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廣東地理高考
㈠ 廣東08年得地理高考狀元是誰總分的和單科的
【2008年普通高考文理科總分最高分考生名單】
趙藹姍,珠海市第一中學,理科總分第一,696分
(珠海市第一中學:創辦於1960年,是一所實行「一校兩區」、高初中分離辦學的特區重點中學,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首批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先後被評為廣東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珠海市模範集體,連續7年獲珠海市教育質量一等獎,學校初中升學率為100%。近年來先後有兩名學生成為廣東省高考理科狀元,歷年來高考升學率均具全市之首。在99-07廣東中學高考狀元排行榜中,珠海一中排名第11位。)
鄭潤澤,潮陽實驗學校,文科總分第一,681分
(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創辦於2000年的民辦學校,2004 年秋季開始招收高中新生。2002年評為潮陽市一級學校、汕頭市一級學校,2003年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首屆十佳民辦學校、全國先進民辦學校。2007年,潮陽實驗學校創造了汕頭高考史上的一項奇跡:統攬汕頭市文、理科總分狀元、占據廣東省單科狀元名單中的兩席,省線上線率名列汕頭第一)
選考物理總分第一:湛江一中楊開692分
(湛江第一中學:創立於1937年,其前身是培才中學。2006年,湛江一中兩名學生分別以900分獲得語文、綜合的單科省狀元,重點線上線率全市第一,總升學率99%。在99-07廣東中學高考狀元排行榜中,湛江一中排名第16位)
選考歷史總分第一:珠海一中陳詩玥674分
選考生物總分第一:揭陽市新世界中英文學校傅婉麗663分
(揭陽普寧新世界中英文學校:創辦於1998年的民辦學校。2004年出了揭陽市(地級)高考總分第一名,2005年出了普寧市高考狀元、揭陽市第三名)
選考地理總分第一:湛江一中賴曉明647分
廣州有三名單科第一
2008年廣州市普通高考成績大面積提高 招辦負責人認為不能以狀元論成敗
文/雷燕 通訊員 戴秀文
昨日,廣東省高考成績放榜,記者從廣州市招考部門獲悉,雖然廣州市今年沒有總分狀元,但高考成績大面積提高,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語文、英語、地理三科最高分也均出自廣州市。
據廣州市招辦介紹,廣州市今年有三名全省高考單科第一:廣東省語文最高分是華師附中考生鄭玉婷,英語最高分是培英中學考生楊振帆,地理最高分是來自增城鄭中均中學考生賴曉峰。
在今年全省普通高考考生人數增幅繼續大於招生計劃增幅的情況下,廣州市今年高考本科上線總人數持續增長,大專B線以上上線總人數大幅度提升。全市普通高考考生中,第一批本科上線人數5773人,佔全省的15.28%;第二批本科A線上線人數16085人,佔全省的13.48%;第二批本科B線上線人數22559人,佔全省的13.02%。而據記者了解,廣州考生人數大約是佔全省的十分之一。另外,廣州今年本科上線總人數比去年增加980人,第三批大專B線以上上線總人數(含藝術、體育考生人數)比去年大幅度提高,增加4850人。
廣州市招考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高考狀元本身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所以並不能以狀元來衡量一個地區的考生成績,而是應當看這個地區各個分段學生的人數和比例,綜合來衡量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
㈡ 2008年廣東高考地理生
廣州大學軟體系,但是是專科
㈢ 求2008年廣東高考地理卷答案.B卷
一、單項選擇題: B A C A D B B C D D A D B A D A D C B
二、雙項選擇題: BD AD AC AD AB AC BC CD AD AC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80分)
31. (滿分14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運用地理基本技能的能力和結合區域地理知識,綜合對比、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1)中東地區美國日本
(2)ABCE
(3)D
(4)丙地
理由:①太陽高度角大(太陽總輻射量大);②雲量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多);③熱帶沙漠氣候
(5)①地處西風帶;②地勢低平;③位於大陸西岸。
32.(滿分13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確獲取圖標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的能力,運用地理原理,結合區域實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考生關注國家大事,體現地理學科的實用性。
(1)依據:①中部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區中,中部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增幅最小。
(2)BE
(3)ABD
(4)優勢:①該區域位於亞熱帶和暖溫帶,光照充足,雨熱同期(氣候資源豐富);②耕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積的平原,如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
不利:①降水季節變化大(變率大),多洪澇、乾旱災害;②初春、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嚴重
(5)意義:①該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0%;②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是我國小麥和稻米主產地)。
33.(滿分14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的能力,結合區域知識,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雨)
(2)供水、發電、航運灌溉、旅遊、養殖、防咸
(3)空間差異特點:南部高北部低。 B
(4)地理分布特點:①沿河流和交通線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①水、陸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勢低平,有利於城鎮建設;③中、南部經濟發展水平較北部高,較有利於城鎮發展。
34.(21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從圖標中獲取地理要素和定量關系的能力,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探究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綜合分析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體現地理學科的綜合性。
(1)共同特徵:①外商在中國投資增長速度變化大(波動性強);②1990-1992年增長(上升);
③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減小(下降);④1992-1994年增長速度最快;
⑤1998-1999年增長速度最慢。
BDE
(2)產業結構特徵:主要集中在製造業(第二產業)。
地區分布特徵:①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沿海地區)或集中程度高;②東部高西部低(從東部向西部遞減)。
(3)原因:①地理位置優越;②交通便利;③地勢低平,氣候溫和多雨(氣候條件優越);④經濟發達,城市密集;⑤基礎設施完善;⑥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⑦文化科技發達,人口素質高;⑧市場潛力大,居民消費水平高,購買力強;⑨經濟腹地廣;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優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較高效)。
(4)對策:①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投資環境;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③改善生態環境;④加大教育投入,培養高素質人才;⑤擴大稅收等優惠政策;⑥調整產業政策,引導投資方向。
35.(滿分8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根據提供的材料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
(1)輻射霧
(2)平流霧
(3)輻射霧
(4)輻射霧
成因:①位於我國的濕潤地區(位於河流交匯處),水汽充足(空氣濕潤);
②夜晚地面輻射強(夜晚溫度低或夜晚降溫快);③位於四川盆地,空氣比較穩定(近地面水汽積存);④城市附近塵埃多,凝結核多。
36.(10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並運用相關知識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② ①③
(2)ABD
(3)分布特點:距離北京近人數多,距離北京遠人數少(客源地人數隨距北京的遠近而變化)。
成因:距離北京越近,旅遊成本越低(距離北京越近,旅遊費用越低,時間花費越少)。
(4)積極意義:①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②減輕了節假日期間交通壓力;
③減少了對日常工作、生活的不利影響;④平衡遊客量的季節分布
37.(10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1)12 7
(2)ABD
(3)空間分布特點:工業區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業區)。
原因:工業區污染源多(主城區和其它區工業污染源少)。
(4)措施:控制污染源;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潔能源;健全環境法規(加強環境執法)。
㈣ 廣東地理高考
我也是08年高考的地抄理生,對於高考的地理,你大可放心.因為只要你有一定的水平,無論地理的難度深淺,對比歷史\政治來說還是有原始分優勢的。往年的高考用標准分,因為地理生很少,即使拿很前的名次也只有700來分,而現在不同了,用原始分,一分就是實實在在的一分,是直接算入總分的。
廣東地理卷的水平在全國確實也比較高,但只要你有耐心有興趣地學,也是不難的,加油啊!
㈤ 2008年廣東地理高考題。
試卷類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地 理
本試卷共12頁,37小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 填塗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後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塗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後,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一、單選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諾亞方舟」倉庫在北歐挪威的西斯匹次卑爾根島(圖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極端災害後還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種子。選擇倉庫在建在此處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經此處,氣候寒冷
B.國際航線眾多,交通便利
C.人煙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壓控制之下,氣候嚴寒
2.下列傳統民居各對應的分布地域不正確的是
A.蒙古包——呼倫貝爾草原
B.架空支撐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頂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牆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風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撐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沖溝
C.乾旱區的風蝕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4.北歐國家芬蘭從十九世紀落後的農業國家,迅速發展成為科技發達的高福利國家,創造了「芬蘭奇跡」。其主要原因是
①進口礦產資源發展重化工業
②漫長嚴寒的氣候不利於農牧業發展
③重視智力開發,免費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質高
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
⑤實施科技興國戰略,建立技術創新體系
⑥重點發展電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產業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③④
5.下列等高線示意圖(圖2)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圖2等高線示意圖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相同狀態下,最有利於地表水下滲的條件是
A.降水強度大,植被稀少 B. 降水強度大,植被豐富
C降水強度小,植被稀少 D. 降水強度小,植被豐富
7.某地房屋牆壁很厚,門窗多達二至三層,該地的氣候類型最有可能是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圖3為某日觀測到的同一經線上不同緯度的日出時刻(東十區區時)。此時,東十區區時為12時。讀圖回答8—11題
8.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
A. 30°E, 20°N B.150°E, 20°S
C.30°E, 20°S D.150°E, 20°N
9.對圖中四地地理現象敘述正確的是
A.丁地地方時12時日出
B.丙地地方時16時日落
C.乙地晝長20小時
D.甲地夜長12小時
10.此時與東十區日期相同的范圍佔全球范圍的比例是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大於二分之一
11.對該日的地理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動速度最慢 B.台北處於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節
C.西安日出時間大約在5時左右 D.日本東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廣州的小
12.圖4標注的北半球某河流兩岸六地中,在自然狀態下侵蝕較重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13.我國不斷加大對西部地區生態補償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區是我國大江大河的水源保護區
B.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需要資金開發
D.西部地區自然條件較差,生態環境脆弱
14.從全球看,大范圍毛毛雨出現頻率最高的地區是
A.低緯度、高海拔地區 B.中緯度、低海拔地區
C.高緯度、高海拔地區 D.高緯度、低海拔地區
15.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譜波段上的反射率差異越大,越容易區分。圖5反映了甲、乙兩類植物在生長期內兩個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遙感影像上區分這兩類植物,應該選擇生長期內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適
A. ①——第30天
B. ②——第75天
C. ③——第100天
D. ④——第130天
16.「長壽村」是指人口預期壽命較長或百歲以上老人比例較高的村莊。在下列影響「長壽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A.飲用水質量好
B.植被覆蓋率高,空氣清新
C.山區閉塞,受外界干擾小
D.海拔高度適中,氣候涼爽宜人
17.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影響,近地面形成了風帶和無風帶(無盛行風地帶)。全球無風帶的分布范圍是
A.南北緯30°附近 B.南北緯40°附近 C.南北緯60°附近 D.南北緯80°附近
18.鐵路建設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列鐵路對應的線路特徵描述最合適的是
A.京哈鐵路——以橋代路 B.蘭新鐵路——起伏劇烈
C.京滬鐵路——迂迴曲折 D.成昆鐵路——橋隧相連
19.有一高原城市,空氣稀薄,日照強烈,發展了氂牛皮革、毛紡織品加工業。該城市是
A.昆明 B.蘭州 C.拉薩 D.呼和浩特
20.對下列各地區環境敘述不正確的是
A.西北草原退化 B.東北草原土壤酸化
C.華北平原土壤鹽漬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二、雙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全選對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餘情況均不得分。
21.上海、廣(州)深(圳) 北京是我國航空運貨的三大中心。我國航空貨運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A.廣州白雲機場的航空貨運量居三大貨運中心之首
B.三大貨運中心也是我國的三大經濟中心
C.西北、東北和西南地區是我國航空貨運的主要貨源地
D.我國航空貨運主要集中在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
22.下列人文景觀對自然環境具有明確指示性的是
A.梯田
B.園林
C.寺廟
D.水電站
23.圖6中反映的中國裝備製造業中心位置及其遷移狀況是
A.一直位於我國幾何中心(103°50』E, 36°N)東南部
B.在南北方上一直向南移動
C.總體向東南方向移動
D.在東西方向上的變化幅度大於南北方向
某跨國紙業集團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建成了林、漿、紙一體化生產基地。讀圖7回答24——25題。
24.對圖中地區的地理特點描述可信的是
A.氣旋活動頻繁,多上升氣流
B.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森林覆蓋率高
C.太陽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陰雨天氣
D.旅遊資源豐富,附近查亞峰海拔5000多米,終年積雪
25.該集團進行生產基地選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交通發達 B.低廉勞動力成本
C.熱帶雨林氣候條件 D.當地市場需求大
26.2008年奧運聖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巔。綜合考慮各自然因素,適宜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季節是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東北三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耕地佔全國16.8%。水資源佔全國4.01%。讀圖8和圖9,結合相關知識回答27—28題。
圖8 1990—2002年東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積變化圖
圖9 1990—2002年東北三省灌溉用水量變化圖
27.有關東北三省農業灌溉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A.農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長態勢
B.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自1996年以來呈快速增長態勢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來呈減少趨勢
D.有效灌溉面積與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長
28. 有關東北三省水土資源利用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A.水土資源豐富
B.耕地資源集中在東部
C.水土資源呈現東多西少的特點
D.耕地資源豐富,水資源相對短缺
年蒸發量變化速率指標能夠反映蒸發量的時間變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發量10年間減少了40毫米。讀圖10,結合相關知識回答29—30題。
圖10 1956—2000年全國年蒸發量變化速率(mm/a)空間分布圖
29.對我國年蒸發量變化趨勢敘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蒸發量變化最大
B.華北地區蒸發良呈增加趨勢
C.長江中下游地區蒸發良呈增加趨勢
D.全國大部分地區蒸發量呈減少趨勢
30.下列選項與我國大部分地區蒸發量呈正相關的是
①日照時數 ②相對濕度 ③風速 ④氣溫 ⑤空氣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三、綜合題:本大題共7題。31—35題為必做題,36、37題為選做題,考生只能選做一題。滿分80分。
31.世界能源生產與消費不均衡,開發與利用形式多樣。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5)題。(共14分)
資料一:見圖11
資料二:見圖12
資料三:見圖13
圖13 部分國家石油生產與消費地理分布圖 (2006年)
(1)油氣資源在化石能源消費結構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世界石油生產與消費總量缺口最大的三個國家是_______、________和中國。(3分)
(2)根據圖12及相關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正確項字母)。(3分)
A.美國與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費量接近,單位產值能耗比低
B.中國與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費量小,單位產值能耗比高
C.義大利單位產值能耗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D.澳大利亞單位產值能耗 比低於法國
E.中東地區石油生產大於消費
(3)太陽能、風能是清潔能源,我國下列省區中,太陽能和風能都很豐富的是_______(填正確項字母)。(2分)
A.福建 B.黑龍江 C.四川 D.甘肅
(4)圖13中的甲、乙、丙三地,開發太陽能的自然條件最優越的是____________,說明理由。(3分)
(5)荷蘭(見圖13)利用風能的歷史悠久,分析荷蘭風力資源豐富的原因。(3分)
32.針對我國中部地區現狀,國家在「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2010)中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區域發展戰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國中部崛起戰略中的重要省區。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5)題。(共13分)
資料一:見圖14
圖14 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圖
資料二:見圖15
資料三:見圖16
圖16 六省面積、人口、耕地及主要農產品佔全國比重圖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說法。根據圖15,可以體現這種說法的依據是_________。(2分)
(2)導致中部六省經濟發展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填正確項字母)。(2分)
A.自然資源相對貧乏 B.與東部地區比,城市群帶動能力弱
C.勞動力豐富 D.交通條件不如東、西部地區
E「中部崛起」戰略尚未實施
(3)下列條件各省工業方面的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3分)
A.山西是我國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於湖北的三峽水電站是我國最大的水電站
C.河南、安徽是我國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4)從自然條件角度分析該區域農業發展的優勢和不利因素。(4分)
(5)分析該區域糧食生產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意義。(2分)
33.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積90%在廣東省境內。流域內擁有較豐富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旅遊資源。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
資料一:見圖17
資料二:見表1
表1 M江流域(廣東省境內)基本情況
項目 南部 中部 北部
2000年人口比重(%) 21 36 43
2000年城鎮化水平(%) 43 34 25
2005年GDP(億元) 2181.62 484.97 51.32
2005年人均GDP(元) 333263 28930 17157
地貌類型 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 台地、丘陵 山地、丘陵
材料三:見圖18
圖18 城市發展曲線圖
該流域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河川徑流的補給以_________________為主。(2分)
M江水資源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其流域開發的核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理開發利用。(4分)
2000年該流域城鎮化水平的空間差異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表1和圖18可以推測:進入21世紀,該流域城鎮化進程總體進入______________階段(填正確項字母)(3分)
A、起始 B、加速 C、成熟
(4)分析該流域城鎮的地理分布特點和成因。(5分)
34.20世紀80年代,我國在沿海設立了一批對外開放港口城市,開啟了外商在中國大規模投資的序幕。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共21分)
資料一:見圖19
圖19 中國三大經濟地帶分布圖
資料二:見圖20
圖20外商在中國東中西部投資增長速度圖
資料三:見圖21
圖21 外商在中國投資產業結構圖 (2000年)
資料四:見表2
表2 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國直接投資的地區比例(%)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東部地區 93.86 87.69 87.77 87.83
中部地區 3.87 9.25 9.38 9.17
西部地區 2.27 3.06 2.85 3.00
(1)圖20表明外商在中國東—中—西部投資增長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共同特徵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外商投資快速增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確項字母)。(6分)
A、自然條件優越 B、市場潛力大 C、礦產資源豐富 D、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成熟
E、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產業轉移
(2)圖21表明外商在中國投資的產業結構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表2反映出外商在中國投資的地區分布特徵是______________(4分)
(3)分析外商在東部投資的原因(8分)
(4)中西部應該採取哪些對策吸引投資(3分)
35、我國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霧區,重慶冬季無雲的夜晚或早晨,幾乎80%是霧日,有時終日不散,有「霧都」之稱。分局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共8分)
資料一:霧是懸浮於近地面空氣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的現象。霧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或清晨。
資料二:見表3。
表3輻射霧與平流霧的比較
概念與特徵 形成條件
輻
射
霧 是由地面輻射冷卻,使近地面大氣降溫而形成的霧。
多出現在冬半年晴朗、微風的夜間和清晨。 近地面空氣中水汽充沛;
地面輻射使近地面氣溫降低,利於水汽凝結;
風力弱,近地面大氣穩定,水汽積存下來;
有充足的凝結核。
平
流
霧 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現 下墊面與暖濕空氣的溫差較大:
暖濕空氣的濕度大;
適宜的風向(由暖向冷)和風速(2~7m2/s);
大氣穩定。
(1)輻射霧和平流霧中,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的是__________霧。(1分)
(2)海洋上暖濕的空氣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霧。(1分)
(3)氣象諺語「十霧九晴」中的「霧」一般指__________霧。(1分)
(4)重慶的霧大多屬於輻射霧還是平流霧?分析形成原因。(5分)
36、37題為選做題,考生只能選做一題。作答前,請用2B鉛筆填塗選做的試題號對應的信息點。
36.2008年國家新的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正式實施。調整內容包括:①、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節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③「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共10分)
資料一:見圖22
圖22 北京某景點各月遊客量圖(2005年)
資料二:見圖23
圖23 北京某景點國內旅遊者地區分布圖(2005年)
(1)該景點旅遊旺季為___________,淡季為___________(填圖22中的數字代碼)。(2分)
(2)自1999年實施的黃金周制度給遊客帶來的不利影響有_______(填正確項字母)。(2分)
A.景點人滿為患,旅遊感受差 B.交通擁堵,安全隱患增多
C.增加了旅遊方式的多樣性 D.服務質量下降 E.增加了長線旅遊機會
(3)2005年該景點客源地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分析原因。(3分)
(4)分析2008年國家新法定節假日制度調整方案的積極意義。(2分)
37.我國東南部某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根據下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4)題。(共10分)
資料一:氣溶膠粒子是指固體粒子、液體粒子或它們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懸浮體。大氣中某些氣溶膠粒子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形成混濁天氣現象,造成大氣污染。
資料二:見圖24
圖24 某城市三監測站各月平均混濁天氣日數圖
資料三:見圖25
圖25 某城市主要區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圖
(1)該市混濁天氣出現日數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現日數最少的是__________月。(2分)
(2)出現混濁天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填正確項字母)。(3分)
A.大量工業廢氣的排放 B.交通運輸工具的增多
C.連續的陰雨天氣 D.近地面存在逆溫現象
E.城市森林覆蓋率高
(3)該市SO2污染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_________。分析原因。(2分)
(4)防治該市大氣污染可採取哪些措施?(3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地理試題參考答案(B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A D B B C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B A C A D C B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餘情況均不得分。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D AB AC AB BD AB BC AC AD BC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6小題,滿分80分)
31. (滿分14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運用地理基本技能的能力和結合區域地理知識,綜合對比、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1)中東地區美國日本
(2)ABCE
(3)D
(4)丙地
理由:①太陽高度角大(太陽總輻射量大);②雲量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多);③熱帶沙漠氣候
(5)①地處西風帶;②地勢低平;③位於大陸西岸。
32.(滿分13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快速全面准確獲取圖標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的能力,運用地理原理,結合區域實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考生關注國家大事,體現地理學科的實用性。
(1)依據:①中部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區中,中部的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增幅最小。
(2)BE
(3)ABD
(4)優勢:①該區域位於亞熱帶和暖溫帶,光照充足,雨熱同期(氣候資源豐富);②耕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積的平原,如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
不利:①降水季節變化大(變率大),多洪澇、乾旱災害;②初春、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嚴重
(5)意義:①該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0%;②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是我國小麥和稻米主產地)。
33.(滿分14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圖表信息的能力,結合區域知識,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雨)
(2)供水、發電、航運灌溉、旅遊、養殖、防咸
(3)空間差異特點:南部高北部低。 B
(4)地理分布特點:①沿河流和交通線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①水、陸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勢低平,有利於城鎮建設;③中、南部經濟發展水平較北部高,較有利於城鎮發展。
34.(21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從圖標中獲取地理要素和定量關系的能力,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探究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考生綜合分析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體現地理學科的綜合性。
(1)共同特徵:①外商在中國投資增長速度變化大(波動性強);②1990-1992年增長(上升);
③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減小(下降);④1992-1994年增長速度最快;
⑤1998-1999年增長速度最慢。
BDE
(2)產業結構特徵:主要集中在製造業(第二產業)。
地區分布特徵:①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沿海地區)或集中程度高;②東部高西部低(從東部向西部遞減)。
(3)原因:①地理位置優越;②交通便利;③地勢低平,氣候溫和多雨(氣候條件優越);④經濟發達,城市密集;⑤基礎設施完善;⑥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⑦文化科技發達,人口素質高;⑧市場潛力大,居民消費水平高,購買力強;⑨經濟腹地廣;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優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較高效)。
(4)對策:①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投資環境;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③改善生態環境;④加大教育投入,培養高素質人才;⑤擴大稅收等優惠政策;⑥調整產業政策,引導投資方向。
35.(滿分8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根據提供的材料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
(1)輻射霧
(2)平流霧
(3)輻射霧
(4)輻射霧
成因:①位於我國的濕潤地區(位於河流交匯處),水汽充足(空氣濕潤);
②夜晚地面輻射強(夜晚溫度低或夜晚降溫快);③位於四川盆地,空氣比較穩定(近地面水汽積存);④城市附近塵埃多,凝結核多。
36.(10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並運用相關知識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② ①③
(2)ABD
(3)分布特點:距離北京近人數多,距離北京遠人數少(客源地人數隨距北京的遠近而變化)。
成因:距離北京越近,旅遊成本越低(距離北京越近,旅遊費用越低,時間花費越少)。
(4)積極意義:①有利於弘揚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②減輕了節假日期間交通壓力;
③減少了對日常工作、生活的不利影響;④平衡遊客量的季節分布
37.(10分)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運用相關原理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1)12 7
(2)ABD
(3)空間分布特點:工業區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業區)。
原因:工業區污染源多(主城區和其它區工業污染源少)。
(4)措施:控制污染源;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潔能源;健全環境法規(加強環境執法)。
㈥ 2008年廣東省高考總分是多少啊
總分750.
語文150,
數學150,
英語150,
物理,化學,生物或歷史,地理,政治3門選2門,每門150分.
㈦ 請問2008年廣東高考有多少地理考生而上二A線的地理考生又有多少人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什麼意義把
現代管理大學 010-86470808 學費低 包就業
㈧ 我是2008年高考的廣東考生,我選擇的X科是地理,請問大學的文科專業裡面有哪些是可以招收地理生的呢
1:我是2005年廣東考生( 我也是女生哦 西西) X科是地理
2:其實如果你對地理很感興趣 拿580-620的標准分( 原始分約在100分左右)
一般是沒問題 還有地理是沒有900分即滿分的標准分
3:我好象知道 那年你們那是大類招生 ( 在高中地理是文科 )到時候專業招生所看的x科就沒那麼細了
4:有些專業是文理兼招的話 你都能上
5:你是想讀什麼樣的文科專業 要不你問問你的2006年的師兄 師姐 他們都報完名了 那填報志願的書 可以借來看看
到時不懂的話 可以問我哦
2007年廣東高考改革方案
必考科 語文、數學、外語
選考科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 考試內容都包括共同必修和選修內容)
文科基礎
理科基礎 考試內容都包含了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
學、生物6個學科的共同必修課內容,
標准分改為原始分
綜合素質評價成錄取依據
文科基礎、理科基礎將全部採用選擇題,
文科基礎的考試內容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部分)內容;物理學科課程標準的共同必修模塊物理1、物理2和選修1-1模塊;化學學科課程標准必修課程的化學1、化學2和選修課程的化學與生活模塊。其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的內容佔分值70%,物理、化學、生物的內容佔分值的30%。全部採用選擇題。
理科基礎的考試內容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課程標準的必修課程(部分)內容;物理學科課程標準的共同必修模塊物理1、物理2和選修2-1模塊或選修3-1模塊;化學學科課程標准必修課程的化學1、化學2和選修課程的化學與生活模塊或化學與技術模塊。其中物理、化學、生物的內容佔分值70%,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的內容佔分值的30%。全部採用選擇題。
文科類、理科類專業按5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
各科成績用卷面原始分呈現,總分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
外語口語成績不計入總分。
「文科基礎」指報考文科類專業考生所需具備的基礎,為指定選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內容。
「理科基礎」指報考理科類專業考生所需具備的基礎,為指定選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內容。
「X」為專業選考科目,有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等9門學科。
語文 考試時間150分鍾,卷面分值各150分
數學(文科/理科)考試時間120分鍾
外語(含聽力)、 考試時間120分鍾
文科基礎、
理科基礎、
物理、化學、
生物、思想政治、
歷史、地理
時間均為120分鍾,卷面分值各150分;
2月~3月: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
4月:外語口語
6月7日:上午語文,下午外語
6月8日:上午數學(文科/理科),下午文科基礎/理科基礎
6月9日:上午物理、歷史、生物,下午化學、思想政治、地理。
㈨ 廣東2008年高考歷史和地理哪門競爭力小一些
競爭力?
地理報的人比較少,但是歷史的人也漸漸少了,聽老師說教材變得很難。所以,看你個人咯。
其實也不用太多的想別人,如果自己真能學好,更多人報,對自己不是更有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