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中考地理七上

中考地理七上

發布時間: 2021-01-27 17:11:17

① 初中七年級上的地理總復習,試題、資料……

) 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
一、地球與地圖
1、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不規則的球體。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經線與緯線的特點,經度與緯度和半球的劃分。
4、地球自轉、公轉的特點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旋轉軸 方向 周期 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一天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公轉 太陽 一年 四季變化;五帶形成

5、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6、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二、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改變地表的作用有來自內部(地殼運動、火山和地震)和來自外部(流水、風力、海浪和冰川)兩種。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3)大陸漂移學說,魏格納。
三、天氣與氣候
1、多變的天氣: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③五帶中,熱帶氣溫變化最小,溫帶寒帶較大
(2)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3、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3)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 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4)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四、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1)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3)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 、北美洲東部
b)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
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如北冰洋沿岸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如青藏高原
2、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3、鄉村人中向城市遷移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
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語言和宗教
1、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產生與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2、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五、發展與合作
1、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200多個
(1)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3)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洲非洲)、土耳其(亞洲歐洲)、俄羅斯(亞洲、歐洲)、美國(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馬(南美洲、北美洲)
(4)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范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5) 領土:國界范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紐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 — 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 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 總部 — 瑞士日內瓦 中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人道主義

1.赴南極考察的最佳時期是( )
A.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B.北半球的夏季
C.每年的7月至9月 D.9月23日前後
2.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位於( )
A.南極圈以內 B.南極半島 C.拉斯曼丘陵 D.喬治王島
3.橫穿南極大陸國際考察隊的中國科學家名叫( )
A.李樂詩 B.秦大河 C.金慶民 D.李華梅
4.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是( )
A.海洋 B.北極地區 C.南極地區 D.大江,湖泊
5.我國正式加入《南極條約》的時間是( )
A.1949年 B.1978年 C.1983年 D.1993年
6.北極地區在科研和考察方面的重要地位在於( )
A.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 B.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
C.有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 D.有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
7.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是( )
A.成群的企鵝 B.皚皚的白雪 C.多彩的極光 D.漂浮的冰山
8.人們去極地的最終目的是( )
A.為了自然探險 B.為了觀光旅遊
C.為了本國經濟的發展 D.為了人類更好地進行持續發展
9.閱讀"南極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南極地區示意圖
(1)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_______點,②_______地,③________半島;海洋: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海峽:⑨________.
(2)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在圖上填出文森峰的位置並注記名稱.
(4)目前,已有__________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__________多個科學考察站,每年都有大批科學家在__________季赴南極考察.
參考答案:1.A 2.D 3.B 4.C 5.C 6.A 7.D 8.D
9.(1)南極 威爾克斯 南極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羅斯海 威德爾海 德雷克海峽 (2)長城站 中山站 (3)略 (4)18 140 暖

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8、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9、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
60° 90°為高緯度。
10、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2、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圖2-19和圖2-20)(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
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4、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
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18、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0、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1、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4、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
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量。
29、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0、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到P46圖3-8識記)
32、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33、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
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
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37、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38、在衛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藍色表示陸地,綠色表示海洋。
39、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40、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41、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42、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43、降水形成的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44、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5、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46、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7、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4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
49、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50、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51、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52、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
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53、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54、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55、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6、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57、國際間的矛盾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58、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59、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
60、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61、中國與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62、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63、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堅持人道主義。
重點地圖讀圖指導: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讀方位。(小河、村莊圖)
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某的經緯度位置及判斷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屬的高、中、低緯度,兩點間的相對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分布圖,識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七大洲輪廓,三條重要的洲界線。
4、判讀:大陸、海峽、半島、大洋、群島、島嶼。
5、等高線地形圖:識別陡坡和緩坡,山頂、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對高度。
6、海底地形圖:三部分,五種地形,大陸架的深度不超過200米。
7、六大板塊示意圖:板塊名稱。
8、常用圖例識別。
9、世界人口分布圖: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區。
10、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
11、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
12、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類型的判斷。
13、地形雨示意圖。
14、五帶的劃分圖。
15、地區公轉示意圖。
16、面積居前六位的國家輪廓圖。

② 青島專版 中考檔案·初中總復習學案導學·地理 七上七下部分的知識梳理答案

初中地理知識復習大綱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不規則的領域的一個雙極部分略平坦,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度
地球的相似之處,沿東西方向,繞地球一周,稱為緯紗。所有的相似之處是圓的,所謂的緯線圈,緯線圈的長度或長或短,赤道最長向兩極逐漸縮短,到一個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赤道是最長的緯約400萬米。這是兩半球的地球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分為南,北。赤道是0°緯線截止。緯度赤道以北的叫北緯,習慣上使用的「N」為代碼;緯度在赤道以南,南緯,「S」表示習慣。
3,經線的經度和
,也被稱為在地球上的子午線,連接南北兩極,稱為經紗的同一緯線垂直線。;所有的經線是半圓形的長度是相等的,都預示著南北方向。 0°經度的本初子午線(英國),各分為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東180°,東經180度,這是習慣使用的「E」的代碼屬於西,西的180°的習慣的「W」作為代碼。國際慣例,通過使用20°W和160°E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半球的邊界。
4,地球的旋轉和晝夜交替
地球在它的軸不斷旋轉旋轉,這被稱為地球的旋轉,在地球的旋轉方向從西到東部地區。旋轉約24小時,即,一天。這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5,革命
在旋轉的地球和季節變化的同時,地球繞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自然,一個革命時期一年。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著66.50的角度。由於地球公轉,季節的變化。
6,五區
在南方,今年北回歸線之間熱帶陽光直射現象,地面的太陽光熱,終年炎熱的氣候。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以南地區,南極圈,極夜和極晝現象。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和南極圈,一年中的極夜和極晝現象,北極圈,地熱陽光小於熱帶,寒帶,四季對氣候溫帶之間變化比較明顯。 (32.5°N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摩羯座32.5°S,北極圈66.5°N,南極圈66.5°)
地圖元素
規模,圖例和註解。畫在地圖上的范圍更小,更詳細的內容來表示,選擇的規模應該更大,相反可選的規模較小。在地圖上,通常是「北南,左西右東」

地面的垂直距離海平面以上的位置,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的高度。上述一定的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的垂直距離稱為相對高度。
9,輪廓
點的連接線相同的高度輪廓。每個輪廓都有一個對應的高度值。陡峭的斜坡,輪廓和密集;的地方坡緩輪廓稀疏。
10,分布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地球海洋面積佔71%,而只有29%的土地面積。大陸及附近島嶼合稱大洲。所有位於北半球,在歐洲,北美。
11,地貌
分為五種基本類型的山區,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地形。
山:海拔較高,一般為500米以上的地面起伏的山脊和山峰,陡峭的斜坡,以及一些山區的帶狀分布。其中最突出的一些高大的山脈,巨大的山脈的組合:一個是橫跨歐亞大陸中部和南部的阿爾卑斯山 - 喜馬拉雅山系統;另一個山脈貫穿北美和南美,落基山,安第斯山脈山。降低了
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的地面平坦或起伏,「沒完沒了」常用來形容平原的坦盪。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歐??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較簡單,平原和高原的的亞洲地形比較復雜,地勢高中央,四周低,大面積的?高原,山地,平原分布在周邊地區的大陸。 )
12力,促使地形變化
地球內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爆發,地震等,都是地球的內力作用的表現。在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集中在,區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脈的地殼活動較為活躍的地區。從地球以外的力量稱為外力,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
天氣和氣候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對抗,風,雨,熱和冷的大氣條件。它是改變的時刻。氣候是多年的地方,一般變化不大的平均的天氣狀況。
14,溫度變化
天,氣溫有時高,有時低。最高的陸地溫度後,中午12時(14:00),最低溫度一般出現在日出前後。在全球陸地月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最高氣溫7月的北半球,南半球的1月。該月平均最低溫度在1月份的北半球,南半球在7月。一個地方的最高值同月的月平均氣溫,平均氣溫最低的年平均氣溫值之間的差異被稱為土地。
15,世界上的溫度分布
全球平均氣溫逐漸下降,從低緯度向極地方向;,相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溫度是不一樣的。夏天氣溫高的陸地和海洋溫度。相反的冬季。溫度也影響所產生的影響的高和低的地形。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會逐漸降低。大約海拔每升高100米,溫度降低約0.6°C。
16,世界降水分布
的一般規律:赤道地區降水在極地地區降水少;兩側的南北回歸線,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的東海岸,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降水少的內陸地區。
17,季節變化降水
全年多雨區:在赤道地區,如新加坡,月降雨量;一年四季乾燥的地區:在內陸地區,極地地區,各月降水很少開羅,埃及,夏季降雨的地區:非洲大陸的東海岸的南部和北部緯度和300至400附近的夏天多雨的冬季乾燥,如北京,中國;的冬季多雨區:300到400附近緯度北部和南部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義大利羅馬,常年濕潤區:大陸西岸南北緯度和400?600,該地區一年四季從海洋吹來的西風的影響,各月濕潤,雨量適中,如倫敦。
18,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亞熱帶氣候類型
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的一年。
2,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的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的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在今年的旱季和雨季。
3,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顯著的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也可分為干雨,秋兩季,一年四季風向改變。乾燥的季節,海洋,土地,乾旱,雨季吹來的風,風從海洋吹來,土地,雨量集中。
4,屬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南部附近的熱帶癌症大陸西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降水量稀少,終年炎熱乾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溫帶氣候類型
溫帶和亞熱帶的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在夏季高溫多雨,寒冷乾燥的冬天。大約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為界北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2,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大陸西岸低緯度地區,分布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3,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氣溫變化,降水的集中度夏天。
4,位於大陸西岸的中緯度地區,最廣泛地分布在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雨量適中,溫度和降水的年際變化。
19,自然資源
人類利用土地的價值,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天然的資源。它們的形成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可以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可再生能源或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歷史時期,資源無法復制。

土地利用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和其他類型。
21,分配土地資源
溫帶濕潤的平原,氣候溫暖,適合農業的發展,主要分布區?世界的耕地。陰冷潮濕的氣候,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廣闊的半乾旱地區熱帶和溫帶草原區的主要分布區,是世界畜牧業。
22,水資源分布在地球
水在地球上的海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陸地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和其他形式。在地球上,但96%以上的海洋水的總水量。淡水資源量的水,儲存在冰川中,廣泛使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河流,湖泊水(淡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保護和合理利用水,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控制水體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23,總調度室
森林的氣息,空氣凈化,細微的水,增加空氣濕度,風警衛田,?維持水和土壤,性質和作用,規范組成的。因此,人們叫林「自然空調室。世界森林面積?4億公頃的土地,主要集中在針葉林和闊葉林。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森林資源的全球分布情況。
24,鐵,煤炭,石油分布
世界的鐵,煤,油,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鐵礦石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家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這七個國家佔世界儲量的鐵約90%。
2,煤炭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地的所有國家的煤炭儲量世界是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
3,非常注重對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情況,中東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出口到日本歐洲和北美。
25日,世界人口的增長
在世界各大洲,尤其是人口的增長速度,非洲大陸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最快的,其次是南美,歐洲,人口增長速度最慢的2%,在歐洲,亞洲15%,10%在北美,南美17%,14%,大洋洲,非洲27%。
月26日,遷移世界人口
二戰結束後,小規模的人口遷移,人口遷移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個是技術移民,和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第二個是勞務輸出。外國工人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流動方向,流向富裕的石油出口國,同人口密集的人煙稀少的國家從貧窮國家的流動,第三是國際難民遷移。
27,世界
亞洲,東歐和南歐和北美東部,人口最稠密的平原人口稠密地區的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低緯度近海。在寒冷的苔原,冰蓋與廣大的寒冷的針葉林,開發中後期熱帶雨林,乾旱的沙漠地區,以及高和陡峭的地形海拔山區,人煙稀少。問題

28,人口遷移到了城市和生產佔全國的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通常的標准之一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超過70%的人口在發達的國家在世界的城市的人口在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只有30%多一點的人口占農村向城市的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
29
白在世界上的種族膚色,眼睛顏色,頭發的顏色一般是淺波浪狀的頭發,鼻子,薄嘴唇,身體發更多,他們都主要位於歐洲,北美和大洋洲。黃人的皮膚偏黃或棕黑色,黑頭發直,平面,中等身體發他們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黑種人皮膚黝黑,頭發捲曲,嘴唇較厚,體毛少,他們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國。
30, /世界國家的超過190個國家中的世界,全國面積的大小和超過17萬平方公里的名稱,的最大面積的?俄羅斯的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排名第三。最小的是梵蒂岡。
31,簡稱領土邊界和范圍內的國家領土邊界,土地,領海,領海和領空。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的安第斯山脈,是有界的;美國和加拿大為界湖中心的東部,西部第緯線為界,是經線的邊界。
32,世界上埋藏區域劃分
分為13個區。圖紙,看的書,第一冊的P83。
33,東亞概述
圖見P85。東亞位於亞洲東部,西太平洋,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和其他國家。蒙古畜牧行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作為一個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東亞季風氣候最顯著的領域之一,在世界上,當時冬季偏北風,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太平洋吹來的風,風力強勁,受影響的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寒冷乾燥,夏季盛行的偏南風帶來豐沛的降水,風從根據太平洋,印度洋,降水內陸沿海地區,以減少氣候炎熱。東亞季風氣候區,氣溫,降水,分為溫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前一月平均氣溫低於0℃時,雨季較短;後者的1月平均氣溫0℃以上,雨季較長。
34,東亞的人口和經濟
東亞的主要分布區?黃種人世界,居民絕大多數的黃種人。東亞是目前在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35,日本的天然地理特徵
日本是一個島國在東亞洲,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大島嶼和小島嶼領土的國家,該地區是比較小的,人口密集。日本多山的領土,更超過四分之三的領土是山地和丘陵關東平原附近東京灣是的最大的平原在日本。的太平洋沿岸本州島,神戶,橫濱,該國的著??名海港。日本列島是位於環太平洋火,地震,火山多。山富士的著名活躍火山,是在最高的山在日本,日本的季風氣候與海洋的特點緯度地區相比的亞洲大陸,冬季較暖,夏天比較涼爽,降水是比較豐富的。大多數國家被覆蓋的森林,山區河流是短,速度快,豐富的水資源,但可憐的礦產資源。圖見P90卷。
36,日本的經濟
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神戶,橫濱,日本的兩個最大的外貿港口,日本與中國的貿易有很大的發展,從中國輸入的商品,如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中國的商品輸出,鋼鐵,電子產品及其他工業產品。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的狹長地帶,東京,關東平原的南部的部分,東京灣西北岸的資本。日本北海道附近水域,是世界著名的漁場,日本的漁船往往佔世界第一。水稻生產已能自給自足。蔬菜,水果,仍然需要進口。
37,東南亞
圖卷P94。位於東南亞在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條中南半島南部,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被稱為馬來半島,東南亞國家,除了寮國是內陸國外,和其他海濱國家或島嶼,其中最大的是印尼地區是取得了超過13000個島嶼,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的大多數火山活動在世界上。它的「火山國,」說。多數的南部的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位於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 - 中國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
38,居民和經濟
印尼東南亞是最集中的中國和海外的華人,他們的祖先大多是中國居民,廣東,福建東南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中,超過一半的人口的國家,位於爪哇島。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棕櫚油,椰子,蕉麻和熱帶現金作物,如產品的國家居民的大米是主食。東南亞最重要的礦產錫和石油。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
39,南亞
圖見P108卷。南亞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南海北部綿延高聳的喜馬拉雅山,這部分被稱為「南亞次大陸。中央的沖積主要農業區和人口稠密地區的南亞印度河和恆河平原。大部分的印度半島所佔用的德干高原。在南亞的季風降雨,每年六月至九月的影響,西南季風雨季的患病率。 10月到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風影響,乾燥的季節。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積很廣,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的。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如水稻,小麥,棉花,茶葉,黃麻和其他經濟作物。印度主要有煤,鐵,錳等礦物質。主要分布在東北部的德干高原。首都新德里。加爾各答豐富的黃麻,印度的紡織工業中心和重要的海港。在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位於西海岸的孟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業中心。
41,中亞
中亞位於歐亞大陸的中間,深居簡出的亞洲土地。地形丘陵,平原。中亞境內的內流河的河流。西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潮湖 - 裏海。中亞,中部和南部牧場,僅次於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第三大棉花生產基地。烏茲別克被稱為「白金國家盛產棉花,畜牧業以細毛羊和羊肉羊。同時,采礦,冶金,軍工產業相當發達。
42
西亞和位於北非,西亞和北非,亞洲,歐洲和非洲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樞紐地帶,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死海湖面海拔-400米,是在最低點,是世界上陸地表面。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的最高溫度記錄在世界上的阿齊濟耶,利比亞,北非(57.8℃)。總降水量是稀缺的,只有在地中海沿岸是一個典型的地中海氣候
43,撒哈拉大沙漠
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西部海岸的大西洋,東到紅海,北起地中海沿岸,蘇丹南部熱帶稀樹草原,約1/4非洲地區全年高溫少雨,珍稀植物,富含石油的沙漠。
44,阿拉伯和伊斯蘭
西亞和北非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主要為白色人種。通用阿拉伯語,這些國家被稱為「阿拉伯國家。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 ,沙烏地阿拉伯,麥加被稱為伊斯蘭教的聖城。被視為聖城耶路撒冷,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
45,世界上最大的油庫的
西亞和北非是石油生產和輸出。西亞波斯灣為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石油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一個主要的石油生產國在西亞。石油儲量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2,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4。油的生產,主要出口到西歐,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摩洛哥,一個國家的磷礦儲量佔世界的3/4。
46,畜牧業和農業
代表植物棗椰樹的綠洲農業。
47,巴基斯坦
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部,是歐洲,亞洲,非洲的交通樞紐。滴灌和噴灌技術。
48,埃及
位於非洲東北部,亞洲境內的西奈半島,埃及領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一個帶沿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的平原和入海的河口。尼羅河的長度66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一長河流,起源於非洲東部的高原,從南到北,注入地中海。首都開羅的阿拉伯國家人口最多的城市。亞歷山大是埃及的地中海邊的重要港口。在地中海和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印度洋航行到大西洋,繞過非洲之角縮短8000-10000公里。在過去,埃及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一直是埃及的長絨棉出口名牌商品。近年來,埃及的石油,運河,僑匯和旅遊收入比棉更是成為埃及的主要經濟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古跡是主要的旅遊景點。
49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世界的黑人家鄉的。在非洲大陸作為一個整體,東非裂谷帶,南起贊比西河,北經紅海死海附近的高原地形,一直延伸到西亞。死火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東非大裂谷是地殼運動過程中形成的斷裂。非洲最大的島嶼 - 馬達加斯加島的海洋,一個突出的尖角,被稱為好望角。說:「在整個非洲和熱帶大陸,分布面積廣?撒哈拉以南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動物斑馬,羚羊,長頸鹿,獅子和豹子。黃金和鑽石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佔南非黃金產量大多數國家,幾內亞鋁土礦是生產最,尚比亞銅生產中的一個重要的國家。奈及利亞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國。
50,的
戰前的十年的居民和經濟,非洲, 1990年,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在三個不同的國家。最後一塊殖民地 - 納米比亞宣布獨立。整個經濟是建立在初級產品經濟。
51
南非,南非是位於在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亞附近的好望角,開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約翰內斯堡的金礦開采和機械製造工業中心。
52,在西歐
西歐北臨北冰洋,地中海南岸,海岸線非常曲折,主要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北部,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和馬爾干三個大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冰島的主要島嶼。主要內陸海?在波羅的海的北部和南部的地中海,東南亞,黑海,地中海,在歐洲,亞洲,非洲和西部通過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連,北海的邊緣海。
西歐地形主要分布在平原和山區,平原的萊茵河波特的東部平原,平原西部,西歐,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北部,北南的主要東西阿爾卑斯山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的冰川地形眾多的湖泊。意法半導體(ST)邊境勃朗峰是西歐最高的山。
氣候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是相對溫和的冬季和相對涼爽,降雨季節分布比較均勻的降水向東逐漸降低年平均氣溫自西向東逐漸增加。地中海沿岸的主要是常綠灌木,乾旱的植被。多瑙河發源於流經9個國家,進入黑海,流經歐洲國家到國際河流萊茵河流經德國的魯爾工業區,也是重要的國際河流。
53,西歐經濟
居民主要在白種人中的居民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工業區。的自然人口增長速度的最低。經濟發達地區在世界上佔大約1/3的世界工業和農業生產。其外貿是很發達,佔比更超過1/2的外貿總額量在世界各地,包括德國排名第一。
54,英國
英國的全稱是「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英國。包括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北部的東北部地區。大不列顛分為三個部分,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英格蘭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區域。在工業化的第一個國家。繼續保持世界商船噸位。英國石油主要靠進口。北海油田的經濟的推動作用。首都倫敦,被稱為「霧」,是一個旅遊景點,大英博物館,格林尼治標准??時間中國冶金科工天文台,墓地睡眠馬克思。
55,法國
是西歐的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有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形,氣候溫和濕潤,土壤肥沃,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西南和地中海園藝的發展,特別是在生產著名的葡萄酒生產世界著名的。目前,法國是歐洲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③ 中考地理七上讀圖練習(2) 答案

提問者:是這題嗎?如果是的話20.(1)C 地形雨 背風坡 迎風坡
(2)24
(3)北方降水少、風力大、光照時間相對較強。平房頂利於晾曬農作物、縮小屋內高度空間利於保暖。
南方雨降雨充沛,人字頂房便於排水;氣溫熱,人字頂拉大屋內空間距離、便於散溫、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