釘男)在視頻開頭說道。視頻拍攝的背景,是一間教室。教室內,一名頭戴白色帽子的老教師正在給20餘名學生授課。
畫面上,講台下的學生顯然不在聽課:有人伏案睡覺,有人大聲閑談,有人對著鏡頭比劃下流手勢。隨後,一名男生高聲起鬨,「下面讓我們XX給大家表演一下」。
「耳釘男」迅速離座起身,徑直走向老教師,劈頭拽下老教師的帽子。隨後,帽子被老教師奪回手中。耳釘男帶著笑容返回座位,並對鏡頭得意招手。
視頻過程中,老教師未發一言,只是默默盯著耳釘男。片刻停頓後,老教師選擇了繼續授課。
不過,授課聲馬上就被辱罵聲和嬉戲聲淹沒。在這個高中課堂上,耳釘男和「攝像師」隨意走動,男生女生隨意起立打鬧,互扔雜物,臟話與鬨笑一直回盪在教室內。
摘帽事件過後約1分鍾,耳釘男再次走上講台,用手指去彈老教師的臉頰,老教師慌忙躲在一旁。台下的學生視若無睹,並無人上前制止。
「你們不要影響別人。」這是這段4分鍾的視頻內,這名老教師唯一一次抗議。回應他的,是他的學生指著他對鏡頭說:「那就一××,弄死他。」
網友搜索鎖定當事人
視頻流傳到網上後,迅速成為天涯、貓撲等大型論壇的置頂頭條,各大門戶網站也高度關注此事。
5月26日,網友harrodcn將視頻上傳至國外某著名視頻網站,網友們的怒火擴大至全球范圍。網友用不同語言留言,表示憤慨。
「為此我感到悲哀,我不知怎麼和外國同學說這件事,我們的學生怎麼變成了這樣?」一名中國留學生回復稱。
這場鬧劇究竟發生於何處?耳釘男和他的同夥究竟是誰?在憤怒的同時,網民開始通過種種細微的線索進行尋找。
據了解,這段視頻拍攝於5月22日。最初,被該班同學放置在其網站的個人網路空間上,起名為:「超級搞笑……這就是偶們的課堂……哈哈哈哈……天天笑聲不斷,全能班無所不能」。
該視頻迅速被轉載,大量網友留言譴責。5月25日晚,視頻被該同學刪除,但網友憤怒並未停歇。
因畫面中的少年學生多為北京口音,網友將學校地理位置初步定位為北京。通過反復觀看視頻,網友發現鏡頭中出現的黑板報上,畫有烏茲別克國旗,且留有「welcome」(歡迎)字樣。
通過搜索引擎,網民發現,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校方曾就邀請烏茲別克國駐華大使、大使夫人、參贊及文化專員到校訪問一事進行過商談。
同時,網民通過搜索發現,視頻網站上主人所留的學生資料和個人照片,同網路空間內網友「尛潶sK8eR」完全一樣。在就讀學校一欄,她填寫的學校為海藝———北京市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
通過這些線索,5月26日,耳釘男和他的同學,在網路上的ID與現實中的實名陸續浮出水面。
當事學生稱鬧著玩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該校校長徐素霞證實,視頻確在該校高中某班所拍,辱師事件屬實。
徐素霞說,她已看過網上流傳的這段學生侮辱老師的視頻,並確認此事確實發生在海藝的教室內,視頻中的學生和老師也都是該校的人。「那些學生承認了,我也找他們了解了相關情況。」
徐素霞稱,當事的學生稱,之所以那樣做,是「鬧著玩,並沒想過有什麼嚴重後果」。她稱「視頻在網上流傳後,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徐校長說,昨天,當事的學生仍正常上課,受辱老師也正常授課,學校秩序未受影響。
在該校教學樓前,記者找到了視頻的主角之一,該校高二影視班的耳釘男。
這名17歲的男生,耳釘已摘下。與視頻上張揚的笑容不同,見到記者,他稚氣的面孔上略顯拘謹。
「我們當時是跟老師鬧著玩,只是想出出風頭,沒想到事情鬧到這種地步。」耳釘男說,他現在很後悔,在視頻傳至網上前,他已向受辱的地理老師道過歉。現在他壓力很大。
耳釘男說,網友發現的視頻空間女生,確為該班同學,但視頻並不是她傳到網上去的,而是別的同學想陷害她而上傳,但耳釘男沒有透露是誰上傳的這段視頻。
耳釘男不願多談,昨天下午,他給記者發來一條簡訊:「能讓我冷靜冷靜嗎?明天再說。」隨後手機停機。
老師表示原諒學生
昨天下午4時許,視頻中被學生侮辱的地理老師從海藝校門走出。
這位老師已經70多歲,姓孫,是被海藝返聘做地理老師。孫老師回憶說,視頻中出現的這一幕發生在5月22日下午1點開始的地理課上。
「學生們沒有打我,摘我帽子是因為學生跟我比較熟,我跟學生們之間沒有界限,所以他們才這樣。」孫老師說,他有偏頭痛又歲數大了,經常戴帽子,學生們都是孩子,孩子們可能覺得戴帽子新奇,跟他開玩笑。
「學生有點過火,但不能說學生太壞。他們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犯了錯,我不會怪他們。」孫老師對學生的行為表示寬容並自責「沒有教育好學生,我也有責任」。
孫老師說,事發當天,他就把此事反映給了該班的班主任,兩名學生也已向他道歉。
一名同學說,孫老師脾氣很好,「教學上也是那種兢兢業業的類型」。
部分網友採取過激行為
與孫教師的態度不同,大部分網民不想「饒過」這群離經叛道的高中生。
「尊重老師,尊敬長者是為人最基本的道德。」在發現視頻的學校和當事人現實身份後,大量網民發帖對這些高中生進行譴責,甚至有網友號召「公司招聘時,凡海藝學生,一律不予錄用」。
據了解,在發帖的同時,事發學校的主頁自27日起,被各路黑客頻繁光顧,學校網站陷於癱瘓,截至昨晚仍無法登錄。
與網站被黑相對,5月27日,網友建立主題論壇「海藝最前線」,並開發專用聲討軟體,方便網友了解最新動態。截至昨晚8點,該論壇共有23621人登錄,瀏覽量超過24萬。
除卻網路聲討外,部分激進網友決定前往學校「教訓」視頻中的高中生。
昨天下午,幾十名網友和眾多的媒體記者守候在海藝校門口。下午3點,學校放學後,陸續有學生從校園內走出,提及視頻時,學生均表示不便接受采訪。
昨天下午4點半,一輛金杯車從學校內開出,被守候在此的網友和記者們圍住。記者看到,車內坐著視頻中出現的幾名學生,學生們見人圍了上來,多數俯身躲避記者,並用課本遮住臉部,有的學生則在車內拍打車窗,與圍上去的網友對罵。
據「海藝最前線」上的「現場直播」的文章統計,昨日趕去學校的網友達數十人。
學校稱管理並無問題
據了解,北京市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是一所以幼兒藝術教育、動漫等具有區域特色專業為主體,並輻射實用藝術類相關專業群的綜合型藝術類省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
昨天,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校長徐素霞稱,此事只是偶發事件,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並不存在問題,「你們媒體可以在學校呆3天,你們自己看看我們學校情況」。
不過,有的家長並不認同這一說法,昨天下午,記者在校門口采訪到多位來接孩子的學生家長。
一名學生家長說,他的孩子是海藝高一影視班的學生。該家長說,影視專業原來在小西天,今年3月份剛搬到現在的校址。「這個專業經常更換老師,對學生們的影響比較大,孩子說有時候課堂秩序混亂。」該家長稱,發生視頻上的事情,作為家長她很震驚。
徐校長稱,目前學校正調查視頻事件,「事情沒弄清楚前,不方便接受采訪,也談不到處理結果」。海淀區教委表示,已向學校了解了此事,學校在視頻上傳前已處理了相關學生。
Ⅷ 中國人文地理概況福建人文地理 有哪些
福建簡稱閩。閩字最早出現於周朝,閩與八閩,都是福建省名的簡稱和別稱。「閩」是最原始的名稱。《山海經·海內南經》說:「閩在海中」,這說明福建在遠古時代,還是屬於海浸之區。閩為蠻之別種,則是當時居住在福建的七個部落的總稱。八閩,則是從北宋開始。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福建經略使」(軍事長官職稱),它和福州都督府並存。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福建」名稱。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30′至28°22′,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屬於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這三地的閩籍華人華僑最多。福建與台灣源遠流長,關系最為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設福建節度使,轄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開元21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南宋設有1府5州2軍,故又稱「八閩」。
關於八閩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福建古為閩地,北宋時始分為八州、軍,南宋分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因有八閩之稱;另一種是《辭源》的說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建、延、邵、汀,為上四府;福、興、漳、泉,為下四府。共八府,號稱「八閩」。
福建在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伊斯蘭教等重要文化發源地和商貿集散地,福州、廈門曾被辟為全國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閩江口的馬尾港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和培養科技人才的搖籃。
福州為福建省省會。省花,水仙。
陸地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陸域的80%;
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線總長6128公里,其中大陸線3752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大小島嶼1546個,佔全國1/6;
擁有廈門灣、福州灣、興化灣、湄州灣、沙埕港、三都澳等眾多天然港灣 福建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數地區為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礦產資源
福建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高嶺士、水泥石灰岩、花崗石材、明礬石、葉臘石、 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
⊙ 生物資源
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億多畝,樹木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第二,僅此於台灣省。
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有內陸養殖面積和可作業海洋漁場面積分別約1000平方公里和12.5萬平方公里。有魚類750多種,佔全國海洋魚類種數的一半。尤其是水產品資源種類繁多,現有品種佔世界50%以上,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三位,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一位。
⊙ 水資源
境內河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
全省擁有29個水系,663條河流,內河長度達13569公里,河網密度之大全國少見。
水力理論蘊藏量1046萬千瓦,可裝機容量705萬千瓦,居華東之首。
⊙ 旅遊資源
全省人文薈萃,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一大批影響日益擴大的旅遊品牌,包括山與水完美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素有海上花園、音樂島美譽的鼓浪嶼,情系海峽西岸、凝聚世界華人的湄州媽祖朝聖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風情獨具特色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永定土樓,著名的革命聖地上杭古田會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搖籃曇石山文化遺址,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寧德白水洋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漳州火山公園等旅遊品牌和一大批風景名勝區。全國第五大島平潭縣,島上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湛藍,獨具特色的自然風貌。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區、蘇區,閩西、閩東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當年中央蘇區有10個縣在福建,老區分布在62個縣(市)。 2009年2月27日,全省人口為3607萬人
根據人口抽樣調查統計,全省人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人口城鎮化不斷提高,教育事業穩步發展,人口文化素質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家庭規模繼續縮小,婚姻關系穩定。
【人口增長】
2005年末,全省年末常住總人口為3535萬人,比上年增加24萬人,增長0.68%。全年出生人口40.9萬人,出生率為11.60‰;死亡人口19.8萬人,死亡率為5.62‰;人口自然增長21.1萬人,自然增長率為5.98‰。與上年相比,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基本持平。
2006年末全省年末常住總人口3558萬人,凈增人口23萬人。出生人口42.56萬人,出生率12.00‰;死亡人口20.39萬人,死亡率5.75‰;自然增長率6.25‰。
2008年末,全省總人口3604萬人,全年凈增人口23萬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44萬人,出生率12.2%;死亡人口21萬人,死亡率5.9%;自然增長率6.3%。城鎮化水平為49.9%。
【人口性別構成】
根據人口抽樣調查統計,男性人口占總人口的50.4%,女性人口佔49.6%,人口性別比(女:100)為101.4,總人口性別比基本正常;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為115.7。
【人口城鎮化水平】
2008年末,全省城鎮人口1798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9%;鄉村人口1806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1%。城鎮人口所佔的比重較上年的48.7%提高了1.2個百分點。
⊙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福建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少數民族分布很廣,歷史悠久。福建的民族成份共有54個,漢族人口居多;53個少數民族人口為58.38萬人,佔1.7%。在少數民族人口中,畲族最多;達35萬人左右,佔全國畲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回族人口也在萬人以上。全省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寧德地區,其次為福州市,再次為泉州市,其中上萬人口的縣市有福安、霞浦、福鼎、漳浦、蕉城、羅源、晉江、惠安、連江、周寧等。
⊙文化程度
2006年全省共有各類高校66所,其中,普通高校53所,成人高校13所,普通高校舉辦獨立學院(民辦)10所。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0.82萬人,在學研究生2.28萬人,畢業生0.46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5.17萬人,在校生46.13萬人,畢業生9.50萬人。 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23.01萬人,在校生57.18萬人,畢業生15.13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7.41萬人,在校生78.04萬人,畢業生20.18萬人。初中招生52.37萬人,在校生165.03萬人,畢業生60.23萬人。普通小學招生41.24萬人,在校生269.
22萬人,畢業生52.61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52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 87.11萬人。 [編輯本段]福建經濟 (1)該地區生產總值
2008年全省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0863.11億元,增長13%。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1157.75億元,增長4.8%;
第二產業增加值5415.77億元,增長15.2%;
第三產業增增加值4249.59億元,增長12.1%。
人均生產總值30132元,增長12.2%,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3.4%,上半年增長13.8%,前三季度增長13.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0元,實際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6180元,實際增長7.8%。
(2)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產業結構繼續調整:
第一產業比重與上年比略減,
第二產業繼續保持增勢,
第三產業穩定發展。
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10.8∶49.2∶40.0調整為10.7∶50.0∶39.3。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6%,其中,服務價格下降3.0%。分季度看,一季度上漲6.3%,上半年上漲6.4%,前三季度上漲5.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5.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2%。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0.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3.6%。福州、廈門、泉州三市房屋銷售價格分別上漲3.9%、2.7%和2.6%。
(3)財政收入
2008年全省財政總收入1516.33億元,比上年增加233.48億元,增長18.2%;全省財政支出1133.79億元(含中央專款和上年結轉等支出),比上年增加223.14億元,增長24.5%。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562.68億元,完成預算的74.1%,比上年減少128.25億元,下降18.6%;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576.61億元,比上年減少46.75億元,下降7.5%。
(4)農業
2008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965.0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糧食種植面積1815.41萬畝,比上年增加13.84萬畝,其中稻穀面積1291.83萬畝,減少11.21萬畝;煙葉種植面積100.92萬畝,增加6.4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61.04 萬畝,增加8.73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65.98萬畝,增加12.64萬畝。全年糧食產量652.21萬噸,比上年增加17.15萬噸,增產2.7%,其中稻穀508.81萬噸,增加7.81萬噸,增產1.6%。
(5) 工業和建築業
2008年全省工業增加值4755.4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39.06億元,增長16.7%。產品銷售率97.28%,比上年低0.60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02.27億元、2045.64億元和1626.36億元,分別增長2.8%、12.8%和22.8%。
中國名牌產品累計100個;新增地理標志產品8個,累計31個。中國名牌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數量均居全國第5位。福建名牌產品511個,累計1316個,增長28.2%。
(6)固定資產投資
2008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86.8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其中,城鎮投資增長21.2%,農村投資增長32.1%。
(7)國內貿易
2008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2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6%。
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581.13億元,增長22.8%;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246.91億元,增長14.9%。
(8)對外經濟
2008年全省進出口總額848.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9%。其中,出口569.86億美元,增長14.1%;進口278.46億美元,增長13.6%。出口比進口多291.40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7.09億美元。
⊙電話擁有率
2006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40.93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7.93億元,增長9.1%;電信業務總量613億元,增長21.6%。電信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38.72億元,增長10.5%;實現利潤49.19億元,增長15.7%。新增固定電話交換機75萬門,總容量1941萬門;移動交換機容量2297萬戶,移動分組數據網容量197萬戶,移動簡訊中心容量2962萬條。新增固定電話用戶87萬戶,年末達到1486萬戶。新增行動電話用戶237萬戶,年末達到1539萬戶。年末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302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24萬戶。全省電話普及率85.58部/百人。數據及多媒體用戶771萬戶,新增173萬戶,數據及多媒體用戶普及率達21.8%。寬頻接入埠304萬個,比上年底增加46萬個。
⊙ 廣播電視
廣播電台10座,中短波發射台和轉播台36座,調頻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89座,廣播節目85套,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6.99%;電視台10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5座,電視節目36套,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13%。有線電視用戶428.46萬戶,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干線總長12.46萬公里。省級衛星電視為福建東南衛視。
福建電視頻道:
1、福建電視綜合頻道;2、東南衛視;3、福建電視公共頻道;4、福建電視新聞頻道;5、福建電視電視劇頻道;
6、福建電視都市頻道;7、福建電視經濟頻道;8、福建電視體育頻道;9、福建電視少兒頻道、10、福建電視海峽衛視、11、福建電視國際頻道。 [編輯本段]福建交通:
⊙ 公 路
截止2007年底,該省公路通車里程為869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66公里,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里程8329公里,未達到二級路的國道400公里,省道2792公里;公路密度為71.6公里/百平方公里。
⊙ 航 空
福建目前擁有6個機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泉州晉江機場;南平武夷山機場;龍岩連城機場;金門機場。
三明機場即將建成;即將在莆田建立機場。
福建交通
⊙ 水 運
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3245公里。全省共有生產性泊位524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8個,全省港口通過能力1.42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571萬標箱。。廈門港已躋身全國十大集裝箱港行列。開辟36條國際班輪航線,與世界70多個港口有貨運往來,還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商務關系。福州、廈門港與高雄港開通海上試點直航,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開展直接往來。
⊙鐵 路
2006年底,全省鐵路里程數1625公里,已擁有五條進出省鐵路通道,
運營鐵路:
鷹廈鐵路:
江西鷹潭至福建廈門,全長694公里,福建段長604公里,1954年開工,1957年建成;1986年8月26日開始電氣化改造,1993年12月26日,全線電氣化開通。
外福鐵路:
福建南平外洋至福建福州,全長186.6公里,1956年3月開工,1959年4月建成。2000年11月10日完成電氣化鐵路改造。
橫南鐵路:
江西橫峰至福建南平,全長470公里,1993年11月1日開工,1997年12月30日通車,計劃2009年10月完成電氣化鐵路改造。 [編輯本段]福建特產 福州特產:橄欖、福桔、龍眼、閩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泉州特產: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老范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漳州特產: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蘆柑、荔枝、香蕉、龍眼、柚子、菠蘿等「六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干貨、片仔癀、八寶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漳州布袋戲等。
廈門特產: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南平特產:盛產筍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甌板鴨、建蓮、北苑貢茶、閩北柑橘、根雕、竹木工藝品、政和功夫茶、建盞、錐栗、靈芝、南孚電池等。
莆田特產:荔枝、龍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扁食,熗肉,莆田魯面,興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龍岩特產:八大幹系列. 、河田雞、山麻鴨等。
三明特產:紅菇、沙縣小吃、沙縣夏茂冬酒、沙縣鄭湖板鴨、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寧化老鼠干、將樂擂茶、建寧蓮子、大田骨頭小吃系列等。
寧德特產: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編,茶 葉,紅 曲,剪 刀等。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福建歷史悠久,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活動,屬於古越族的一支,被稱為「東越」。戰國時期,越國為楚兵所敗;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後裔與福建的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在中國版圖上。唐朝中期設福、建、泉、漳、汀5州。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據閩成立閩國基本上奠定了後來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閩」 之稱,南宋時福建設l府5州2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稱「八閩」。宋後基本延襲舊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設台灣府,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單獨設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縣6廳。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除府、州制,設省、道、縣三級制,幾經調整,至解放時止,全省設2市、7個行政督察區,共有67縣。1949年福建解放後,全省設2市、8專區,共有67縣。1951年,增設泉州、漳州2市,委託專署領導。此後20多年間,行政區劃又曾數次調整。開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自己的特點,調整了行政區劃,地區改為地級市,形成市帶縣體制。至2o00年底,全省設9個省轄市,共有14個縣級市、25個市轄區、46個縣(含金門縣)。
Ⅸ 如何學好高中英語怎樣去(又快又易記)背單詞多久重復也不能擋悟其它課.
先講一下遺忘的問題。學了的知識不用總是會遺忘,有人認為學了的東西會忘不如不學。其實學了的東西雖然會忘,但要用的時候,能夠很快的復習恢復。比如學高等數學要一年的時間,但忘了後,只要兩個星期就能夠恢復,這就是學了和沒學之間的差別。英語也和這差不多,所以要把認真學習過的書本留下來,將來能夠很快的恢復英語水平。
幾乎每個背過單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一本單詞書,背了前面,忘了後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這種硬記下來的單詞,一兩個星期不背就會遺忘。最後只是留下了一個印象。也許有人認為把所有背過的單詞每個星期背一遍就會背的很熟練。這種方法只有極少數記憶力特別強的人才能達到。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假設每天背30個新的單詞,第二、三、四天復習,這樣大該需要1個多小時。前面如果已背熟了3000個單詞,每天又必須花2個小時才能在一個星期里背一遍這些單詞,隨著所背單詞的增加,這個時間還要延長。這種方法還要求一天也不能間斷。一天也不能休息,寒暑假不能間斷,就算有人能做到,但如果生病住院一星期,不就又忘了嗎?
學英語總要背單詞。背過的單詞須要通過閱讀來鞏固。背單詞的目的和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呢?其實我覺得背單詞應該改成讀單詞。目的是對單詞的發音很熟練。要達到的效果是看到單詞能夠脫口而出,聽到單詞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單詞的意思就留給閱讀去解決。許多人喜歡自己看音標來學習發音。這種方法有兩個缺點。第一,自己要思考如何發音,學習的速度就比較慢;第二,這樣學出來的發音可能比較僵硬或不正確。其實學習發音應該聽單詞磁帶,音標只是做為輔助工具。跟著磁帶發音,不需要思考,而且又能比較正確。
我覺得學單詞的最好方法是這樣的:買有磁帶的單詞本,把200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7天,每天三次,每次半個小時,把單詞讀的很熟。什麼程度算很熟,跟著磁帶讀單詞時,下一個單詞的發音能夠不看音標(甚至不看單詞)脫口而出。就像聽音樂磁帶時的感覺一樣。
以兩個星期為一個循環,跟著磁帶把已經學過的單詞讀一遍(為了加快速度,可以自己錄音)。這個循環和學單詞是相獨立的,即使學了10000個單詞,每天半個小時,兩個星期完全可以復習一遍。
閱讀的學習也要選有磁帶的教材(有磁帶的好處和學單詞時差不多)。先認真把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搞懂,這時應該達到背出來的效果,然後跟著磁帶把文章讀幾遍。閱讀時學習的單詞,大部分會在不停進行的兩星期單詞復習中出現。這時就會有原來學過的感覺。
盡管我不喜歡英語考試,但下面還是分析一下。英語考試除了最後作文須要拼寫單詞外,所有的題目都只要勾A,B,C,D,因此背單詞的時候無需把拼寫記的很牢。如果為了防止拼寫遺忘,不停復習,所花的時間就不值得了。考前二個月,開始做練習來強化聽力、單項選擇。由於平時也在跟著磁帶學文章,所以閱讀不需要進行強化訓練,考前做十幾篇,熟悉一下題型就可以了。在考前的兩個月,背十幾篇作文,把裡面單詞的拼寫記熟。考試的時候雖然不會考一樣的題目,但盡量用所背作文里的句型和單詞。通過這種方法,許多句子不用過多思考,即節約了時間,又保證了正確性。
英語的學習是一項很漫長的道路,貴在堅持,切記!
以下是我學英語的過程:
中學的時候,總是有不認識的單詞。於是我有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只要背好單詞就可以學好英語,中考結束後的暑假,我開始加速背單詞。先是背字典,後是背單詞手冊,我作了一個每天背幾百個單詞的計劃,這種瘋狂的計劃就像大躍進一樣,註定要失敗。讀高一的時候,我用卡式英語背單詞,這本書里的一些觀點,我現在還支持。但是裡面的方法,就像我上面論述的一樣,有根本的缺陷,它是建立在背熟之後就不會遺忘的基礎上,不用的東西怎麼會不忘。我每天用四個半小時來背單詞,生活過的十分苦。雖然效果不行,但當時我並沒有認識到所用方法有根本缺陷,於是試用了各種改良的方案。比如,盡量用背了的單詞寫作文,買了許多英文小說,想用來鞏固單詞,連走路上學的時間也背幾個單詞。進入高三,要參加高考,沒有時間背單詞,於是停了一年。
進入大學,有了一種認識,如果背了的單詞用不到,背了又有什麼用。於是不背單詞手冊,而是完全用閱讀來學習單詞。這種方法完全排斥背單詞手冊,也有它一定的缺陷。但我高中時候背單詞時已經留下了四級單詞的印象,所以迅速鞏固了這部分單詞。由於看課文中總有不認識的單詞,我開始思考背單詞和閱讀之間的矛盾。背單詞手冊,能夠大量、迅速記下單詞,但是很快遺忘;用閱讀的方法記單詞,記下來的單詞忘的速度慢,但是背單詞的速度慢,而且總是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由於閱讀課文的時候用復讀機跟著磁帶讀,所以我發現了有磁帶的好處,又由於用閱讀學習單詞方法的缺陷,我買了一本有磁帶的六級單詞手冊。開始我還是和卡式英語的方法相結合。後來我發現把二三百個單詞分成一組,用十幾天背,比每天背幾十個單詞,五天復習的方法好。因為盡管每組開始時要接觸幾百個不認識的單詞,但是每個單詞可以接觸十幾天,比五天的時間長了一倍多。由於六級單詞手冊的磁帶只有一盤,而且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復習才能不忘。於是我開始考慮背完六級詞彙後,每天跟著磁帶把全部六級詞彙背一遍,一盤磁帶只有60分鍾,每天完全可以負擔。我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如果受到了干擾,背單詞會很難,但是一旦背出來會比較牢固。如果在走路的時候,聽到單詞的發音,也能想起單詞的解釋,在教室里背這個單詞幾乎不需要思考。於是我走路的時候也聽磁帶,背單詞,不過這種方法使自己過於緊張,比較有害,因此以後不會再使用了。
之後,我開始背GRE詞彙,因為即使背完了六級詞彙,看課文的時候仍有許多單詞沒有背過,一般國外人平時會接觸一萬五千多個單詞,和GRE的單詞容量差不多。GRE的單詞有六級的三倍,所以我開始意思到,每天復習一遍所有單詞是不可能的,於是想每個星期進行一遍,但是這樣遺忘的速度大於鞏固的速度。最後只能用跟磁帶讀的方法來復習,並且把周期延長到兩個星期。
背完單詞後,我開始大量閱讀。我閱讀的步驟是:先看一遍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在下面劃一條線,然後查閱文章後面的單詞表,如果單詞表裡沒有,就用電子字典查,並在單詞表裡加上該單詞及解釋。看完文章後,讀兩輪單詞,每輪每個單詞用拼寫的方式讀兩遍(這算是我學習拼寫的方法)。之後跟著磁帶把文章讀兩遍,接著看新的文章。第二天先把第一天看的文章按上述方法讀單詞,讀文章。再看新的文章,這樣就保證了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和復習了一遍。我現在除了每兩個星期讀一遍單詞外,沒有再學英語。原來所背的單詞都忘了,不過還能讀得很熟,所以覺的沒有必要背出單詞,只要讀熟就可以了。把認真學過的書保留下來,將來要參加英語考試之前,復習一遍,就能恢復原來的水平。有幾個問題想說明一下。
跟著磁帶讀英語,把閱讀、聽力、朗讀綜合起來了。所以我學英語的時候不願意看沒有磁帶的文章。如果不考試,我也不進行聽力、口語的訓練,課文後面的練習我也不做,因為這些都沒有必要。有時間我更願意多學幾遍文章。
中學的時候語法就差不多學完了,大學沒有必要重復學語法,只要適當補充一點就可以了。想來英語教學條件真是落後,不知道中學背課文、做那麼多練習有什麼意思,那麼幾本薄薄的教材能使學生把英語學過關?只不過是起一個總括和引導的作用。早該開一個英語教學的電視台,每天堅持看三個小時,兩年就可以搞定英語。
我們學英語有兩個目的,其中一個是為了各種考試,還有就是作為學習其它知識的工具。
去國外學一年英語,可以過關。模擬這個條件,一天八個小時,要365*8個小時,如果用磁帶的話,要2920盤。我認為這將近3000個小時的訓練,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但國內現在顯然還沒有這么多教學磁帶。
我計算單詞復習的時間是這樣的,如果讀的很熟,每分鍾可以讀30個單詞,一盤磁帶60分鍾可以錄下1800個單詞,每天跟著磁帶讀30分鍾,也就是可讀900單詞,兩星期14天可以把12600單詞讀一遍。要想真正把英語學到過關的水平(也就是能看懂英文電視、報紙),只有像外國人一樣,把英語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缺乏這樣的環境,所以在不需要考試的時候,就讓英語處於休眠狀態,畢竟除了英語之外,還有許多東西要學。我把二百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十天,每天三次,每次背半個小時。背的辦法是:用單放機放磁帶,聽一個單詞,按下停止鍵,讀著單詞想詞意,想不出來再看解釋。開始幾天,由於大量單詞不熟,所以速度很慢,無法在半個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時間快到半小時時,我不再按停止鍵,而是跟著磁帶把剩下的單詞讀完。經過幾天,認識的單詞會慢慢增加,可以在半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最後幾天,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背一輪,用剩下的時間,再背一遍,背不完的部分,還是讀。
我現在認為用讀的方法代替上述背的方法可能更好,但是因為沒有實驗過,所以實際的效果我並不清楚。
******************************************
* 背單詞的方法:總體把握,局部加深。 *
******************************************
即使是自己的母語,如果多年不用,也會遺忘,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不要為忘了幾遍課文難過,不停向前學新的課文,學的時間足夠多時,自然會覆蓋原來所學的東西。我覺得學英語沒有什麼東西須要背的很熟。比如,英語學到過關的時候,很多單詞的中文意思都記不熟了,單詞融入到句子中去了,脫離了句子的單詞又何必過分關心意思。
我高中的時候,父母說我只背單詞是不能學好英語的。當時我說他們大學學了幾年英語,現在沒記下幾個單詞,我不能重蹈覆轍。現在想來,要學好英語,真的是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我處在他們那個時代,還不一定有他們學的好。
學英語一定要努力,方法只是教會你如何走路,不能代替你走路。
自己要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千萬不能生搬硬套,我就是太按照卡式英語的方法,才走了許多彎路。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讀者帶來一點啟發。
最近我又認真思考了一下學英語的事情,我前兩個星期剛寫完這部分內容,是寫給網站的,現在也把它附在下面。
附:
中國要趕上世界先進科技水平,必須先了解國外的先進水平,但大多數的大學生根本無法達到看懂英語的水平,即使通過四級、六級,又有幾個人能看懂英語電視、報紙,更不要說英語的專業書。我們學習英語難道就是為了應對考試?國內的許多教科書落後,國外的教材又看不懂,難道這樣的環境能夠教出合格的學生?各種各樣的英語考試輔導班,沒有一個能夠真正教會學生英語,他們拿了學生的錢,難道不會汗顏?
這樣能夠學習先進知識,這樣能夠充分發展自身,這樣能夠報效祖國?想來讓人感到郁悶!
關於創建英語教育衛星電視台的提議
中國人從中學到大學要學八年的英語,卻仍然不能看懂英文的電視、書刊,什麼原因?缺乏環境啊!難道非要去國外才能流利的使用英語?非也,只要有一個真正適應中國人學英語的電視台,完全可以近似的模擬英語環境。
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學習英語的過程。學完初級,中級,高級課程後,就需要接觸大量的英語資料來鞏固所學的內容,通過大量的聽、看來最終達到隨機的看電視或書刊沒有困難,這時的英語才能真正作為學習其它知識的工具。國內現在的有聲英語月刊只有兩盤磁帶,每月兩個小時的內容怎麼能和在國外學習一天最少有三四個小時在聽英語相比。
英語電視能夠提供圖像、聲音,可以再現真實的場景,和到國外學英語很相似,但它們之間也有區別。到國外學英語,你聽不懂的地方別人會重復,甚至還會為你解釋個別單詞的意思。但電視不會為某個觀眾放慢播放的速度,所以做為彌補,應當寫出英文字幕,當人們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可以查字典。但很可惜目前國內能夠收到的英語電視比如cctv-9,now,pearl等都是只講英文,屏幕上沒有英文字幕。所以很有必要建立一個播英語,寫英文字幕的電視。
發達國家為什麼沒有這樣的語言教育台,因為外國人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比如一個美國人學習漢語,在本國學了一兩年後,可以直接來中國繼續學習,但我們中國大部人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加拿大、新西南等國家為了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不消失,辦有少數語種的電視台,而且確實取得了效果,可見電視在語言學習上是很重要的。
通信衛星一個頻道的年租金不會超過500萬美元,新聞內容用cctv的英語新聞,這樣就不會涉及政治問題,電視劇,電影等其它節目用國外八十年代的節目,這樣版費就不會很多(雖然並不是最新的節目,但電視在內容上並沒有太大的進步,只是表現手法提高了,作為一個供人學習英語的電視,應該足夠了。《新概念英語》的內容還是60年代的。)。因為不需要製作節目,只需要把英文內容寫出來,所以電視台的運作費用並不需要很多。如果有一百萬用戶,每戶每月收費10元,一年的收入就會上億,此外還有廣告收入。實際上中國要學習英語的用戶遠遠超過一百萬,中學、大學的學生就有幾百萬,此外還有各種英語考試的應試者。
同時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網上可以提前一天把第二天電視內容的文字材料登出來供觀眾預習。還可以搞網上直播,鑒於現在網速的原因,可以用每幾秒鍾截一幅圖的辦法,只要保證聲音的質量,環境大概知道就可以了,為了能夠看清文字,可以在旁邊另開窗口,讓文字流動播放。
現在辦一個英語教育電視台各方面的條件都已經成熟了,先辦的電視台應該更好賺錢,因為先入為主。中國的英語教學是個很大的市場,看看新東方學校的發財史就應該很清楚了。
不能創辦這樣的電視,可以用替代方案:和cctv-9或其它的英語電視台合作,在網上把第二天電視內容的英文字幕登出來供觀眾付費下載。現在的英語電視都是只播英語,但是不寫英文字幕。而國內看英語電視的觀眾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這樣聽不懂的單詞就沒有辦法查,不利於英語學習,提前登出來就可以供觀眾預習。辦這樣的網站並不需要花很多錢,只需另外僱傭能聽懂英語電視,會寫英語的人,還有付電視台的版費就可以了(能夠提高電視的收視率,費用應該不會很多)。
我讀中學的時候,希望能有快速查單詞的工具,後來真的有了電子字典。學卡式英語的時候,希望能有專門念單詞的磁帶,大學時買的單詞書果然有這樣的配套磁帶。台灣早已有了這樣的電視台,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真正適合中國人學習英語的電視台。
上面的內容是我原來為班上同學寫的,現在我又開始學英語了,因為3000個小時的訓練量已經可以滿足了,這次我准備用兩年的時間,把英語的常規水平維持在TOEFL之上,GRE之下。也就是看電視,報紙沒什麼問題。最近又思考了一下英語學習的事,不過是不同時候寫的,顯的很混亂,而且有些方面重復:
各種背單詞的書上,總喜歡講用字根記單詞的好處,其實對照一下漢語,有誰會在看、聽的時候還在想這個字的部首是什麼(這是許建林同學的想法)。別人講話,你還在想裡面單詞的字根,這怎麼能跟上別人的速度。字根對單詞的理解確實有好處,但是不要依賴這種方法。
自己原來對看英文原版的專業書認識過低,其實英文的專業書並不難看懂,裡面除了專業術語外,其它用語都是很常用的。真正難看的是哲學、文學之類的社科圖書(《新概念英語》第四冊應該屬於此類),裡面有大量的書面修飾語,它們使文章生動,同時也增加了文章難度。
國家為什麼要在幾乎所有的考試中都考英語,因為英語對其它知識的學習確實很重要,而且隨著電腦的普及,英文的作用更加明顯了。現在,即使學古文、考古,用電腦都可以提高效率。用電腦的人肯定不會說學英文沒用吧。
英文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一旦不學,肯定要忘。真正的解決辦法(也應該是我們學英語的真正目的)是把英語作為獲取新知識、新能力的工具,看英語電視、報紙、專業書。當然,平時一定要抽出時間看我們民族的偉大作品,現在真是感到對中華博大的文化所知甚少。我們的中學如果不搞應試教育,應該可以多看看書,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不過那個時候讀我們民族的名篇,體會不深,畢竟閱歷太少,思想還比較幼稚,現在看體會深多了。
就像我們研究其它事物時,喜歡先考慮理想狀況一樣,我們研究英語學習的時候,也是把它從生活中抽出來考慮的,但它和生活,人生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的。從人生的總體考慮,有時是要犧牲英語學習的。如果天天看英語,英語肯定會維持在一個水平,但從人生整體的效率考慮,這段學英語的時間如果幹其它事,可能會對自己的發展更有利。我過四級的時候是78.5分,之後我報了六級,考前我覺得准備挺充分的,考試時候,詞彙題只有兩道題沒有把握,估計也應該有70多分,但只考了56.5。根據我當時的所知(那時的認識偏低,對已經有能力看專業英文原版書也認識不足),3000個小時的英語資料連一半也達不到,要達到我要求的英語水平沒有可能,再學下去只不過是應付考試罷了,與其在英語上低效,不如在其它方面高效,人生要學的可不止是英語。於是讓英語休眠,只每兩個星期把單詞滾動讀一遍。之後兩次的六級考試我都沒有報名,把精力放在專業方面的學習上。人生肯定要把英語學好,又何必急於一時,條件不成熟時候,可以等。不過我父母可就沒有這么想了,常會開導我要去六級考試,有時爭論起來,搞得大家很不高興。這次是報了六級的,反正要學英語,順帶考考,不過我可不會浪費時間去專門應付考試,考不過再報就是了。此外,英語和其它學科也是緊密聯結的,不僅僅是鞏固、工具之類。考GRE和TOEFL去國外讀書的人,人家為什麼要你,它本國許多人聽說讀寫都比你強,那是因為你有專門的知識,能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而去了國外,對你英語的學習又是有極大幫助的。
任何學了的東西,只要不用,總是會忘,但不能因為會忘就不學,要用的時候能夠快速恢復,這就是學和沒學的區別。
有了上面兩個認識,下面講一下說和寫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沒有忘記說中文和寫中文,那是因為我們平時必須用它來表達我們的思想。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要維持自己英語說和寫的水平,也必須把它們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用他們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但現實是,大部分中國人和外國人接觸的機會不多,你平時可能天天對著中國人說著外國話嗎?就算你天天說,又有誰幫去糾正錯誤呢?也許,你可以把口語和寫作練的很厲害,但正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一樣,你要去維持這種水平,就必須每天不斷花時間,從人生的總體來看,這也許又是低效的了。聽說讀寫是密不可分的,英語學好應該在這四個方面都有相當的能力。但是考慮到現在的實情,國家還不富強,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國外學英語,就應該有所側重,實際用的多的聽、看重點加強,說、寫則在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提高。當然不能想像「What』s your name」,「How do you do」這樣話都不會說的人英語其它能力會好。對於我來說,如果不是出國或是要和外國人打交道的話,我是不會專門去看什麼口語訓練書的。如果你要訓練口語,也挺好,即使將來忘了,恢復起來也很快,總比我這種需要進行系統口語訓練的人快許多。
寫了這么多,針對的是我們這樣的普通學習者,如果是英語老師或專業的翻譯,那要求可要嚴格的多了,即使完全學過關的條件不成熟,也要去學。因為說十句對七句總比說十句對五句好,聽懂80%總比聽懂60%強。不過我理想中的情況是這樣的,平時大家的聽看說寫都沒有什麼問題,這時候需要的是真正的英語通,不僅語言上很精通,而且熟知歷史、人物、地理、風俗。如果中文一般的外國人和你交談,你突然說了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外國人恐怕是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因此,以後中國真正需要的是精通外國文化的翻譯。
暑假同學買了一個三星康寶,才知道原來DVD都是有多種字幕的,那時認識到3000多小時的材料肯定有了,各種各樣的教材加上各種有文本材料可以達到1000多個小時,原來有的和未來10年的DVD加起來應該有1000部了,反正學英語是一生的事,10年也算短了。我們現在其實也還是不斷地在學漢語,看書時不認識的字,去查字典不就是在學漢語嘛。
我大概是寒假的時候認識到看電視可以模仿英語學習環境,可是查了許多電視台,都達不到要求,後來我看了一部影碟《鬼入侵》,裡面既有英文字幕,又有中文字幕,裡面的英文字幕很奇怪,連象聲詞也寫出來,我於是認識到這是為了方便聾人看。於是上網查為聾人辦的電視台,可是查不到,現在想來,聾人看一般有字幕的電視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專門辦一個電視台。由於比較重視字幕,我觀察了一下我們中國的電視節目,雖然不是每時每刻都有字幕,但是許多連續劇和采訪節目都有字幕,我想國外的情況應該也差不多。在國外的人,如果把電視節目錄下來,然後傳到中國來,這樣應該很好。中國每年有這么多出國留學的人,希望有人能夠幫幫忙。其實我希望將來能為每種語言收集10000個小時有字幕的視頻材料,這樣中國人學習各種外語將不再困難,當然什麼時候中國人不需要這些材料時更另人高興,因為中國人已經足夠富裕,可以直接去外國學習了。
外國人在本國的環境中都要學10多年語言,像GRE之類的考試,裡面出現的詞彙,其實是外國人在學習各種知識時慢慢積累起來的,國外中學的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課,絕對出現了許多GRE的詞彙,像中國一樣,國外也有中學的教學輔助軟體(大家去AMAZOM查一下就曉得了),這些軟體中,有些是有語音的,這對學英語的我們來說,將是很好的材料,可惜無法購買。
在英語學習上,復習和學新東西有時也具有和背單詞像類似的矛盾。復習有利於鞏固,但復習的太多,又妨礙新知識,所以我才會今天跟磁帶讀了二遍的東西第二天再讀二遍,之後就不復習了,我覺得這樣是最好的平衡。不過我現在再學英語,是准備把原來學的內容復習的,因為這樣可以使我快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有時候會聽聽新東方的詞彙串講,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不用全英文講解呢,達到TOEFL或GRE的水平,還不能用英文聽課嗎,還有其它課程的錄音也是一大堆漢語(怎麼還不如一些中學上課時用英文講授),反正聽起來感到不爽。
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其實我覺得,只要你認真去學,學個十年必然會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盡管這可能要經歷相當多的挫折,走相當多的彎路。
下面講講我對智力,天才的想法,這本來不屬於英語的范圍。任何的學習活動,都需要一定的智力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就有了學好的可能性,而能不能把可能變成現實,則在於努力。所以我並不想過度強調後天努力,沒有智力,連可能性都沒有。高中學習的時候,有的同學學習並不是最努力,但卻學得好,那是因為他們智力高,只要花上一定的時間,就能學好。但我看過太多像仲永一樣不學,在大學退步的人,我們的學校搞應試教育,嚴重扭曲了學習的目的,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天生我材必有用,智力是天生的,努力是後天的,既然智力無法改變,那麼後天就應該多多努力。
天才雖然智力高,但智力高的人如果不生活在社會中,連話都不會說,更不要說成才了。想想我們學的教材,許多都是很多科學家幾百年共同努力總結出來的,這些科學家中,很多人都是天才。一個人,即使和牛頓的智力一樣,他能夠在不學習的情況下把這么多天才幾百年總結出來的東西推導出來嗎。即使有這么一位超超超極天才,能夠花幾十年的時間推導出來,但我們大學幾年可比他學的多多了。比如普通物理,只用了一年,就對過於幾百年的東西有了個大概的了解。當然這個例子不實際,因為真正的天才要推導東西時,必然會努力學習。但這足以說明為什麼我們高度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性。
Ⅹ 初中地理如何規劃直播課
初中地理的直播課。要准備以下物品:提前畫好就是你所授課內容的地圖;
准備一些實物紙片。底下擱上不幹膠。可以隨時粘貼;
要有紙圖桿。要有擴音器。
教案要寫在你自己的電子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