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運動高中地理
Ⅰ 高中地理地球運動
甲地比乙地的白晝長10分鍾,緯度甲高於乙,為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版球.12-晝長/2=日出時間;權12+晝長/2=日落時間.
假設甲地晝長是12小時20分,乙地晝長是12小時10分,則甲地日出時間是當地地方時5點50分,日落時間是當地18點10分。乙地日出時間是當地時間5點55分,日落時間是當地18點05分。甲乙兩地有1°的經度差,時間乙地比甲地早4分鍾。甲地日出時間是當地5點50分,此時乙地地方時為5點54分;乙地日出時間是5點55分。意思就是當甲地5點50分日出的時候,對於乙地來說甲地是5點54分日出的,乙地本身是當地5點55日出,對於乙地來說,甲地日出比乙地早了一分鍾。 日落時間:甲地當地是18點10分,此時乙地是18點14分,乙地日落時間是當地18點05分,意思就是乙地10點05分日落時,甲地還沒有日落,甲地在乙地地方時18點14分(即甲地地方時18點10分的時候)日落,比乙地日落時間晚9分鍾。
Ⅱ 關於地球運動的高中地理問題
從題目中,我們可以得出b點是春分日,那就意外著,該地位於西半球,而且晝長版達到18小時權,所以是中緯度,選擇C。 排除法也是可以的,北京位於東半球,該題說的是北京時間,又是日落時刻,所以A錯;從題目的那張表格可以知道,晝長越來越長,不可能是南半球,排除B;晝長為為18小時,不可能為北半球低緯度。所以選答案C
Ⅲ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好難,尤其是地球運動那塊內容,怎樣才能學好請地理大神解答
地球運動的那一章的題目主要是算時間,所以,我給你一些地理時間的計算方法。 一、地方時的計算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同緯度上不同的地區見到日出的時間有早有晚,東邊的時刻比西邊的時刻要早,這種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時刻,稱為地方時。由於時刻東早西晚,所以每向東15°時間要早1小時,每向西15°時間要晚1小時,經度相差1°,時間相差4分鍾。 二、區時的計算 為了便於不同地區的交流,1884年國際上按統一標准劃分時區,實行分區計時的辦法。按照這個劃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為一個時區,全球共分24個時區,每個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即為該時區的標准時間區時。區時的計算一般分以下幾個步驟: 1. 時區的計算: 如果要求某一經度的區時,首先要計算出該經度所在的時區。經度換算時區的公式:經度數÷15°=M(商)……n(余數)(n<7.5°時,時區數=M;n>7.5°時,時區數=M+1)。根據此公式也可以計算M時區所跨的經度范圍,即:15°×M(時區數)±7.5°(15°×時區數為這個時區的中央經線的經度)。 2. 區時差的計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區時,求乙地的區時,首先要計算兩地的區時差。如果甲、乙兩地位於中時區的同側,計算區時差用減法,如東八區與東二區差6個區時,西九區與西二區差7個區時。如果甲、乙兩地位於中時區的兩側,計算區時差用加法,如西六區與東六區差12個區時。 3. 區時的計算: 區時的計算遵循「東加西減」的原則。已知甲地的時間,求乙地的時間,那麼乙地的時間=甲地的時間±甲、乙兩地所在時區的區時差(乙地在甲地的東側用「+」,乙地在甲地的西側用「-」)。 4. 計算結果的處理: 由於全天採用24小時制,所以計算結果若大於24小時,要減去24小時,日期加一天,即為所求的時間;計算結果若為負值,要加24小時,日期減一天,即為所求的時間。碰到跨年、月時,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閏年。 三、日界線 日界線簡單地說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從本初子午線開始,
Ⅳ 高中地理 地球運動 選擇題~~
A點正值日出 說明EC為晨線部分 則說明此時北半球有極夜現象 又因為切點正好在北極圈上 說明此時為北半球冬至日 所以選D
Ⅳ 高中地理,地球運動,怎麼學好【有很多計算,知識很雜,有多少公式例舉一下
要有
空間想像力
,網上或許有
地球運動
的動畫。兩種圓要畫專好(俯視圖算屬時區,算季節;側視圖算季節,算
太陽高度角
),用sinx
圖像表示
太陽運動
等,真正理解一切後就不用什麼公式了,完全可以自己推出來,所謂的公式只會攪人。
該記住的:經度1°=4min,緯度1°=111km,時區界限,180°
經線
和0點經線的確定。常數23°26′,66°34′,3月21,6月22,9月21,12月22,大概就夠了,接下來就看分析能力了
Ⅵ 高中地理 題目 地球運動解答~~ 請詳細解答 謝謝!!
第一個應該選C。
晨昏線與80°N相切,就可以知道那是太陽直射到10°N。這個就專像太陽直射北回歸屬線時,66.5°N出現極晝是一個道理。所以晨昏線相切的緯度與直射點緯度互余。此時北京時間(120°E)是9點,那麼直射的地點是12點,可以得出直射點事165°N。
第二個選C
從這個圖中看出北極點出現極晝,那麼極點一天的太陽高度是不變的,是H=90°-(90°-10°)=10°所以D點的太陽高度是10°,因為遲到是6點日出,18點日落,1°等於4′,那麼再過40分鍾它就日落了,所以此時D點事17點20分。關於其他選項,A明顯錯誤,直射點以北的地區影子朝北。B,赤道上永遠6點日出,太陽正東,18點日落,太陽正西。D我們國家黃梅成熟是6、7月。但是直射10°N,大概是5月或者8月初了~~~~
Ⅶ 高中地理「地球的運動」
(1)C
(2)C
再找出圖中的一些信息
70°E為3月21日或9月23日0點,所以北京時間=0+3小時20分鍾(經版度差=50°)=3:20
找日期,關鍵找權0點經線和180度經線,70°E為0點經線,北京位於新一天的范圍內,所以,答案為
70°E向東到180°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兩道高中地理地球運動題
1、答案: (1) (2)B (3)D
線段ac為地球表面的一半圓弧卻表現為一段線條,說明視角與該圓弧處於同一水平面,解題時應將其轉化為平時常見的側視圖、俯視圖。第(1)題,將圖轉化為側視圖(圖1):
其中,O點為晨昏線與北極圈的切點,與a點在同一經線上。a點此時的太陽高度為90°-(90°-23.5°+20°)=3.5°(如圖5所示),A選項符合事實。c點正午太陽高度為90°-(70°-23.5°)=43.5°,B選項符合事實。6月22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a在70°N上,處於極晝,C選項符合事實。6月22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D選項不符合事實。
2、答案 ⑴D ⑵A
從圖中太陽視運動可以看出,該地該日剛好發生了極晝現象,即該地正好位於極晝圈上。極晝圈上正午太陽高度等於直射點緯度的2倍,據圖示信息可推知此時陽光直射在20°N,進而可知該日極晝圈為70°N(90°-20°)。當太陽位於B點時,為當地地方時正午12點,而此時的北京時間(東經120°地方時)為16點,時差4小時,經度相隔60°,可算出該地位於60°E。北半球極晝圈上,太陽在子夜0時從地平的正北方向升起(人的視線越過北極點看到日出),又在第二天的子夜0時落於地平的正北。
這是我借的答案,看對你有幫助嗎?
Ⅸ 高中地理地球運動做題規律和技巧
先把地球運動的規律掌握。然後找幾套此類型的試題多做幾次,以後遇到這種問題就會很簡單的。
Ⅹ 高中地理問題,地球的運動
首先要分清楚地方時和區時的概念:
地方時是指因經度不同的地方,造成時內刻(鍾點)不同,這容種各地不同的時刻,叫地方時;每個 時區都以本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這就是區時。地球有無數條經線,就有無數個地方時,而區時只有24個。也就是說,地方時是純粹的地理概念,只要在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就是相同的。而區時則不然,因為受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影響。
本題中的經線是0度經線,不受國際日期變更線影響,那麼這條線上的兩個地方,不管地方時還是區時都是一樣的。至於為什麼時間相同但一個晝一個夜,一樓的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從圖中看得出來,此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夏天早上6點天亮,冬天早上6點還是黑的,不是很正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