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2014高考安徽地理

2014高考安徽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7 08:49:01

Ⅰ 2010安徽高考地理

1、世界上的不同氣候類型,主要會考的是:
熱帶沙漠:(常年高溫乾旱受到內陸信風和副熱帶高壓的交替控制);

熱帶雨林:(常年受到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高溫多雨)

亞熱帶季風;受到海陸熱力差異影響,夏季吹來自海上的東南季風,高溫多雨,冬季吹來自內陸的西北季風,寒冷乾燥。

溫帶海洋;終年受到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而且處於西風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交替控制,帶來豐富降水;

溫帶大陸;遠離海洋,水汽無法到達,降水較少,氣溫年較差較大;

考得最多的是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概括的說就是冬季溫暖濕潤(西風帶影響),夏季炎熱乾燥(副熱帶高壓影響)。(這一定要背出來的!!)

熱帶稀樹草原(受到赤道低氣壓帶(多雨)和內陸信風(少雨)交替控制);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是受到旱季的東北信風和雨季的西南信風交替控制。

我幫你總結一下:由於夏季全球氣壓帶風帶北抬,冬季南移,導致部分地區一年中會受到不同的氣壓帶或風帶影響,這類地區氣候很容易考到。至於這些氣候的分布,請你自己翻閱一下地圖冊,這樣才會記得牢些。

2、中國主要分為季風區(東部南部)和非季風區(西部北部)。季風區冬季受蒙古高壓吹來的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夏季受到海上的夏威夷高壓吹來的東南季風影響,高溫多雨。而非季風區則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氣溫年較差較大。

3秦嶺淮河是劃分我國南北方的地理界線,在其南北氣溫降水有較大不同,「橘於淮南為橘,於淮北則為枳。」就是這個道理。

4安徽的自然災害一般出現在梅雨季節,以暴雨形式為主,常伴有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次生災害有山體滑坡、泥石流、城市漬澇災害等。這是由於梅雨季節在江淮地區上空存在准靜止鋒,再加上大量水氣供應,產生大量降水。

5人口多,計劃生育,但現在大量人口進入城市,可適當放寬政策,有計劃的多生育一個;
水資源較豐富,山較多,可加強發展梯田。
環境污染嚴重,要保護環境,加強經濟發展

Ⅱ 2014安徽高考考全國卷嗎還是安徽卷

每年高考網上都會有人發布謠言,說「XX省」用「全國卷」的消息,結果都被證實為謠傳,高考政策不會突然變化,如果有變化,一般會提前一年左右告知,以便讓大家有所准備。目前來說,不會有變化,參考以下內容。

2014年高考試題版本:
01、新課標全國Ⅰ卷適用地區:河南、河北、山西
02、新課標全國Ⅱ卷適用地區:青海、西藏、甘肅、貴州、內蒙古、新疆、寧夏、吉林、黑龍江、雲南

03、大綱版全國卷適用地區:廣西

04、安徽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05、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06、重慶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07、福建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08、廣東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09、海南省:自主命題(政、史、地、理、化、生)+ 新課標全國Ⅱ卷(語、數、英)
10、湖北省:自主命題(語、數、英)+ 新課標全國Ⅰ卷(文綜、理綜)
11、湖南省:自主命題(語、數、英)+ 新課標全國Ⅰ卷(文綜、理綜)
12、江蘇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13、江西卷:自主命題(語、數、英)+ 新課標全國Ⅰ卷(文綜、理綜)
14、山東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15、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16、陝西省:自主命題(數、英)+ 新課標全國Ⅰ卷(語、文綜、理綜)
17、四川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18、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19、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題
20、遼寧省:自主命題(語、數、英)+ 新課標全國Ⅱ卷(文綜、理綜)

Ⅲ 安徽高考地理

其實來三個都挺重要,不自過就高考的題型和所佔分值來講,人文地理分值占的最多(這些分必須要多拿,是基礎分),自然地理分值不多但卻是拉分的地方(一般是選擇題的幾個,能拿下就拿下,不要太在意),區域地理是結合著人文自然的來考,不會單個考的(平時多做些題目,總結總結,歸納分類)

Ⅳ 2012安徽高考地理14-15題,求解析過程。

直接上網找整份試卷的解析就可以

Ⅳ 09年安徽高考地理答案

以下是文綜答案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試題參考答案
第1卷共32小題,每小題4分,共128分。
1.D 2.A 3.B 4.B 5.D 6.C 7.C 8.B 9.D 10.C
11.A 12.A 13.C 14.B 15.B 16.D 17.D 18.C 19.B 20.D
21.C 22.A 23.A 24.B 25.C 26.B 27.D 28.A 29.C 30.A
31.D 32.B
第Ⅱ卷共6大題,共172分。
33.(30分)
(1)地勢逐漸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線由老到新,湖面逐漸萎縮,老湖岸線海拔高,新湖岸線海拔低。 (也可根據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勢特點判斷)
(2)地理環境是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注入羅布泊的水量減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人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後來,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後退。
(3)充分考慮流域地理環境整體性,因地制宜進行綜合開發。統籌上、中、下游用水,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關系;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和資源開發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節約和合理利用水資源。

34.(30分)
(1)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結冰期,含沙量較小。
(2)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年際和季節變化大。長時期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易引發旱災;降水過多且強度較大, 在地勢低平、排水不暢的地區,易引發洪澇災害。
(3)西北部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土壤較肥沃,雨熱同期,灌溉條件較好,有利於發展種植業;東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起伏較大,土層較薄,易發生水土流失,不宜發展種植業,有利於發展林業和果業。

35.(22分)
(1)中國為了勸阻列強「修約」,防止其擴大侵略權益;日本為了與列強修改不平等條約。向西方學習。中國聘用外國人為團長,主要成員為中下級官員;日本以本國人為團長,主要成員為明治政府要員。晚清政府重視不夠,被動應付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明治政府高度重視,主動適應近代化要求。
(2)中國學習西方主要限於器物層面;日本全面學習西方。中國近代化的倡導者是洋務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為主導。中國未實現預期目標;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會的轉型。

36.(34分)
(1)市舶司;十三行。南宋外貿稅收豐厚,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之一,可減輕百姓負擔。清朝前期對外貿易因受到嚴格限制而漸趨萎縮;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2)由於西方列強侵略,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開埠通商;中國在經濟上落後於西方。中國傳統的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逐步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客觀上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3)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的政策;計劃經濟體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時期政府積極推動,外貿持續快速增長;古代外貿受官府控制,不同時期發展不平衡。新時期外貿從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具有主動性;近代外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環境中扭曲發展,具有被動性。

37.(28分)
(1)有利於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安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利於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的沖擊和影響。有利於提升安徽的綜合實力,實現文化強省和安徽崛起的目標。
(2)能動地認識世界。制定「文化強省戰略」體現了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辯證地看待金融危機的影響,變挑戰為機遇,化危為機。能動地改造世界。實施文化強省戰略,提升軟實力,實現快速崛起。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立足於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省情,遵循文化發展的規律,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3)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安徽改革開放的實踐,汲取營養,推動文化創新。繼承我省優秀傳統文化,兼收並蓄(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加強交流,推陳出新。著眼於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在文化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內容形式和傳播手段等不斷創新,促進文化的全面繁榮。

38.(28分)
(1)政府利用網路能夠更好地掌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動態,以便對經濟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企業通過網路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信息,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消費者通過網路改變了消費方式,使生活消費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
(2)公民通過網路表達意願、進言獻計和評議、監督政府,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參與熱情、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更廣泛地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促進政府機關改進工作,密切政府與群眾的聯系,進一步貫徹對人民負責原則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促進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3)從聯系觀點看,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應當利用網路與社會生活廣泛而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發揮網路便捷的功能。從發展觀點看,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應當利用網路技術的發展,不斷創新網路服務於社會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徑。

Ⅵ 2014安徽高考文綜卷地理部分,選擇題後三題的詳細解答,不要復制粘貼,能搜到的我都看過了。

這個?
31. 受大氣環抄流和地形分布(圖10a)的影響,圖10b所示地區
A.全年以偏北風為主,冬半年風速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風為主,風速較大
C.全年以偏南風為主,夏半年風速較小 D.冬半年以東北風為主,風速較小
32. 沙山及沙山上壟槽相間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A.風力堆積、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風力侵蝕
C.風力堆積、風力侵蝕 D.流水堆積、流水侵蝕

Ⅶ 安徽省2013高考地理試卷答案

1--5:B D A C C 6--11:D A D B B C
34.(21分)
(1)西南河東南部氣壓高,有高壓中心,等壓回線稀疏,氣壓梯度小;中部偏北氣壓低,答有低壓中心,等壓線密集,氣壓梯度大。 (2)沙塵暴
天氣條件:氣溫回升導致表土解凍、蒸發加強、地表乾燥,沙源豐富;冷鋒鋒前暖氣團乾燥,難以形成降水;氣旋氣勢強、氣流上升,形成揚沙;偏西風風力強勁,形成大范圍沙塵暴。 35.(35分)
(1)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產力下降,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
(2)條件:塬面寬闊,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海拔較高,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水適中。
效益:有利於恢復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有利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果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農業附加值;有利於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樹下種草,草和果渣等作飼料發展畜牧業,解決果渣污染問題;果渣、糞便等入沼氣池,沼氣作為生活能源,解決燃料短缺問題;沼渣、沼液肥果園,解決過量施用化肥問題。

Ⅷ 2014安徽高考各科分數統計

2011年上海財經大學高考安徽錄取分數線:
文科 經濟學 618 613
文科 保險 612 608 數學124
文科 財政學 612 609 數學129
文科 公共管理類 610 608
理科 會計學 661 648 數學137
理科 財務管理 654 642
理科 經濟學 647 644
理科 金融學 657 648
理科 工商管理類 646 640
理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 647 641
理科 稅務 642 640
理科 房地產經營管理 648 640 數學146
理科 統計學 641 640
理科 電子商務 643 640
理科 法學 646 640
理科 數學與應用數學 648 640
理科 社會學 643 640
找了好久啊,希望幫到你

Ⅸ 2014安徽高考理科一本分數線

今年數學比去年相對簡單一點.但理綜祠量太大.但我認為一本會下滑.在485二本在410三本在360

Ⅹ 2014年安徽高考理科人數大概是多少

近兩年安徽高考人數是理科增多,文科減少,12年理科人數開始多於文科,11年理科是27萬左右, 13年是29萬左右,今年也差不多,具體數字再過一個月應該會公布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