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計算
1. 高中地理:新舊一天時間的范圍如何計算
根據你來的已知地點時間,源算出此時此刻當天的0點或者是24點(當天0點就是頭一天的24點,當天24點就是第二天的0點)所在的經度。為了方便理解,隨便舉個例子:假定算出來的0點/24點所在經度為120°E,則新的一天就是120°E向東到國際日期變更線(即180°)的經度范圍(共60個經度),舊的一天則為120°E向西到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的經度范圍(共300個經度)。如此新舊一天的范圍就可以得出來了。希望這種方法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2. 高中地理 大壩高度如何計算
如上圖1、圖2所示:大壩兩端應保證連接相同的海拔高度(如上圖中A,A『),其大壩壩體海拔回高度即為兩端等高線表示的高度(如圖1中,答大壩海拔為400m;圖2中,大壩海拔為400-500m)。
但是一般情況會考察大壩壩體的相對高度,即大壩頂端與大壩底部的高度差。這類問題通常在大壩下方選取一點(M點)。
如圖1:大壩壩頂高度為400m,M海拔為200-300m,二者做差得出大壩相對高度為100-200m。
如圖2:大壩壩頂高度為400-500m,M海拔為200-300m,二者做差得出大壩相對高度為200-300m。
3. 高中地理最短距離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h=90°-│α(+/-)β│
α是代表當地地理緯度
β是代表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
(+/-)是所求地理緯度與太陽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兩個半球就是+
4. 高中地理如何計算區時
(1)區時的計算
西經110°位於西七區,東經110°位於東七區,中間相差回15個時區;
西七區的區時為答6:05,往東算十五個時區可得出東七區的區時是21:05
(2)地方時的計算
區時是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而東七區的中央經線是105°,與東經110°相差5°,每度相差4分鍾,5*4=20分鍾,可以得出東經110°為21:25分。
5. 高中地理中各個地區之間是怎麼劃分的怎麼計算
英國為前一天的晚上22點
美國有多個時區
東部時間
為前一天的17時
中部時間為前一天的18時
西部時間為前一天的19時
太平洋時間
為前一天的20時
6. 高中地理 區時計算 詳細解釋下第一題謝謝
這道題選。
北京復時間是制120°E地方時間,元旦時間,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回歸線附近。我國各地都是晝短夜長,也就是說日出時當地的地方時間一個都在6點鍾以後。伊寧位於80°E附近,當伊寧地方時間6點時,北京時間應該是8點40分,也就是說凡是日出時間比8:40早的都是錯誤的答案。排除AB答案。
元旦時冬至日剛過不久,日出時間不可能6點多一點,北京冬至日日出的時間大約是7:30分,雖然說此時冬至日已過,白晝開始延長,但是僅僅10天的時間白晝不可能延長很多。而且伊寧的緯度比北京更高,日出時間更晚,因此答案C也是錯誤的。
7. 高中地理有關計算題分類例題及講解
1.地方時計算:所求地點時間=已知地點時間+/-(兩地相隔的經度數÷15°)*1小時
(所求地點在已知地點以東用「+」,以西用「-」)
2.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3.晝長計算:晝長時間=日落地方時-日出地方時=(12-日出地方時)*2
=(日落地方時-12)*2
4.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90°-所求點與直射點的緯度差
8. 高中地理中怎樣計算地方時
地方時是指按本地經度測定的時刻統稱地方時,包括地方恆星時、地方視時和地方平時。地理學中所說的地方時通常指的是地方平時。地球表面經度每隔15°,地方時刻相差1小時,如北京和西安的經度分別為116*19'E和10855'E,兩地的經度差是7024",,則它們的地方時相差29分36秒,即當北京地方時為正午12時,西安的地方時則為11時30分24秒。
恆星時、視時、平時都由時角定義,而時角是從子午圈量起的,對於地面上不同地理經線的地方,它們的子午圈是不同的,時間也就不同。因此,以地方子午圈為基準所決定的時間,叫做地方時。在同一計量系統內,同一瞬間測得地球上任意兩點的地方時刻之差,在數值代表的地理意義上等於著兩點的地理經度差。因為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不停地自轉,所以每根經線上太陽上中天的時刻並不相同。所以地球上每根經線都具有不同的地方時。
平常,我們在鍾表上所看到的「幾點幾分」,習慣上就稱為「時間」,但嚴格說來應當稱為「時刻」。某一地區具體時刻的規定,與該地區的地理緯度存在一定關系。例如,北半球各地的人都習慣於把太陽處於正南方(即太陽上中天)的時刻定為中午12點,但此時正好背對著太陽的另一地點(在地球的另一側),其時刻必然應當是午夜12點。如果整個世界統一使用一個時刻,則只能滿足在同一條經線上的某幾個地點的生活習慣。所以,整個世界的時刻不可能完全統一。這種在地球上某個特定地點,根據太陽的具體位置所確定的時刻,稱為「地方時」。所以,真太陽時又叫做「地方真太陽時」(地方真時),平太陽時又叫做「地方平太陽時」(地方平時)。地方真時和地方平時都屬於地方時。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9. 高中地理也有計算題嗎
有計算題。抄
1、地球運動計算
題目類型: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計算、晨昏線計算、日界線計算、黃赤交角計算等。
題目特點:難、考得少(最多4分)、與其他知識聯系少。(高三如果還不會可以直接放棄)
2、等值線的計算
同一條等值線上的各點數值相等。
相鄰兩條等值線可以相等,也可差一個等差距d。
等值線一般情況下不重合,所有等值線都是閉合的,但由於圖幅限制,在同一幅圖中不一定閉合。
等值線閉合時,表示其可能是高值點或低值點。(大於大的,小於小的)
等值線凸或凹處,表示比周邊值較高或低,且凹凸彎曲度越大,表示變化越大。(凸高則低,凸低則高,高低是指數值的高低)
(9)高中地理計算擴展閱讀
等值線圖中,計算兩點差值的方法:取兩點數值范圍;交叉相減;取開區間的值。
例:A點的高度是500~600米,B點的高度是200~300米,求A與B的高差。
分析:在等高線圖中與等高線相交線段的是河流,因為等高線不會相交,但是河流和等高線一定相交。
500-300=200(米)
600-200=400(米)
所以A與B的高差區間是(200,400)。注意:不能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