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課目
1. 明年就高考了地理科目。 地球上的水這章沒學懂,到底有什麼重要的啊求總結
一、水循環
(一)水循環的概念和類型
1、水循環
是指水在地理環境(四大圈層)中空間的移動,以及與之相伴的移動形態和物理狀態的變化。
2、海陸間循環
水循環環節多,循環過程復雜、范圍廣。如登陸的台風、夏季風;外流河入海等都屬於系類型。
3、內陸循環
水循環環節少,水量少,如高山冰雪融化、內流河、湖的水循環。
4、海洋內循環
水汽數量很大,環節少,海洋蒸發的水汽大部分落回海洋。
(二)水循環的能量來源和意義
1、水循環的能量來源於太陽輻射能、重力能。
水循環的過程就是能量在地理環境中大規模的轉移過程。
2、水循環的意義
聯系四大圈層,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使陸地水不斷更新;實現個圈層之間、海陸之間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影響全球氣候和生態;不斷塑造地表形態。
(三)水循環和水資源
1、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
水是可以循環再生的資源,一般來說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的地區水資源豐富。
2、水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水循環在總體上受自然界規律支配,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水循環再生能力有限,如果人類過度利用水資源,水資源也會枯竭。
3、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
人口、土地和水資源分布的不協調性,人類對水資源的污染和破壞,加劇了水資
源緊張。
(四)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1、人類活動對地表徑流、地表蒸發影響最大
合理的影響:引水灌溉、跨流域調水、修水庫、植樹種草等。
不合理的影響:大面積濫伐森林、排干沼澤、圍湖造田、過度開采地下水、硬化
地面等。
2、人工增雨
在局部地區實施。規模小,在天氣適宜的情況下才能成功,對大范圍內的降水分布影響不大。
二、河流的補給
(一)河流補給的主要類型
1、雨水補給
普遍分布,河流流量的變化與降水量變化一致,雨季形成汛期。許多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明顯。
舉例說明一些河流的徑流量季節變化不明顯。
2、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
形成春汛,如我國東北地區河流。
3、永久性冰雪融水補給
補給量與氣溫高低有關,補給量補給小,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常斷流。
4、湖泊水補給
江河中下游地區湖泊,有削峰補枯主作用,大型水庫也有此作用;山地的湖泊可成為河流的源頭。
5、地下水補給
補給量小,無明顯的季節變化,互補。
(二)人類活動對河流水文特徵的影響
人類活動可改變河流水量、含沙量
1、破壞植被與植樹種草
地表徑流增加(減少),河流水位陡漲陡落(升降緩慢),洪峰水位高(低)到來早(晚);河流含沙量增大(減小)。
泥沙淤積,河床抬升,洪水期水位高、水量大。
2、修水庫與圍湖造田
使河流水量變化平穩(水位升落明顯),減少下遊河水的含沙量(加劇下游洪澇災害)。
3、硬化城市路面與鋪設滲水磚
增加(減少)地面徑流,不利於(有利於)地表水下滲,河流水位陡漲陡落(緩慢變化),造成城市洪水或缺水,加劇(緩解)城市水資源問題。
二、洋流
(一)洋流的形成和分類
1、洋流是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之一
2、洋流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
大氣運動和盛行風向;地轉偏向力、陸地形狀等。
3、洋流的分類
(1)暖流和寒流
(2)按成因分為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
風海流較多,如信風洋流、西風漂流、季風洋流、繞極環流;補償流(上升流)在大洋東岸明顯;密度流存在於海水鹽度、密度不同的海洋之間。
(二)洋流的分布
1、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
北半球環流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西岸為暖流,
大洋東岸為寒流。
2、在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形成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環流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環流呈逆時針方向,大洋西岸為寒流(風海流),大洋東岸為暖流。
3、40°S附近海域,形成環繞全球的西風漂流,南極附近形成繞極環流(逆時針方向)。
4、北印度洋海區,受季風形成,洋流方向有季節變化。
冬季盛行東北風,海水向西或西南流,形成逆時針方向的環流;夏季盛行
西南季風,海水向東或東北方向流,形成順時針方向的環流(索馬里寒流出現,是
強大的上升流)。
(三)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1)在高低緯度間進行熱量輸送和交換,調節全球的熱量分布
(2)對沿岸地區氣候的影響
寒暖流交匯處及寒流流經地區易形成海霧,影響海洋交通。
暖流對沿岸地區有升溫增濕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流經的55°N——70°N大洋東岸最冷月均溫比大洋西岸高16——20℃),如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廣,溫帶落葉闊葉林向北延伸至60°N;摩爾曼斯克港冬季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關系密切;四處特殊地點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
寒流對大陸沿海地區有降溫減濕作用,如副熱帶西海岸沙漠的形成;亞洲東
部亞寒帶針葉林分布的緯度比西歐偏低(50°N——70°N);西風漂流的「風
壁效應」及其本身寒流性質加劇了南極大陸的寒冷。
2、對海洋生物分布的影響
寒、暖流交匯之處,魚類食物、餌料豐富,形成著名漁場,如北海道漁場、
北海漁場、紐芬蘭漁場。秘魯沿海有上升流,形成秘魯漁場。
3、對海洋污染的影響
洋流有利於污染物擴散,加快凈化速度;隨洋流運動,污染范圍擴大。
4、對航海事業的影響
順風順水航行節省時間、燃料;逆風逆水航行速度慢,費時間費能源。多
海霧的地區不利於海上航行;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對船舶航行安全帶
來威脅。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其航空母艦沿西風帶接近珍珠港,
沒有走信風帶,試分析原因。
走西風帶航線:航程近,是順風順水,上空多雲霧,利於隱蔽;西風帶風大浪
高,安全性不好。
走信風帶航線:風浪小,安全性好;對日本來說航程遠,且逆風逆水,速度慢,
易被美國偵查到。
(四)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
正常情況下,在赤道太平洋東部,由於東南信風和地轉偏向力影響,產生離
岸流,深層較冷海水上涌補償(秘魯寒流)。海面溫度低,空氣下沉,秘魯沿岸大
氣穩定形成乾旱帶,太平洋西部暖濕氣流上升,形成暖濕氣候。
如果該現象增強,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更低,使信風增強,加強東澳大利
亞暖流,西太平洋氣流上升更強,澳大利亞、東南亞、我國南方地區降水異常增多,
形成洪澇災害;南美洲西部沿岸、中太平洋各島將更加乾旱。這就是拉尼娜現象。
有些年份,聖誕節前後,東太平洋海上溫度異常升高,秘魯沿海出現一支暖流,
迫使秘魯寒流消失或向西偏移,大洋東西兩岸熱力差異減弱(或變化),大洋西兩岸
上升流減弱,對流雨減少,甚至氣流下沉,導致澳大利亞、印度、非洲、東南亞、
我國東部乾旱少雨;南美洲西岸降水增多,導致洪水泛濫。北美洲北部氣候更加寒
冷、加利福尼亞地區暴雨、洪水泛濫,即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會使秘魯漁業嚴重受損。
(五)洋流與海水等溫線的有關判斷
1、海水表層水溫的分布
低緯度海區水溫高,高緯度海區水溫低;與同緯度海區相比,有寒流流過的
海區,水溫要低些。根據等溫線上數據的變化規律,可以判斷該海區所在的南北
半球。
2、洋流與等溫線的關系
一般地,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海區的洋流為暖流,反之為寒流(也有例外,
如索馬里寒流)。由於洋流比流經的海水水溫高或低,海洋表面水溫等溫線會發生
彎曲。等溫線的凸向(或尖角指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寒流流經海區的等溫線向
低緯度海區凸出。
2. 新高考選科中選地理可以報考哪些專業
雖然已經看過這么多的政策分析,聽過這么多選科案例,究竟如何選擇科目組合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這對很多家長來說,還是一個世界難題!
每個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當新高考旗下的「小白鼠」,用3年的努力,卻換得一個限制報考的結果。
為了幫助家長從根本上解決新高考政策下的這一系列的問題,知涯升學決定拿出干貨,「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選科!
只要跟著下面知涯升學總結出的選科3部曲走,保證大家可以匹配出最優選科組合!
由於目前各省的新高考選科的模式並不統一,除了大家常聽到的3+1+2的選科模式,還有3+3和7選3的選科模式。
各省的選科模式不同,代表著其背後選科組合的排列也並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家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屬於哪種選科模式呢?
當然,最快捷的辦法就是打開知涯升學APP里的「新高考選科」功能,裡面收錄了全國近3000所高校的歷年招生數據。
只需選定自己的高考省份,系統會根據省份,自動匹配出該省的選科模式,還提供了「3種選科模式」供大家參考。
根據系統智能匹配的選科組合,學生可直接查看下面的專業門類以及「專業簡介」。
3種選科模式,對應3種選科情況。
無論你目前面臨哪種選科模式,知涯升學都能為你提供新高考選科幫助!
其實歷年來大學的選考科目1萬多個專業(類)中,物理學科就佔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學,而選考要求最少的是政治學科。當然,雖然每年各高校可能會對選考科目有細微調整,但調整的范圍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即將面臨選科的同學們,也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數據。
最後,祝福大家,在知涯升學的指導下,匹配出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化選科組合哦
3. 高考有哪些科目
高考科目有來:
公共科目:語文自、數學、外語
文科綜合:思想政治、歷史、地理
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
江蘇省還有一門綜合素質評價。台灣省語文為國文,法科有除普通科目外有一門公民與社會。
現行高考方案
通行方案:「3+X」
應用地區:大部分省市區
「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由指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從文科綜合(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2個綜合科中選擇一個考試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國應用最廣,最成熟的高考方案。總分750分(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00分)。
(3)高考地理課目擴展閱讀:
高考的錄取方式多數採用網上錄取,對考生的錄取是根據考生的分數及所填報的志願來進行的。如今所採用的志願填報方式,將全國的大學分為若干批次,此外,還有許多高校進行自主招生,但入選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考,成績應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與試 點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4. 高考文綜都有什麼科目
標准(750分滿分)高考自:
文科高考科目、分值:語文(150)、數學(150)、英語(150)、文科綜合(300)
其中文科綜合包括科目、分值:歷史,地理,政治每科100分,合計300分。
考試時間:
語文:6月7日 上午 9:00——11:30 (時長2.5小時)
數學:6月7日 下午 15:00——17:00 (時長2小時)
綜合:6月8日 上午 9:00——11:30 (時長2.5小時)
英語:6月8日 下午 15:00——17:00 (時長2小時)
5. 地理高中課程分為那幾塊
不能。
一般包括: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區域地理
如果細分,還可能包括災害、海洋環境、旅遊地理什麼的……
區域地理是在你學會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並熟練掌握之後,在某個區域上進行實踐和綜合運用。
6. 高考有哪些科目
通行考試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綜合
公共科目:語文、數學、外語
文科綜合:思想政治、歷史、地理
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
外語:英語、日語、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多選一)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普通高考或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的全國性考試之一,是中國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考試,是由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普通高考於每年的6月7、8日舉行,部分地區(如江蘇省)因其科目安排而將考試延長至6月9日。
普通高考采閉卷考試形式,考試科目根據個人選擇而不同,必考內容為語文、數學和外語。選考內容因考試地區的考試制度不同而不同,文史類和理工類考生分別參加文科綜合(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科目考試。
(6)高考地理課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49年之前,中華民國各所大學招生考試的時間由學校決定,並不是同時舉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安排去不同的大學進行多次高考。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一高考制度正式設立。
在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被中斷。
1976年四人幫倒台,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鄧小平上任並恢復了全國高考,恢復高考後第一次高考於1977年12月10日舉行,是次高考也成為唯一一次在冬季舉行的高考。
1994年至1999年期間,除上海市外的全國所有地區均採用「3+2」考試制度。「3」指「語文、數學、外語」、「2」指文科「政治、歷史、地理之中選2」、理科「物理、化學、生物之中選2」 此後,在「3+2」的基礎上又發展出全國廣泛使用的「3+X」的考試制度。
改革後,截至201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部分地區,每年舉行一次高考:2003年以前在7月舉行,2003年開始改為每年6月舉行。部分省市每年舉行兩次高考,多增加的一次在1月舉行,稱為春季高考(春招)。
7. 大學要考地理科學專業,新高考改革,在高考要選什麼科目
新高考選科如果選擇了物理生物地理:選擇了物理,就基本可以選擇所有的版專業,理工權類基本通吃,但競爭壓力也很大,可以選像計算機這類很有前途和錢途的專業。生物可選專業比較少了特別是絕大多數專業被物理已經覆蓋到了。地理能選地質類或環境科學,專業面不算特別窄。 呆哥在這里想給幾個建議,當然如果有自己想法一定按自己的來: 1.如果沒有極大的興趣和(不是或)強大的頭腦不要去學基礎自然科學,尤其是化學專業和生物專業,因為基本已經飽和了,前景也不太明朗。 2.對物理感興趣可以學計算機專業,前景很好。 3.地理涉及到的專業比較累,但是難度比較低,容易拿高分,其次地理屬於交叉學科,文理交叉的學科思想好多熱門專業都用的上,比如當前十分火熱的金融和經濟專業。 4.如果有參加自主招生的打算的話,要提前看看各高校自招的考試科目和內容,據我所知,很少有高校會考察地理和生物兩科,一般都是考物理化學歷史讓你自己選幾科,同時選擇地理生物的話參加自招可能會受一點限制,但是也可以自己補個化學歷史什麼的,但是可能比較耗費精力…… 希望呆哥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再問我哦~
8. 新高考地理可選專業有哪些
1、天文學類專業
所屬學科:理學。
研究范圍:研究宇宙及其中天體和天體系統的形成、結構與演化。
主幹學科:天文學、物理學、數學。
對應課程:普通天文學,太陽系起源、太陽內部結構、天體、恆星演化等專業知識。
推薦院校: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
就業單位代表:天文台,氣象局,天文研究所,宣傳、媒體、出版等部門。
補充說明:選科要求以物理為主。
2、地理科學類專業(地理科學專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所屬學科:理學
研究范圍:研究地球表層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相互關系及發展變化。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徵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也研究地域與人們生活的關聯。
主幹學科:地理學。
專業方向:自然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位置論。
對應課程:普通地質學、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概論、地圖學。
推薦院校: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
就業單位代表:地質局、國土規劃局、水文水利廳、研究所。
3、地球物理學類專業
所屬學科:理學
研究范圍:基於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探索地球本體及日地空間的物質組成、結構及其形成和演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
主幹學科:地理學、物理學。
專業方向:地球物理學、空間科學與技術。
對應課程:普通地質學、地球系統科學概論。
推薦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
就業單位代表:地質局、國土規劃局、水文水利廳、氣象局、研究所。
補充說明:選科要求以物理為主。
4、測繪類專業
所屬學科:工學
研究范圍:利用各種測量儀器、感測器及其組合系統獲取地球和其他實體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製作各種地形圖、專題圖,建立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主幹學科:數學、物理學、計算機技術。
專業方向: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導航與位置服務、礦山與地下測量、海洋測繪。
對應課程:地圖制圖學基礎、遙感原理與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原理與方法。
推薦院校:武漢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
就業單位代表:國土資源、能源、交通、城市規劃等測繪相關部門,房地產公司。
補充說明:選科要求以物理為主。
5、地理科學類專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所屬學科:理學
研究范圍:對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應用、管理。如城市土地規劃和管理。
主幹學科:地理學
專業方向:經濟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旅遊地理學。
對應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土地資源管理學、區域規劃、經濟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
推薦院校: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
就業單位代表:政府規劃管理部門、國土管理部門、建設部門、研究機構。
9. 高考理科考那些科目,地理生物也考
非新高考改革的省份,還是照常分文綜、理綜,理綜包含的科目是物理、化學、生版物,在高考的時權候考的是語數英、物化生這六科。
新高考改革的省份,目前已經沒有文理科了,除去語文、數學和英語,學生需要自己選擇3科作為選考科目,在高考的時候考,如果選了地理和生物高考的時候就需要考,如果沒選的話就不需要考。