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幽默

高中地理幽默

發布時間: 2021-01-27 15:50:36

A. 高一物理幽默題型。。。

LZ不要被樓上的解答誤導了
問:有一隻熊掉到一個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時間正好2秒.求熊是什麼顏色的?

原解答:易算出g=9.8085 並不像有人說的是極地地區.北極是9.832,遠遠大於該數值. 赤道不過也有9.780,怎麼能說一定是極地呢? 然後查了下表,大概是44度左右..根據熊的地理分布,南半球沒有熊,可以得知應該是北緯44度.根據題目,既然是掉到陷阱,又是熊可以掉進的陷阱。因為陸地上少有比熊還巨大的珍貴動物,所以可以推出,此陷阱是為熊所設計。其次,既然為熊設計地面陷阱,一定是陸棲熊。而且大部分陸棲熊視力不好,難以分辨陷阱,所以容易掉入陷阱。 至此,可選答案有:棕熊和美洲黑熊/亞洲黑熊 鑒於題目只有棕熊和黑熊,那隻剩這兩個答案。 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質一定為沖擊母質,這樣才易於挖掘。棕熊雖然有地理分布,但多為高海拔地區,而且兇悍,捕殺的危險系數大,價值沒有黑熊高。而一般的熊掌、熊膽均取自黑熊。 又因為黑熊的地理分布與棕熊基本不重合。可以判定,該題正確答案為黑熊。 綜上所述,熊是黑色的。

===========================================

原解答看似正確,不過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實際上第一步就錯了。

原解答直接利用了s=1/2gt^2,得到了g的數值。但實際上卻忽略了一些平時可以忽略但此處不可忽略的效應——空氣浮力&空氣阻力。。。

由於一般認為熊是不規則動物,所以這部分效應也只有數量級的意義。

對於空氣浮力:

F=排開空氣的重量

又空氣的密度=1.24kg/m^3。且可近似認為熊的密度與水相同,於是在浮力方面原來的計算就產生了0.124%的相對偏差。

再看阻力:

根據空氣阻力的公式:F=(1/2)CρSV^2(式中:C為空氣阻力系數;ρ為空氣密度;S物體迎風面積;V為物體與空氣的相對運動速度)。

不妨認為:C=0.5+(現代化的汽車也有0.3+)S=0.25m^3,v取下落時的平均值10m/s可有:

F=7.75N。

一般熊的質量認為是250kg-500kg。mg=2500-5000N。則7.75N足以產生0.15-0.3%的誤差。

故原計算總相對誤差=0.15-0.3+0.124%=0.3-0.4%.,也就是說g在計算的時候已經少算了至少0.3%的量。。。

將這一部分加上後會得到:

g=9.83m/s^2,與北極相符。。。故在此情況下應為北極熊。。。

B. 我好像喜歡上我的地理老師了,我上高中,他也就36、37左右,雖然不帥,但很有魅力也挺幽默。

我初中的時候喜歡過語文老師,哈哈,心裡跟你差不多,,,我語文老版師也成家有孩子,,最後權的最後,我也只是默默喜歡而已,知道畢業,,但是我知道他知道我喜歡他,認清自己就好,你會有你的生活,和地理老師在一起的可能性小隻有小,現在只是一時迷戀,認清後,自然而然就好了

C. 地理老師要求我們上台說關於地理知識的,大家幫幫我,最好能帶點幽默的,不用太長,講十分鍾就行。高二文

地理趣聞--一天能過24次新年

一天能過24次新年,你相信嗎?每年的陽歷12月31日深夜,當鍾聲敲響12點的時候,新的一年就伴隨著來到了。於是人們敲鑼打鼓,燃放煙花爆竹,在無比歡樂中,送走了過去的一年,迎來了祥和吉安的新年,沉浸在節日的歡快的氣氛中。請問全世界是不是都在同一時刻辭舊迎新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只要學過地理的人,不妨用一下學過的時區和區時的知識來簡單地推算一下,就明白了,當我們北京時間在0時進入新年,而美國人華盛頓(西五區)卻是12月31日上午的11點,英國倫敦(中時區)是12月31日下午4 點,我國的烏魯木齊是12月12日晚上10點,顯然它們都沒有進入新年,然而我國比鄰日本已是新年的1 月1 日凌晨1 點鍾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圍繞著太陽作自西向東作逆時鍾方向公轉,因此在地球上東邊的點始終比西邊的點先見到太陽,即是說東邊上點的時刻比西邊上點的時刻要偏早,由於這種因經度不同引起的時間差異,人們稱之為地方時,它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特別是交通和通訊帶來許多的不方便。為了解決全世界時間混亂的問題,188年,來自各國國家的科學家經過商量討論決定統一時間標准,把全球按經線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 時作為時區的時間標准。因此,世界不同時區進入新年的時間 也不一樣,假若你在一天時間之內想過完24次新年,這是辦得到的:當你在世界上第一個響起新年鍾 的時區迎接了了新年之後,立即坐飛機以每小時1700千米的速度向你所在出發點向西飛行, 么你就能夠及時在下一個時區度過一個新年,依次類推,你不斷向西飛行,在一天之內保證可以過上24個新年。

.被世所承認的世界第二長的地名是「Taumatawhakatangihangak oauauotamateaturipukaka pikimaungahoronukupokaiwhe nua kitanatahu)」,一共由85個字母組成,是紐西蘭的一座山名。這是個毛利短語,大意是:「大膝蓋的男人塔瑪提亞,他滑山、爬山、吞山,以蠶食土地而聞名,海洋和大地旅行者,他在這里對他心愛的人吹響笛子」。以前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地名,直到最近,這項殊榮才被泰國的「Krung thep maha nakorn amorn ratana kosinmahintar ayutthay amaha dilok phop noppa ratrajathani burirom udom rajaniwesmahasat harn amorn phimarn avatarn sathit sakkattiya visanukamprasit」所取代,這個泰文名稱由163個字母組成。但這個紀錄尚未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在大全中,紐西蘭這座山的名字仍是世界最長的地名。

2.賴索托、梵蒂岡和聖馬利諾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完全被其他國家包圍的國中國。賴索托完全被南非包圍,梵蒂岡和聖馬利諾都被義大利完全包圍。

3. llantysiliogogogoch)是世界上最長的村名,而且在世界地名長度排名中位居第三。該村位於威爾士。
4.世界上最短的地名只有一個字母,該地位於瑞典和挪威之間。在斯堪的內維亞語中,這個字母是「河流」的意思。圖片中顯示的是這個地區最近新換的交通標志,這里的路標因為非常新穎獨特,具有收藏價值,因此經常被盜。

5.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國土面積僅有0.2平方英里,比很多小城鎮的面積還要小。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

6.根據表面積計算,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中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佔地263953平方公里。

7.世界記錄上溫度最高的紀錄出現在利比亞的埃爾阿茲茲亞(El Azizia)地區,溫度高達136華氏度;溫度最低的紀錄出現在南極洲的佛斯托克,溫度為零下134華氏度。世界上平均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澳大利亞西部地區,一年四季平均溫度是96華氏度。

8.聖馬利諾自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立憲共和國,該國成立於公元301年,最初的創立者是從羅馬帝國的戴克里先大帝的魔爪中逃出的一名信基督教的石匠。該國的1600年憲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書面憲章。

9.雖然從海拔上看,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但靠月球最近的山則是欽博拉索山,這座山位於南美洲的厄瓜多。而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

10.阿拉斯加是美國所有州中位於北半球最北部、東半球最東部和西半球最西部的州。它也是美國唯一一個伸進「東半球」的州。

11.大西洋中脊是世界上最長的山,全長40000公里。冰島是大西洋中脊唯一露出水面的部分。安第斯山脈形成世界上最長的裸露的山脈,全長7000公里。

12.義大利西海岸女巫角上的奇爾切奧山曾被稱作埃埃亞(Aeaea,詞中有5個母音,沒有輔音)。神話中認為這里是女巫瑟茜的家。另外兩個只有母音構成的地名分別是夏威夷的艾耶亞(Aiea)鎮和瑪奇絲群島中的一個小島愛澳(Eiao)。

13.冰川保存了世界上70%到80%的淡水。99%的冰川位於北極和南極。

14.1811年和1812年發生的3次約里氏8級地震,導緻密西西比河水倒流。這些地震還導致田納西州利爾福特湖(Reelfoot Lake)形成。

15。有史以來人類挖的最深洞是俄羅斯的科拉超深鑽井。這個洞深達12261米。俄羅斯出於科研目的挖掘了這口井,從中獲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其中一項重大發現是大量氫沉積物,這些氫沉積物的量非常大,以至於從該洞挖出的泥漿都與氫沉積物一起「沸騰」起來。

地理趣聞八則
一、國中國

世界上有四個國家的領土被另一個國家的領土所包圍,成為「國中國」。

地處非洲南部的賴索托,四周被南非共和國所包圍,面積3.03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20多萬。

位於歐洲南部亞平寧半島東北部的聖馬利諾,國境四周與義大利接壤,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2萬。

位於法國城市尼斯以東,南瀕地中海,三面為法國東南部所環繞的摩納哥公國,是一個風景美麗迷人的小國,面積1.49平方公里,人口3萬多。

地處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0.44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人。

二、城中城

倫敦市是英國的首都,是世界大都市之一,面積1605平方公里。倫敦城位於大倫敦市的中心地區,全城面積只有1.6平方公里,居民僅有4000多人,是英國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倫敦城在倫敦中心佔有特殊的地位。它有自己的市政機構、警察和法庭。它的市長地位比倫敦市政委員會主席的地位還高。在舉行重大典禮時,女王到達倫敦城,也需等候該市長將一柄「市民寶劍」授予她後,方可進城。真可謂「城中城」。

三、海中海

蘇聯中亞一帶的鹹海是一個兩屋海,即在鹹海底300~500米以下又出現了一層海。這層海的海水與白堊沉積混合在一起,它的水略含礦物質,有鹽分。科學家發現,鹹海的地面海與地下海有若干相通之處。地下海每年要供給地面海4~5億立方米的海水而不枯竭,原來天山山脈有幾道暗河直通到鹹海的地下海。

四、湖下湖

在美國阿拉斯加半島北部的巴羅沃海角上有一個奇妙的湖泊,叫努沃克湖。湖裡的水分為兩層,上層是淡水,下層是鹹水,而且水層之間有明確的分界線。據考證,這兩層不同水質是由海灣造成的。平常,陸地上的冰雪雨水流入湖中,因此比重小而浮在上面。當狂風捲起海水涌進湖裡的時候,由於海水含鹽比重大而沉入下層,形成了奇妙的雙層湖。

五、湖中湖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休倫湖中,有座面積為2766平方公里的馬尼圖林島,島上有個湖,叫馬尼圖湖,面積106.4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

六、島中島

位於南太平洋西部的湯加共和國的西列島中,有一個島嶼,島上有個湖,湖中有島,島上又有湖,一環套一環,構成了世界上罕見的「島中島」。

七、瀑中瀑

南美洲伊瓜蘇河上的伊瓜蘇瀑布,幅寬4000米,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它被河心岩石分隔為275股小飛瀑,就像被一把大梳子梳過似的。瀑布跌落聲無及25公里,浪花飛濺,形成30~50米高的霧幕,蔚為壯觀。

八、樹中樹

在我國山東省青島太清宮內,有一顆西漢古柏,其上纏著一株凌霄花,形如盤龍,而在古柏中間,又長著一株闊葉喬木--鹽膚木,形成罕見的「三木一體」。

1.熱脹冷縮
地理課上,老師問:「一般物體遇冷得遇熱會有什麼變化?」
學生回答說:「熱脹冷縮。」
老師點點頭說:「對,誰能舉個例子?」
王輝說:「比如夏天很熱,所以白天很長;冬天很冷,所以白天很 短。這就是熱脹冷縮的緣故。」
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為什麼?
2.地圖上的牛奶
天氣炎熱,媽媽讓王輝把牛奶放進冰箱,王輝卻從書桌里找出一張世界地圖,把它攤開平放在桌上,然後將一瓶牛奶放在地圖的南極地區。
媽媽問:「你為什麼把牛奶放在地圖上?」
王輝解釋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零下25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88以下,人們發現幾十年前探險者留下的餅乾和罐頭一點也沒壞。牛奶放在那兒,保險不會壞。比電冰箱溫度低得多。」
3.先與後
一個雷雨的夜晚,閃電過後,接著就是一聲霹雷。
弟弟問:「輝哥。為什麼總是先看見閃電,後聽見雷聲呢?」
王輝神氣地說:「這也不懂,因為眼睛長在前面,耳朵長在後面,當然是眼睛先看見,耳朵後聽到。」
4.星星到哪兒去了
晚上,天空閃爍著點點繁星。弟弟忽然問:「輝哥,晚上能看到這么多星星,為什麼白天就看不見呢?」
王輝說:「那還不簡單。」他把兩手握拳頭,「這是地球,這是星星,地球一自轉,這星星就繞到地球背後去了,我們怎麼能看見。」
5.下硬雨
從前,有兩個人從沒見過下冰雹,一天,天空忽然下了一場冰雹,他倆都覺得奇怪,一個問:「天上下的什麼?」
另一個說:「天上下的是硬雨。」
6.月亮上多擁擠
地理老師講到月球上的情況時說:「月球大得很,在上面住幾百萬人也是很寬敞的。」
學生楊亮忽然大笑起來。
老師奇怪地問:「你笑什麼?」
楊亮說:「老師,您就沒想到,當月亮變成月芽的時候,住在上面的人該多麼擁擠啊。」
7.是英國倫敦
王輝在公共汽車上,聽見兩人談話。
高個說:「請你給我介紹一下傑克倫敦的情況。」矮個還沒來得及回答。王輝強忍住笑說:「叔叔。不是捷克倫敦,是英國倫敦。」
8.倒掛著
弟弟問:「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們站的地球另一面的人是怎樣站的?」
哥哥說:「當然是腳踏地,頭朝天的倒掛著。」
弟弟說:「他們怎樣走路呢?」
哥哥說:「他們走路腳一定不能離開地面,否則就會掉下去。」
弟弟說:「幸虧我們是在地球上面。」
9.當沒有太陽的時候
王輝問爸爸:「地球真是繞著太陽轉嗎?」
爸爸說:「當然。」
王輝問:「那麼,在沒有太陽的時候呢?」
10.漢水發源在哪兒?
地理課上老師說:「上節課講了長江的源流概況和它的幾條大支流,誰還記得長江的支流漢水發源在哪兒?」
王輝思想正開小差,沒聽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可老師偏偏叫他回答,王輝急得滿頭大汗。
老師見他悶聲不響,又問:「漢水發源在哪兒?」
「汗水?汗水發源在頭上!」
11.二郎山最高
地理課上,老師講:「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王輝說:「不對。前兩天我聽到一首歌里說:二郎山高萬丈。我一算,一萬丈要有三萬多米,它比珠穆朗瑪峰高多了。」

D. 怎樣有趣的介紹地理這門學科

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途徑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之、樂之,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了。由於種種原因,學生覺得地理難學,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能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種方法和手段,激起學生濃厚的地理學習興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麼學生學習會熱情高漲,積極主動,樂此不疲。在有張有弛、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將不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理解知識,消化知識的速度與程度將會大大提高。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愛學樂學的目的呢?我在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這里作如下幾點回顧與總結。

(一)展現地理教師個人魅力

有時候,學生願意花更多時間、精力在某一課程上,並不是因為該課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為他(她)喜歡該科任教師。因此,地理教師要勤於「修煉」「內功外功」,提升個人魅力。例如,運用高超、精湛的教學技術:幽默風趣、極富感染力、號召力的口才;「龍飛鳳舞」「賞心悅目」的板書;形象逼真、生動活潑的板圖等。如果你能在幾分鍾內在黑板上畫出一幅形象逼真的中國地圖,學生肯定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又如積極參加比賽而得獎,讓學生覺得你很厲害。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地理教師以高尚的師德形象,嚴謹的治學態度,高昂的精神狀態,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感染學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熱愛自己的專業,有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正關心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的前途,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學生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學相長,真正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塑造地理教師「博學多才」的形象。地理教師由於專業的影響,知識面很廣,往往給學生博學的印象。地理教師應努力更上一層樓,讓學生覺得你「無所不知」。此外,地理教師備課量大,但要批改的作業較少,課余時間較多。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這個優勢,「修煉」更多技藝,如球類運動、歌舞、繪畫、書法、魔術、電腦編程等,不僅可以豐富業餘生活,愉悅身心,而且讓學生覺得你多才多藝,敬仰、崇拜油然而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關注學生學習以外的問題。教師如果僅關心學生的學習,很容易讓學生厭煩。因此,地理教師要煉就一雙「火眼金睛」(敏銳的觀察力應是地理教師的強項),用心靈去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興趣愛好、身體健康、課餘生活、經歷體驗、家庭等,讓學生感受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關懷。學生自然就會感激你、喜歡你,從而「愛屋及烏」而喜歡地理課程。

(二)課堂教學力求形象直觀,把興趣培養貫穿始終

1.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引言,適當製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不斷用有趣的問題為教學過程開路,創設覆蓋每一章、每一節、特別是每一具體課題的問題情境。例如:講「氣壓帶風帶」可從介紹歷史事實入手。「哥倫布發現美洲的第一次航行是從西班牙出發,南行至北緯30°附近的加那利群島停留後,折向西行。一路上天氣晴朗,風平浪靜,帆船行駛緩慢,用了26天才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第二次他把船向南多開了1000多公里,然後再向西橫渡大西洋,船隊一帆風順,在東北風的吹送下,只用了20天就抵達了美洲。後人在他兩次走過的路線上航行,所遇風的情況都是如此。這個事實說明什麼呢?說明地球上風的分布是有規律的。風在全球的分布有什麼規律呢?」接著學習氣壓帶風帶的分布,這時部分學生會在心中提出成因問題,教師再明確提出:「氣壓帶風帶的這種有規律的分布是怎樣形成的呢?」從而把所有學生都帶入成因問題的情境之中。在講解成因的過程中,還要通過一系列的具體問題不斷地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需要,引導學生的認識步步深入。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為了保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使學生經常處於「樂學」狀態。教師在認真備好課的基礎上,還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注重教學手段的藝術性、多樣性。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美,要用精煉、生動、富有邏輯性、多樣性的語言;用清晰、響亮、舒緩、流暢的語音;用抑揚頓挫,娓娓動聽和富有節奏變化的語調,給學生以聽覺上的美感。在課堂教學時還應根據教學內容對自身情感進行調控,滿懷激情地開展教學活動,設法使學生不斷受到感染,讓情緒亢奮起來,使學生腦神經受到適當刺激,對所學內容留下較深印象。地理學科涉及到宇宙、大氣、河流、地球、生態平衡、資源等豐富多彩的內容,這要求教師用對大自然滿腔熱愛、對科學真理執著追求,藉助於准確生動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去感染學生。如講到黃河這條哺育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時,教師內心應充滿驕傲自豪之情並溢於言表;當講到由於我們缺乏科學知識,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時,教師的情感應是痛惜和擔憂的。這樣感染學生,使學生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並能認識到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精心選擇豐富多彩的地理知識,增強課堂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中學生的好奇心強,關鍵在於教師的激發、引導和強化。地理課程涉及的內容很廣,包含許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如宇宙的奧秘(宇宙大爆炸、外星人、飛碟等),神奇的地轉偏向力(形成許多奇異的現象),「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愛情傳說(月相),「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氣溫的垂直變化)「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氣溫日較差大)的奇觀,奇怪的「馬緯度」(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壓帶等無風帶)「貿易風」(信風)等。地理教師平常要有意識地積累這些素材,一有機會就與所講授內容聯系起來,使地理課堂妙趣橫生。有的內容,編成順口溜,也可增加學生的興趣,例如講到黃河和長江時,怎樣讓學生記住黃河和長江流經的省區呢?我就編了這樣的順口溜:「青川甘寧內蒙古,山西陝西豫和魯」、「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將地理的趣味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就不愁學生不喜歡地理,學不好地理了。

4.採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教學。

現代教學媒體主要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激光視盤等,具有形象性、再現性和先進性的特點。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的這一特點,可以再現或創設教學所需的情境,如各種自然和人文景觀,使學生能見其形,如臨其境。情境的再現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優美、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氣氛,使抽象的理論知識直觀化。這樣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講「板塊構造學說」這一章內容時,教師將大陸漂移假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軟盤裝上計算機,然後模擬兩億年前起到現在的大陸漂移過程,這樣可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高三綜合復習中,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也相當顯著,如在旅遊專題復習中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把近年來一些典型的例題串連起來,歸納總結出此類題目的答題技巧,提高學生的獲取信息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反映很好。

(三)化難為易,讓學生得到學習的快樂

教學難點是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猶如學生學習途中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也影響著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培養。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中學地理教學難點大致可以分為理解性難點、記憶性難點和運用性難點等三類。

理解性難點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內容,這些知識的高度抽象性、或對學生空間想像能力和空間聯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說明事實材料的過於概略是導致學生理解困難的關鍵。教師在突破理解性難點時,要講究教法的直觀、形象和具體,要講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前後聯系,要補充相關的感性素材,教學中多運用圖示解答、演示實驗、聯系生活、形象記憶等方法。例如,背斜、向斜的根本區別,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用課本當教具,讓學生把書本想像成地層,用兩手擠壓課本兩側,分別使課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對折,請學生觀察課本一端中心和兩翼書頁的構成,學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斜構造的能力。

記憶性難點及其處理: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記憶性難點,主要是一些地理事實過於集中而彼此間又聯系鬆散的地理知識。為了減輕記憶負擔,強化記憶效果,加強知識積累,教學中可採用:(1)加強橫向聯系例如,表示東西經、南北緯的英文單詞east、west、south和north的首字母(2)賦予記憶材料以一定的意義,例如,太陽系九大行星按距日遠近的排列順序,可處理成「水浸(金)地球,火燒木星成塵土,天海冥王都叫苦」。還採用編歌訣、構建知識結構等等

運用性難點多存在於讀用地圖和運用地理原理解釋具體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我們應講究應用障礙的針對性,要力求巧設問題情境,增加問題層次,減緩問題坡度,必要時可提供相關圖表甚至實物或模型,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

聯系實踐,貼近生活,時時處處有地理。高中地理聯系廣泛,但也有很多地理概念非常抽象,這就要地理教師利用學生最容易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地理事物作為教學案例,起到一目瞭然,一葉知秋的作用。使學生感受到高中地理課貼近生活,貼近實踐,學好地理課,能夠解決生活、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也就起到了傳道解惑的作用。在教學中我經常聯系最近的天氣變化,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地理。如:1.在高三總復習講到《常見的天氣系統》那幾天,正好寒潮來了,我就由此引入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2.講《氣候資源》一節中氣候資源與農業時,密切聯系家鄉的農業實際,向學生提出問題:家鄉茶葉生產的有利的自然條件有哪些?(溫熱多霧的氣候,排水良好的山坡地,酸性土壤);3.講《氣候形成和分布》一節的氣候形成因子是有關下墊面因素時,問在我們家鄉山地南北坡的哪一坡的植被多?(南坡)為什麼?(向陽坡光照充足)山上的馬尾松南坡多還是北坡多?(南坡,因為馬尾松是一種喜光植物,向陽坡多)同學們都非常感興趣,覺得以前沒有很好的觀察。增強了學生注意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必須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身邊學習地理知識,地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

(五)聯系其他學科,體現地理學科的綜合性

高中地理課程的內容與各學科都有聯系,恰到好處地在教學中引用跨學科知識來解決地理課中遇到的問題,可以使較難的地理問題簡單化,同時展示地理教師在綜合課教學中的知識面寬的優勢。當然需要我們廣大的地理教師不斷學習,學習好與地理課緊密聯系的高初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等學科的知識,並把握和熟知高初中語文、英語課文中有關地理的內容,使學生感到在學習地理課的同時能解決其他學科學習中不能輕易解決的問題,增強同學們學習地理課的興趣。如:1.講《自然帶》中的熱帶荒漠時,結合高中英語課設計的阿斯旺水壩的建設造成的土地鹽鹼化、生態破壞、疾病流行、尼羅河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等問題,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能夠解決好英語課中難懂的很多問題。2.講《地轉偏向力》時結合高中物理中涉及的力的合成和分解,講《潮汐》時結合力的分解和反作用力的知識,既輕松解決了地理課的難點,又使同學們感到地理老師知識豐富,成為同學們尊敬和信賴的老師。3.講《喀斯特地貌》和《臭氧層空洞》時寫出石灰岩溶蝕和沉澱的化學方程式和氟氯烴消耗臭氧層的方程式。

(六)關注身邊問題、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用地理知識解釋身邊問題、熱點問題,喚起學習慾望。

教學中必須密切關注國內外重要地理時事,因為這些重大事件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這些事件都和高中地理課有緊密聯系,也是地理高考及其他學科高考命題的素材,近些年高中進行素質教育,高考更注意與國內外重大事件結合起來命題。如:2000年考了巴拿馬運河、關貿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等當年的熱點問題;2001年考了巴以問題和沙塵暴等當年的熱點問題;2002年考了世博會和中亞等當年的熱點時事;2003年考了海洋法、國土管理和三峽工程等熱點問題;2004年考了臭氧層空洞和神州5號飛船等熱點問題;2005年考印度洋特大地震和海嘯。2005年印度洋發生海嘯時,我及時把每天的動態告訴學生,並與課本相關知識進行聯系,通過考試、提問、座談等方式發現學生在這部分知識掌握情況比其他知識要好一些。學生關注地理熱點、學習與生產和生活實際就密切結合起來了,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發現地理問題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高考成績的提高。

總之,興趣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學生潛能的作用,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達到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學的目的。

E. 幫幫忙,回答一下你心目中的地理老師,謝謝

我高中復是學地理的,呵呵制,所以很樂意回答你的問題~~~
我的選擇是:C A B B C B

對地理老師的希望:我覺得一個地理老師要懂得很多天文地理知識,那樣上課既不會枯燥乏味,同時又能培養學生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我高中的地理老師是一個老頭,一個滑稽老頭,整天和我們像朋友一樣玩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像一個小孩一樣,而且他也是個教地理教了N年的老師,所以他的教學經驗豐富,懂的非常多,教我們的時候特地為我們班訂了《環球時報》(我到現在都還很喜歡看這份報紙,確實能了解到很多知識,呵)。那時班裡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地理也學得好!

呵,純屬個人觀點,LZ可以參考一下~~~

F. 如何打造高效和諧的高中地理課堂

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諧」一詞也是現代社會所提出熱點,和諧原屬美學范疇,是指事物和現象各個方面完美的配合、協調和多元化的統一。和諧是人們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為和諧能夠產生動力,提高效率,產生最佳效益。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師生雙邊活動的主要場所,學生在校時間的80%都是在學科課堂教學中度過的,因此,它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陣地。但長期以來,課堂教學卻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創造力得以發展的學習空間,缺乏一種關系和諧、能力發展的教學氛圍。課堂出現不和諧音符會是怎樣的呢?我認為有兩種表現方式:要麼,課堂上死氣沉沉,大家伏身於案,「漠」不做聲(這里是「漠不關心」的「漠」而不僅僅是「沉默」的「默」),還有就是,課堂上亂作一團,遠超自由市場,毫無市場規律可講。教學任務能完成嗎?--形式上可能會完成,但關系欠和諧的課堂,影響了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和諧的地理課堂表現為教師、學生、地理課程三個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諧,即師生和諧、生生和諧、師生和地理課程和諧。這是我們地理老師所追求的,也是我們一直為之努力的。那麼,目前地理課堂不和諧的原因在哪裡?又如何創建和諧的地理課堂,途徑有哪些?這成了擺在我們面前不可迴避的問題。根據高一上學期對課題的研究,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僅供老師們參考:
首先,分析目前地理課堂不和諧的原因。 我國的教學改革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向素質教育邁進了。目前,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許多問題仍然存在。高考的指揮棒不改,誰敢拿學生的前途開玩笑?所以依然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那麼怎樣讓學生成績好呢?老師不得不給學生施壓,不斷的給學生加碼, 學生依然被迫進行大量的記憶性學習,學生僅有的活動時間也用來輔導。可見,教育體制改革緩慢,這是地理課堂不和諧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學生常常覺得老師高高在上,感情上不能相互融合,而在老師看來學生達不到老師的期望值,對學生也不滿意;學生和學生之間沒有交流或很少交流;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師生和地理課程之間也很難和諧。試想,這種情況下能創建出和諧的地理課堂嗎? 其次,構建和諧的地理課堂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密切師生關系,共建和諧課堂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得好:「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感情是教學的催化劑,我們老師要注重用各種方式與學生聯絡感情。 我認為師生關系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高中地理對於十六、七歲的孩子來說是一門比較難的課程,高中地理的學習對學生要求具有敏捷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嚴密的邏輯分析、表達能力。在地理課上,要耐心的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讀圖分析能力,而這兩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對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導、講解。學生如果一時犯錯,不要激動,給予其犯錯的機會,然後在教師的幫助下慢慢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地理當中慢慢成長。老師要從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做學生可以信賴的朋友。作為學生,理解老師,尊重老師,要虛心的學,取老師之長補己之短。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都處在一種融洽和諧的氣氛中,相信這樣的課堂應該是高效率的。
二、協調學生關系,發展和諧課堂 人們常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而在很多外國人的眼中,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就是一條蟲。這說明什麼,說明中國人單打獨斗能力很強,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這與我們過去課堂中過於強調獨立思考有關。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學生間的關系應體現:平等、互助、合作、競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這就要求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重點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在地理課堂上,我們總能發現部分優生是教師的「寵兒」,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反應靈敏,是教師「導演」下的學習的「主角」,而大部分學生則是學習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課上,天賦高的學生往往比天賦低的學生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假如這種「不和諧」充斥著我們的課堂,將影響大部分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如杜郎口中學的分組合作學習模式,能讓學生積極地相互學習,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像創造,既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統籌教與學的關系,完善和諧課堂 地理新課程強調學習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自主探究式學習轉化,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教育促進者的角色轉化,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強調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整合。教師應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和實踐,並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從而獲得廣泛的學習活動經驗。
1.導學案循環課堂引路,讓學生有桃子可摘。 導學案循環課堂指以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觀點來統率課堂教學。施行「有效」教學,我們要設置有效適當的教學目標:按照地理課程標准,結合教材、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實際,把每個教學目標分解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全體學生均能達到的,「保底不封頂」;第二層次中等生必須達到的,後進生跳一跳也能實現;第三層次優秀生能發揮餘力的。
2.興趣貫課堂,讓學生時時具有成功感。
(1)靈活的運用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富有啟發性,教師要千方百計創造情境,創造機會,引發學生求知慾,喚醒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以地理課為例,導學案的預習階段:可用疑問啟思、練習啟疑等方式激趣,使「課伊始,趣味生」;課的展示階段:可用任務分配、討論交流、親身示範、比較對照、舉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課正行,趣正濃」;老師的精彩點評:可利用學生之間的挑戰、質疑問難、討論延伸、系統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課已盡,趣猶存」。教師呈現信息技能有意義,學生對上課富有親切感,怎能不激起內心的漣漪,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
(2)多樣的教學手段。
地理課程有其特殊性,一堂課大部分時間是在讀圖,我也經常和同學們說:「學會了看圖,你就學會了地理。」抽象的地圖,對於十六、七歲的孩子來說,猶如一道鴻溝,而長時間的讀圖,也會產生審圖疲勞。因此,必須創設條件,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運用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學生上台表演地球的公轉、自轉;用橡皮泥或泥土製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形態示意圖;充當天氣預報員,預報天氣;通過辯論,了解自然資源的開發帶來的利與弊,從而認識看待我們對待自然資源的兩面性,這些都遠比讓學生對著那一張張呆板的平面圖來得形象、生動、有趣。
(3)幽默的教學表達
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常常給人帶來歡樂,並給人以啟迪,其主要表現在老師講課生動形象,機智詼諧,妙語連珠,動人心弦。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適時地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和有效。有時面對學生的差錯,也不必聲色俱厲,幽默地糾錯更能讓學生印象深刻。 比如,在「地圖上的方向」這一內容的教學時,我發現學生總是把「東、西」說成「右、左」,把「南、北」說成「下、上」。有一次當學生說:「微山在濟寧的下面,濟寧在微山的上面」時,我突然走出教室,然後回來跟同學們說:「老師剛才出去看了一下,發現我們這跟其他地方一樣,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全班鬨堂大笑。當下次再有學生說上面和下面時,全班竟然一起說: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這樣一來二去,終於使學生領悟到:上下左右與東西南北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教學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幽默引趣、幽默點撥、幽默糾錯、幽默啟悟,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一股新鮮血液,使課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為學生留連忘返的殿堂。
(4)學生的主動參與
現在的地理課堂應全方位交給學生。預習時,學生通過導學案或閱讀,或沉思,或討論,或請教,找重點、析難點;展示時,學生或陳述,或補充,或歸納,或表演,即分工,又合作;反饋時,學生或提問,或反思,或挑戰,或總結,成系統,共提高。學生參與了,被肯定了,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空前高漲,大膽質疑、自主探究,孩子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學習也變得異常的快樂和輕松。 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的成因」這一節時,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採取問答車輪戰的游戲方式進行,即一學生提問,另一學生回答,答題後由他繼續向下一位學生提問,以此類推,學生遺漏的知識點由老師提示或補充。學生的一問一答並不能將知識系統化,在反饋環節,我將各知識點分到各組,指導他們設計成表格等形式,完成知識的系統化。這一堂課,學生興趣極高,提問的,回答的,板書的,補充的,反駁的,畫圖的,設計表格的,挑戰的,熱鬧非凡,忙而有序。 實驗研究表明,課堂教學在高興、愉快的情緒中進行,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比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地理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就必須使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地理課程這三個因素協調相處,使之和諧。和諧,既是一種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一個動態的優化過程,更是我們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營造高效地理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慾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核心,處理好教材中的活動內容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G. 高中男地理老師要結婚了,我們幾個同學送了禮物,裡面夾了賀卡,誰能幫忙寫一段話,幽默一點,感激不盡

大哥,你要結婚了,我們真心的祝福你,你陪我們走過這些歲月不容易,這下可好回了,以後答不只我們相伴了,有了一個可以和你相伴一生的好大嫂,我們也特別高興,婚後你們要好好尊重對方 你的弟弟妹妹們對你衷心的祝福

H. 如何成為一個講課幽默詼諧的地理教師

為了祖國的花朵支援你一下
首先我想你沒有聽過銷售課程 雖然你也知道互動 教師還要學心理學 但在這方面往往做的沒有銷售人員甚至那些做CHUAN銷的人講課好 為什麼呢?因為動力!動力讓他們更加賣力的去研究怎樣能吸引聽眾的注意 讓聽眾接受講的內容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動力 多想想你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時的情景
其次記得剛進入社會初出茅廬的時候 我曾經聽過銷售這樣的課程 在開始時 講師總是用一個幽默的笑話或者簡短的故事來介紹自己的名字 千篇一律卻很有效 第1印象很重要 這個時候吸引了學生的注意 那後面就會容易被接受 否則都不聽老師講的或者有逆反心理 那老師就尷尬了 所以 在開始時吸引你的學生吧(包括每一堂課的第1面)講課前准備一個和本課有點關系的笑話或故事吧 要簡短
第三 上面也提到了 准備這個詞 准備很重要 所以在你寫備課大綱時 一定要用心准備 在網上 在書里 任何你能查到的地方搜集和課程有關的故事 甚至你本人的經歷 編也可以 然後獨自練習好 課程中穿插一些會讓你的學生很高興
第四 當你吸引了你的學生時 那麼互動就開始了 課程中不能總是站在台前 走動在學生之間 一些簡單的問題問給身邊的學生 嘗試問話時想該學生彎下一點身子 問題一定要簡單 容易回答 甚至答案只有一兩個字 這個時候大多學生可能都很拘束 不同人不同對待 不是一兩句說的清了 提些簡單的要求 做些示範 例如:你同不同意這個說法?同意啊?同意就揮下手臂 跟我學。當然 我是在舉例子 你可以簡化 時間久了 當每次遇到某些同樣問題時 學生就有了一個互動的動作 就如同銷售課程中經常會響起的特定口號 這其中可以安插一兩個學生配合你
第五 學生一門課程學習的好壞 預習很重要 硬性的要求學生去預習很難達到效果 那怎麼辦呢?你聽不聽評書?不聽也一定聽過百家講壇 為什麼節目結束時總是提些問題 然後說 我們下堂課講 或老套的下文分解 你也嘗試下 最後對學生說 有興趣的課余看下下堂內容 至於有多少人看 那就看你問題的吸引力了
最後注意的問題 高中地理課程時間可能不是很多 把握好時間很重要 其實很多問題我想你都懂 只是沒有做到足夠的換位思考 希望能幫到你 如果有需要 你可以加我 哪些課程也許我會給你提些你覺得有幫助的建議

I. 求個幽默搞笑的高中順口溜不要有黃色思想

語文老師一回頭 魯迅甘為孺子牛
數學老師一回頭 六元六次都能求
英語老師一內回頭容 sorry and thank you
歷史老師一回頭 秦始皇回來推鉛球
地理老師一回頭 百幕大也能暢游
化學老師一回頭 二氧化碳變汽油
生物老師一回頭 麻雀變成克隆牛
政治老師一回頭 什麼黨也要磕頭
美術老師一回頭 夢那麗莎也風流
體育老師一回頭 林黛玉回來踢足球

J. 給高中幽默地理老師的一封信800字

親愛的XX老師:

您好!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學期轉眼間便過去了!回望過去的幾個月,忽然,暗自驚喜,我們真的很幸運。在這整日浸沒於題海的世界,能遇到您這樣一位好老師。您帶給我們無限的歡笑。每當上您的課,便像被一雙溫暖的大手捧入花香四溢,綠草充斥的奇異空間。這里是那麼悠閑、寧靜、安詳,能給與我的心靈最大的慰藉。

曾經我也是一個很討厭地理這門科目的人,成績也不理想,考試總也考不好,只得落個整日罰抄的地步,這樣惡性循環,連我自己也快對這門科目不抱希望了。但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我不再害怕它。您對我們關心,像一把利刃幫助我們,使得我第一次敢於正面與它對抗,您的支持也使我愈戰愈勇,從此地理也變得有趣。

還記得您曾經對我們說的:「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想學好地理,先學會看懂地圖。」等等這些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中。您用這些簡單、有趣而頗有道理的話向我們詮釋著地理這門科目,深深地讓我們體會到地理會成為我們的好夥伴。

您還是一個擁有年輕心態的老師,連我們這輩的年輕人都無法與您相比。您還不只是地理老師,您教給我們的知識已超越了地理范疇。您還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甚至還會各個地方的方言,走到哪裡就像本地人。聽聞您還是一個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者,這更添了您身上的神秘色彩。眾多的事例,無不讓我班的所有人都很佩服您,被您的神秘所吸引。

雖然只相處了短短幾個月,但您已經深入我們大家心靈深處,我們再也無法忘記您——我們的地理老師,還有您帶來的歡聲笑語。

千言萬語,無法一一道來,只得對您說聲:「謝謝您的到來!老師!」此致
敬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