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坡度
1. 高中地理流域內坡度大和坡度小相比,哪個更容易泥沙堆積
當然是坡度小的了.坡度小流速慢,泥沙易沉降堆積.
坡度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堆積.
2. 【高中地理】地表單位面積接受的太陽輻射量隨坡度不同而不同。讀某山地坡面七月份太陽輻射量圖
7月直射點在北緯十幾度的地方,該山坡面20°輻射最強, 所以用十幾+20.
有一個規律,山地版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權這道題說明的就是此規律。你看理論和實際中間差了那麼多「陽光」,就是因為山腰經常陰天下雨,雲層厚輻射削弱。
明白了8?
3. 高中地理 洪水期水位和枯水期水位差為水位變化,那麼山的坡度越陡,水位變化是越大還是越小
越陡變化越大
4. 高中地理,怎麼理解修梯田後田地的坡度減小我想像不出來,最好能給我畫一個圖,謝謝哦
梯田,走過樓梯嗎,把山坡改造成樓梯的形式,一級一級的抬高,而每一級都整理為水平的田地。兩級之間要建造石牆,保持上一級的田保持水平。
5. 高中地理影響下滲的因素有哪些,為什麼降水時間長、降水強度小會讓下滲增多坡度小讓下滲增強
影響抄下滲的因素有: 1。植被覆蓋程度。
2。地表的覆蓋物滲水性好壞(如喀斯特地貌很容易滲水)。
3。人為因素。比如城市街道,建築物,生活垃圾的堆積。
4。溫度(包括5,氣溫)。 0度以下當然不下滲。
5。當地降水量,降水強度,時長。
6。水流速,流量。
7。坡度。
降水時間長、降水強度小:因為這樣強度小,水流失到遠處的少,會使地面水量逐漸淤積啊。淤積漸漸的就水多了,當然滲下去的就多了。
坡度大水都流失到別處了,坡度小,地面水淤積多,更多的水能滲下去了,所以增多。
植被覆蓋率大的地方,更多的水可被植物阻攔在原處,這里當然水更多,滲下去的水就更多了。
植被覆蓋率小的地方大多水都水土流失到別的地方了,原來地方水少,下滲當然少。比如黃土高原,降水不算少,但都流成黃泥加水流黃河去了,當地存不住水,仍缺水。
有別的問題可繼續問我。
6. 怎麼提高高中地理成績
初中的忘了沒關系,你現在還補得上。這里是我當地理課代表的經驗:
首先,將內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做容好筆記,下課後多看看,相同其中的道理,盡量形成自己的見解;
然後,做題時,將題中的重點語句勾畫出來,然後根據選項聯想你所知道的知識點,然後再做,即使錯了也沒事,但要知道自己哪裡錯了,是不是自己的見解有問題,這個時候最好是看點資料書,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多看地圖,熟悉你學過的圖,盡量將這個圖給記一下,不求記住,就是用心仔細去即那個圖,然後你就會對有圖的地理題很得心應手了
7. 高中地理:關於坡度計算
很簡單,就是用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問題。
1、根據圖上水平距離為圖上的2.5*比例尺。
2、tan=垂直距離除以水平距離(垂直距離就是AB兩點的相對高度)。
希望有用。。。
8. 樹葉茂密的一面是什麼面
南面,植物有向陽性,所以南面的樹葉較密集。關於向陽性在高中的生物書中有講過。
9. 高中地理問題,坡度緩的地方水分條件好嗎
緩坡較陡坡含水量更高。理由:
陡坡水流速度快,對地表沖擊強,攜帶泥專沙更多,地表下屬滲少;相反,緩坡水流速度較慢,對地表沖擊較弱,地表下滲水量較多,這也是南方山區多修建梯田的原因。能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又能利用緩坡蓄水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