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中考地理考綱

中考地理考綱

發布時間: 2021-01-27 12:32:25

A. 初中地理按教學大綱上要求的每周兩節課(初一初二),時間不夠用,教學大綱有沒有修改意見

精講,不要面面俱到,突出主幹知識

B. 高考地理考綱中世界區域地理中考哪幾個國家

國家常考的八個,但現在已經沒有規定了,因為需要的案例教學。從一個國家的學習然後引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地圖是重要的

C. 2015年地理,生物小中考復習大綱

2015年地理,生物小中考復習大綱
七年級上冊

 細胞是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
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 顯微鏡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
 目鏡看到的是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X30=300
 在視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標本應朝左下方移動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標本朝右上方移動,在視野看到的物
像朝左下方移動。
 載玻片上寫著„上下‟,視野里看到的是„ ‟。 方法:把寫著„上下‟的紙片左旋(或右旋)1800。
 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准備(擦乾凈、滴清水);製作(撕下內表皮、展平;蓋蓋玻片);
染色(滴碘液、吸水)
 染色:使細胞結構更清楚,但影響活細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細胞死亡;觀察活的細胞及其生物活性時
不應染色。
 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製作:准備(擦乾凈、滴生理鹽水);製作(刮幾下、塗抹;蓋蓋玻片);染色
(滴碘液、吸水)
 細胞由無機物(如水、無機鹽、氧等)和有機物(如糖類、核酸、蛋白質)組成。
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蛋白質和DNA組成染色體;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叫基因。
 瘋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種結構改變了的蛋白質-朊病毒引起的。
 菜豆種子是由種皮和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構成,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子葉(兩片),能發育
成新植株的是胚。我們平常吃的豆瓣醬主要是大豆的子葉。玉米種子是由種皮、胚(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和(胚乳)構成,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胚乳,子葉(一片)。我們平常吃的麵粉成分主要來自小麥的胚乳。
 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長區。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
細胞體積的增大.
 在植物體內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通道是導管;運輸有機物的通道是篩管。
 莊稼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包括水、無機鹽、有機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 、磷、鉀
的無機鹽。缺氮時葉片發黃,植株矮小瘦弱,嚴重時葉脈淡棕色;缺磷時植株特別矮小,葉暗綠色並出現紫色;缺鉀時莖桿軟弱,葉邊緣呈褐色。
 雌蕊發育成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中,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重要過程。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
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
 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和植物氣體交換的「窗口」,是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
 在營養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實仍然是空癟的。這主要是由於傳粉不足引起的,要想減少癟
籽,可以用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
 木本植物的莖可以不斷長粗,因為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所以嫁接時,要確保接穗與砧木的形成
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 19世紀30年代,兩位德國生物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共同創建了細胞學說,恩格斯將它列為19世紀自然科
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 小明今年比去年長高了5厘米,這與細胞的分裂和生長有關。
 蒸騰作用能帶動植物體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向上運輸,並能降低植物體的溫度。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
濕度,增加降水。
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 有機物 + 氧氣 (二氧化碳、氧從氣孔進出,水由根吸收後通過導管運輸
到葉)
 呼吸作用:有機物+氧氣 → 二氧化碳+水+能量(發生在動植物細胞的線粒體)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維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 葉放在涼開水中,放在陽光下照射,葉不會放出氣泡.原因是 燒開的水水中缺二氧化碳,
七年級下冊
 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排出的過程叫做分娩。
 維生素A:夜盲症,補肝臟、胡蘿卜;C:牙齦出血、壞血病;D:佝僂病、骨質疏鬆,補肝臟、魚肝油;
B1:腳氣病,粗糧; B2:口角炎,粗糧;缺鐵:貧血
 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沒有消化作用,但可以乳化脂肪。小腸液和胰液能消化糖類、脂肪、蛋
白質。
 吸氣時,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橫向擴張,胸廓的左右徑增大;膈頂端下降,
胸廓的上下徑增大,從而使胸腔容積增大,肺擴張,肺內的氣體壓力小於外界氣體壓力,從外界吸入氣體。  肺泡和毛細血管都是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吸氣時,肺泡鼓起來,空氣中的氧氣透過這兩層管壁進
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也透過這兩層管壁進入肺泡。
 防治大氣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樹造林。
 氧氣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最後在細胞中的線粒體這個部位被利用。
 血液分層後,上層是血漿,下層是紅細胞,兩層交界處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 血漿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 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呈紅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
氧分離。
 心臟的肌肉組織發達,因而能夠有力地收縮。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這是由於左心室需將血液泵至
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將血液泵至肺 。
 血液循環分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給組織細胞輸送營養物質、氧並帶走廢物;肺循環過中程血液由靜脈
血變成動脈血。
 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 200-300 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 尿的形成過程:①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
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質,經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②原尿流過腎小管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剩餘部分則形成尿液。腎小球有過濾作用,腎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 排尿的意義是:排出廢物,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 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或: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 人的生命活動主要受神經系統調節,也受激素調節。
八年級上冊
 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
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 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
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 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 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 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 氣體交換 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 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 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 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
征(其他特徵: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屬恆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鳥類消化特點:
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
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
3、直腸短,排便頻繁。
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葯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一些疾病(害處)。
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②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③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④培養皿放在保持恆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 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麴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細菌、真菌相同點: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不同點:細菌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真菌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
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共生。
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共棲)
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酵母菌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於做麵包]
有機物酵母菌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於釀酒]
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葯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兩種生物之間共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綱 < 亞門 < 門
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3)環境污染;(4)生物入侵。
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護法》。(每個法律前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珙桐是被子植物。銀杉是裸子植物
八年級下冊
無性生殖的應用:(1)嫁接(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緊密結合才能成活,開花結果與接穗保持一致)(2)扦插(3)壓條
以上都需要提供適宜的條件。注意: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
兩棲動物生殖和幼體發育必須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過變態發育才能上陸(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性狀:
可以遺傳的生物體形態結構特徵、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等;相對性狀: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形式。
性狀的遺傳實質:親代通過生殖過程把基因傳給子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人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子)的染色體是單個存在的,只有體細胞中染色體的一半,如人的精子有23條染色體,而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存在,為23對。
表現型是基因型和環境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
可遺傳變異: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如太空椒);不可遺傳變異:遺傳物質不改變,僅由外界環境直接作用引起的變異(如光照的差異引起同種作物葉片顏色差異)
親代將性狀傳給後代的現象稱為遺傳,親代與子代之間的性狀表現存在差異的現象稱為變異;
控制性狀的基因一般是成對存在的,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顯性基因,而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隱性基因
一對直發夫婦生了一個卷發的孩子,則直發由顯性基因控制,卷發由隱性基因控制,若他們再生一個孩子是卷發的可能性是1/4
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叫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無關的叫做常染體
人體細胞共有23對染色體,其中性染色體1 對,常染色體22對;
性狀是由基因型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每條染色體上一般只有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多個基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
人的性別主要由性染色體決定,XY為男性,XX為女性。人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23對,
可寫成:44+XY或44+XX ,則精子中的染色體可以寫成 22+X或 22+Y 。
觀賞植物藏報春,在溫度為20℃~25℃的條件下,紅色(A)對白色(a)為顯性,基因組合為AA和Aa的為紅花,基因組合為aa的為白花,若將開紅花的藏報春移到30℃的環境中,基因組合為AA、Aa的也為白花,這個事實說明了:
⑴生物表現出的性狀是基因型和 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⑵在不同的生活環境條件下,基因組合相同,表現性狀不同。
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分析解釋狼的進化過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種類的個體,有的跑的快,有的跑的慢,這說明生物具有變異的特性,而這種特性一般是可以遺傳的,它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始的選擇材料
(2)隨著環境的改變,食物減少,跑得快而兇猛的狼才能獲得食物生存下去,這就是適者生存。食物,環境對狼起了選擇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是定向的,它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3) 狼的進化過程是通過自然選擇實現的。
地球大約是在46億年前形成的,原始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
生命起源的歷程:無機物、有機物小分子物質、有機大分子體系、生物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
 動物的進化次序: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
棘皮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注意順序的先後)
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的作用特點是人生來就有的,它們不是只針對某一類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
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稱位病原體,例如:引起肺結核的結核桿菌,引起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引起蛔蟲病的蛔蟲。
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做抗原。
無論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在使用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葯用說明,了解葯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症、有效成分、葯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確保用葯安全。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是指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
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種行為習慣,如飲食習慣、起居習慣、日常生活安排、 娛樂方式和參與社會活動等等。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健康有密切關系。

D. 2016年遼寧省盤錦市中考地理考試大綱

終點站發車時間到站時間運行時間單程票往返票說明
沈陽-盤錦07:0009:3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07:4010:1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08:2010:5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09:0011:302小時30分51不售終到大窪
沈陽-盤錦09:4012:1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0:2012:5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1:0013:3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1:4014:1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2:2014:5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3:0015:3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3:4016:1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4:2016:5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5:0017:3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5:4018:1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6:2018:5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7:0019:3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7:4020:1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8:2020:502小時30分51不售
沈陽-盤錦19:0021:302小時30分51不售

返程

終點站發車時間到站時間運行時間單程票往返票學生票老年票說明
盤錦-沈陽05:0007:0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06:0008:0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06:3009:0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盤錦-沈陽07:0009:3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盤錦-沈陽07:3009:3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08:0010:0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09:3512:05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盤錦-沈陽10:1012:1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11:0013:0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11:0013:3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盤錦-沈陽11:3013:3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13:0015:3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盤錦-沈陽13:4016:1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12:50大窪發車,13:30興隆台發車
盤錦-沈陽14:0016:0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14:3017:0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盤錦-沈陽15:0017:002小時0分50不售3333盤山
盤錦-沈陽17:0019:3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盤錦-沈陽17:2019:202小時0分50不售333317:00油田發車,盤山17:20發車
盤錦-沈陽18:0020:302小時30分50不售3333興隆台

E. 安徽省懷遠縣2017生物地理中考考綱

作為上一屆考過的學姐,我來給你說說重點
安徽地理一定要看,生物七年級下冊的器官什麼的一定要會,圖也要看懂
各種生物知識點掌握,最後幾天不要刷卷子了!去看書本知識看透,有些知識點懂了就好,不要反復去看,耽誤時間,背著後面的要復習前面的,多幾次就好了
地理一定要知道每個國家的圖,首都什麼的,大致就是圖比較重要
加油吧,

F. 2019,廣東省韶關市中考考綱。()

數學和科學是浙教版的,語文、數學、社會是人教版的,科學包括了化學、物理、生物和地理

G. 普寧中考考綱

初中歷史中考考綱(七年下冊)
(2007-11-15 15:55:04)
轉載▼
標簽:
人文/歷史

初中歷史中考考綱(七年下冊)
考點一:隋唐科舉制度
1、科舉制是用考試方式選拔官員的制度,初始於隋朝,完善於唐朝。1905年結束。
2、隋朝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文帝,開考的科目有明經科和進士科,還有制舉。雖然在隋朝開始,但不是經常舉行。
3、唐朝科舉制度:科舉制在唐朝得到發展和完善,唐太宗十分重視科舉考試和選拔人才,後武則天又開創了殿試制度,還創立武舉。唐玄宗反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的重要內容。
4、科舉制度的影響:
A、科舉制把選拔官員的權利從地方轉移到中央。
B、科舉制在我國實行1300多年,把讀書、考試、和任官三者結合起來,提高了官員素質,也推動了文化教育的發展,對古詩的繁榮也起了促進作用。
C、科舉制度對亞洲的日本、朝鮮、越南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對歐洲的文官考試制度的確立也起了積極作用,英國借鑒中國考試辦法,創設了文官制度。
5、由隋轉向唐的概況:科舉制初創於隋朝,開考的科目主要有明經科和進士科,還有制舉.後來在唐朝得到發展和完善,唐太宗十分重視科舉考試和選拔人才,後武則天又開創了殿試制度,還創立武舉.英國工業革命後,借鑒中國考試辦法,創設了文官制度.
6、由唐走向結束:科舉制度在我國實行了1300多年,影響很大,於1905年結束.到清朝末年,在封建社會制度行將滅亡之際,發生了戊戌變法,「廢除科舉,興辦學堂,」已成為歷史的必然。1905年清政府頒布了停止科舉的上諭。從此,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宣告結束。
考點二: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
西漢:文景之治 東漢:光武中興 隋朝:開皇之治 清朝:康乾盛世
1、貞觀之治:
唐太宗統治時期,君明臣賢、勵精圖治,唐朝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社會出現祥和安定氣象,國力增強,歷史把這一時期稱為「貞觀之治」。
2、出現的原因:
A、唐太宗能吸取隋亡教訓,改善統治。
B、主張廉潔奉公,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C、任用賢才,善於納諫,重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
3、開元盛世:
(1)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有「貞觀遺風」之稱。
(2)開元盛世:唐玄宗統治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繁榮,唐朝達到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3)「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
A、唐玄宗前期注意任用人才(姚崇、宋王景),裁汰冗員,強調以才以功授官,注意考核地方官。
B、反對奢侈浪費,提倡勤儉節約。
C、重視減輕農民負擔,發展農業生產。
杜甫詩贊: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
(4)繁榮的具體表現:出現了新的生產工具:曲轅犁和筒車。
(5)唐玄宗統治後期,政治日益腐敗,出現了「安史之亂」,唐王朝日趨衰落,907年,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滅亡了。
考點三:「和同為一家」
1、唐太宗以開明的民族政策對待少數民族,被北方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
2、唐與吐蕃(藏族的祖先)「和同為一家」:
(1)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首領松贊干布
(2) 唐太宗時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首領尺帶珠丹,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時說:與唐「合同為一家」。
考點四: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印度),帶回650多部佛教經典,寫成了《大唐西域記》,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1300多年來,中印人民把他視為兩國友好的象徵。
2、中日交往開始於漢代,隋唐時期,兩國交往頻繁,日本人曾13次向中國派出「遣唐使」,學習並參照中國唐朝的政治、經濟和法律制度。唐玄宗時派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廣泛傳播我國佛教、建築、醫學和藝術成就,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3、當時與中國唐朝通商往來的國家有70多個,中外友好交往和商品交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4、唐代中外交流活躍的原因:
(1)唐代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吸引世界各國的使臣和商人。
(2)唐政府開明的外交政策,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開展貿易,並允許他們長期居住。
考點五:宋代經濟中心南移
1、宋代經濟中心南移的原因:
(1) 唐中期以後,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人口又一次大量南遷。
(2) 人口的南遷,既為南方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勞動力,又引進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
(3) 南方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優越,因此南方經濟快速發展,到南宋時,南方經濟發展水平超過北方。
2、宋代經濟繁榮的表現:
農業方面:
(1) 發明了新的生產工具:秧馬和牛轉翻車
(2) 占城稻、棉花也推廣到了江淮流域,水稻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手工業方面:
(1) 南宋時,景德鎮成為制瓷中心。
(2) 宋代的造船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
商業方面:
(1) 宋代商業繁榮超過唐代,北宋時,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2) 宋代海外貿易發達,廣州設置了「市舶司」,出現了主要貿易港口,廣州、泉州、明州。
考點六:元朝的統一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一、元朝的統一
1、蒙古族是我國北方的古老民族,隋唐時蒙兀室韋是它的祖先。
2、1206年,鐵木真(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了統一的蒙古政權。
3、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遷都大都,忽必烈是元世祖。
4、1276年,元滅南宋,1279年統一全國。
二、元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1、在中央設立中書省,管理全國行政事務,在地方設行省,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劃制度,溯源於此。
2、設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的行政事務,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一個行政區域。
3、設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灣)。
三、元朝民族關系的民展
1、元朝的統一,促進了周邊民族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力的促進了民族融合。
2、元朝時,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外國人遷入我國,和漢族、蒙古
族長期通婚、雜居,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考點七:明清專制統治的加強
一、皇權的加強(政治方面)
1、廢除丞相制度: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丞相制度,我國古代延續了1000多年的這一制度從此完結。
2、撤銷中書省:朱元璋讓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
3、設立特務組織:朱元璋設立特務組織錦衣衛,對官吏和百姓進行嚴密的監視和偵察,加強統治,明成祖時又設立東廠,由宦官統領,特務制度進一步強化。
4、施行「廷杖」制度:為了顯示皇帝的絕對權威,明朝從朱元璋開始施行「廷杖」制度,在宮殿上杖責大臣,有的被當場打死。
5、設立軍機處:清朝制度承襲明朝,進一步加強皇權。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作為處理軍政大事的權力樞紐。它的設置,標志著皇帝集權發展到了頂峰。
二、加強思想控制(思想文化方面)
1、實行「八股取士制度」:明清統治者實行文化專制,嚴格控制人們的思想,這時期的科舉考試,命題范圍只限於四書五經,文章必須寫成規定的八個部分,叫做「八股文」。八股取士是在為專制皇權訓練忠實奴僕。
2、大興文字獄:明清兩朝還經常從知識分子的詩詞文章中摘取片言只語,借題發揮,加以歪曲解釋,這就是文字獄。它是統治者實行思想專制政策的極端表現。
考點八:明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一、康熙帝三次親征噶爾丹,平定了准噶爾部的叛亂,加強了 對整個蒙古地區的控制。
三、乾隆時期,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此後設置伊犁將軍,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管理。
四、順治帝時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並監督班禪和達賴繼承人的產生過程。有力地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五、明朝中期,日本倭寇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侵擾日益嚴重,民族英雄戚繼光先後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平定倭寇,安定了東南沿海地區。
六、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1683年,康熙皇帝派清軍進入台灣,鄭成功的後代歸順清朝。1684年,清政府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這對加強和鞏固我國東南沿海的國防起了重要的作用。
七、康熙帝進行兩次雅克薩之戰,打敗沙俄侵略者,1689年,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穩定了東北邊疆。
考點九:明清「閉關鎖國」的主要表現及歷史影響
一、主要表現
1、實行海禁政策,嚴禁商民出海貿易。
2、嚴格限制西方商船數量和華商出海。
3、減少對外貿易港口的數量。
4、排斥西學。把西方的發明創造稱為「奇技淫巧」,拒絕引進吸收。
二、出現的原因:
1、統治者保守自大的思想。
2、害怕外來侵略和人民的反抗。
3、重農抑商。
三、歷史影響
清政府的閉關自守、故步自封,嚴重阻礙了我國與世界的聯系,妨礙了我國對世界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的吸收,阻礙了中國經濟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這種政策的長期推行,進一步導致了國家的閉塞,也使中國的社會發展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在西方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我國大大落伍於世界。

古代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方面
一、 古代數學和地理學
1、東漢時期的《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的數學名名著。
2、南北朝時期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7位,領先世界1000多年。國際上稱為「祖率」。
3、北魏時期我國酈道元著有綜合性地理學巨著《水經注》。
4、宋元時期我國算盤開始流行。
二、 古代醫學和農學
1、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扁鵲發明了四診法。---望、聞、問、切。
2、東漢名醫華佗發明了全身麻醉葯劑「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全身麻醉術的醫生,他還創造了「五禽戲」。
3、東漢醫學家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他被後人譽為「醫聖」。
4、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農業網路全書。
三、 青銅藝術和漢字的演變
1、商朝的司母戊鼎(最大)和四羊方尊(最精美),是青銅藝術的代表。
2、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甲骨文,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是金文(鍾鼎文)。我國有文字可考古的歷史是人商朝開始的。
3、甲骨文、金文之後,漢字形體先後經歷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由繁到簡的演變過程。
四、 諸子百家
1、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儒學後來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對我國有巨大的影響。
2、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還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做人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張「非攻」「兼愛」,反對不正義戰爭,反對奢侈浪費。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主張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戰國的韓非,強調「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國家。
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孫武,著有《孫子兵法》,是我國第一部兵書。
3、《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五、 書法與繪畫
1、東晉的王羲之是「書聖」,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是《蘭亭序》,被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2、東晉時期的畫家顧愷之代表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六、 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
1、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於西漢末年傳入中國,東漢時逐漸流傳,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我國產生很大影響。
2、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興起於東漢時期。
七、 享譽世界的四大發明
1、西漢時期我國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發明植物纖維紙。
2、隋唐時期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唐朝《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約400年。
3、戰國時期製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發明了指南針,並開始應用於航海。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及世界航海的發展,它為宋元明時期航海事業的發達、為歐洲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重要條件。
4、火葯是我國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開始用於軍事,宋元時期廣泛使用。對歐洲歷史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
八、 古代的工程建築
1、戰國開始修築長城,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現時的長城基本是明修建的。
2、趙州橋是隋朝李春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3、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舊稱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完整、最宏偉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築的瑰寶。
九、 四部古典科技巨著
1、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是部網路全書式的科技名著。
2、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3、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是我國古代農業科學的著作。
4、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工藝網路全書」。
十、 光彩奪目的時代文學
1、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我國文學的發展之路,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2、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鼎盛時期。詩壇最耀眼的是李白(詩仙)、杜甫(詩聖)和白居易。
3、宋朝詞人的代表有蘇軾、李清照和辛棄疾。
4、《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合稱「中國四大古典小說」。
5、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影響最大的長篇歷史小說。
6、施耐庵的《水滸傳》再現了北宋末年農民起義的歷史。
7、吳承恩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
8、曹雪芹的《紅樓夢》代表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

十一、兩部史學名著
1、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歷史。
2、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述了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十二、燦爛的古代藝術
1、「畫聖」是吳道子。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當時風俗畫的代表作。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兆頁,他的畫被稱為「神品」。明朝成就最高的畫家是徐渭。
2、唐朝最有名的書法家是顏真卿和柳公權(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的草書也很有名。元代最有名的書法家是趙孟兆頁。
3、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是馳名中外的三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開鑿於十六國時期,隋唐時大規模擴建,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藝術寶庫。

H. 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導讀】我們知道,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學段考試科目還有一科,那就是學科科目考試,考的學科不同,對應的考試科目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你考的是語文教師資格證,那麼學科科目考察的就是語文學科知識,數學對應的就是數學學科知識...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關於2020初中地理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的詳細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對於試卷結構中佔分比例比較大的部分,大家一定要重點復習,加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