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單元
⑴ 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一、地球的宇宙環境
宇宙:
1.天體:
概念: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
類型: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星際物質
2.天體系統
概念:宇宙中的天體恆星、星雲,形成天體系統
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太陽:
1.太陽系中心天體:太陽質量占太陽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體繞太陽運動
2.太陽輻射:
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
對地球影響: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與變化,是人類活動和生產活動的能量源泉
3.太陽活動:
太陽大氣層結構:自內向外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太陽活動類型:①光球層: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
②色球層:耀斑
對地球影響:引起電離層擾動,使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影響氣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同向性、近圓性、共面性
據結構特徵可以分為: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幹擾,處於安全宇宙環境中,太陽光照穩定
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使地表有適宜的溫度,使液態水能存在:有適中的體積和質量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自轉公轉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幅度變化小,利於生物生長發育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維導圖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長模式:
(1)工業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低 原始社會 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較低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工業革命時特點 高低高(1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
(20世紀50年代)起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3)近現代 特點 三低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原因: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3、人口零增長國家:義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
人口負增長國家;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促使中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1 社會經濟因素 2制度因素 3計劃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達到50億:1987 7 11 達到60億:1999 達到65億:2006 2 28
年齡結構0——14歲65歲(中國60歲)以上
年輕型大於等於40%小於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於30%大於7%|60以上大於10%
自然增長率小於等於1.0%為低增長,出生率小於等於1.5%為較低增長
⑶ 高中文科地理第一單元地球和地圖,第一節地球的視頻講解或者知識點。
http://video..com/v?wd=%B5%D8%C0%ED%BD%CC%D1%A7%CA%D3%C6%B5&word=%B5%D8%C0%ED%BD%CC%D1%A7%CA%D3%C6%B5&sc=hao123&oq=1&rsp=0&f=3
⑷ 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單元試卷及答案
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資料類型:試卷資料資料版本:沒有填寫版本軟體大小:835.5KB推薦等級:發 布 人:mmczw發布日期:2008年04月22日來源網站:沒有解壓密碼:運行環境:Win98,Winnt,Win2k,Winxp,win2003下載列表:相關搜索:1.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2.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3.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資料介紹: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全冊教案、學案 課件類別:思想品德 - 教案 - 思品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課件評級: 運行平台:Win9X/2000/XP/2003/ 課件語言:簡體中文 授權方式:免費版 課件版本: 人教新課標 解壓密碼: 本站默認解壓密碼:課件大小:144 KB 相關鏈接:Home Page 高中高中歷史學業水平復習資料 歷史必修3重點知識梳理理科班課件 資源類型: 課件 資源版本: 新課標人教版 資源學科: 歷史 年級水平: 必修3 資源格式: ppt 資源大小: 177KB 資源等級: 3 更新時間: 2008-02-24 下載次數: 479 次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區與合理規劃[]文件大小:287 K等級:★★★★★人口與環境歷屆高考試題匯集(07年)[]文件大小:444 K等級:★★★★★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9講氣候的形成和變化)[]文件大小:234 K等級:★★★★★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8講常見的天氣系統)[]文件大小:183 K等級:★★★★★2007高考二輪復習專題十一 人口與環境[]文件大小:565 K等級:★★★★★2007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1.2[]文件大小:181 K等級:★★★★★2007年高考地理復習 人口與環境 單元測試及詳解[]文件大小:72 K等級:★★★★★2007屆高考地理專題訓練之人口與環境[]文件大小:136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2[]文件大小:313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2.9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文件大小:260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1.2[]文件大小:156 K等級:★★★★★高考能力測試步步高地理基礎訓練2地球和地圖[]文件大小:146 K等級:★★★★★高考綜合復習:自然地理和地圖(一)提綱[]文件大小:400 K等級:★★★★★高考文科《地理》讀圖填圖訓練世界區域(非洲、歐洲)[]文件大小:615 K等級:★★★★★高考地理復習:專題復習一地球和地圖[]文件大小:297 K等級:★★★★★高考地理復習地球地圖部分[]文件大小:230 K等級:★★★★★高考地理(新課標)二輪專題復習1 地圖知識及各類地理圖像的判讀與應用[]文件大小:4214 K等級:★★★★★高考專題復習三 區域地理經緯網空間定位復習 人教版[]文件大小:3953 K等級:★★★★★第五章 地圖(99-03高考地理部分試題及答案)[]文件大小:165 K等級:★★★★★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高考地理復習教案[]文件大小:53 K等級:★★★★★共 660 個地理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頁次:1/33頁 20個地理/頁 轉到第頁 下載地址: 轉到下載地址處
⑸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單元的問題
1A,2B,3有關,一般消費水平高,常伴隨老齡化,4勞動力資源合理流動,有利於實現產值的增加,印刷業
⑹ 與名師對話(人教版)必修2 階段測評(一)第一單元 試卷答案解析
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資料類型:試卷資料資料版本:沒有填寫版本軟體大小:835.5KB推薦等級:發 布 人:mmczw發布日期:2008年04月22日來源網站:沒有解壓密碼:運行環境:Win98,Winnt,Win2k,Winxp,win2003下載列表:相關搜索:1.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2.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3.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資料介紹:2008屆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期末測試試卷10套(有詳細答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全冊教案、學案 課件類別:思想品德 - 教案 - 思品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課件評級: 運行平台:Win9X/2000/XP/2003/ 課件語言:簡體中文 授權方式:免費版 課件版本: 人教新課標 解壓密碼: 本站默認解壓密碼:課件大小:144 KB 相關鏈接:Home Page 高中高中歷史學業水平復習資料 歷史必修3重點知識梳理理科班課件 資源類型: 課件 資源版本: 新課標人教版 資源學科: 歷史 年級水平: 必修3 資源格式: ppt 資源大小: 177KB 資源等級: 3 更新時間: 2008-02-24 下載次數: 479 次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城市的地域功能分區與合理規劃[]文件大小:287 K等級:★★★★★人口與環境歷屆高考試題匯集(07年)[]文件大小:444 K等級:★★★★★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9講氣候的形成和變化)[]文件大小:234 K等級:★★★★★2008年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8講常見的天氣系統)[]文件大小:183 K等級:★★★★★2007高考二輪復習專題十一 人口與環境[]文件大小:565 K等級:★★★★★2007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1.2[]文件大小:181 K等級:★★★★★2007年高考地理復習 人口與環境 單元測試及詳解[]文件大小:72 K等級:★★★★★2007屆高考地理專題訓練之人口與環境[]文件大小:136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2[]文件大小:313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2.9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文件大小:260 K等級:★★★★★2006年高考第一輪復習地理:1.2[]文件大小:156 K等級:★★★★★高考能力測試步步高地理基礎訓練2地球和地圖[]文件大小:146 K等級:★★★★★高考綜合復習:自然地理和地圖(一)提綱[]文件大小:400 K等級:★★★★★高考文科《地理》讀圖填圖訓練世界區域(非洲、歐洲)[]文件大小:615 K等級:★★★★★高考地理復習:專題復習一地球和地圖[]文件大小:297 K等級:★★★★★高考地理復習 地球 地圖部分[]文件大小:230 K等級:★★★★★高考地理(新課標)二輪專題復習1 地圖知識及各類地理圖像的判讀與應用[]文件大小:4214 K等級:★★★★★高考專題復習三 區域地理經緯網空間定位復習 人教版[]文件大小:3953 K等級:★★★★★第五章 地圖(99-03高考地理部分試題及答案)[]文件大小:165 K等級:★★★★★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高考地理復習教案[]文件大小:53 K等級:★★★★★共 660 個地理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頁次:1/33頁 20個地理/頁 轉到第頁 下載地址: 轉到下載地址處
⑺ 急需高中區域地理第一單元(僅第一單元),的練習題,題好些,考試愛考的 謝謝 要分就給你
我的文庫共享有~分不要了~呵呵~
⑻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的時間,時區等的計算題
1、地方時的計算。由於各地都以正午為12點,所以同一時刻,地球各地的地方時都不相同,地內方時以經度為變化依據,容經度相隔180度,地方時正好相差12小時,所以經度每差1度,地方時相差4分鍾,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東邊的時刻總是比西邊早,也就是東邊到達正午時,西邊還沒有到正午;西邊到正午時,東邊已經過了正午。所以地方時的計算有如下公式:
所求時刻=已知時刻+(-)4*兩地經度差(所求地點在已知地點以東用加法,在已知地點以西用減法)。例如已知東經120度地方時為12點,則東經130度地方時為12點40分,東經110度地方時為11點20分。
2、區時的計算。區時是地方時的簡化系統,每15經度劃分一個時區,全球共24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度,以該時區中間一條經線(名為中央經線,度數等於時區序數乘以15)的地方時作為全區統一時間,叫做區時。與地方時的換算道理相同,區時的計算也有如下公式:
所求區時=已知區時(+、-)時區差(時區差取絕對值,所求時區在已知時區以東取加法,反之取減法)。例如已知東8區區時為12點,則東10區區時為14點,西5區區時為-1點,就是昨天23點。
⑼ 濟寧市(約為35°N)某中學高一學生在學習地理必修1第一單元內容時,對網上一頁日歷產生了興趣,以下是他
A、從白露到秋分時間段,濟寧正午太陽高度變小,故正確;
B、從白露到秋分時間段,太陽直射點專在屬北半球,故不符合題意;
C、從白露到秋分時間段,濟寧晝長夜短,故不符合題意;
D、1月初,地球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公轉速度最慢.從白露到秋分時間段,地球繞日公轉速度逐漸變快,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