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比例尺
㈠ 高中地理,判斷風力大小,說明過程。
選A
A、B兩圖比例尺等大,A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大,B圖中相鄰兩條等專壓線之間氣壓差小雖然A點附近等屬壓線略稀疏一些,但氣壓差遠大於B點,氣壓梯度力大,因此A點風力大於B點。C、D兩圖比例尺等大,C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大,D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小,況且D點附近等壓線略稀疏一些,因此C點風力大於D點。B圖的比例尺遠大於C圖,盡管C圖中相鄰兩條等壓線之間氣壓差略大一些,但B點的風力還是大於C點。
㈡ 高中地理比例尺
比例尺是圖上距離(單位是厘米):實際距離(注意單位也是厘米) 因此那道題專是2厘米:40千米 但是要都化成屬單位為厘米 因此是2:4000000=1:2000000 樓主你看你是不是少打個零 40千米應該是4000000厘米
㈢ 高中地理要怎麼復習
因為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無法提出針對性建議,我是教高三地理的,只能就高中地理方面簡要說明一些共性原則,希望能夠幫到你。 首先注意觀念上的改變:高中地理不像初中地理,決不是考前突擊背一下就能取得好成績的,因此要改變主副科的沉舊思想觀念。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條。 其次明確中學地理的特點:高中地理更注重地理要素的因果關系、優劣評價及發展方向,因此注意以下細節。(1)建立完整的要素框架有益於知識的記憶:地理要素分為自然要素與社會經濟要素,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社會經濟要素主要包括資源、能源、農業、工業、交通、商業貿易、旅遊、人口、民族、城市、市場、科技等。(2)復習過程中特點關注地理各要素之間的影響關系,如地形如何影響氣候、氣候如何影響水文、水文如何影響地形、自然條件如何影響經濟活動、人口的變化受哪些地理因素影響..........(3)多總結各地理要素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有利與不利),人類發展中應該如何盡量克服不利因素,發揮有利影響..........(可持續發展觀) 第三在知識記憶過程要注意:1、毅力與決心是最關鍵的。2、知識記憶過程中,多進行歸類、對比。例如,復習中國北方地區的時候,不要只記憶零碎的知識點,而要將北方的各種自然、人文背景知識做系統記憶,而且可以將北方與我國另外三個地理區域做個對比,如果能總結出表格式的內容綱要最好。世界知識同理。3、知識記憶過程中,注意課本教材描述中使用的專業術語,在答題過程中,如果能夠有效使用教材術語,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建立空間、時間概念,地理要素均存在一個時空變化的問題,因此記憶過程中頭腦中一定要有清晰的時空概念,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結合地圖記憶。5、多練習審題,現在的高考中,許多解題的信息都或明或暗地儲存在題目中的文字、圖表等資料中,一定要善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這方面一要靠知識的熟練度和理解深度,二要靠勤加練習即多做題。 最後,祝你成功。加油吧!
㈣ 高中地理題,關於比例尺的
D
1:1000 000 是1:500 000 的二分之一, 圖上距離除以實際距離等於比例尺。而現在實際距離不變,內比例尺縮小到容原來二分之一,所以圖上距離也縮小到原先的二分之一。即圖上面積縮小到原先的四分之一。選D
㈤ 高中地理比例尺、圖幅換算
1、放來大到2倍=放大了多少源倍=放大多少倍?
解釋:放大到3倍,實際為原來的3倍;
放大了3倍,實際為原來的3+1倍,即4倍;
放大3倍,實際為原來的3+1倍,即4倍。
所以,第二種說法和第三種說法是一個意思。
2、求圖幅、比例尺縮放關系
解釋:比例尺放大後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放大到的倍數之平方。如將比例尺放大到原圖的2倍,則放大後圖幅面積是原來的4倍。
比例尺縮小後的圖幅面積=原圖面積×縮小到的倍數之平方。如將比例尺縮小到原圖的1/3,則圖幅面積為原圖的1/9
例題1、將1:1000的地圖比例尺放大1倍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新圖比例尺為1:2000
B.新圖圖幅面積比原圖增加了2倍
C.新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圖簡略
D.在原圖上淮河的長度為10厘米,在新圖上長20厘米
(以上解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㈥ 高中地理:比例尺放大一倍是什麼意思
好的LZ
比例尺來放大一倍源,意思就是縮放倍率增加一倍,相當於分母翻倍了..
舉例一張1:10000的比例尺,地圖上1厘米相當於實際的100米
現在增大一倍那麼就是1:20000,1厘米相當於實際的200米
對應地圖的幅圖減小到原來的1/4,或者同樣面積的地圖可展示的區域是原來的4倍.
㈦ 高中地理哪本書上有地圖比例尺
高三一輪復習時,區域地理會有。
㈧ 高中地理比例尺題目
1:10000的地圖圖幅放大為原圖的四倍,表示的實際范圍不變,新圖的比例尺則擴大為原來的2倍,即變為:1:5000.
故選:B.
㈨ 高中地理 給你四幅地圖怎麼判斷哪張比例尺大 和島嶼面積
根據下列計算或判斷:
1°緯度長111km
所在緯度(Φ)的1°經度專長=111km*cosΦ
比如島A在北緯屬59-60度,東經125-126度,
面積約=111*111*cos60°=111*111*1/2=6160.5(k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